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向锋的头像

李向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24
分享

一脉书香慰平生

一脉书香慰平生

儿时的我酷爱文字,随着年龄的的增长,我从每一个鲜活内涵丰富的语言文字中,窥见了源远流长中华灿烂文化的灵光,我悟出了博大精深炎黄文化的思想。

记得读小学时,一本图文并茂的小人书《闪闪的红星》让我爱不释手,那是做教师的父亲从镇里新华书店给我买回来的。拿到书的那一刻,看到精美的封面,嗅着淡淡的油墨书香摩挲不已。轻轻的翻阅书页,一种幸福的涟漪在心中荡漾。接下来就是如饥似渴的阅读,潘东子的睿智、冬子妈妈的坚强、东子父亲的忠诚如一颗颗种子,播撒在我稚嫩的心中,也唤起了我心中对还乡团土匪头子胡汉三仇视的火焰。如今每到杜鹃花开放的季节,我都会抽时间来到万花丛中,一边欣赏漫山遍野的山花,一边情不自禁的吟唱《闪闪的红星》插曲“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亲人回,,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每唱到此时,心中感慨与欣喜并存,激动与沧桑交织。

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要我写读后感,我似是而非的写了几。父亲在我原稿的基础上加工修改为一首打油诗,“红星闪闪放光彩,东子是革命的好后代,我要学习潘东子,一生交给党安排。”毫不夸张的说这首打油诗是我文学写作的处女作,我之所以走上文学之路,和父亲的启蒙教育是分不开的。

读小学五年级是在父亲任校长的一所小学-----上官营小学度过的,学校距离供销社不远,我经常到供销社一游。不过我和大部分同学去供销社的目的不同,他们光顾的是糖果食品的柜台,而我中意的是只有一档嵌着透明玻璃的图书柜台。里面有为数不多的图书、连环画册,《董存瑞》《黄继光》《那拉氏》《红旗谱》这些书籍似乎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伸出手臂来召唤我,我的难舍与爱恋的目光在每一本书上游移着,大有志在必得,一睹为快之意。但是苦于囊中羞涩只好咂咂嘴遗憾的离别。

少年痴情为书狂,不妨做个读书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与其临渊羡鱼,倒不如退而结网,何不勤工俭学攒俩零花钱买书来读。心动不如行动,春夏之交,我放学回到家中,迫不及待的拿起镐头和荆条筐来到家乡的山上刨药。和风轻柔,各种草木都抽出了鲜嫩的叶片,煞是喜人,一派生机。苍术、柴胡、远志、黄芪各种草药的秧散在草丛中,像星星,像眼睛,闪闪烁烁,药秧上的小花和我对视一笑,似乎也深知我的心意。兰花笑对紫花开,土暖风轻财源来。不多一会便挎着一筐采好的草药满载而归。第二天就趁着草药的潮湿水分减少不多,拿到收购站去卖掉,换的块八毛钱,于是乎几角钱一本的三四本书变更了主人,成为我的囊中之物。富有戏剧的一幕是,当年供销社负责收购老爷爷的孙女,阴差阳错的成为我的妻子,我暗自推测,这也许和我小的时候勤劳有着一些说不清楚的关系。记得有一次我在煤油灯下读一本叫做《五彩路》的书,手不释卷,忘乎所以,一直到了深夜一点多,祖母睡醒了一觉,在祖母的催促中我才不情愿的放下书去休息了。

爱读书的父亲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亲的身上兼具农民与乡村知识分子特质。在读书、明理、笃学、立志上为儿孙们做了典范。老人读书写作并举,琴棋书画皆通,为我们这个原本祖上地道的农民家庭增添了些许书香。“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父亲用自己的书香魅力,熏陶并影响着一个家庭的未来方向。我们兄妹都是通过读书而改变了命运,我们又从父亲手中把读书耕田的火炬传给了我们的儿女,并且让这种特质在更广阔的天地发芽、生根,开枝散叶,代代相传。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趣味读书娱乐会让家庭成员喜闻乐见。这个时间点往往在正月初几,会前父亲亲自设计一组关乎到文学、天文地理以及生活中诸方面的问答题,各小家庭成员以抢答、必答的方式对相应的问题作答,已累计总分优秀的方式决出优胜者。并以发放红包和生活用品对优胜者给予奖励,其他的参赛家庭均有纪念奖。中间有歌唱、朗诵等节目为读书会添彩增色。历年的晚会以父亲的《难忘今宵》压轴,父亲娴熟的弓法、悠扬的音韵大有绕梁三日,余音不绝之意。“东岭丹霞朝课艺,西窗明月夜联诗”真正的人生源于文化的滋润,高雅的情趣离不开书香的滋养。

好书似良友,常伴长相知。高中、大学文学名著、典章制度、历史书籍、生活百科悉数阅览,并在书中圈点勾画,重要的文字语段用清秀的文字摘抄在笔记本中,以便随时翻阅。对历史书籍偏爱有加。尤其是对太平天国运动方面的书籍每遇到必读。能买便毫不犹豫的买下,作为家庭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文学的《星星草》《翼王伞》史志的《洪秀全》《曾国藩家书》,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惨烈悲壮的人物命运,如火如荼的烽烟战火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读到动情之处,扼腕顿足,遐思联翩,情动于心,感慨万千。春有百花秋有月,水流任急心常静。走进书中和智者对话,与圣贤交游。于心灵深处点燃一盏思想之灯,去照亮生活的每一个时日。丰富的知识储备如清泉滋润了我的生命之树,还让我在语文教学中得心应手,厚积薄发。文史不分家,我在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触类旁通,旁征博引,让学生眼界大开,兴趣盎然。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居高不下完美地达到了教与学的双丰收。我的语文课堂激情四射,滔滔不绝得益于数十年的读书积累。

耕田者不饥,读书者不贫。数十年间我在文学百花园耕耘收获颇丰,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承德日报》发表第一篇作品《奶奶》开始,迄今有数百篇新闻、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发在《河北日报》,《承德晚报》《映山红》,等纸质媒介和《中国作家网》《江山文学》,《散文网》等国家、省市级网络媒介刊发录用,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写手。

回首来时路,灯火竟阑珊。少年曾有书痴情,笔走崎岖不为名。清风明月常伴我,一脉书香慰此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