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文雅的头像

李文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11
分享

书家计希仪先生

              书家计希仪先生

                                   李文雅

        当今之世,习书而求之于道者可谓甚少,计希仪先生应该是个例
        晚来无事,因信良小弟之邀,共访书家计希仪先生。
         希仪先生居室隐于书院门南城墙根下一偏僻小院二楼之上。入得其里,唯觉仅十三四平米的房间,只一书柜,一写字之木板,一待客之茶几,一独寝之窄床而已。四面白而稍灰之墙,则为计先生抄写之《兰亭集序》《爱莲说》与一副对联:“负郭无田几亩荒园都种竹,传家有宝数间茅屋半藏书”。余则吾未多观之,故不大记得。
        希仪先生其人,吾之印象中,黑发略疏,眼略大,眉微淡,颧骨稍突,脸色红润,温和的神情里透出一种儒、道之敦厚恬静。待吾问得先生之庚寿,他的回答着实令人吃得一惊。吾本以为他不过六旬开外,岂料已是七旬又五之人!
        与希仪先生闲谈之间,吾所问之多者,乃书法之道也。
        先生应我,习书者,必当讲求三法。其一,笔画。书家运笔,应如乐家吟咏,不惟唱响,更当属意于气韵之畅,气节之舒缓徐疾,气调之抑扬顿挫。如此,方可入其理,得其质。其二,结构。有画无构,只为散木乱草,何为体式之字。须知,一笔一画,乃为整体之一,若无整体框式,枉论字之美。故,应于整体之需,求得或称或偏或正或倾或重或轻或分或连或长或短之变化和谐。其三,关系。此关系指字与字之关系,字与整体之关系。习字者,应胸有整体,如文与可之画竹,必先有成竹在胸之境。于整体的把握中,方去计较个体之间的疏密宽紧大小走势。如此,则可呈现出一派灵动活脱神韵飞扬之情致!于此三点之上,更当存一“情”字,颜真卿之《祭侄文稿》挥笔为文,血泪奔涌,其悲其哀其愤其怒,其满腹之不可扼制之伤痛,岂是巧匠之技遏止得住?当今为书之人,多于技法之究,一味临其形,模其态,偏偏少了情动于衷洒落为文之酣畅淋漓!老杜《醉中八仙歌》中写到草圣张旭“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何样之傲岸不羁,雄奇旷放也!书者,人格气质也。
        吾于书者,一二尚且不知,却于希仪先生之叙言中,悟得一点理性。如此,当归于先生之形神俱真之言也。
        希仪先生与吾一样,皆为师者出身,退休前,于周至县富仁镇永流初级中学执教。此镇距道教之圣地楼观台——道家始祖老子讲经之台,并不为远,想必先生之身心性情,定浴了“清静无为”“执持一念”之思想。彼时的希仪先生教授国文,这点,倒与吾一样,自然,吾与其便多了相通相鸣之语。
        为师之时的希仪先生,授业不苟且,孜孜以勉,勤恳努力,入得去,静得下,功业出众,屡获令名。
        据希仪先生言,其祖父、父亲亦是严苛之人,向来不允子辈步入斜道。即便乡人打麻将玩扑克,从其边而过,如小觑片刻,均被责被训甚或杖打。
         六十退休,希仪先生至京城之时,正当书者之作为时人大捧走俏。而先生却埋头斗室,于方家之指正下,掏空己身习书之陋,一切自头而始。拨开杂尘,于本究源,跪拜先辈,求之于古,习之于家,六千多汉字之形体结构运笔之法一一习练,杂取种种,集萃取雅,悉心识认,潜心深研,探求其道,揣摩其理、其情致思想。
        希仪先生于书习研练之中,如痴如迷,以至晨昏颠倒。常常子夜时分,思而兴奋,心血来潮,便披衣而立,久久挥笔不已,直至天光破晓,才做和衣而睡。而今,虽则于书界尽人皆知,先生仍不自满,持续以求,一刀纸够不上七八日之用。
         希仪先生为人直道而行,善心以待。凡夸夸其谈者,拒而不见。凡凌势虚名者,拒而不见。凡无聊耗时者,拒而不见。人求其作,不讨价还价,一口咬定,行,成交,不行,走人!如友临门求作,则认真待之,己不称意,绝不奉送。实乃师者本色,古风古貌也!
        李太白有诗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此两句正可借来表达吾面对计希仪先生时的心情。
        斗胆吟出两句“雅意书韵朗,高怀翰墨香”,藉此以达向希仪先生的敬意。

作者简介
李文雅,陕西蓝田人,西安市第八中学教师,市区级优秀班主任。《西部文学》副总编,《作家摇篮》责任编辑,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宝鸡市文学创作协会会员。发表诗作六百多首。作品收入《中国当代乡土作家作品选》《中国实力派诗人诗选》《陕西诗歌》《西南当代作家》《大渡河》《诗中国》和地方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