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书家希仪先生为书之径,亦自“它山之石”而入。
希仪先生英年甚爱琴音,闲暇之日,操琴弄弦,奏流水云意,抚轻风素月。其心在秋韵潺湲,其情系春阳温软,似啜杯茗恬淡,如饮清露禊泉。
希仪先生小时常观邻人习武,又喜欢欣赏推太极,悟其亦简亦繁,亦刚亦绵,亦疾亦徐,直至气畅脉通,神朗体舒。
据希仪先生言,及今为书,常得乐、武之理。法书亦求韵律之化,节奏之明,亦讲锋芒显隐,亦有动脱如兔、端稳如钟。
二
书家如兵家,为书亦需胸有甲兵百万。熟习甲阵,从容调遣。
希仪先生为书,因积得长期习练研磨之功,面对尺幅之地,挥毫题写,洒洒脱脱,或疏或密,或实或虚,或大或小,绝无纸折之痕,行列挤拥或过于宽绰之失当。其于运笔之先,早已胸怀全局、心有架构。
因此,先生笔下的每一字每一画,皆为水之一滴,山之一石,花之一瓣,部分表达整体,整体统辖部分。细观之,直觉先生之尺幅运作,一丝一毫,一点一滴,恰如眉黛一痣,通灵多变,生机勃然,巧妙精致,或逸动于羽翼蹁跹,或迟重于泰山巍峨,其具形具象,入神入骨,止于情理也!至若笔力态势,或枯或瘦,或长或短,或宽或方,或欹或侧,或正或直,则又适度得体,达然自然,无半点斧凿之迹。
三
希仪先生拒绝喧嚣的圈子,不喜游走风光,不喜空谈,不喜吹嘘、拉关系、混熟脸。先生言,有人整天背着包,今日拜甲,明日访乙,低三下四,看人眉高,腰弯膝屈,陪出一张笑脸。他以为“要让别人尊重你,你得练好本事。靠东奔西跑,没用!”
希仪先生很低调,他说“不要把自己看得高。”
依先生所述,曾有本土之人,每见得他于京城回乡,便如火般热情,满目堆笑,张口朗语:“迟早回来,招呼一声,到我家坐坐!”待得先生以为盛情难却,真通了电话,此君却直生生一句“我正打麻将呢”,漠然拒绝。
先生细思,人家不过是一语客套,咱怎么就认真了呢?
此种教训,令先生悟得:咱就一坊间写字者,什么主席、什么大家,于茫茫尘世,与吾无关!
四
希仪先生,乃一温善敦厚之人。
入其陋斋,直如春日之阳,夏日之风,秋日之水,冬日之炉。其柔,其爽,其澈,其暖,丝丝沁心,缕缕润骨。
我等乃普通而年小之人,常得希仪先生躬而礼之。摆椅让座,沏茶倒茗,殷殷以待。
我等喷烟吐雾,无烟卷之好的希仪先生,开门启窗,一任缭绕升腾之烟雾渐渐散去,露出平和温切的平易,持续更夜静处的侃侃而谈。
希仪先生之时间戒律,常被闲而无聊之我辈纷扰。好像,他的时间,于忘年之交中,是可以挥霍的。
与希仪先生围坐,时而言书,时而语俗,时而上天,时而入地,信马由缰,不拘一格,瞎谝盲说,甚而至于言不及义,心不在焉,神游八极。先生,只顾看茶倒水,只管南接北应,绝无纤毫愠意倦色。
常至子夜时分,一语“走吧”,抬起屁股,一脚跨出,给希仪先生留下因兴奋而起的久久难寝!
志曰:
书家计希仪,品正有骨气。
乐为忘年友,敦厚且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