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景丙成的头像

景丙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8/22
分享

爆米花



    初秋的傍晚,天依然炎热。吃过晚饭,像往常一样走进小区后的公园,公园里的纳凉的人真多,就像走进了农村赶集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太阳早已沉下地平线,浓重的夜色吞噬了天边最后一抹霞光,路两旁勺形的太阳能灯,散发着柔弱的微光,让你看不清对方的脸庞和远处的情景。朦胧中,只能听到那个超市降价搞促销,谁家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家长里短的闲聊声。  

我喜欢静。喜欢一边散步,一边思考一段文字或还原遇到的某一件事,走着走着,往往就会情不自禁,自言自语,为此妻子和儿子说过多次,说我一惊一乍,好像脑子出了问题,但习惯成自然,一时还真不好改。

当我从公园东快走到公园西路口时,突然“嘭”的一声炸响,把我吓的不轻。抬眼一看,只见不远处昏暗的灯影里,弥漫着一层白色的气浪,一个赤着上身,精瘦的身影在气浪中轻灵麻利的来回走动,我一看就明白了,是谁在公园里爆米花。晚风中,还夹杂着丝丝爆米花的清香。

不年不节,谁在公园里爆米花?不管怎样,这“嘭”的一声炸响,炸开了我童年记忆的闸门,不仅诗兴大发:多么熟悉的声音,伴随着我多少年的风和雨。是啊,多么熟悉的爆米花声,烙下了一个时代的影子。

我出生在农村。七十年代的农村家家都比较困难,当然也没有现在这么多五花八门的零食,小孩们馋嘴想吃零食,那比登天还难,唯独年关时的爆米花,才是童年解馋的美食。进了腊月,年关就一天天近了,农村的大街小巷不时会有推着胶轮车,车上推着一个黑不溜秋像炸弹模样的爆米花机,带一个木板做的风箱和用废铁丝网扎成长圆筒的爆米花老人。走进村庄,进村就选择一处避风的墙根,生起火炉,拉起风箱、摇起炸弹似的爆米花机,开始了一天的生意。随着“嘭”的一声炸响,就把村里妇女儿童吸引了出来,人人都捧着一碗碗一瓢瓢的玉米粒向这里涌来,不一会地上就排起了小蛇一样的长龙,大人小孩则一双双期盼的眼神,盯着爆米花老人手中转动炒锅,等着自己玉米爆成美食。

当时,爆一锅玉米(实际上就是一茶碗多玉米粒),需花一角钱的加工费,相当于当时一个多鸡蛋的价钱,可是,就这样的价格,一些十分困难的家庭也不一定会满足孩子贪食的欲望。那时,我经常围着那黑乎乎犹如炸弹形状的爆米花机,盯着那个满脸乌黑的爆米花老人,当他的手臂速度加速转动时,他就会喊:小孩,都躲的远点,几乎说话的瞬间,就把炒锅口移接到那用铁丝网编制的铁笼里口,接着高喊一声 :响了。随着“嘭”的一声巨响,一股气浪在眼前就弥漫开来,一颗颗笑开了花的爆米争先恐后地喷薄涌出。开锅时,一些不敢束缚的米花,就会逃出精细编制的铁笼,散落在地上,但随即就被一群饿狼似的孩子争抢一空,不顾爆米花粘的尘土,直接填进口中。抢不到手的孩子,看着别人尽情咀嚼,只好慢慢地享受那夹杂在空气中的、那股沁人心脾的浓香,然后做足精神,准备要在下一锅到来之时抢先一步。

那时爆米花一是年后招待客人,再就是有待我们这些幼年的"小馋虫"。现在的爆米花已经从农村走向了城市,各种新的玉米、大米等五谷爆米花设备也在各大超市应运而生,儿时的回忆已很难找回。今天,在新时代温馨的游园,又邂逅了那缕炉火,那印象中乌黑精瘦的身影,那炸弹似的“古老”炒锅,又捡回了童年的一段记忆。那低矮的茅屋,狭窄的小巷,弥漫的爆米花香,永远沉淀在我的心底,滋润着乡愁,温暖着儿时的记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