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刚刚50岁的他,在农业创业路上摸爬滚打33年。先后创立了九宫山生态农业观光园、闯王农业科技示范园、幕阜山黑山猪专业合作社、果之源果业专业合作社。他就是享誉通山的新闻人物,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乡土拔尖人才”、“农业产业化领军人才”等等十多项荣誉称号的陈志远。中秋节前一天,在他的茅田生态农业观光园采访到他。正带领20余名妇女在田间嫁接苗木的陈志远介绍说,这些人是他专门从丹江口库区请来的苗木嫁接能手。一人一天能嫁接2500--3000株苗木,成活率能达到95%以上。嫁接的品种是高品质红美人柑橘。剑眉星目,端正俊朗的陈志远,说话温和谦逊,慢条斯理,自信干练中不乏农民的纯朴敦厚。
一
1971年1月,陈志远出生在通山县大路乡宾兴会村一个普通家庭。兄妹3人,陈志远排名老大。父亲是南京油运公司一名航运工人,工资不高长年奔波在外。一家人全靠母亲维持生计,因没有壮劳力,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从小,陈志远就帮母亲干农活、做家务。初中毕业那年,他17岁,没考上县一中。父亲让他去油运公司做临时工,他没去。其时,正是农村改革的第一个黄金十年期,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看在眼里的陈志远决定就呆在家里搞农业,一边陪伴着艰辛的母亲,一边用自己的双手勤扒苦做,不信改变不了贫穷面貌。
于是,他与身边的农民叔侄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辛勤的汗水洒在了田间地头。他又与他们不一样,特别注重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他四处拜师学艺,开阔视野,尤其不放过每一个涉农科技知识的培训机会。原县科委孙道清主任和杨建军老师,是他结识的第一批科技朋友。孙主任更是从华农干部学院进修的,对发展农村产业有独到的眼光。在他们的鼓励下,陈志远没经过太多的考量和论证,一念间,选择了养鸡。因为鸡是他最熟悉的,母亲用卖鸡蛋的钱给他交学费,买文具;住校时,母亲常将喷香的鸡汤送到学校为他增加营养。当然,养鸡关健还在于成本不大,有粮食它吃。一开始养了20只。第二年发展到500只。1994年,养鸡2万只,初具规模,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户和了不起的万元户。那年,有一种叫“乌鸡白凤丸”的中成药,叫得很响,该药主要成份就是乌鸡提取物,催生全国乌鸡市场行情一片大好。在孙道清主任的帮助下,陈志远第一次贷款10万元,发展乌鸡养殖。1996年,出栏3万只,获利15万元。一举成为咸宁市“乌鸡大王”。赚了“大钱”的陈志远,胆子也大了,迅速将养鸡规模扩大到5万只。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或因规模盲目扩大,疫情没有防控好,鸡死了不少。加之后来,鸡价下跌,最后一批鸡亏损十几万元。
苦心积累,大多打了水漂,陈志远心里好痛。那天晚上,他对着大山痛哭一场。“难道就这样消沉下去吗?”看着母亲怜爱的目光,他擦干泪水,一首《从头再来》的歌声从他沙哑的喉咙吼出:“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累也要坚强,---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
二
鸡养不了了,手里也没有更多资金。此时,陈志远了解到种草莓投资少,而本地市场还是空白。1998年,陈志远租了些土地种植草莓。因是通山第一家,上市时又适逢春节,产品供不应求。
其时,大路乡政府在吴田村建农业科技示范园,拟建60亩蔬菜大棚。但已建好的10亩大棚却没人敢接手经营。看到陈志远大棚草莓种得好,乡党委书记朱希平找到陈志远,相商能否扩大草莓种植。陈志远想,草莓是重茬作物,要想获得好的收成,年年需要换地种植。这对规模种植有一定的难度。
但有心的陈志远认为,有政府支持,现成的大棚肯定不会差。关健是要找对种植项目。
与孙道清一帮好友商讨后,一致认为种植葡萄是一个好项目,收益快,投资也不很大。为慎重起见,陈志远远赴浙江慈溪、金华等地考察。第一次走出去,真正体会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葡萄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水果,口感好、营养丰富,常食用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养补气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被人们爱称为“水晶明珠”。
而通山大棚种植葡萄前所未有。
考察归来,陈志远正式接手吴田科技园。有了考察获得的信心,他一下子种了提子、巨峰系等50亩。成为通山大棚葡萄种植第一人。按照葡萄种植习性,头年栽第二年即可挂籽收益。但由于种植技术不太成熟,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陈志远没被困难吓倒,反而愈挫愈勇。他再次赴浙江慈溪,专门学习取经。他虚心请教,刻苦钻研,认真领悟,扎扎实实的陈志远,这次专攻葡萄种植的关健技术。学有所成后,陈志远加大投入,改进大棚。人勤春早,从葡萄枝条上长出第一个嫩芽开始,陈志远坚持每天下地七、八个小时,仔细观察葡萄根系、叶片、籽粒长势并悉心记录。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认真打理,及时增加肥力,除草、喷药、打枝。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葡萄喜获丰收,产量8万余斤,产值32万余元。种植葡萄获得成功。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02年,原横石镇在蘑菇畈建设大棚130亩。镇党委书记王庭找到陈志远,动员其承包经营。积累了一定经验的陈志远,也雄心勃勃,双方一拍即合。当年,命名“九宫山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葡萄园高标准建成。
第二年,葡萄挂果比预期还好。陈志远把销售作为重中之重。先后赴岳阳、长沙、九江、南昌以及本省武汉、咸宁等地推销,做足了销售准备,产品及时售出。但是,因为包装形象不佳,影响了售价,加之送货上门费用高损耗大,获利并不大。
陈志远深深思考着,如果能在园内卖产品,把上门推销变为客户入园采摘,那结果是不是大不一样?于是,陈志远发宣传单,上九宫山设销售点,边品尝边销售边作宣传,积极引导游客入园采摘。同时,开挖4亩鱼塘,建造别具风味的水上竹楼,开办餐饮。形成观光、采摘、垂钓、餐饮服务一条龙。果不其然,一时间人气爆棚。生产的葡萄,顾客入园采摘就销售大部,既节约了运费又减少了损耗。
2004年,九宫山葡萄园进入丰产期,年产葡萄达到40万斤,入园采摘游客达15万人次。这一年,葡萄园被评为湖北省农村旅游示范园。这一年,陈志远还承包了闯王镇110亩葡萄园,当年套种礼品西瓜,获得丰收。
至此,陈志远拥有了3个大棚种植基地。初步形成以葡萄种植为主,草莓、蔬菜、礼品西瓜为辅的种植格局。年产葡萄50--60万斤,产值250--300万元。带动当地60余人长期就业,季节性用工达到150余人。
2005年,陈志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归来的陈志远久久不能平静,他将更大的热情投入了果园建设。九宫山葡萄园二期60亩如期建设。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陈志远不断更新品种,提高品质,口味更好。
天很蓝,地很绿,猛吸一口气,满园都是青草的芬芳和果浆的香甜。九宫山生态农业观光园迎来了连续6年的辉煌时光。
然而,创业路上没有一帆风顺。2010年,随着现代牧业蒙牛落户横石,葡萄园险遭灭顶之灾。蒙牛基地紧挨葡萄园而建,因排水涵洞设计过小,影响葡萄园排水。2012年,一场大雨,葡萄长时间被雨水所淹,涝害直接造成根系窒息,叶片萎蔫,一串串即将成熟的葡萄出现裂果脱落,严重的甚至整棵死亡。后经司法监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万元。紧随其后,万头奶牛入驻,太多牛的排泄物带来的恶臭,就连在此路段驾车行驶的人们都不得不掩鼻而行。而整个葡萄园被污浊的空气笼罩,牛蝇横飞。鸟语花香中的竹楼也了无情趣。进园进餐的没了,进园采摘的也没了,损失无法估量。陈志远不得不走上了依法维权的漫漫长路。那是段最无助最难熬的日子,但陈志远咬紧牙关从不言弃。他知道,只有熬过了最苦的时光,才能品尝到最甜的果实。
三
2008年,那是一个初春的晚上,一阵“滴滴滴”的电话铃声把陈志远从梦中吵醒。这是出差云南遴选种羊的伙计黄从淼打来的电话。
“真香,太好吃了!”伙计巴塔着嘴巴,似乎还在品咂着丝丝美味。原来,黄从淼在云南大山深处的兰坪县购羊种,巧遇东家正好杀猪,晚上炖一大锅猪肉款待他。猪肉的鲜、香、嫩让黄从淼大快朵颐大呼过瘾。哪吃过这么好吃的猪肉,走南闯北的黄从淼似乎嗅到了新的商机。于是,他作了一番了解。这在当地还没有名字的猪,全身乌黑,个头不大,白天在山野里自由觅食和活动,晚上才回到猪圈,一天到晚,主人才在这时给喂食一餐玉米饲料。
黄从淼连夜打电话给陈志远,他俩交换了意见,决定带回4只猪崽试养。
这些乌黑的宝贝疙瘩,越过千山万水,落户在同样是青山绿水间的横石,适应性非常好。看着这喜欢在山地上撒野的乌黑家伙,陈志远给取名为“黑山猪”,采取与兰坪那里一样的放养模式饲养,一样的喂食玉米饲料。黑山猪无病无灾长势喜人,刚满一年,宰杀的时候,净肉达到了180斤。那一天,伙计们特意聚在一起撮了一顿,那不需什么烹饪技术和佐料的猪肉,看着肥多瘦少,吃起来却劲爽不腻,那道鲜美更是惊艳了所有人的味蕾。
抢抓机遇,大力发展黑山猪养殖成为陈志远案头工作的重中之重。2010年,陈志远成立了通山县幕阜山黑山猪专业合作社。在大幕山搭建猪棚,建生态养殖场,实行规模放养。然后,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提供资金、技术,发动更多的农民群体投入黑山猪养殖产业。2011年注册“大幕山”黑山猪品牌,2012年申报并获批“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一年一个台阶。规模扩大以后,陈志远一改从兰坪购买猪崽饲养为自繁自养。黑山猪因良好的肉质,被定位为高端品牌猪肉,销售价比一般猪肉高一倍还多。陈志远瞄准武汉等大中城市市场,开设专卖店,设超市专柜等,实现了产销两旺。
短短3年,全县10个乡镇发展16个黑山猪养殖基地,存栏牲猪2000余头。在武汉设立了11家专卖店,发展消费会员5000余人,“大幕山”黑山猪肉一跃与山东徒河黑猪、广东1号土猪等高端猪肉齐名,深受消费者青睐。日销售额达3万余元。
2018年3月的一天,通山县政府接待了一群特殊的来客,他们是武汉东湖宾馆的高管。这次来的目的,是为接待高级贵宾而选择猪肉食材。县有关领导郑重推介了大幕山黑山猪肉。其实,在武汉市场,包括大幕山黑山猪等高端猪肉有10余个品牌。东湖宾馆一行正是奔着大幕山黑山猪而来,从源头考察,为最终圈定猪肉食材作充分准备。
4月24日,陈志远接到武汉来电,两天后送4头黑山猪肉至武汉东湖宾馆。
这一天,阳光明媚,真是个美好的日子。陈志远说,他将一辈子记住这一天,这么一组数字:4月26日;4头黑山猪肉;总重量800市斤;单价:29.8元;总价款:23840元。
4月28日,07:46分,新华网、央视网、中国政府网等报道了一则新闻:国家主席习近平27日和28日在武汉东湖宾馆同印度总理莫迪举行非正式会晤。4月的东湖,春山如黛,烟霞似海。两国领导人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就中印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全面深入交换意见。
陈志远感到莫大的荣光。他郑重地把这则新闻用红色纸张全文打印出来,和他众多的荣誉证书夹在一起。
四
山深碧一色,水清明如玉。沉稳的山与灵动的水交织在一起,山庇护起水,水滋润着山。山厚实平缓、金橘飘香,水婉蜒俊美、鱼翔浅底。这是一位名记来果之缘大畈芦泉山水果基地采访后发自内心的赞叹。这赞叹既是对大自然带给人们那一抺碧绿的喜爱,更是对陈志远创业精神的称道。
陈志远多年的农创之旅,让他明白一个道理。祖祖辈辈的农民,既没少牛也没少猪,更没少耕地,但总改变不了贫穷的面貌,缺的是啥?是知识,是科技知识。在创业路上,他不停地结识科技朋友,上科技培训班,来提高自己的科技知识水平。有一年,农业部、国家科委、湖北省政府在罗田县联合举办科技下乡活动。如此高大上的活动,不说费用,对于小地方小企业是不是适用?股东们众说纷纭。陈志远力排众议,安排好手头工作,只身前往。在培训班上,不但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扩大了视野,开阔了胸怀。同时,结识了许多同行和专家。尤其一个叫晁无疾的教授引起了他高度关注。这位教授是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国家农业科技顾问团首席专家、北京农学院教授。后来,进一步联系,晁教授多次亲临通山,连续5年跟踪指导他的葡萄生产技术。晃教授是葡萄顶尖专家,虽对葡萄有着入骨的爱恋,但仍不客气地指出陈志远产业单一的不足,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建议调整产业结构。在晁教授的指导下,陈志远将吴田、闯王两个葡萄园盘出,伺机更好的发展。
这处位于富水湖上游,紧邻4A级景区隐水洞的大畈芦泉山水果基地,就是陈志远调整产业结构,于2014年开发的一处较为成熟的橘橙基地。100余亩的平缓山坡,一株株红美人、葡萄柚、由良、金秋沙糖桔等高品质橘橙,现均挂果,年产量5万余斤,2024年将进入丰产期,年产最高可达50万斤,是目前亩产收益最高的一个基地。一年四季赏景的、垂钓的人,络绎不绝。成熟时节,满山满岭金灿烂绿油油。入园采摘的游人穿红着绿,投身这奇山秀水之间,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恰似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风光图。陈志远的成功入驻,像一剂强劲的动力源,还激活了附近农民发展橘园的内在动力,带动周边2000余亩荒山全部植上了绿油油的优质橘橙。
与科研院所联姻,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这是陈志远选定的必由之路。2019年,陈志远成立通山远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达成果树产业技术合作。在茅田村打造260亩集“农业科普--水果观光采摘--生态旅游”高标准生态农业观光园。前期以果园标准化种植、果园节水灌溉、保护设施栽培、水果观光采摘为主,后期,以农业科普,农业技术培训,农家乐休闲、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水果保鲜加工等关联农业项目开发。将水果种植,主题餐饮和休闲体验活动贯穿整个园区,打造一个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园区。目前投入资金400万元,种植红美人、红心柚、鸡尾葡萄柚、桑葚等10多个优质水果246亩,育苗区34亩,培育良种柑橘苗30万株。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进行培育和管理,主施有机肥料,推进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2021年出产优质水果30余万斤,2024年将全部进入盛果期,可年产水果100万斤,创产值超过500万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初中水平、平凡如普通人的陈志远,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从零开始,不断学习,勇于进取,终于创立了他美丽的水果王国和高品质猪肉基地。在供人观光、娱乐、休闲、美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云霞灿烂般的人生。
什么样的农民才算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有专家定义:势必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对标对表,陈志远是矣。这位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下一个奋斗目标:充分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生产经营方式,实现果园科学化管理;通过电商,扩展农产品打进城市社区销售渠道;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在提高农业经济附加值的同时,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陈志远信心满满地说,他正在联合县域内各个农产品生产商,在全国开设通山名特优农产品对外窗口,统一品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营销渠道,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将通山好山好水种养出来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