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文字村
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颠簸前行,我一路昏昏欲睡,将窗外的风景关在眼帘外。下得车来,早已晕头转向,辨不清东西南北。抬头看看天,初冬的太阳温暖地挂在上空,而我已站在一个叫南文字的村庄的街道上。
应莱芜市小作家协会的邀请,我们一行二十余人踏上了南文字这片古老的土地,朝圣这个有着“莱芜小曲阜”美称的古老的村落建筑。
沿着村中新建的水泥街道,我们缓缓前行。街道两边是一座座普通的院落,普通得如我老家早已拆掉多年的宅院。青石板垒起的院墙粗糙杂乱,木制的院门有的已破败不堪,墙壁上有深深浅浅的裂痕,白灰的墙皮大半脱落,露出里面被雨水冲刷得不再有棱角的土坯,屋顶上的瓦片也已松动,瓦片上疯长的茅草早已干枯,院子里堆满了乱七八糟的杂物。南文字给我的初印象就是这样,我心中不免疑惑:这样的荒凉与衰败,它怎会被誉为“最美乡村”之一?
随行的建委专家告诉我们,村子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曾是西汉嬴县的古城,历经汉、魏、晋等朝代之后,又被武则天定为莱芜县的行政中心。在这个古老的建筑群里,曾经走出过帝师之师,涌现无数抗敌英雄,培养了许多国家干部,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现如今保存最完整的要数建于明末清初的张家大院,因其家底殷实,房屋建筑甚为壮观,层门叠院,是四四方方的古式四合院。按着专家的指点,抛却初始的印象,我仔细搜寻着前人遗留的痕迹。
真的,那房屋建造都很气派,四梁八柱,前后出厦,雕花的窗户庄重又活泼,廊柱上的木雕精致,花纹美观。房顶上的灰色瓦片透着古朴,屋脊上的瑞兽气势逼人。大户人家的非凡气势展现在眼前,虽然经历了岁月的侵蚀,仍难掩昔日的繁华与辉煌。宅子里仍然有人居住,如今都是寻常百姓。年轻人不甘寂寞与落后,盖了新房搬出老屋。唯有老人们坚守着祖屋,坚守着传统,不忘遗训。
我们踩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穿过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小胡同,尽头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是一处没有院门的四合院。一群不速之客惊扰了拴在院子各个角落的小狗,一位老人蹒跚着迎接我们,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入他的小屋,参观他的宝贝。屋子里光线很暗,但我们清楚地看到围着四周墙壁搭起的木架上,摆满了造型各异的根雕和奇石。老人说,这些都是从山上取来的材料,根据原有的形状,进行了雕刻和加工。这位四年前得了脑血栓,走路不利索,说话含糊不清的老人,却怀有满腔的艺术梦想,这不正是南文字祖先遗留的文化印记么?
午饭是在村支书家吃的。三脚的泥巴炉子,架上铁锅,自家地里经霜的白菜,炖上白嫩嫩的豆腐,一碟萝卜香菜辣椒香油拌成的小咸菜透着乡野的味道。一群文化人围成一团,在青砖灰瓦的老宅里吃得热气腾腾,白菜豆腐里吃出柴火的味道,惹得屋脊上成排站立的鸽子咕咕直叫。
南文字,远离尘世的喧嚣,宁静地固守一方。古宅,古井,古树,乡村的历史与传承,记忆与守望,将会随岁月渐渐消散。挽救村庄,修缮村落,恢复原貌,是南文字村人不变的初心。
在汽车的颠簸中,我们离开了南文字,回归到红尘中,继续在时尚与现代的元素中奔波劳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