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光
她是一位耄耋老人,满头银发,虽然步履有些蹒跚,但精神矍铄。
45年前,她的丈夫海军航空兵雄鹰团团长在驾驶新型飞机试飞时突发险情,壮烈牺牲,她强忍悲痛,独立撑起这个家,照顾婆婆,为其养老送终,抚养四个子女成人、成才,其中3人被授予大校军衔……
她就是刘文桂——2023年烟台市十佳兵妈妈。
一
烈日炎炎,风停树静,只有蝉在高声鸣叫。在这个火热的夏日,笔者走近刘文桂老人,听她讲那过去的事情。
老人1935年出生于莱芜,幼年时见证了日本鬼子汉奸走狗的残暴。由于哥哥参加了八路军,汉奸带领日本鬼子兵闯进家里,母亲被逼跳井,造成家破人亡。从那时起,她就梦想着长大当兵报仇雪恨。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她在哥哥的供给下上学读书,后毕业于广州工业大学。在读书期间她就资助过好多贫困同学,每个月给她们生活费,直至毕业。毕业后就职于海口市城管局。结婚后,为了方便照顾丈夫的生活,她放弃了机关单位的工作,随军来到军营服务社。
结婚后,她主动担当起一切家务,从未和丈夫程树荣吵过架红过脸。她知道飞行员的工作性质与众不同,坏情绪会影响到他的工作,每天她总是笑呵呵地送他出门、迎他归来,并照顾好他的日常生活。
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她处处得周到。她知道丈夫兄弟姊妹多,就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给弟弟盖房子娶媳妇、供另外两个弟弟读书考大学。工资花光了,还经常和娘家人借钱补给。
这是一个多么幸福完美的小家庭,可是丈夫的壮烈牺牲,完全改变了她的人生命运。
二
说起丈夫程树荣,老人哽咽了,眼泪夺眶而出,扑簌簌滚落的泪花,如岁月的重锤,敲打着她的心灵。
程树荣,1934年出生于沂蒙山区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从小给地主放猪放羊。1946年,得知陈粟大军进驻沂蒙山,他偷着跑去部队参军。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他英勇杀敌,冲锋在前,荣立战功。他曾参加过多次战役,出生入死,战功赫赫。由于勤奋好学、天资聪颖,如愿考上长春航校。毕业后分配在祖国的南大门——海南三亚陵水机场,从此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他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率先垂范,先后担任中队长、大队长、副团长、团长、海航射击室主任等职务。1978年1月,担任海军航空兵雄鹰团团长的程树荣在驾驶新型飞机试飞时突发险情,本来他可以跳伞求生,但是为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地驾驶飞机飞向无人区。
飞机在无人区轰然化为火球,如凤凰涅槃,熊熊烈火如歌,壮烈澎湃,浩然伟大。
程树荣牺牲后,海南陵水县委、县政府在他牺牲的所在地,为他树立了一块功德碑,陵水县纪念馆把他的英雄事迹谱写在了陵水县县志上。
三
44岁的丈夫壮烈牺牲了,家里突然没有了顶梁柱,刘文桂感觉天塌了。多少个深夜泪水浸湿枕巾,满脑子都是丈夫的音容笑貌。那高大英俊的形象,那驾驶飞机潇洒地飞翔蓝天的一幕幕,在眼前回荡。一夜之间她的头发白了好多。但在孩子们面前她还是那副自信刚强的样子。有人曾建议她改嫁,但被她谢绝了。她深深地爱着丈夫,心里只有他的存在。
看着还没有成年的四个孩子,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国家有用的人,继承他们父亲的遗志,投身军营,报效国家。
她虽然是个女人,但好强的她硬是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名“女汉子”,开荒种菜、养鸡养鸭、修水管、修灯具、缝制衣服,均身体力行。由于思念过度、劳累过度,她突患急性阑尾炎住进了医院,由于对麻醉药过敏,她让医生不用麻醉,把自己绑在手术床上进行了手术,这一幕让医生都为之震惊。
丈夫牺牲后,老人把全部心血都用在培养教育子女上。两个儿子调皮不听话,她就耐心教育,如果犯了错,她就让孩子在父亲遗像前忏悔,直至真正认识到错误后,才肯罢休。慢慢地,孩子仿佛变了个人,长大了许多,学习进步也很大,每次考试都是前几名。就这样,经过她用心良苦的教育,孩子们一个个都考上了大学。
大儿子程华当兵后,一边刻苦学习,一边钻研飞行保障技术,第三年考上了军校,从军27年先后七次荣立三等功,上校团级干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每次工作结束都是最后一位吃饭,检查维修保养飞机的部件,仔细清点,不放过一块抹布,做到细之又细,严之又严,没有出过一次纰漏,每年都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标兵。
二儿子程平,大校师级干部,大年三十大部分时间都在单位值班,把宝贵的亲人团聚机会留给其他干部,并多次荣立战功。干工作从不拈轻怕重,受到大家的尊敬。儿媳房毅也是大校级军官,工作认真负责,多次立功受奖。
老人的教诲,如警钟长鸣,如雷贯耳,孩子们牢记在心,不敢忘记。个个都是行业标兵,工作模范。
说到这里,老人很欣慰,很自豪。“孩子们优秀,就是我最大的成功,他们是我一生的自豪和骄傲,也是我幸福活着的力量。”
四
丈夫牺牲时,婆婆尚健在,她靠着微薄的工资照顾婆婆安享晚年,直至她88岁去世,也不知道儿子已经牺牲。如果婆婆问起儿子的情况,她总是以丈夫军务繁忙为由搪塞过去。婆婆带着遗憾,带着对儿子的思念离去的,但她也明白一个道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儿子既然选择了从军报效国家,那就不能床前尽孝。
刘文桂淡泊名利、生活俭朴,按照丈夫的待遇,她应该享受师级干部的住房,可每次调整住房她都不愿搬,至今还住在烟台莱山机场分配的一套家属宿舍里,一住就是20多年,家里的家具全都是上世纪50年代的,已经很陈旧,也没有一件奢侈品。她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并不低,但她总是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无偿地捐赠给了朱大保等10多位烈士子女读书以及丈夫老家生活不宽裕的亲戚。
如今,如果老人看见了卖菜的老农民衣服不济,就会回家拿儿子的新衣服给他们。看到在路边干活年龄比较大的民工,就会回家拿茶叶、水果分给他们,有时还烧一锅绿豆汤送给他们解暑降温。
程树荣烈士的部下和战友有20多名成为了将军,至今还和刘文桂老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她从不动用这些人脉和资源为子女寻求帮助,她教育子女一切都要靠自己奋斗。
2001年4月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飞行员王伟烈士的妻子阮国琴曾从海南飞到烟台找刘文桂老人说说话,两人曾经在海南共事过。她用自己亲身的经历,教育、鼓励阮国琴从悲痛中走出困境,两人至今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五
老人说:“我不知道哪天就要走了,没有给儿女留下任何财产。我给他们留下的财富就是要他们继承父亲的遗志,多为人民做好事。我把丈夫的飞行服、皮靴子、跳伞的一些绳子整理成几份,都已打包好,他们每人一份,这就是我给他们的家产和财富。”闻听此言,笔者也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眼眶湿润了。
心里有盏灯,肚里能撑船。88岁的刘文桂老人,在丈夫壮烈牺牲后,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被命运多舛所击倒,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重树生活的信心,把四个年幼的儿女培养成国家有用的人才,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英雄的军嫂,一位优秀的兵妈妈。笔者站起身深情地向老人鞠躬致敬!祝老人健康长寿!
时间不早了,笔者告辞。此时,向日葵和百合花的芳香四溢,在小屋里氤氲,清新扑鼻,又如三亚的木棉花,清香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