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职业,如补锅匠、卖凉开水的、电话接线员等,已开始慢慢消失。但教师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依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记得1985年9月,我跨进师范大学校门的时候,正是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转眼间40年过去了,“弘扬教育家精神,致敬人民教师”,已成为社会的共识。而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希望像先贤圣哲教导的那样,做照亮学生心灵那一束微光。
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论文《礼记.学记》中,最早提出了“教师”一词:“教师者,所以学为君也。”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德才兼备,能治国平天下的人材。并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当教师的人具有能工巧匠的心思和创造性的构思,处于最完美的境界;教师如同一束光,虽然微弱,但是能够照得很远。
教师工作面对的是人,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要有爱心,关心学生;有品行,以身作则;有学识,解疑答惑;有方法,指点迷津。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告诉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有高尚的品德;当代教育家、书法家启功也曾写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警醒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站好三尺讲台,守护三千桃李,用自身的模范行动去教书育人。
做照亮学生心灵的那束光,要从关心爱护学生做起。至圣孔子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对学生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可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他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子路很果敢,子贡很通达,冉求多才多艺。他在“诲人不倦”中倾注了对学生无限的关爱,把教育工作做到了极致。三千弟子,七十二圣贤,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教育是用仁爱之心润泽生命的事业,面对那如花绽放的笑脸,一次坦诚的交流,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在身体力行中,传达点点滴滴的关爱。
教师也只有关爱学生,说的话才能对学生有影响。《礼记.学记》中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但这种尊重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关爱。一位富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教师,能够以温暖的笑容、鼓励的话语和无私的帮助,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学生的困惑与迷茫,用包容的胸怀接纳每一个独特的灵魂。
做照亮学生心灵的那束光,要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用自己的言行诠释道德与智慧的力量,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提供情绪价值。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旋律,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产生共鸣,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让学生喜欢自己,才能像一束光那样,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教育之路漫长而艰辛。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沿着教育家成长之路,用大爱耕耘,以责任播种,与时间竞走,和辛勤握手,做照亮学生心灵的那束光。用心去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心去感受学生的困惑与迷茫,给予他们恰到好处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坚韧,在探索中体验成长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