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文刚的头像

李文刚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0/21
分享

芬芳芷兰

常德古称武陵,位于湖南省北部,洞庭湖西侧,武陵山脉,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常德城名源自《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这片红色的沃土是根植于沅澧两江携手洞庭湖平原上的芬芳芷兰,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建城的时间是在两千两百年前的战国时代。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产沉甸的水稻、洁的的臂藕、新鲜的甲鱼。“为天下溪,常德不离”,这里承载着气势恢宏的历史风云,蕴育了岸芷汀兰的气质风范。

“控引巴蜀、襟带洞庭。”常德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之土地肥沃,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作为中华道德文化、农耕文化、湘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故事“刘海砍樵”“孟姜女哭长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等浪漫主义情结贯穿常德两千多年的历史。外观宏伟似“鼎”字的常德博物馆中的“常德历史”“常德民俗”“常德名胜”“常德根艺”“常德名人”五大板块,让史前探源、墟中觅史、汉后撷珍、悲壮抗战等历史画面栩栩如生,仿佛把我又拉进了那段深厚的历史时空,脑海里不得不浮现出“沅有佳境、世外桃源”“澧兰雅韵、城祖稻源”“武陵新颜、柳城水韵”的美好场景,让唯楚有才的美誉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不只是传说。

常德诗墙全长6公里,这座诗国长城传承古今文脉,刻有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六大篇章,荟萃了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镌刻于一墙,是世界上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三绝诗书画”“半部文学史”都是对她的美好赞誉。

诗墙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极的思想内容和精美的艺术形式,记载了古城昔日的辉煌,更吸引着八方来客的目光。

这里俨然成为了当地人散步休闲的好去处,一边是风光无限的沅江,一边是文化渗透的诗墙,每当我缓步走上诗墙的步道,耳畔自然就会传来悠悠不绝的吟咏之音。“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与诗墙一路之隔的就是屈原公园,唱出坚贞高洁的独立人格、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的屈原雕像屹立于此,“遂古之初,谁传道之?”……的《天问》也刻在了当地人的心中。

像屈原一样忠耿尽职、风骨伟岸的,还有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刘禹锡在常德做了十年的“朗州司马”,从政之余,他还搜奇访胜,游山玩水,写下了《游桃源一百韵》《洞庭秋月行》等名诗。为纪念这位诗人,如今的常德古城不仅保留有“司马楼”,还有一座“排云阁”,“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两行诗就在沅江边上的这座阁楼上熠熠生辉。

打开常德历史,德高望重的林伯渠家喻户晓,被人们尊称为“延安五老”。他在自己的日记中端端正正地写下“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十个大字,并郑重地盖上名章,作为时刻警醒自己的座右铭。在生活中,他严于律己,家风严明,对自己和家人要求都极其严格。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高干子弟不躺在父母的功劳薄上,不搞特殊化,这是关系到党的形象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后代健康成长的大问题。”林老是如何赢得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的呢?若要了解其中的感人故事,可以走进常德市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林伯渠故居来看一看。

刚正不阿,清澈如许。“天下晒账第一人”宋教仁、“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丁玲,等等,也都在常德的历史舞台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朴素情怀早已融入常德的角角落落,经过岁月洗礼,历久弥新。

常德既是一块红色沃土,也是一座英雄之城。这里曾有“虎贲之师”血战疆场,青年路上的常德会战抗日纪念碑如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默默地记录着中国抗战的英勇与牺牲,涂家源阻击战遗址,老西碉堡遗址,笔架城遗址,似乎在向人们诉说数万英雄儿女为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建立的丰功伟绩。

沅澧两岸,芷兰芬芳,那些载入史册的,必将铭刻在人们心底,流淌在滚滚江水之中,生生不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