搜索
曾棠的头像

曾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27
分享

后吴家的那些事

后吴家的那些事(散文)

文/曾棠

 从县城出发,朝着西北方向的大平原里走,骑自行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后吴家。

后吴家地处鲁西黄河故道边缘,四个乡镇交界。它的行政归属是张鲁回族镇,向东三里路属燕店镇,向西三里路归大王寨管辖,向北过了马颊河就是魏庄镇的地界了。村北的那条马颊河,是蜿蜒着从西南方向爬过来的,在村子北边徘徊了一下后,又蜿蜒着朝东北爬过去。河的走向就形成了一个半敞开着的怀抱,把后吴家紧紧地揽在怀里。

后吴家的街道布局呈“F”型,一条南北大街近二里路长,大街的北头,又先后向东扯出来两条东西街道来。自从大明朝洪武年间,后吴家的祖先在这里落下脚后,多少年来,街坊们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地生息繁衍,不曾有过半点能惊起世人瞩目的人或事。

后吴家和大平原里的所有村庄一样,平静地见证着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

村子的东南角上,有一片空闲地。早些年兴生产队时,是队里的场院。后来分地到户后,场院没分,就成了共用的打麦场。后来,联合收割机普及,打麦就不用场地了,那片场院就荒芜起来。

我小的时候,紧张的麦收告一段落,眨眼就到了三伏天。东南角上那片空闲地就又派上了用场。吃过晚饭后,街坊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这里,纵横五千里,上下五千年,天南海北地一侃就是大半夜。什么马颊河通外国啦,解放军背的是药葫芦啦等等,都是在这里听到的笑话儿。大伙儿都知道,一夜长着呢,不在这里消磨消掉一些时光,还能去干啥?别说电视机了,就是电影放映队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转过来一回呢。

不过呢,还有二鬼子!

二鬼子是河西乡马村的一个说书人。根本就不用请,每年的麦收过后不几天,二鬼子就骑着他那辆除去铃铛不响,浑身上下哗啦啦乱响的大金鹿,来了。他亲自在村子东南角那块空闲地上摆放好一张单桌,桌边栽好一根高高的木杆,顶端上挂一盏马灯,然后他就坐下来,开始吸着烟调式一把古旧的二胡,等着晚饭过后街坊们围过来享受他委婉、悠扬的唱腔。

关于二鬼子这个人,我在一个系列小说中专门写过一篇。那些年,大平原的深处,乡村里文化生活匮乏,谁家能有一台收音机可不得了啦,人武人六的。每天傍黑,小院里准会围满一圈人,挤尖了脑袋,听《岳飞传》或者是《杨家将》。

二鬼子来了,就再不用忍气吞声地听谁家的收音机了。一放学,就带上马扎,早早地来到二鬼子跟前占地方儿。等到家家喝完了后晌汤,马灯颤颤巍巍地挂起来后,二鬼子先是抬头看一眼星星点点的夜空,然后轻轻一踩右脚,就听见“梆”地一声脆响:

燕头朝南眼朝东,一句话说给乡亲们听,上回书咱说了半部名叫《唐山游击队》,还有那三篇两段老少没有听......

二鬼子的说唱就开始了。

这样的景象,要一直延续一两个月,到了收秋罢了,天凉下来二鬼子也就回去了,一片场院又留给了漫漫的秋夜。

眨眼的功夫,后吴家和大平原里的所有村庄一样,步履蹒跚地走进了新的世纪。后吴家虽然没有走出八百里黄河故道,可大平原里再也看不见了那满目的荒凉。站在村口朝平原里望去,满眼都是耀眼的光芒。这几年,尝到了冬暖式大棚带来的甜头,后吴家的街坊们那行色匆匆的脸上,总是掩藏不住内心流露出来的喜悦和舒畅。

村东边那条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遍地泥泞的土路,早已经铺成了通南扯北的柏油路,通往县城的公交车每天循环着对开,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物质上富裕起来的后吴家人,不满足于生活的现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成了每天必不可少功课。

去年盛夏的一天,我回后吴家看母亲。傍黑的时候,突然听到村子的东南角上传来一阵阵“嘭嘭嚓嚓”的舞曲。这几年,城乡遍兴广场舞。记得是去年从河北出差回来,路过张鲁回族镇,看到一群老大妈聚集在道边的一片空地上,阿娜多姿地扭动着腰身。张鲁是中心镇,历来有扭秧歌的传统。可在这四乡交界的后吴家,难道也有人跳起了广场舞吗?

我循着舞曲走过去。只见那片空闲地的西边,一拉溜布置着一些健身器材:漫步机、腰背按摩器、双人坐蹬器、拉力机......

这些在城市的休闲广场常见的健身器材,啥时候也落户后吴家了?

我看见空地的正中央,家住村南头,长得人高马大的二婶子,正弯着腰摆弄一台音响。这时候,拾掇完了家务的一群婶子嫂子们,正陆陆续续地走过来。叽叽喳喳,嘻嘻哈哈,说笑着,打闹着。很快,二婶子就调试好了音响,那些肆无忌惮的笑闹声,瞬间就淹没在嘭嘭嚓嚓的舞曲里......

在我的印象里,这些后吴家的老娘们儿,到了晚上应该是:上了年纪的泡上一把麦秸亭子,坐在胡同口儿掐草辫儿;而年轻的媳妇们则是白天忙完大棚里的活儿,回到家躺在沙发上看那些吸引人的肥皂剧。可是,眼前的这些女人,白天在大棚里忙活了一天后,晚上却不知疲倦地又跳起了让人身心愉悦的广场舞。

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国家的缩影。新时代的后吴家人,已经完成了从物质温饱到精神富有的过渡,正在信心百倍地行走在和谐社会的康庄路上。(1910字)

作者简介:

曾棠,原名吴增堂,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签约作家,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作品》评刊团成员。有小说《扫盲班》《平原人物系列》《卖猪记》《任性的老爹》《诺言》、散文《青州的月亮》《与麦子有关的一些事情》《走过平原》《五月半,麦正黄》《悲壮的苏村》、评论《九月的火车驶向何方》《草根人物映照出的社会进程》等发表,现在一家企业做管理。

供稿:曾棠(吴增堂)

通联: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明天小区四号楼三单元302室

电话:135 6127 7917(微信同)

邮箱:luxiren1013@sina.com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