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我们,差不多是第一代接触互联网并把它融入现实生活中的人吧。
记得上小学时,学计算机是一件很时髦的事。一节课大概是10块钱,一周1-2次课,一般都是利用晚间课后的时间。那个时候,我很希望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可电脑太贵了,为此我还缠着父母给我买“小霸王”。他们答应我只要期末考试得“双百”,就送我一台。可我就那么争气的真考了“双百”回来,他们反而食言了。不过可以给我报计算机课外班。就这样,我参加了学校第一批计算机课外班的学习。
那时候的电脑跟现在没法比,屏幕是黑白的,老大一个头,机箱在开机之后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等很久才能从开机的一闪进入DOS界面。放到现在,这速度的电脑或许早就被我砸了,所以我很惊讶那时候我们为什么那么有耐心等待。课上,老师会告诉我们如何操作能进入到我们想要的界面,这在当时是一项很先进的操作了,我可以熟练的从DOS命令进入到一个“打气球”的游戏里。现在叫做“游戏”,当初其实是练习指法的,只见屏幕底部向上浮动出大大小小若干个气球,每个气球上都有一个字母,需要分清大小写才能准确击破,速度越快,气球打掉的越多,所得分值越高,而下方将会以更快速度出现更多的气球。
那时候我差不多是班级同学里计算机操作最好的学生了吧,可能别的同学还没有接触计算机呢,甚至有些同学还不知道计算机是个什么东西。
差不多快毕业的时候,听说外面的网吧有一批新的操作系统,跟学校里的不一样,那天我同学很神秘的跑来告诉我。我们在上完计算机课之后,赶紧去外面的网吧。网吧是计时收费的,一小时两块钱。那时候我们还不懂什么Windows,只是觉得跟学校里的不一样,屏幕变成了简单彩色的,游戏更多元化,可以“打雪人”,还可以“养宠物”。重要的是出现了一个叫鼠标的东西,可以把一个斜着向上的白色箭头快速的拖动。第一次接触鼠标时,整个桌面都嫌不够大,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屏幕,鼠标却要支出去特别远。后来我发现鼠标下面有个球,用手指波动小球也可以实现在屏幕的拖拽动作,鼠标操作便越来越熟练了。
那时出现了OICQ,这是多么神奇的软件呀,我曾经一度怀疑,对面跟我说话的人是真人吗?真的不是某个机器人的自动回复吗?当满大街还都揣着BP机,大哥大都还是有钱人的标配时,有这样一个聊天软件,连接了大江南北的人,大家见不到甚至不认识对面的人,却说着真心的话,是一件多么特别的事情。
后来那个企鹅标志有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叫QQ,若性别选成“女”,出现的是戴粉色围巾和扎蝴蝶结头花的雌性企鹅;若选成“男”,则出现的是扎红色围巾的雄性企鹅。我们一般都会添加一个异性,而且可以看到他居住的地址。那时候,大家还都会填写自己的实际居住地,不会像现在看到那么多人的微信都写的是海外,而且还是不认识的国家。我们通常以“你好”或者“在吗”作为开篇,然后会相互询问和自我介绍一番。每个人都有个很特别的网名,比如那个时候,我有两个QQ号,一个叫“流泪的天使”,一个叫“天使的眼泪”。两个QQ是可以同时挂在线上的,把他们藏在屏幕的一个角落,当有听到“敲门”的咚咚声,点开右下角闪动的符号,就把聊天界面拽出来了。
不知道为什么,总会有网友同时加我的两个号码,我也会特别真诚的告诉他们,我是同一个人。然后我们聊着心事,聊着学习、工作或者生活中的事,聊着烦恼的或者开心的事,聊着聊着,我们就很希望把这个朋友变成自己生活中真实的朋友。毕竟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中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相识。所以,那个年代,见网友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我不知道别人的“奔现”是否是有某些特定的情感,比如恋爱。可我只是想认识一下这些没见过面的朋友们,虽然有的人也算是让我有一些情感上的期待的。
还记得见到的第一个网友,他的QQ名叫“楠”,后来他的名字里也确实是有这个字,他留给我的电话也是他家里的电话,我们见过两次面。第一次,我们在公园里坐着聊了半天,他说了他的烦恼和困惑,原来他妈妈催他毕业就结婚,他想通过这个互联网找一个可以结婚的女孩。我并没有听出什么画外音,毕竟那时候我还在上初中,距离结婚的年纪还远着呢。我对于这个大我几岁的哥哥还是有点依恋的,因为我那时候性格叛逆,他也总是会在我郁闷的时候第一时间给我安慰。有时候打字说不清楚了,他也会给我打电话来安慰我。见面之后,我对他的长相不是很满意,他的脑袋那么大,个子又不高,只是性格上的安静给我一些好感。但是很明显,我并不是他结婚的最佳对象,因为我还是个学生,家庭环境也跟他有太多不同。这之后,我们在网上仍旧会聊天,只是他在线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候我的留言他也只是礼貌的简单回复。第二次见面,他对我说,互联网这么乱,你是个好女孩,别总出来见网友。我也没理解他这个话的意思,谁说好女孩就不能出来见网友了呢。在这之后,我们联系越来越少,之后的留言他也不再回复了,我们这段关系算是彻底消逝在茫茫人海了。
第二个网友,我只记得他叫什么“夜猫”,夜猫大概是晚上也不睡觉的吧,这个人应该是经常逗留在网吧的,总之他总是在线。那时候我快要高考了,因为比较聊得来,我们觉得可以见一面。这“夜猫”长得痞帅,最初我对于长相这么好看的网友还是有期待的,只是他见面就要来拉我的手,我吓坏了,一直在躲。整个约会十分别扭。我终于理解了当初“楠”说的是什么意思了。这使我匆忙逃离,还不忘回去之后赶紧把这个人拉黑掉。此后,我也没再见过其他网友。
大学的时候,除了已经被大家玩腻的QQ,那个时候还特别流行论坛。学生们终日泡在论坛里浏览帖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当自己的看法被别人称赞时,仿佛当了发言人一样自豪,人气高的贴主在论坛是有至高无上地位的。由于我有看法、有见地,后来我当了一个艺术板块的版主。我那个论坛的管理员是一个沉默少言的人,但是他偶尔会出现在各个板块简单的说上一两句话,特别有哲理,逻辑又非常缜密,很得来此论坛灌水网友们的喜欢。这样的管理员让我十分欣赏,我好不容易要到了他的QQ号,加了好友,聊了半年。虽说是聊了半年,可似乎加起来也没有说过几句话,因为管理员话少,而且又不是经常在线,偶尔只是回复留言而已。第二年,我很希望我们可以见一面,尽管他并不是很愿意,他说网络的相识留在网络上就好。但鉴于我的真诚,他最终还是同意了我们见上一面。我对这个男生非常有好感,一来二去,我们就熟悉了。再之后,他成了我男朋友,而现在,他成了我老公,我孩子的爸爸。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我们俩依然还保留着喜欢在网上聊天的方式,只是现在的聊天工具变成了微信,他依然话很少,主讲的仍旧是我。
如果说见网友是为了奔现爱情,这个故事看上去还真是很浪漫,只是那个年代,又有多少人是遗憾的消失在人海。网络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又不断给我们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只是这里珍藏了多少人的青春故事,多少人的离合与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