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美的风景,往往不在于景,很多地方很美,却是常常被遗忘,能刻在记忆里的那一片风景,才可以称得上美丽。
景明春和,一派欢乐祥和之景象。斜阳草树,桃花灼灼,一场场“时调小曲”丝弦演奏,如十里春风,唤醒的是耳朵,吹拂的是心灵。一座古称“朗州”的城市,它的湖与柳、山与花、清与美,此刻在“老西门”古色古香的宅院里回荡,飘飘悠悠来到了我的眼前,常德丝弦的乡土气息因地方方言而更接地气,扬琴、琵琶、三弦、胡琴等丝弦乐器的合奏,似乎可以让洞庭湖的垂柳,早早地露出它嫩绿的新芽,在料峭的春风中这座千年的古城,穿越时空,令人思绪翩翩。
“桃花流水福地洞天,红树青山斜阳古道”。这城外的青山,就是桃花山,“福地洞天”的城市便是常德,这座古“朗州”现如今雅称“柳城”,一座“人间福地”的文化名城,一座“湖光山色”“清澈如许”的文明城市。
从空中俯瞰常德,城中有山,山下有湖,山名“太阳”,湖如青青的“柳叶”。湖山相依,山中有湖,湖边有山,也正合琴的韵味,不喧不静,动中有静。
暂不说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城市中的柳叶湖便可以代表这座古城湖美的特点,城、湖、山、洲一体浑然天成,宛如天然造化的生态组合盆景,北枕太阳山,南临沅江水,有城乡之情郁,也有山水之美景,古有“堤柳渔歌、松风水带、皆极共胜”之赞叹。柳叶湖水域宽阔,与太阳山呈相依之势,平阔如镜,难怪朗州司马刘禹锡留下了“遥看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千古一叹。环柳叶湖有许多的美景,都是人们游玩踏青的好地方,我最喜欢的当是“岛外花海”的“七彩花田”,由千亩薰衣草、波斯菊、醉蝶花、马鞭草等构成,花海、平湖与远处青砖黛瓦的白鹤小镇遥相呼应构成一幅令人心醉的山水风景画。
也不说“壶口飞瀑布,洞口落桃花”的壶瓶山。只说古城北边的太阳山,被当地人称之为神山,也是武陵山脉向东延伸的最后一座高峰,云峰雾锁,气象万千,绵延数十里,上接蓝天、下连碧水。“山川如画钟灵秀,翰墨难描憾万千”。相传西晋年间,大德高僧妙音禅师来山建立普光寺,以报祖德,以报佛恩,香烟缭绕上苍,钟磬长鸣佛地。白鹤成群翩翩起舞在蓝天碧水之间,杜娟花嫣红怒放于奇峰绿荫之颠,山水相融,交相辉映。“日落风尘庙门外,几人能踏竹歌还”,还原出了文人墨客川流不息来此舞文弄墨、挥毫赋诗的一派人文山水图。
古城地处武陵源,山美、水美、丝弦美,千年岁月的沉淀,赋予了这里一份远离喧哗、充满淡远、拥有和平的气质,亲切如一杯清茶,因晋代陶渊明老先生的名作《桃花源记》,一千六百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归宿地,于是古城便有了“桃花源里的城市”之美誉,太平盛世、欢乐祥和永驻之地。
悠悠太阳山,清清洞庭湖,深深柳叶情,涵养和培育了浩然的清正之气。还有一生为“桃花所困”的朗州司马刘禹锡,不向权贵低头、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深深影响着一代代常德人,十年流放后回京,一首“紫陌红尘拂面来,人无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的名诗让他遭遇“桃花劫”,再一次流放到更远的连州,数年后,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司马又来到京城的老地方,固执的欣然赋诗一首“百亩庭院半青苔,桃花尽净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个被桃花耽误的诗人,似乎是因桃花断送了一生,却因不喜看风使舵、趋言附势,历尽坎坷却保持乐观而令人肃然起敬,“二十三年弃置身”的悲壮经历,留下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不屈风骨、乐观精神和豁达心态。
晋人说:“清正使人自远。”清是心灵至高的境界。司马楼耸立在柳叶花海、太阳山的对面,是古城人民对刘司马深深的怀念,每近黄昏,常德丝弦《孟姜女寻夫》就会悠扬响起,宏大内涵的旷远之境,更有古城胸襟气度格局上的历史拓展和升华。
一曲丝弦,一点诗意,慢品朗州,如是,“常德有山山有德”的意境又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