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韩春山的头像

韩春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28
分享

牵啊,牵

1

我生活在黄河与运河的怀抱中。它们在历史上犹如一对恋人,婚前一路坎坷,在德州地界,终于步入殿堂,牵手相拥。出生在西域高原的黄河似父,狂野粗粝,时露狰狞;来自灵秀江南的运河似母,温婉娴静,隐忍以行。父爱力深,母爱细长,庇佑着这方土地上的生灵。不同地域文明在这里汇集、交织,增加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厚重与自然灵动。从此,这里梨花风起,莺飞草长。翻开这部宏大的巨著,沿着历史筋脉,研读细问,在命运的镜像中,寻找它们牵手的动因与壮阔。

2

走进德州城的运河古街,建筑风格严谨典丽、机理清晰,年代符号感让历史空间骤然缩紧。透过绿树浓荫的街口,一条画舫游荡于运河中,厢内莺声细语,船头红绿舞动。水中时有鱼儿欢快,溅起水珠,撒向红绿。正值春夏之交,衣料单薄,有了肌肤之亲,欢声迅疾传向岸边。微风徐徐,河水似更得意。

思绪随画舫漫溯。自明初起,德州漕运繁华。《康熙志》载:“行宫在城西河东浒,明永乐、宣德车架往来两京,皆驻此。至今名为‘皇殿’”。除此,明朱棣、清乾隆,甚至苏䘵国王巴都葛叭答剌都曾荡舟德州。

“过了闸子村,首望德州城,二望老虎仓,三望过北厂……”运河入鲁,九望德州,高亢凄美的船工号子,唱出了纤夫们心中的希望。如今,古船与帝王,早已淹没在历史云烟中。运河弯道处,古树嶙峋,似纤夫化作;牌坊巍峨,“九达天衢”昭示了德州身价与王者雄心。

1128年,南宋将领杜充以水淹金军为名,在开封府扒开黄河大堤。黄河南流,与运河走远。300年间,肆意摆尾,至民众生活于倒悬,改道北流之呼声不绝于耳。《魏源集》中有言:“由今之河,无变今之道,虽神禹不能为功……今则无岁不溃,无药可治,人力纵不改,河亦必自改之。”

乾隆六次南巡,龙船五过德州。

“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计民生之最要,莫如河工海防……”晚年一席话,道出了南巡重点。贾鲁、潘季驯、靳辅、于成龙……名臣们的治河过往,让王者的治国方略里,一定有使其回归之意。龙书几番,却尽枉然。

黄河北流顺应了天意。1855年8月,黄河在河南兰阳北岸决口,一路东北,最后夺大清河入渤海。从此,黄河运河,相见于德州。

然黄水无常,肆意浸入运河,下游泛滥。几代帝王下昭,在德州城南运河畔修建减水闸,收效甚微。至新中国成立,建四女寺水利工程,水患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自然的地理条件,梗阻了两河牵手,一路咆哮的男人眷顾不了干涸倦怠、甚至流不出一滴眼泪的女人,他们只能在这里相望。运河断流,也断了血脉。沧海桑田,码头繁华不在,九望德州的船工号子沦为记忆里的回响。

父母不得牵手,着急的是他们的儿女。起初的引黄济津,三十万民众以手拉肩扛式的决绝,让黄水穿越德州五县市,进入运河。三十年后,作为南水北调一部分的“德州方案”问世。随后,德州史上规模最大的“倒虹吸”工程完工,黄河水以每秒80立方米的速度沿运河奔向天津……

如果把三十年前那次比喻成临时牵手的话,这一次,他们永不分开。

3

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三座水闸一字排开,把运河水又分流出减河、岔河两支。春风舞动水面,柳绿桃红、倒影绚烂。虽然从地表上看不到“倒虹吸”工程,却能感受到来自脚下的激荡,似父母的血脉偾张。父母牵手,除了恩泽更广阔的大地,也体现出这方水土的儿女孝道。

万事皆有因果,走进运河畔古刹,了然一切。

相传西汉景帝时,当地傅氏夫妇生有四女。因无男儿,四姊妹为侍奉双亲,改着男装,并各植一槐,对天盟誓:“槐枯则嫁,槐茂则留”。四槐皆繁茂,四女同室事亲,朝夕焚修诵经,遂修道成仙。后人为纪念四女,建祠塑像,名四女寺。故事感召后人,以此立身,民风淳然。

民风感召了美国人。

1880年春天,美国作家明恩溥来德州运河畔定居。25年间,所著《中国人的气质》《中国的农村生活》两书,以运河两岸民风为背景,用异域目光,描写中国人的节俭、勤劳、孝顺,剖析世情百态。在向罗斯福总统推荐该书后,“庚子赔款”的半数被用作中国每年派送留学生赴美之用。这让受尽屈辱的中国人,在心灵上有了些许慰籍。

4

从四女寺出发逆水而上,在穿越武城、平原、禹城,齐河后到达黄河岸边。这条两河牵手廊道上,一幅幅久远的影像向世人展开。

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初,平原县董路口村,两江总督董讷正在“探花园”里修篱种菊。因反对靳辅修筑黄河重堤,刚被降五级离任。四月里鲜花满园,但他的注意力还在南边,在高家堰的是与非里,在黄河的不断摆尾上。

“新知引蔓情知暖,细朵繁英半有香。老眼于今多寂寞,相看踊跃又飞觞。”一首《园中迎春花盛开小饮》,记下了他当时的心境。

一年后,董讷再次披上了战袍。十年间,潮起潮落,最后病逝于治河工地高家堰。倾注心血所著《督漕疏草》被《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全本收入,成为研究清代漕运制度的重要参考。

黄河为之感动。一百五十年后北流,追随了他的魂魄;回馈于他的无私与坦荡。

一座被称为“明月”的廊桥沐浴在探花园散出的芳香里。它集清代歇山、悬山风格于一体,桥下涛声似雷动,桥上景色如云烟。这是引黄干渠溢流堰上的一处风景。牵手之前,黄水要在这里淘尽泥沙。这是儒家待客之道,选在这里,有让先人见证之意。

继续上行,现出一片青砖灰瓦建筑——张官店水上古村落。这里是历史上兵家相争之地,项羽击田荣、曹操战袁绍,刘、关、张在此“桃园三结义”。从此,儒家“德性文化”里的“结义”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枝繁叶茂。“有德之州”赋于了这片土地群体形像,也成为了弘扬儒家文化的丰田沃土。

1916年4月15日,一名男婴在平原城北任庄村呱呱落地。两河文化在这里交织、碰撞,给了男孩思想的灵性。走出家乡,从北京大学到西南联大,从中科院到国家图书馆;从《从儒家到儒教》到《中国哲学与中国宗教》。他把从小耳熏目染的儒家文化融进学术中,在儒教发展与演变、个性与共性,历史与现实等方面,透辟地分析儒家思想的特质。他就是国学大师任继愈。

“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不然不可能维系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和民族。只要坚信中国传统文化,人类走到某一天,有可能便会进入‘大同社会’”。

是夜,带着大师掷地有声的感言入梦,在一个曼妙的场景中,皇帝、王后、渔翁、村姑一起舞蹈……

5

沿两河牵手廊道继续前行,方田星罗,杏红麦黄。不知不觉,车子驶入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主战场。

尧帝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屡治屡败后,儿子禹接过了接力棒。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十三年的时间,通九州河流,连田间沟壑,大水淌进四海,溪流润泽八方。禹的智慧,增加了这方土地的文化厚度,“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怀,天地可泣。

大禹恩泽,后人世代垂念,具丘山上扎草亭供奉禹王灵位。唐玄宗在此设禹城县,筑砖木结构禹迹亭,后经诸朝历代扩建修补,明代改名禹王亭。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 年),广东人曾九皋任禹城县令,重建禹王亭,亲题匾额“神功千古”并撰写碑文《禹亭记》:具丘山,一卷石耳,而志乃特书之曰:禹具。何哉?谓禹昔日治水,尝登之以望水势,而八年于外,地平焉,天成焉。以故县号禹城,邑创禹庙,盖以志不忘禹也……

禹帝不会想到,多年之后的具丘山下,他的后人能让流水立交。

以每秒120立方米流量的禹城武庄渡槽在宽阔的徒骇河上凌空而过。束水流、分水治,集巍然大气与景观工程精细美妙于一体。除供德州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济津、济冀、济与无限辽阔。

“河上有河”的奇观背后,是千万衣食父母的包容之心。在徒骇河水枯,大地盼甘霖时,他们望着呼哮而过的黄河水,没有怨言。大禹精神,让每个子民的心里,都装着一个更大的“我”。

站在具丘山顶,遥想当年天空,思先人伟绩,领大地风骚。民心顺,庙堂不再高,江湖不再远。

6

进入齐河,走上黄河大堤眺望,泰山余脉似天空里的一幅水彩,黄河在脚下蜿蜒。水流环绕着沙洲,偶有白鹭在上面亭亭玉立。岸边涌出羊群,牧羊人挥动鞭梢,羊群散向沙滩,似天上撒下颗颗珍珠。

河的这一侧,潘庄引黄闸控室高悬于河水之上。时空阻断了黄水挣脱羁绊后的狂啸。沿着奔腾望去,阡陌纵横百里,绿丛点点。近景,绿荷舒卷,红萼开萦,青砖灰瓦人家。

天地祥和,黄水安澜!

“老残观凌处”——一方石碑,五枚刻字。虽然这是《老残游记》小说里的故事,但历史的回声再一次响起。

水际孤城面面悬,

谯楼危倚大河前。

硪声唱与鸿嗷和,

帆影飞随雉堞连。

古渡空余杨柳色,

荒村齐挂鹭鸶烟。

几番欲把流民绘,

满目苍凉画不尽。

咸丰五年,黄水北泻,时任山东巡抚张曜亲巡齐河洪水泛滥地,触目伤情,遂作《查勘齐河水灾有感》。三十多年治理,水患仍频。1889年,三十一岁的刘鹗投效河督吴大澄,帮助官府治理黄河。

阴历四月,刘鹗带人进入山东,游历曹州、长清、齐河等地,直至黄河入海口,编制成《豫直鲁三省黄河地图》,呈至皇帝御览后,永留皇宫。

在齐河治河工地上,他扶笔写下《腊月宿齐河城外》:

魄落魂消酒一卮,

冻躯围火得温迟;

人如败叶浑无属,

骨似劳薪不可支。

红烛无光贪化泪,

黄河传响已流斯;

那堪岁月荒城道,

风雨千山梦醒时。

因治河有功,刘鹗被举荐为知府。

刘鹗与黄河的缘份没有到此为止。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为救活老百姓,刘鹗选择向俄军低价购粮,赈济灾民。后却被官府以私购官粮罪名流放新疆。流放生活的艰苦,让他执着地经营着心中的人和事。《老残游记》的完成,成为了与《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齐名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自喻老残,“摇个串铃”浪迹江湖,以行医糊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却时刻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正如他书中自叙:“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国家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宗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有了这些情感,和小说一起完成的,还有他凝结多年治河心血的《历代黄河变迁图考》。

朝代更替,斗转星移。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黄河下游河床仍以平均每年10厘米的速率淤积抬升,“悬河”之悬,防洪压力没有求解。

先人垂范,后继步伐铿锵。

1969年,齐河黄河修防段的一伙热血青年,受虹吸引黄灌溉沉沙淤地的启发,提出研制吸泥船机淤固堤的想法。一经肯定,该段立即宣布成立造船组,并即日动工。挖土平坑,搬石垛墙,拉起帐篷当厂房。造船厂建成之初,北风呼啸,设备皆空。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凭借“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的信念,两年后,黄河上第一艘简易机动自航式钢板吸泥船——“红心一号”诞生。机淤固堤,减缓了河道淤积抬高,改变了洪水漫滩后大堤渗水、管涌险情频发的不利局面。它所创造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巨大的。黄河下游几千年的“自流放淤”开始进入机淤固堤时代。

1977年,时任副总理李先念对此作出批示:“很好,继续总结提高。”1978年,齐河黄河修防段职工走上了全国科学大会领奖台。

如今,这片历史上饱受黄水蹂躏的土地,已跃居全国百强县之一。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这是后人对齐国名相晏婴的评价。2500年后,作为晏婴的采邑之地,这片历史上饱受黄水蹂躏的土地,其经济实力不仅迈入“全国百强县”行列,还养育出了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孟祥斌……

7

打捞历史时光,不难发现,伴着两河多舛的命运,牵手路上,由庙堂到江湖,历代豪杰有着不同的使命担当。他们就像五线谱上的音符,有高低强弱,有连音断奏,唯一没有的是休止符。每一次旋律飘过,社会文明就向前跨进一步,前赴后继,生生不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