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学光的头像

刘学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8/18
分享

清明·乡愁

刘学光

   天气阴沉,雨滴飘落。

 姥爷的小村庄,车来人往,汇聚着四方游子。二舅大门口的车子最多。几棵杏树,花缀枝头,分外妖娆,花瓣随风飘落。几缕炊烟,袅袅升起。

 三舅,老公安干校毕业,退休后住在城市,85岁啦,他凝望着炊烟老宅,不时地,抹着湿润的双眸。

 四舅,曾在驻外使馆工作,83啦,手拉90多岁的大舅和曾经干过多年村支书的88岁的二舅相拥而泣。

 母亲,80岁,和70多岁的高级教师五舅、小姨亲切握手。由于距离远,年龄大,老姊妹此次团聚,并非易事啊。

 姥爷的墓地坐落在村东的小山坡上。圆圆的坟茔上,迎春花恣意怒放,仿佛老人含笑的脸庞。99岁无疾而终的姥爷,仿佛瞬间笑在眼前。

 记得小时候,冬天喜欢翻滚在姥爷暖和的火炕上听他讲故事。夜晚暴雪肆虐怒吼狂风。姥爷讲起了日本鬼子,抓壮丁,干苦力,皮鞭,刺刀,鲜血,惨叫,伤疤,号泣……姥爷掀开了棉袄对我说:“你看!这块大疤,就是小鬼子干的,一看你不顺眼,刺刀就捅,疼得你爹爹妈妈地哭,小鬼子却在一旁笑……”姥爷讲到深深的午夜,也不肯睡觉。

 姥爷的身影被一抷抷的新土惊忧,变得越来越模糊,仿佛他腾云驾雾飞往天国的路上享福去了。姥爷大半辈子没享过福,但愿他在天堂里小日子能过得滋润。

 “一鞠躬,二鞠躬……”三舅略带乡音的普通话铿锵过耳,打断我的沉思。眼前,30多人鞠躬哀思致礼,黄纸燃起星火,几缕青烟飘向花儿开蝴蝶舞的花幔里。

 乡村流动饭店。大厨师手艺精湛。农家火炕,大家盘腿坐。土鸡味纯,竹笋爽口,荠菜香浓,道道乡村野味,饱了口福。耄耋老姊妹们,笑意盈盈,回顾儿时的艰难困苦。在国防大学当教授的表哥,边吃边赞:“家乡菜真好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沉浸在儿时的回忆里。

 琪表哥非要洪海表哥带我们去看看村东的“万人谷”。

 老姊妹们,蹒跚着走到村头,用手打着眼罩向故乡的山脉田野凝望着。他们用手指着那棵树,那个山头,那条小河,互相念叨着儿时的故事。

 我和几个表哥,去寻访“万人谷”。踏上山坡,小路崎岖,走得战战兢兢。路边小草颔首,田野麦苗广绿,山坡一棵玉兰树,花朵粉嘟嘟的,花香随风乱舞。地头堆放土肥,那是农人汗水的象征。“万人谷”,在山凹里。我们脚踏岩石,步步下走。两边的柳,发出嫩芽,几棵野樱桃,花色缤纷,寂静的山野,畅显美雅。干涸的坑床底,蒲苇密集,脚踏着声音绵软。跳下一块大岩石,四处的小岩石嶙峋别致,像是大岩的兄弟姐妹。赶快拍照留影。琪表哥的笑脸就定格在这家大业大的岩石家族里。不远就听到水落击石声。近前,清澈的泉水,哗哗而流,水滴落处,坚实有痕,忽然想起了“踏石留印,抓铁留痕”,想起了水滴石穿,想起了铁杵磨针,想起了智慧,还有真理。不远处的鸟鸣,打破山谷的宁静,像是对人的启迪。

 若是夏天,“万人谷”会碧水一片,树茂草密,堪称世外桃源。听母亲说,当年日本鬼子“扫荡”的时候,方圆百里的百姓都会跑到这里躲藏。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果,可食可饮,能藏万人,故而得名“万人谷”。琪表哥说,他小时候曾在这棵大榆树下游泳,冬天打陀螺。游完泳就在这棵大树下乘凉一会儿再回家。他对大榆树凝视许久,他伸手拍了拍阔别40多年的树干,像是亲昵地拍拍老友的肩头。

 下山时,大家谈着笑着,儿时记忆在各自的手势里,目光也就会眺望很远。阳光冲破云隙,风儿晒得暖热。几只蜜蜂陶醉在山脚缤纷的花瓣里。不知谁家的几枝玉兰花翻过墙头,探出了洁白的俊脸,好像认识我们似的。故乡最细微的片段也都能牵惹着最浓烈的乡情,即使是块小石头,握在手里也温热。

 车子发动了,舅舅们要走了,握手,道别,迟迟不肯上车,诉说着恋恋不舍。他们步履蹒跚,手抹眼角,一步一回头。

清明,回家的日子,感受乡愁的日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