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家乡几十年,从一名铁道兵战士到中国铁建的一名员工,再到企业退休职工,岁月轮回,一路走来,使我由当初满头青丝的英俊小伙子变成如今头发花白的老人。一生经历的事太多,留在记忆深处的往事不会忘记,小时候过中秋节的画面时常出现在梦里,浮现在眼前。
中秋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而民间通过不同方式不断丰富和发展中秋节的内涵,使这个节日更加受到民众的欢迎。我生活的小山村,中秋节俗称“八月十五”,对出生于60年代以前的人来说意义不凡,意味着能吃上一两顿有肉的饭菜。生产队在中秋节前要宰羊分发给各家各户改善生活,分享集体所有制的劳动成果。不知什么原因,全公社唯独我们大队有这个惯例,一般是星期天,大队要安排几个人从羊群里挑选4只膘肥体壮的绵羊,牵到学校兼队部的院子里宰羊。我们一群小孩子围在叔叔伯伯们周围观看宰羊的场景。由于宰羊人是临时安排的,都不是专业屠夫,一个白天根本弄不利索,还要搭上晚上几个小时,直到内脏在大锅里煮熟切成小块,才开始由会计拿盘子秤给一家家分发,学校的炕上地下挤满了等着分肉的大人孩子。我们小孩子盯着煮熟的羊杂碎直流口水。待分好肉回到家,已经半夜了。但对羊肉、杂碎垂涎三尺的一家人,时间再晚也要在火盆里放一只小铁锅,将羊杂碎放进里面干炒,待炒好后,全家人围着盆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抹抹嘴才睡觉。
中秋节这天,烩菜里有羊骨头和羊杂碎,主食是羊肉大葱包子,香的不得了。因为人家多,分到每家的羊肉羊骨和杂碎很有限,美美地吃上一顿解解馋也就基本剩不下什么了。虽然宰羊吃肉的形式大于内容,但对常年食不饱肚、破衣烂衫的庄稼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中秋节宰羊的习俗一直延续到80年代包产到户、牲畜落户才结束。
中秋节啃羊骨、吃羊肉和羊杂的往事,成为童、少年期的一段美好回忆。而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的故事,更是刻骨铭心。
70年代的农村虽穷,但中秋节也要过得像个样,主要是让孩子们高兴。没有月饼的节日是不完美的。对年少的孩子们来说,能品尝几口散发着香甜味的月饼,那是再幸福不过的事。吃月饼并非是孩子们的专利,大人们也爱吃,只是条件不允许,“望梅止渴”或许也是一种享受。平时吃不上月饼,没钱买,也没月饼卖。每年的上半年,县食品公司组织职工加工制作由红糖、花生仁、红绿什锦丝、白面等配制的月饼,节前一个月配发到各公社副食品门市部,凭票销售。有钱的人家将月饼票都用完还不够,没钱的家庭只能买两个月饼解解馋,用不完的票送给经济条件好的邻居。我家7口人,年年都是买两个月饼,要等到中秋夜才能吃。
小时候,我没吃够月饼,穷人家的孩子都没吃够。当兵后,部队不过中秋节,不供应月饼,兵改工后在工程队8年,单位没给职工发过月饼。那是计划经济时期,有钱也买不到。中国由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之后,记得市场刚放开,中秋节前月饼供应充足,我一次买了30个月饼,一家3口吃,我一口气吃了5个月饼,糖分太高,难消化,两天没进食,肚子痛了好几天。
家乡中秋节夜晚的月亮最圆。这天晚上一般都是晴空万里,碧蓝的天幕上悬挂着圆镜似的一轮明月,小孩子们静静地站在院中央,仰起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天上的月亮,看月亮上有没有大人们说的玉兔,可是无论怎么端详,都没发现玉兔的身影,多少有点失望。看完月亮再看星星,寻找最闪亮的恒星,偶然也会看到一颗小星星划过天空,消失在远处的山背后。
中秋之夜,月亮升上天空的时候,母亲就在院子的中央摆上一张方桌,点亮油灯,将月饼放在桌上的盘子里。然后点燃3炷香,插在香炉里,对月饼早已垂涎三尺的我们几个兄弟姐妹跪在她的身后,双手合掌,望一眼皎洁的明月磕一个头。我们虔诚地跟着母亲磕完三个头,等待母亲将两个月饼切成若干小块分给我们,父母一口都吃不到,他们的那一份给了最小的弟弟和我了。
在中国铁建企业工作几十年,随着企业的发展,我的收入不断增加,退休后有退休金养老,生活无忧,而且被企业返聘后还有几千元收入,除日常开销外还有一定积蓄,小时候过中秋节的情景再也不会重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