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芸
小区里经常有“卖活鱼、鲜虾嘞”的叫卖声,一盆鱼一盆虾,有时还带着鹅蛋这稀罕玩艺。叫卖者六十多岁,一口“江北话”,骑三轮车。
“自家池里养的,我们村是农行扶贫点,不信你们问农行叶立清大弟,那可是好人哪。”叫卖者来的次数多了,渐渐熟络,知道他姓魏,是赤壁石头口村人。
魏老汉比较健谈,有时叫卖得口干舌燥,会来物业办公室讨口水喝。他说他是贫困户,这鱼呀虾呀,都是在扶贫工作队帮扶下养殖的。
我心里一动,正要找扶贫素材哩!就笑他:“你这一车装来两个盆,回家就揣一包钱,还算贫困户?”老者看着空空的塑料脚盆,脸上笑成一朵菊花,话匣子就打开了。
贫穷,总是压在人脑壳上的一座大山。古有“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之典故,今有“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之说法。
我们村地理环境优越,村里却有六十五户贫困户,其中因病致贫四十二户。也算村民运气好,遇到“有钱人”帮扶。贫穷,就是缺钱,有了银行扶贫班子驻村,大家做事就有底气。
为了精准扶贫工作见成效,农行扶贫工作队可是费尽心思,特别是叶立清大弟。
四组张建华屋里五口人,继承祖业开着油榨作坊“张茂盛”,每到四五月,就是油菜籽收获季节,我们种植的菜籽除了满足自家食用油,每家都会剩余不少。农行想了个好点子:张建华家高价收购菜籽,农行高出市场价格收购食用油。
这样,能提高贫困农民种油菜积极性。就像戴龙先家,一下子打了近两千斤菜籽,交到张建华榨坊,一家人全年的食油有了,还赚了几千块钱。看似小数目,有了“文钱难倒英雄汉”,这几千块钱就能做不少事。我家今年打了千把斤油菜,换了二百斤油,其余全部卖掉。
有钱好扶贫,但国家的钱也不是随便给人打水漂。农行驻村扶贫组可是实打实精准帮扶。叶立清大弟和村干部,每天拿着花名册,脚踩泥泞土路,穿越荒野小树林,一家一户落实贫困户实际情况。
他真是个吃得起亏的人,老百姓对于扶贫,抱着观望态度,他白天上门走访,晚上还开屋场会,讲解政策,引导一些人纠正“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的思想。
本来嘛,扶贫不是简单给贫困户送点柴米油盐,也不是靠发钱过一日算一日。勤劳肯干、自力更生,打下致富基础,才能与贫困拜拜。
王照仁也是位遭孽人,人不那么灵醒,每年要花好多钱在医院里,就靠残疾补贴和低保维持一家七口人的简单生活。他家小孩子也听话,每年出外打工补贴家用。父母那种情况,儿子在外工作不安生,想把外面学到的酿酒技术作为养家的活路,却又没得本钱。叶立清大弟在走访中晓得他家情况,一次一次到他家核实,与信贷同事商量,帮助他家落实了几万块钱的贴息贷款。让他建起了酿酒房,购买了锅炉、酒桶等设施。第一批酒一出来,就销售一空。如今,他家的酒糟都成了值钱物。我们那里养鱼养虾的多啊,这可是好饲料。
魏想新家,就养了不少虾。稻田里养虾,你们肯定没听说过,是这几年兴起的,像柳山和我们赤壁两个镇,就有不少人稻虾种养,这可是朝阳产业,也是扶贫项目。你们坐在城里的办公室,当然不晓得。
许多贫困户都想试一把,但是资金、土地制约,大家也就“望虾兴叹”。魏想新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四口人,老婆年轻轻就患上尿毒症,长年靠药维持,每周要来人民医院透析治疗二次,一年医疗费十万多块,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起的。家庭重担全压在魏想新身上。
为了从稻虾养殖方面入手来解决脱贫出路,叶立清大弟和村委会负责人请来技术部门的技术员,为他量身定做稻虾养殖方案:一是与魏想新一起上门与周围村民签订置换流转闲散耕地近八十亩;二是加大技术支持,邀请技术员上门指导改造农田、虾池消毒、虾苗选购。通过近两年的养殖,大前年就获得了丰收,养虾收入加上医疗救助,不仅解决了医疗费,还添置了机耕船等设备。
2016年,叶立清大弟就与村两委负责人一起,筛选出几户贫困户整田围叉、稻虾种养,打造贫困户脱贫奔小康新样板。我们那里的虾,还是蛮不错的,你们吃过,是不是味道好?
我们那里还有稻虾养殖合作社,好多人受益。蔡大长家,俩公婆都是残疾人,平日里,想勤劳致富也没得办法,要不是创丰专业合作社,他们家日子不好过啊。
政府一番苦功,最怕脱贫户返贫。叶立清大弟和村委班子成员,在如何有效发挥扶贫贷款作用上可是下了功夫,他们选择两家资质好、前景广、环保优的高端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十几户贫困户每户申报办理十万元无担保、无抵押、无利息扶贫贷款,入股创丰和俊杰二家养殖专业合作社,每户按年四千八百元的保底收益给入股贫困户分红。这不,解决了合作社资金需求、降低了贷款风险,又帮助贫困户增加了收入。
我们那里是平原,机械化耕种很是方便。可是耕田土质一年比一年差,现在农资费用一年比一年高,好多良田都抛荒,看着真是可惜。
孙春山,也是因病致贫。他前妻患病多年离世,欠下一大堆债务,母亲患有慢性疾病,还有两个小孩要养。一家五口,住在低矮的三间土坯房。他是种田好手,自已家的田地不足二十亩。叶立清大弟和农行领导多次上门了解孙春山的想法,鼓励他流转抛荒耕地发展稻虾种养,和五户贫困户签订了十五年合同,流转到耕地四十亩。签订合同后,孙春山一心扑在几十亩耕地上。平时耕地、选种育苗、插秧施肥,都是他一人操作,到收割季节,他就出高出行情工价,请贫困户抢割抢收 ,腾出土地养虾增收。
养虾的土地比较肥沃,三年后,孙春山家每年的稻谷产量就是四万多斤,龙虾收入也很可观,加上政府的产业奖励、医疗救助、教育扶持,两年前就还清了贷款,摘下贫困帽子,成了我们村脱贫路上“引路人”。
莫说我们那里是农村,九百多户,三千多号人,居住又分散,在叶立清大弟及农行领导的关照下,现在楼房可多了,晚上出门也亮堂堂的。以前,要是晚上出门办事,总是捏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
叶立清大弟下定决心改变我们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回行里找领导汇报,申请扶持专项资金,安装了三十多盏太阳能照明路灯,还整修了垮蹋淤堵沟渠,平整加宽水泥路。
说内心话,我们老百姓都感谢叶立清和扶贫工作队,没有农行的资金支持,没有他们的全力帮扶,我们哪有这好的日子?叶立清大弟到我们村四年多时间,真正是劳心劳力,真心实意帮助我们,他是个好人,我们打心眼里敬佩他!我们也感谢党的好政策!
你们现在去我们那里看看,可不是以前的石头口。村里有小型文化修闲广场,有图书室,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真正让我们村成了美丽乡村!
我很感谢魏老汉的故事,又给他倒了杯水,笑着说:“你们运气真好,脱贫路上遇到了有钱人扶持!”
魏老汉说,“农行是有钱,扶贫不是花架子,有钱还得有真心!叶立清大弟可是全心全意帮助贫困户脱贫。”
“你这大弟大弟的套近乎,人家高兴不?”我笑着调侃魏老汉。
“叶立清大弟是个实在人,比他大的叫他大弟,比他小的叫他大哥,他与我们贫困户一条心。”
“扶贫队平时吃饭怎么办?”我最关心生计问题。
“有时去镇里吃,有次我碰到叶立清大弟边走边吃方便面,心里不是滋味;他们有时候忙起来,一天只能吃上一餐饭,取了个好听的名字:串饭!”
我感慨地说:“扶贫工作不容易啊。”
“听说农行系统还以叶立清在我们村扶贫为素材排演了一个情景剧,叶立清大弟,去年被农行咸宁分行授予“功勋员工”荣誉称号,全农行才三个人哩,这是应得的荣誉,有一个词叫什么?实至名归!”魏老汉兴奋地补充。
看来赤壁石头口村的扶贫工作真是做得非常好!得想办法与功勋员工“叶立清大弟”联系上!
魏老汉走的时候,对我说:“我们脱贫人感恩于心,村里代表我们给农行扶贫队送了一面锦旗:精准扶贫办实事,情系百姓暖人心!”
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