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旭东的头像

李旭东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11/02
分享

池州艺坛人物(二题)

一 黄梅曲曲诉心声

  ___黄梅戏老艺人陈凤凰

穿过一条狭窄的小巷,我轻轻地扣开了黄梅戏老艺人陈凤凰的木门。

陈凤凰,原名陈月红,1931年出生于安庆天后宫的一个贫民人家,母亲以缝补为生。为了生计,小月红八九岁时便开始替妈妈做事,并进了一批黄梅戏的单行本沿街叫卖。安庆人喜爱黄梅戏,小月红的戏本行情看好。由于月红聪明好学,口齿伶俐,长相乖巧可爱,颇受“票友”们喜爱。有一次,安庆胜利剧场上演《合同记》,临时缺少一个扮演丫环的角色,有人便建议让小月红上台试试。台上的丫环虽没有一句台词,但端盘递盏,圆场抬步,一一招一式均做的像模像样!尤其是上妆后的小月红明媚皓齿,翩跹袅娜,别具一番风韵!不久,剧院老板便让月红正式登台搭班,从此,小月红便开始走上舞台,成为黄梅戏职业演员。

陈月红在艺术上第一位启蒙老师是严凤英大师。那是1950年,当时,陈月红所在的剧场上演《绣鞋记》,由于剧场团花旦力量不足,便将远在南京演出的严凤英接回安庆。期间,严凤英那优美动听,轻松自如的唱腔,清新圆润的道白,品拟飞仙的舞姿让小月红大开眼界!叹为观止!那时,严凤英在台上演,小月红在台下学,对严凤英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暗里记于心。由于严凤英天天演,身体疲劳,在演《绣鞋记》,《拷打红梅》时,常常由严凤英扮演上部,陈月红演下部。当时安庆戏报上就写“双演”,严凤英名字在前,陈月红名字位后。

1951年8月12日,张光友的戏班在至德县开锣演出,特邀陈月红和其丈夫李桂兰来演出。之后又正式成立至德县黄梅戏剧团。陈月红改名威陈凤凰。从此,陈凤凰个丈夫一道率全团职工常年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一根扁担,几箱戏装,挑出全县,唱到江西,唱到浙江,唱到湖北……

剧团由名角出名,名角靠剧团走红。一场又一场的演出,既提高了剧团的声誉,又开拓了陈凤凰的演艺。她的艺术开始一步步趋向成熟,成了“搭台四五里,红了七八乡”的“红角儿,她主演的《小辞店》,《湘子化斋》,《小二黑结婚》,《柳树井》,《山花烂漫》,《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剧目在江西景德镇,湖北,福建,等地演出时引起观众普遍好评!其中她亲自创作的《新娘子》参加安庆地区汇演,获演员二等奖。行家们在评价陈凤凰得演艺时这样说:“陈凤凰不但扮相好,嗓音纯,而且做工好,她善于运用细腻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表现人物形象,使舞台形象活生生的再现在观众面前”……

少年轻岁月,迟暮惜光阴。东至县黄梅戏剧团于1988年解体,陈凤凰也因此提前告别心爱的舞台,这个在梨园上活跃了半生的老艺人,依然对黄梅戏情有独钟,没事时唱上几句黄梅戏。不管是今天,昨天,还是明天,黄梅戏依然属于她,舞台依然属于她。一招一式总 关情啊!

二 老夫爱做黄昏颂

  ——筷子书法家凌云渠

在县城老街的一条小巷里,我轻轻扣开了两扇古旧的木门。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人。他就是凌云渠,一阵寒暄之后,我把话引到他的筷子书法上来,沉思片刻,凌老慢慢地谈起来。

凌老祖籍东至官港,自号“寺戈老人”,他精绘画,擅诗词,画文史,好金石,尤以筷书名闻。

凌老早年肆业与上海持志学院,饱读诗书,性喜翰墨。对中国古典文学用功尤深。十几岁时便可吟诗作对,名重乡里。抗战初期,随军文工团进入天府四川。1965年因长期抱病,返回原籍东至。

凌老作书,注重“悟”出真谛,如同参禅。他广临诸家碑帖,师古法新。初观其筷书;笔墨酣畅,痛快淋漓。用笔劲键舒朗,气势恢弘。线条如行云流水,转折似峰回路转。厚重而不凝滞,猷劲而不质直。飘逸而不轻浮,天机自溢,妙趣横生。通篇书作章法和谐,浑然天成!凌老作书,往往以自题诗入书,书意,诗境,浑然一体。令观者叹绝。字如其人,凌老的性格亦如其书。他为人豪放洒脱,待人随和,虽至耄鸷之年,仍谈笑风生,意气风发。在他身上,糅合着那种搞艺术的人应有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气质。

谈到以筷作书,凌老兴致勃勃地说,他用筷做书,不过是近几年的事。退闲在家,闲来无事,偶作书,不慎手指沾墨,指墨溅于宣纸,竟然出现意想不到的飞白,于是他灵感陡发,即兴用吃饭的筷子沾墨,在宣纸上书写了一首小诗。想不到几天之后被一位同行的老友发现,大呼妙品。并讨去悬挂于堂前。广加赞赏。他从此就对筷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用手指着墙上几副装裱精美的筷书条屏,对我说,用筷子写字,的确不易,因为他不像毛笔,富有弹性。在厚白纸书写尚可,在宣纸上就困难了。因为宣纸渗墨太强,用笔(筷)太轻,显得骨瘦,用笔太重,则易出现墨团。故要掌握宣纸的特性以及用筷的轻重缓急。他还说,艺术就是一个无尽的海洋,没有到彼岸的时候,要勇于创新,不能一味的追摹别人……

走出凌老的小屋,我思绪万千,是啊,已有八十高龄的凌云渠老人, 在艺术的田野里,像一头辛勤耕耘的牛。苦苦耕耘了几十个春秋。到晚年却灵感陡发以筷作书,这是上帝的恩赐还是他艺术的沉淀与升华?

注:此文刊发于1993年的《池洲日报 》。池州艺坛栏目,同年,《书画艺术报》也全文刊登。为纪念凌云渠老人,特发次文。

2023年11月1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