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旭东的头像

李旭东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10/18
分享

人物二题

  一 画家胡铁铮

 画家胡铁铮有个斋号叫做“三雁画屋”,这个斋号是大文豪苏渊雷所取。三雁是指北雁雁荡山,中雁荡山白石,南雁平阳苍南雁荡山,这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号,雁荡无雁,然雁乃灵秀之物,而雁荡山又是灵秀之地。胡铁铮以三雁画屋主人名之,听起来愈加诗意缭绕,清趣满怀。 “铁铮”二字,初听铁石铮铮,天地空旷,细品则有爽快豪侠之意,这一柔一刚,一灵一秀,一巧一拙,就明见了先生的性情,了然了先生胸襟。侠骨与柔情,琴心于剑胆,足见先生是有大气魄,大情怀的人。

胡铁铮出生在中国电器之都的乐清柳市镇,这是一个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商业气息的城市,然而少年的胡铁铮魂不守舍迷恋上了书画,一九六三年,胡铁铮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温州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家乡柳市,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教书匠,先后教过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科目,甚至还做过体育老师,市运动会的发令员,是个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在诸多学科中,他教的最久的,最喜欢的还是美术课。

胡铁铮的山水画,格局大,气势狂,笔力雄浑,胸胆开张,用笔大开大合,随形取势,画面坦荡雄浑,撼人心魄。南方人的画里,却读出了北方人的豪情,我想这除了他过人天赋,不懈的努力,还和他对艺术善于变通,转益多师,勤于思考,乐于读书有关吧。

先说变通,中国画讲究内师心源,外师造化,胡铁铮早年的山水,师承同乡戴学正,林曦明两夫子,并于宋元,明清山水用功尤深。曾大量临摹过董其昌,石涛,龚贤等画作,可谓笔冢墨池,废纸三千。法国画家马蒂斯说:“一个艺术家不应该成为自己的俘虏,不应该成为一种风格的俘虏”。胡铁铮在艺术上也是这样一个不安份的人,他的同乡,也是他的老师林曦明,一次在看了他的临摹作品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临摹一家不易,再跳出来更不易,要学会一边临摹,一边消化……”,事实上历来的优秀的国画大家都是如此,在临摹古人名家画作时先是形似神肖,继而似像非像,似是而非。游离于似于非之间。林曦明先生的话如醍醐灌顶,让他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后,胡铁铮则以奇峰为草稿,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名川大山,在写生中寻找灵感,捕捉画面,画风也因此为之一变!

再说转益多师,成名后的胡铁铮没有停下脚步,2003年,58岁的胡铁铮只身北上,正式拜大画家贾又福为师,贾又福是北方人,也是当代山水画的大家,他笔下的山水巨幅,雄浑闊大,幽远邃秘。南方的山石以奇秀清名闻,下笔多讲究皴擦晕染,温润华滋。用墨设色也以清雅,恬淡为主。山即是山,水即是水,真山真水在尺幅里即可看到。但以山水入画,讲究的是一个意境,境界,气势,甚至是才情,是胸襟,画的太真或者太实,形虽已具,然神采逝也!胡铁铮深谙此理。在跟贾又福学习的日子里,再次对用笔,用墨,设色,构图重新反思。大胆寻觅,力求找到合自己的笔墨语言,北上归来,胡铁铮笔下的雁荡山水,冷凝放旷,华滋腿尽,早已不再是眼中之山水,画中之山水,而是心中之山水,胸中之山水了!

继说读书,胡铁铮是个画家,然而他现在杭州的画室的斋号,却以“文豪阁”名之。卧室虽小,厅堂却很大,居一室,可读书,可品茗,可挥毫。可谓人间天堂,画家中的文豪!胡铁铮喜欢读书,写诗,饮酒,美食。定居杭城,心无旁骛,整日读书,习画,练字,写诗。出版了《学画问岳楼》,《胡铁铮画集》,《南山北态》《云叟鸿遍》,《贾又福画语精要》,《画道行者——胡铁铮诗文篇》,《山水大观》等画集。可谓著作等身,2018年,又在杭州举办了个人画展《山水大观》,一时间,名流云集,群贤毕至。人气爆棚!

艺术之旅如登山揽胜,胡铁铮就像一位孤独的画道行者,临风而立,御风而行,“胸中十万真山水,万千峰峦到目前”!笔墨运于手,豪情蕴于胸,个中快乐,唯有心知也!

  二 隐士林之源

《后汉书》中,把隐居山林,放浪江湖的高人,称之为“逸民”,或者说是“隐士”。

陶渊明在《饮酒》诗里这样倾情地描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陶渊明的内心世界里,即便是身陷红尘,亦可摆脱世俗,拥有一方净土。而这里所谓的净土,就是隐逸。

隐者陶弘景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可持赠君”。说的极妙!中国山水画家注重心灵感觉,注重灵魂于气质。此诗道出山水画家心中理想的世界。

画家精神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而这种自由,需要特殊的性格,狂狷的性格,山水的气韵,再加上庄子的思想,孔子的气象,酿造出一股特殊的力量,弥漫于灵魂,浸透于血液,使狂者愈狂,狷者愈狷,因此,大多数名士都隐居于山野,他们或放浪于山水之间,或纵情于诗酒之中,或怪,或痴,或落拓不羁,或惊世骇俗!

“隐居以求其志,去危以求其安,回避以全其道,垢俗以动其概,癖物以激其情。”温州隐逸派山水画家林之源,正是这样,以自身的生活实践,为“隐士”这个词,加上了时代的注脚。

1956年,林之源出生于温州的一个儒医世家,自幼天资聪颖,好读书,喜临池,秉承家学,躬耕艺田,数十年不变其心,不易其趣。早年曾居乐清柳市后街,开馆课徒,于柳市书画家施正等交往颇多,亦师亦友,受益良多。中年后,又负笈海外,隐遁山林,吟诗作画,放浪形骸。可谓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隐逸画家。近年来,先生走出山门,走近生活,走近人间烟火。虽结庐于闹市,然心静如居深山,可谓大隐隐于市也!吾观其人,人有仙气,吾赏其画,画有逸气。透过先生书画,更觉可居,可卧,可游,可思。

林之源先生是一位书画奇才,怪才。说他奇,一是因他精书擅画,书画双清。二是他诗文俱佳,又精金石鉴赏,通古文音律。说他怪,一是因为他早年隐居漓江资源深山十年,揽山近水,读书作画,赋诗为文,以出世之心,观人间烟火,品人间百态。他的画,也一如其人,褪去俗尘,淡尽烟火,诗意拂拂,仙气飘飘。故取名黄龙山人—林之源也。

林之源先生的山水画,多表现出他对自然山川,精神内涵的需求和向往,在他看来,隐逸,并不是一味的不谙世事,不通俗尘,而是内心要有自己的一方净土,要有自己精神上的桃花源。因此,无论是出世,还是入世,他都站在精神的最高处,俯瞰尘埃,笃行致远。在他的作品里,多表达出他对大自然山川,河流,藤萝庙宇的和谐共生,相扶相依。而这种以入世之心,看出世之态的笔墨语言,恰到好处的流淌于笔端,渲染于纸上,让他的画里有了逸情,有了逸气。即使身陷红尘,然满目星河,满心欢喜。

中国山水画,讲究用笔,用墨,重笔墨技巧,更注重精神内涵和笔墨语言。一个优秀的山水画家,他的画面里不仅要见笔,见墨。更要从笔墨里流淌出画家的才思与胸襟,笔墨与情怀。这就是佛家说的“天人合一”,道家说的“道法自然”。

何谓用笔?林之源先生认为,一个优秀的山水画家,一定要首先是一个书法高手,画面里既要见笔,又要见墨。而见笔,则是书法中的用笔技巧,也是谢赫六法中的所云“骨法用笔”。林之源先生少年习书,楷法取颜为基,行草从二王取韵,又从米芾,王觉斯结体取势,从金石拮其灿烂与古拙。这些笔力,用于山水,或纵情涂抹,或荡笔成形,均可显力可抗鼎之势也!而篆籀笔法的用笔线条,则更让画面奇趣横生,逸趣无穷。

何谓用墨?林之源先生认为,用墨一定要清,要奇,要妙。笔中有墨,墨中见笔,笔墨生发,墨生五彩,是也。林之源先生早期的水墨山水,突出“清,秀,奇”。这些以广西资源为题材的山水画,用笔凝炼明快,用墨浓淡相宜。画面朦胧飘渺,云烟氤氲,或暮色四起,或一帆如骛,或长笛一声,或一蓑孤影,几缕清风。都幻化为对自然咏叹,生命的呼唤。

何谓笔墨语言?如何透过画面,窥视出画家的才情?林之源先生认为,诗为画之魂,画里有话,画外有境。诗画相融,才是好画!林之源自幼饱读诗书,才情横溢,诗书画均可直抒胸襟。在他的画里,自题诗俯拾皆是:如“信步踏青山,白云横翠岭。听泉归去迟,霞落数峰冷”。又如“贾勇登天脊,白云足底生。天风撼大壑,吹落数峰横”。诗意,画境,浑然一体。诗也?画也!画也!诗也!诗画相融。堪称画为诗留,诗为画活。美哉!妙哉!

《浮生六记》中有云:“心如明镜,不可以尘之也,又如止水,不可以波之也!”林之源先生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智者,隐者。出世于俗尘,亦隐逸于俗尘,他的人如此,画,亦如此。

  2023年10月18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