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夏天,还没入伏,洪奎就开始张罗去巴林避暑,在几家人都点头应允后,他就打电话给巴林的朋友,提前订好了“民宿”。
巴林离我们所生活的城市200多公里,是一个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南麓、坐落在牙克石市南端的一个小镇,大约有3000多户人家。我想在这个小镇上,从东走到西,一问谁家的谁,人们大概都相互认识吧。八十年代末,我曾先后去过两次,每当想起巴林,记忆里还是当初的样子。
我们是入伏的第一天起程的,四对夫妻、一对姐妹,还有一个单身汉,一共是11个人。大家在火车进站的前半小时,就都已等候在车站的大厅了。虽然行程不远,但因为要在那里多住几天,所以大家都带了满满一拉杆箱的东西。只有那个外号叫“大厨”的单身一人,简单地背了个双肩包,里面放了一瓶白酒,还有一件换洗的汗衫。通常男人单个出行都是这样简单,不像我们女人,要带很多纱巾、衣裳,用来换洗和照像。
火车,穿过原野和森林,因为集体出行,没有人留意窗外的风景,只顾得打扑克,聊家常。
到了巴林后,有人接站,没走多远就到了住宿的地方。
所说的“民宿”,也只是稍大一些的农家院。东侧砖砌的三间大瓦房,是房主住宿和厨房,南北相对两侧是N个客房,房间都不大,有6、7米宽,一张大床占了半个房间。与院大门连接的西侧,是用新型建筑板材搭建的一个长筒子屋,用来做食堂和客人休闲娱乐的。院中间是大片的菜园子,里面种着各种蔬菜,绿油油的,满是生机,菜园子旁边撑起了一个四方的大凉亭。
洪奎和房主人一家很熟悉,由他自行给大家分配房间。小镇自有它的好处,夫妻一个房间,一宿才30元。每顿菜饭,客人点啥就做啥,农家菜,吃得香,也都不贵。
住下后,因小镇太小,没有什么行程可安排,游玩的项目也基本是除了爬山,就是漂流。考虑主要是以避暑为主,所以我们一行人白天便随意地游山逛水,晚上几家人在一起,男人喝酒、女人们凑一堆,叽叽喳喳,一会秧歌、一会戏的,其乐融融。在那呆的第一天,我们就感受到了,这小镇可真是避暑的好地方,往床上一躺,自有丝丝凉风吹来,难得在这盛夏时节,有如此惬意又远离喧闹的“桃花园”。
晚上,大家喝够了,也聊够了,开始到娱乐室打扑克,娱乐室的窗户和门都是敞开的。到了夜里10点以后,光腿穿着裙子的女人们,马上就感觉到了凉意,那凉意一刻比一刻冷,就好像有人拿着冷风机从远处一点点地向你逼进一样。房主告诉大家,虽然是伏天,但山里的早晚温差特别大。有很多到这避暑的客人,是会带稍厚一点儿的秋衣来的。
巴林小镇四面环山,和四面通畅的城市不一样。有一天上午,天空一片瓦蓝,阳光正好。大厨说:“走啊,去漂流”!洪奎说:不能去,你们看,他手指着偏斜一点的天空方向说:“看样子要来雨了”。这时我们才注意到,说话功夫,有一块乌云,灰蒙蒙的像棉絮一样,一会聚拢,一会散开地游动着。因为洪奎常来山里,大家听了他的话,放弃了漂流的打算,开始张罗着到院里的凉亭下打扑克。这时就看到上午刚到的一帮客人,欢天喜地的集聚在院里,女人只穿了泳衣,男人光着膀子,就穿了一条短裤,每人手里拿着一个小盆,兴高采烈地跑去漂流去了。不到半小时的功夫,几声响雷后,天空已是乌云密布,暴雨倾盆而下。我们坐在凉亭里,不顾脚已被打在地上的雨点溅湿,因玩兴正浓。这时就见刚才兴致勃勃去漂流的那些客人们,一个个缩着肩、抱着膀地跑了回来。那些女人冷的上牙打着下牙,嘚嘚嗦嗦地站在院里,用井里的水一盆盆浇洗着身子,男人们在旁边催着。我们边偷偷窃笑,边给洪奎竖大姆指点赞。
接下来又连续两天,下午的时候,晴朗无云的天空,只要飘来一块云朵,一颗烟的功夫,伴随几下雷声,几乎是在大家不经意的情况下,大雨就会滂沱而下。然后就见女主人,快速地在院子里跑着,一会往回收拾晾晒的东西,一会关窗户,那还未来得及关的窗户,被风刮得叭叭响。那情景,让我想到小时候,在电影里看到的山雨欲来,人们慌忙关窗闭门的样子,那时每看到这情景,我心里都有一种莫名的恐慌。女主人告诉我们:“在山里,只要有云、再有几下雷声,大雨就一准儿会下”。但是我发现,山里的雨下得急,停得也快,一会就放晴,然后去看菜园子,那些绿油油的菜叶子,被雨水洗得鲜嫩鲜嫩的。
临要回来的前一天,我们去了巴林的喇嘛山。徒经一线天那两块相搭一起的巨石时,想起曾与朋友一起在这下面照过像,心里颇有感慨,怎么一下子三十多年就出溜过去了呢?
但是放眼望去,巴林还是变化很大。那时巴林镇完全是一幅自然的样子,周围一座座连绵不断的高山,没有任何人工修成的景点与驿站。因为山陡,我们也只是靠自己的能力,登到一定的高度,便望而怯步。但现在,巴林几座有名的高山,都修了人工台阶,每段路上有介绍标牌,还修了多处凉亭、景观,为最高的喇嘛山修建了人工护栏。因为有护栏,尽管山峰陡峭,但感觉安全多了,就是立陡立隘处,也都能够借助外力攀爬上去。
当我站在喇嘛山的山峰之上,俯瞰巴林小镇,一览无余。能清晰地看到小镇里寥寥的几条街道和散落各处的民房,除此之外,便是森林或连绵不断的群山。
我有些奇怪,这小镇子仅此而已,它凭什么吸引着这么多的人来此旅游?
站在山上,我想起了一件事。记得好像是SARS疫情发生不久吧,我去区电视台找姜总编联系报道的事儿。与她聊完工作后,姐妹之间闲聊了一会家常,聊着聊着,就聊起了关于人和大自然的话题。她突然就问了我一句:“你说如果这世界没有人类会是什么样子”?我当时听完这句问话,感觉特别的恐怖,这世界如果没有人类,那一片荒山野岭、悬崖峭壁,水兀自流着,花儿兀自开着,那该是怎样的一片荒芜的景象,我有些悚然。记得我好像是这样回答她的:“那一定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电影,没有音乐,而且也一定没有许多人类所创造和发明的那些先进技术及科学产品。上帝造人的时候,之所以让人类区别于所有的动物而直立行走,大概就是为了让人类便于劳作,以便更好地美化和点缀这个世界。”
后来我颠覆自己这一想法的是2010年时,我去南木遇到的一件事。南木就在巴林的前一站。当时我们几个朋友因为在山角下突遇暴雨,便跑到了一个鹿场,而当时正赶上鹿场割鹿茸。经守询问鹿场主我才知道:鹿的生命只有20年,从2岁开始产茸,一年割一次,一直到死。每次割鹿茸的时候,人们用一支圆管将一个贮满了麻醉剂的针管射到鹿的身上,顷刻间它就会昏倒在地,等它们醒来时,鹿茸已被人剥离走了。我记得当时望着昏倒在地的小鹿,我突然就想起了我和姜总编之间的对话,也记起了当时我们曾设想这世界如果没有人类时的那种惊悚的感觉。但就在那鹿场里,我第一次很认真地想到:如果这世界真的没有人类,这世界是不是照样会春来了花开,冬来了落雪?所有动物的生物链和大自然中的万物,是不是仍会按照物质自有生死的归宿去链接和循环?一如这割鹿茸,如果不是人工一年一割,那么这些美丽的鹿茸是不是也会自有它生长和脱落的规律?
这次武汉新型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听到了蒋雯丽等几位影星联合拍的一个关于大自然的公益性广告,里面有一句话是:大自然已存在了45亿年,是人类存在时间的两万两千五百倍。我不知道这公益广告数据的来源和真实性,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没有人类时,大自然就早已存在,它们在其它物质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地发生裂变也好、改变也罢,只是物质在运动中的不断变化而已,自然法则,自会平衡,永远不会因为依赖任何物质而存在,但反过来说,人类可以没有大自然吗?
我突然明白了:巴林,一个3000多户人家的小镇,只所以让人们走了就想,来了还想再来,是因为它有夏日里凉爽的风;有连绵不断的高山;有能漂流的雅鲁河;有纯净的空气及和煦的阳光,这一切缘于大自然的滋养。
由此我想到:天空、大地、阳光、空气、山川河流,还有水资源……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恩赐,还有那些数万种的动物们,如果没有它们的陪伴,我们是不是才真的会感到惊悚?
万事万物,自有它存在的法则,尊重自然,它自会给予我们万千的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