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跟我开了个玩笑,我与老同学兰花从情窦未开的少男少女到两鬓染霜的老大爷老太太,我们相隔近半个世纪,突然有一天峰回路转,一个微信群架起了我们相逢、沟通交流的桥梁。让我有机会了解她这些年的不寻常经历。她是我们同学中值得竖大拇指的人。
一
一个人一辈子与谁相识,与谁共事,与谁做夫妻,都是缘分。我和兰花正是这样。我们一家6口被饥饿困扰的难以生存下去,父亲发誓要给我们找个能填饱肚子的地方,这个梦想在他心里酝酿多年,一直未能实现。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城关公社东坪大队土地肥沃,缺劳力,年年五谷丰登,家家的玉米、小米等粮食堆积如山,愁得没地方存放。这个消息对处在年年青黄不接的我家来说,是天大的喜讯,居然还有这么好的地方,父亲昂奋的几夜没睡着,盘算着全家能到这个村子,上顿下顿能吃上玉米面窝窝头、小米稀饭。我们都舍不得离开满目青山、清泉哗哗流的驼梁山,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背井离乡找饭吃。父亲与另两家的父亲结伴前去东坪探个虚实。他们打听到的情况是:东坪大队土地多,劳动力不足,户户有余粮,要说家家粮食堆积如山就言过其实了。东坪大队的书记是个痛快人,答应接收我们三家,父亲和另两家的父亲当然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当场就将迁户的事说定了。
那是1974年正月末,学校开学后的一天,我家和孙、张两家迁往东坪,加入这个有200多人的生产队。从此我与不同村的兰花同在新河初中读书。我们班51个同学,男生比女多一个,按个子高低排座位,我属中等排在中间,兰花年龄最小,上学早,身材娇小,坐在第一排。学校有个农场,开荒、翻地、掏粪、割草制作磷肥、种玉米、除草、施肥、授粉乃至收割等全套活,都是学生的事,收获的粮食归老师。兰花读初一时不满13岁,还是个小女孩,力气小,苦活累活却抢着干。有一次,学校给学生分配了拾粪的任务,哪有那么多粪可拾呀,她将家里的羊粪装进背篓里,送到3里外的学校农场,爷爷奶奶心痛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流。她是个很要强的女生,打扫教室、校园卫生,干得很认真,很卖力,丝毫不弱比她年龄大、个子比她高的那些女生。因此在25个女生中,我对她的印象最深,当然还有个捡鞋的故事,她忘不了,我也铭记在心。每个人心底都珍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有的可能到死都不会让外人知道。朦胧的月光在某种时候比阳光更赏心悦目,更能让人产生许多美好的向往。
大脑里回放一遍远去的生活,每一个场景都是一部带有时代烙印的史诗般的纪录片,有一天相聚在一起时,都会或多或少由衷地发出几声感慨。
初中生活虽短,我跟多数女同学没说过一句话,但几十年来任由时间砂轮无情地打磨。我们一个个被岁月折磨的满脸沧桑,惨不忍睹,有时一个电话、一张照片,都能勾起我们对初中那段生活的追忆和回味。
二
1975年12月,我初中毕业前夕,在东坪当队长的父亲多次被生产队个别社员无端辱骂,因为是外乡来的,他不敢与对方理论,心里愤愤难平,果断决定重返驼梁山深处的故里,与我读书的新河学校相隔八九十公里,现在看来,那不算个啥。可是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七八十年代,我与曾在一个班就读的同学们失联,隔绝整整42年,各自的情况都是个谜。前几年打听过同学们的情况,获得的信息要么不可信,要么有头无尾,要么张冠李戴,形不成完整的信息链。其实,我最想知道的是兰花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我的心结无法解开,幸好老同学俊梅建了一个初中同学群,才与她接上头。同学情胜过兄弟姐妹情,我们都很激动,能够在多年杳无音信之后邂逅于微信里,语言对话、视频聊天都很开心、默契,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岁月轮回,难道人与人之间也跳不出这个怪圈吗?
我们聊的话题很广,她循序渐进地将这些年经历的大事小事和盘托出,有喜悦有泪水,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女子从事业到家庭,再到抚养子女长大、读书、成家立业的艰辛和不易。
每个人的经历不一定都是传奇,但一定是一本耐看的书。
三
兰花初中毕业考试成绩优异,学校综合其他表现,推荐她上高中,她得到了这个好消息。她天天等待录取通知,能迈进高中的门槛,意味着具备了获得更多知识的机会,像她这样的家庭,谁都靠不上,只有靠自己。谁料等来的是失望和痛苦,五彩线编织的花环化作一团青烟随风而去。她被一个关系不错的同学暗里使了狠招,顶替了她,待她知道真相,已经无可逆转。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一下从高温池掉进冰窟窿,心里痛苦极了,煮熟的鸭子居然飞了。冰火两重天,放在谁身上都难以承受,何况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女!
父亲是一名非常敬业的教师,为人谦虚、忠厚、诚实,从不与人交恶,他深谙现实社会人心叵测,一些人为了不正当利益,不惜使出各种杀招去伤害别人,以期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他长叹一口气,安慰兰花:你年纪还小,复读一年再上吧,听说国家政策要变,以后上高中、大学要取消推荐。眼睛哭得像桃子的兰花,擦干眼泪,从痛苦和愤怒中走出来,她听从了父亲的话,在本村新成立的初中继续读书。没有迈不过的坎,一味地沉浸在痛苦和仇恨里,耗费大量的精力,伤身又伤神,惩罚不了对方,反而折磨自己。她不再想那些伤心事,只顾埋头做功课。父亲的话得到了印证。次年,国家恢复高考,上高中、中专、大学靠推荐的不合理规定被废止,开启了以成绩论英雄,天高任鸟飞的全新时代。她以高出20分的录取分数线考上离家几公里的一所高中。
那位伤害她的同学,跟她关系一直不错,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呀,关键时候竟然不顾两人的情分,朝她背后扎刀子,对她伤得太深。做了亏心事的那位同窗,反倒心里深深地自责、内疚,偶然碰面,不敢面对她的目光,低头匆匆离去。
人的追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会不断升级,目标更高、更远,这是青春年少的一代人共有的心理特点,谁不向往美好的事业、甜蜜的爱情、美满的婚姻?可是拥有这一切,需要储备足够的能量和资本,要么有个当官的爸爸,要么有一份自食其力、可以养活自己的职业。在七八十年代,找一份吃皇粮的工作太难了,除了煤矿几年招一次工,别的厂矿多数是职工子女顶替,其余名额被有靠山、有关系的一网打尽,无权无钱无背景的人根本沾不上边。另一条路是当兵,运气好,转个志愿兵或上军校,去教导队,便有出路,但那几乎是遥不可及的事情,70年代初期,国家有政策,退伍兵都安排工作,中期开始政策变了,哪里来哪里去,退伍回农村自谋生路是常态。一个退伍兵,一己之力很微弱,无法改变土里刨食的现状。对女孩子来说,要么长相漂亮,嫁个有本事、英俊帅气的男人,过荣华富贵的日子,让姐妹们羡慕。否则,事业和婚姻与期望值差距太大。多数女孩子进城当工人和嫁入豪门的理想破灭之后,不能独身一辈子,还得嫁人,选个能吃苦、身强力壮的男人嫁出去,生儿育女,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儿女身上。可是未来的人生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她们都很茫然。
兰花很想考上一所大学,晚上、星期天、节假日漫步在宁静、安谧的校园里,在林荫道上,在四季飘香的花园里,尽情地放飞梦想,任由思绪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遨游。可是理想与现实很多时候是两条高速路上奔跑的车,方向不一样,无法在终点交汇。70年代后期,学生仍然是在半工半读的体制下接受教育。她学习很刻苦,将有限的时间利用起来,玩命地学,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在班里总是排在前面,若时间倒退20年,她一定是某所高校的高材生。可是国家恢复高考不久,全国各大院校招生名额少,能够突出重围、跨过独木桥的幸运儿是极少数。那年高考备战数月,她有足够的信心圆梦,充满希冀地走进考场。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她最终没能趟过激流险滩到达被鲜花与掌声包围的彼岸。落榜的结局对她打击很大,情绪低迷了数日,郁闷的心情困扰着她,难以自拔。有人劝她再冲刺一回,可她对上大学已经失去信心,甚至心灰意冷。她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很不快乐,同时也在想问题,走哪条路更合适呢?想来想去终于想明白了。她觉得,那么多人瞄准一个目标,拼死拼活,每年被刷下来的是一大片,惨不忍睹,万一又是同样的结果呢?她不想再承受那种失落和痛苦!彰显人生价值,上大学并非是唯一,如其将精力和心思耗在这上面,不如朝别的方向努力,说不定有意外的收获。大部分同学不甘心命运的摆布,回炉最后一搏,下本钱与自己和现实挑战。她没有追风,淡定地回村当了民办教师,给一帮熊孩子传授基础知识,培养他们成长,孩子们今后有了出息,自己的大学梦在他们身上实现了,自己也很骄傲呀。
四
教师是高尚的职业,她喜欢每天与孩子们打交道,在那个找一份工作比上月球还难的年代,选择最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是明智的。当然,民办与公办的待遇差距很大,好在民办教师还是有盼头的,机遇好的话,可以进师范类高校脱产学习,“镀金”回来,转正不成问题。她想,希望总会有的,自己如果撞上了,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一切都改变了。不过在当时的农村,民办教师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上的,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兰花所在的生产队,回村的高中生不少,民办教师岗位对他们都有诱惑,以民办教师做跳板或碰运气,是离开校门想脱离下苦力种田的许多带着书生气的年轻人比较好的选择。兰花所在的村小有个老师顶替父亲进城当了工人,要补充老师,她才有竞争的机会。在几名候选人中,她幸运地被选中,从此走上教师舞台。
兰花父亲从教多年,也是在民办教师的岗位上历练数载才转正的。她沿袭了父亲的这条路,女孩子有个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的工作环境,是很不错的,她非常珍惜。父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她事业起步到成功的坚强后盾。她在父亲的教导下,精心备课、用心教学,定期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只要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提高成绩的意见和建议,她都采纳。她善于创新教学方法,将自己上学期间老师的教学成果在脑海里回放数遍,取其之长,补己之短,自己讲的课,学生一定要听懂,而且都能理解和吸收。他山之石攻玉的办法很受用,学生的成绩循序渐进地上升,孩子们像禾苗一样一天天成长。毕业班的学生,在她的培养下,像长硬翅膀的鸟儿,一个个扑愣愣飞走了,目送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她感到自豪,同时又顿生了几分怀想之情,心里感觉空落落的,忍不住抹起了眼泪。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她怎舍得让他们离开呢!有时,她一个人自顾自地笑了,自言自语道:我也是从你们这般年龄过来的。
待遇对她来说不是问题。从最初每月5元工资增加到后来的16元,一年的收入非常有限,与她年龄差不多的,和比她年长的民办教师,待遇都一样,不过看到别人被推荐上高校进修,她心里总有几分酸楚。她的学生比到高校进修的那些教师带的学生的成绩强许多,可是一次次的希望都化为泡影。她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年轻时不吃点苦,整天想入非非、好高骛远、心浮气躁,注定要摔跤、走弯路。
走上讲台后的9年,她在村小教过的学生都出溜溜长大了,小姑娘、小男孩出落成水仙花般的大姑娘和红高粱一样英俊的小伙子。她也从身高不到150厘米的青苹果变成164厘米的大姑娘,生理和心理都成熟了。
五
1987年,她嫁给一个煤矿工人,随丈夫离开村庄,离开她倾注大量心血耕耘的村小学,离开可爱的孩子们。她忘不了离开学校时的那一幕。那天早上,一群学生早早守候在村口,她一出现便将她围了个水泄不通,有一个男孩眼泪汪汪地望着她:老师,你能不走吗?其他稚气十足的孩子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你能不走吗?孩子们天真的话语,触动了她的情感神经,再也控制不住了,将几个学生揽在怀里,眼泪夺眶而出,孩子们呜呜地哭了,她也忍不住哭了起来,哭声汇成一片。许久,她擦干眼泪,安慰了一下孩子们,向孩子们挥一挥手,脚步沉重地离开。她心里很清楚,这一走与孩子们见面的机会少了。
9年的教学经历,为她在煤碳系统重操旧业奠定了基础。她随丈夫去矿上没多久,碰巧那里的子弟学校招代教,她不失时机地报名参加,面试、笔试,一路轻松过关,她被录用了。
她没有师范类高校的文凭,也没有任何背景,唯一有的只是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她就像童话故事里的毛毛虫,靠自己的努力破茧成蝶。她甘愿做一位辛勤的园丁,播种希望,收获果实。她靠勤奋和责任心,使她在教师岗位上得心应手,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自从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落地以来,大部分学子走出校门经过实践锻炼,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可是一部分人有文凭却没水平,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教师岗位上的人,不论你是名校毕业的,还是未念过大学的,学生的成绩好坏与老师上没上大学无关。老师水平高低,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她一头扎在教学上,将讲台当成练兵场,遇到难题便请教父亲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不断扩展思路,寻找最适合让学生拓宽思维,掌握快速吸收、消化每道题的诀窍,提高学习质量。她还给学生讲一些文化名人励志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和破解难题的能力。
她带的班,先后7次在期末统考中夺得全年级第一名,直到今天也没人打破由她保持的记录。她没进过高等学府,没受过高等教育,但凭着她对孩子们的热爱,对教学事业的执着和敬业,达到了低学历高水平境界,在这个数百名教师的校园里,她跻身于优秀教师行列,让同行和领导刮目相看!
命运总是垂青于那些以事业为重、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者。她在这所学校教书的第三年,命运出现了大转折,省里进行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经过考核,特别优秀的代教和民办教师可以转正。这是多少代教和民办教师梦寐以求的好事啊!一项政策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惠及一大批人。许多人的命运一夜之间改变了,由代教、民办转为公办,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兰花也是这项决策的受益者。她靠自己的努力,从崎岖的乡间小路走上康庄大道,期盼已久的梦想一朝成真。
六
付出越多回报越丰硕,鲜花、掌声、荣誉挡也挡不住。那年矿务局采取家长推荐、学校提名、教育部门优中选优、领导一锤定音等层层筛选把关的办法,在全局数百名教师中公开评选教学能手,群雄逐鹿的场面精彩激烈,一时间成为全局职工和家属的热门话题。经过实施一系列的规定程序,5名教学能手在众人翘首以盼中诞生了,排在首位的便是兰花。他们是全局公认的教学能手,企业自己的明星,全体职工学习的榜样。她走上庄严的领奖台,胸前戴着大红花,从局领导手中接过荣誉证书的那一刻,喜极而泣,这是企业和学校对她能力的认可。这含金量很高的荣誉来之不易呀!她发表了获奖感言:这份沉甸甸的荣誉给了我,让我受宠若惊,我感觉做得还不够,离我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我要加倍努力,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以优异的成绩感恩家长和学生对我的信任,感恩学校和企业对我的厚爱!雷鸣般的掌声回荡在座无虚席的大礼堂。从农村娃到大红大紫的全局教师明星,她的风采和魅力,让许多家长记住了她。她的事迹和大幅照片刊登在次日局报要闻版的显著位置。
这次获奖,动力和压力都有,她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先进不好当啊,工作、学习、为人处事等全方位,处处要高标准,要有先进性,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她给学生授课,还要走访家长,给差生“开小灶”,与老师研讨,千方百计探索适合不同性格、不同智商、不同性别学生的教学方法。她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对别人的东西,去粗取精,不断升华,让学生听得进,学得快,吸收的好。她自己独创的这种教学模式,由于效果好,易于操作,在全校高初中和小学的教学中推广应用。全校的老师自此比从前忙多了,但学生的成绩普遍有所上升,家长的满意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升学率持续走高。
打铁先要自身硬。那些年,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教学质量,她上了一所函大,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并投入一部分精力阅读报刊上跟教育有关的文章,不断更新知识,挖掘自身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要求。学到的东西谁也拿不去,想什么地方用就能用上。学校一年两次统考,她教的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后来带毕业班,成绩也一直保持前三名。她年年拿奖,省级、市级、企业、学校的各类奖项拿了个遍,荣誉证书一大箱,奖品几大堆,床单被罩、这锅那盆等日用品,家里基本不用买。
从教30年,她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强,在校领导、家长和学生中有好口碑。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学生和家长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家长和学生的夸奖。有一次开家长会,她说: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学生学到知识,每次考试都能考出好成绩,这就需要多沟通交流,发现学生有反常苗头,要及时疏导,化解心结,让他们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她的话音刚落,40多名家长呼啦一下站起来鼓掌,她感动的热泪盈眶。
她当选企业教学能手的那一年,人事部门领导找她谈话,让她担任学校的领导职务。放在别人身上,那是求之不得的,可她出奇的平静,没答应,这事就搁置了下来。人各有志,她对做官没兴趣,正如当初高考落榜不再复读一样。做官有风光的一面,也有责任大和压力大的一面。她甘愿做一名默默无闻的绿叶,让那些红花更红,更鲜艳。
兰花的父母、女儿都是教师,母亲教龄20年,一直是民办,现在每月领几百元退休工资。父亲执教30多年,退休后赋闲在家,带孙子、带外孙,生活倒也忙碌而充实,遗憾的是,一场疾病终止了他的生命。
兰花一家三代与教书有缘,像传递香火一样,教鞭在一代又一代手中相传。受家庭影响,她儿子大学毕业后找了个当教师的媳妇,一家三口幸福满满。
在尊师重教的这个年代,随着教师待遇的不断改善,地位的提升,垂青于教师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兰花的学生有5人走出大学校门选择了教师职业。
七
兰花从教30年,拼搏了30年,既有奋斗的艰辛,也有收获鲜花和荣誉的喜悦,她让自己的人生大放异彩。我问她,当老师最怕什么?她说最怕学生逃学,万一出了事咋给家长交代呀!我讲述了读小学时因被老师体罚,与高年级的一个学生逃学两天的故事,她听了深有感触。她说她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但脾气再好也有生气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学生没完成作业,她批评了几句,这个学生就逃学了,着急的四处寻找,总算找到了,可把她吓坏了。从那以后,她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最大的耐心对待完不成作业和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儿童时代的孩子贪玩、疏于作业,老师对学生管理不严是误人子弟,但管的过分了会产生逆反心理。她对学生严管善待,教过的学生,有的现在还怕她。可是遇到学生得病了,她着急的跟亲妈一样,赶快送医院,并通知家长,她对学生细心的关爱,让家长很感动。
2008年,由矿务局创办多年的子弟学校交给了地方,一个转型,她的待遇比原来高了,年奖一万多元,月工资4000元,她心里很满足,比起从教多年的父母,论待遇,翻了几十个跟斗!论能力和水平,她也在他们之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她是个很要强的女人,在学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门心思教学,事业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她初中和高中的同学比,从那个年代走到今天,无疑是成功者。90%的同学为温饱和住行尝遍人间疾苦,人到中年,依然为生计而煞费苦心地操劳,勉强维持基本生活,上一个台阶难于上青天。
她在外像犁地的牛,只顾埋头教学,不去想待遇和荣誉,即便这样,该她得的,一样也不少。
八
她在外是女强人,几十年的辛苦换来桃李遍地,大多数学生因小学基础扎实,升入初高中、大学后,出类拔萃,逐年就业的一大批学生都是用人单位的骨干。她在家是贤内助,用自己的超负荷付出撑起一个幸福温暖的家。下班一进家门,她便不停地忙碌,洗衣、做饭、拖地、擦桌椅、买菜等等家务活都包揽了。她对丈夫关心、体贴精细到位,细到丈夫每天穿什么衣服,出差带什么行囊、路上用的零钱和整钱装在哪个口袋,她都考虑的一丝不苟。她说她是丈夫的保姆,他的生活都是她精心料理。丈夫在家,饭来张嘴,衣来伸手成为一种习惯,兰花到儿女家走一阵子,丈夫的生活便有点乱了。家庭最难办的是双方亲友的利益分配,许多家庭矛盾都与此有关。这方面,她都处理的挑不出一点毛病。他们结婚30年,与兰花的教龄同步,夫妻没吵过架。丈夫下井没几年便在单位干上了不少人羡慕的财务工作,他业务精、效率高,军人办事雷厉风行的作风在他身上体现了出来。兰花爱丈夫,表现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上,没有豪言壮语和卿卿我我,用包揽全部家务证明自己对丈夫绵绵不绝的情和爱。兰花回想起当初丈夫向她求婚的过程,心里满是幸福,他们订婚后,由于两人交流少,感情一直没升温,着急的未婚夫到未来的丈母娘家一住便是一个多月,挑水、打扫卫生、干农活样样抢在前,与兰花也有了交流的机会。在父母的劝说下,她也思前想后一阵子,最终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了现在的丈夫,次年便结合在一起,事业比翼齐飞,感情上日渐加深,日子过得甜蜜无比。
兰花心善,与人交往,从不占便宜,唯恐别人吃亏。她人缘好,朋友多,家里办个啥事,不用请,有人主动上门帮忙。
为了家庭的温馨、和睦、幸福,她只知道付出,从不在丈夫面前发牢骚,诉说自己多么辛苦。两个孩子出世后,产假期满,婆婆给带孩子,晚上回到身边,一边是宝贝儿子,一边是可爱的女儿,他们调皮捣蛋或熟睡的模样,她心里真高兴啊。孩子长大上学后,每天晚上给最小的儿子辅导作业,做完最后一道题,孩子睡下了,再给女儿辅导。从小学到高中,常年累月,天天如此,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学习成绩优秀,她再苦再累也值,苦中有甜啊。
她最欣慰的是用自己的辛苦努力,将两个孩子送进国内两所重点大学,毕业后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有了美满的小家庭。兰花的儿子大学里学的是法律,毕业后子承父业,在一家央企的子公司做财务主管。儿子喜欢当教师的女孩,于是娶了一位当教师的女孩做了妻子。女儿高中成绩优异,临近高考了,她问兰花,妈,我今后干什么好呢,兰花说当教师吧。她搂着兰花的脖子说,听妈的。她报考了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内蒙古草原一所中学当上了英语教师。
九
兰花爱好文学,当初没走文学的道路,若选择这条路,也许走的很好。我业余文学创作多年,发表了不少作品,与她远程交流过程中,她看了不少我的文章,对我很是赞赏。她说:看你的文章,是一种精神享受,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你的文章浅显易懂,无论是写景,写人,叙事,四个字:真诚实在。对我许多描写爱情的文章很感兴趣,她谈了自己的一些感悟,于是我很认真地复制了下来,与读者共同分享:
我觉的,爱情和婚姻,该是你的跑不了,不该是你的再大的本事也抢不去,这是缘分,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的爱情悲剧值得许多执迷不悟的男女醒悟。爱情和婚姻,与年代有关,带有时代印记,哪个年代都有其不同点。大多数人的爱情和婚姻建立在金钱和物质之上,有钱、富足便有爱情和美满的婚姻。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在乎的是人,看上人了,便成了,男方家穷,婚后两人靠勤劳改变现状。80年代起,不图钱财,不看家庭贫富,单纯的爱情已经不多见了。
有的女人爱钱,只要你有钱,不管男人年龄多大,不管身体有没有缺陷,不管爱不爱他,只要有豪华别墅、轿车,能让女孩子穿金戴银、一身珠光宝气,过上贵族生活,她的魅力值直线飚升,便可以委身于他。
有的女人不攀援富贵,不追求奢华,对富家子弟的求爱冷眼看待,她感觉不靠谱,男人有钱就变坏是客观规律,女的被纨绔子弟、富二代玩够了一脚踹开,这样的例子太多,不敢去尝试。这类女孩对未来夫君的要求是,长相不必出众,但事业心要强,目标要远大,有改变现状的潜力,虽然没有豪车、洋房,也没有太多的财富,但有朝一日靠自己的本事能养活一家人,不缺钱、有房,有辆车最好,不被人瞧不起就知足。这是最明智的一族。
有的女孩只求有个对自己关心、体贴、会疼人,对家庭有责任心的丈夫。不管其地位有多大变化、金钱和财富积聚了多少,只要与自己一心一意过日子,这样的男人便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如意郎君。
女孩们,各有各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人生观,对生活的看法不同,但有一样是共同的,都不希望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一个好吃懒做、自高自大、贪图享乐、不求进取、无力养活女人的男人。女人对男人是一眼看不透的,是狼是虎很难识其庐山真面目,向女孩求爱时,花言巧语、巧舌如簧,善于伪装,将女孩弄到手,马上露出狐狸尾巴,什么事都干,甚至有家暴行为,对女人拳脚相加,让女人伤心欲绝。什么样的人都有,有时防不胜防,感情用事,很容易上当受骗。
我赞同她的观点,这是真实的社会生活。年轻人不可能对一些重大事情考虑的十全十美,总会有一些预想不到的瑕疵或漏洞,导致了先甜后苦的结局。其实选择是很重要的,兰花选择了教师职业,她选对了,事业一帆风顺。在婚姻上,她选择了现在的丈夫,才有了幸福的家庭。青春期的男女,容易被爱的迷雾蒙住眼睛,冲昏头脑,最典型的是以貌取人,了解对方的性格、本质、家庭等情况甚少,交往时间短,在没有八九分把握的情况下便草率地嫁给了对方,或者娶其为妻,婚后可能出现不和谐、家庭暴力、分道扬镳等问题。爱情是婚姻的前奏曲,无杂音,悦耳动听,进入婚姻,两颗心才会交融,爱得如胶似漆,爱得天长地久。
十
人这辈子过得太快了,时光每时每刻像河水一样在静悄悄地流淌,我和兰花这代人,如今都是儿孙满堂的爷爷奶奶辈了,几十年的光阴是怎么过来的,一点感觉也没有。我们的青春早已远去,跨过60岁的横线,便加入老年人的队伍。许多事情还没去做,逞早把该做的事做了,等老了,脑子不好使了,眼睛看东西模糊了,腿脚不灵活了,再去做,已经晚了,什么也做不成了。
“上初中的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山洪来了,咱们往岸上跑,你记得吗?”兰花问我。
当然记得,学校通往兰花和我居住的生产队要经过一条仅有10米左右宽的河道,夏秋暴雨季节,河道里有洪水,水浅时,我们淌水回家,水深时不敢冒险,沿着岸上的庄稼地走。有时在河道里走着,突然从前方涌来洪水,刚快向岸上跑。
我们就读的新河初中,条件简陋,但很开心。两年的初中生活,给我和兰花,也包括其他同学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我和兰花交流的最多,追忆那段岁月,我们滔滔不绝,说不完道不尽,回味无穷。
岁月更迭,春去秋来,万象更新。兰花在大半生中,抛物线、过山车一样的经历,都是在追逐梦想,没有九十九道弯,却也不寻常,既有苦涩的,也有美好的。她说:老天很公平,给你痛苦,同时也给你快乐。
兰花还在教学岗位上,再过3年便结束职业生涯,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养好身体,健康快乐地度过晚年。
中铁十五局集团二公司吕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