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晓凌的头像

李晓凌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12/06
分享

白云生处有人家

“雾锁山头山锁雾”,柏林的云雾气势磅礴,高处耸立的山峰犹如滔滔江水中的一叶扁舟,远处低矮的地方云海莽莽,白茫茫连成一片。在云雾的笼罩下,柏林仿佛是一幅写意画,我们身处其中,成了画中人,有一种“山在云上,人在画中”的感觉。

柏林乡是西畴县下辖的一个边远小乡镇,地处大山深处的褶皱之中。全乡有3个村委会,86个村民小组,3151户11441人。基层党组织53个,其中柏林乡党委1个,柏林村党委和三板桥村党委2个,马蹄寨村党总支1个,乡属党支部4个,农村党支部45个,党员450名。

作为西畴县人口最少的乡镇,柏林乡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州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的关心指导下,与时俱进地坚持“围绕基层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基层”的主题不动摇,努力打造“政治型、服务型、开放型、廉洁型、学习型、文明型、创新型”的7型党组织,柏林乡党建品牌持续焕发活力,不断增强“想干事”的思想自觉、“能干事”的行动自觉、“干成事”的资源力量,实现党建引领柏林兴旺发展新高潮。

铆足干劲,全力以赴。柏林乡党委全力推进人居环境美化绿化亮化行动,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绿美乡村。

老克田村是突出原生态、自然美的生态绿美乡村典范。全村共48户188人,党员从2009年的7人发展到20人,2022年又有2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样一个小山村,有如此多的党员,着实让人佩服。

为了抓好党建促基层,乡党委认真研究开展党员挂联群众制度,组建了3村挂联名单,推进基层党组织书记向群众述职,实现了党建引领,搭建党群“连心桥”。

乡党委领着干,党员干部带着干。老克田村的党员组建了“美丽老克田党员先锋队”,坚持每天干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带头修建进村道路、修补村内沟道、搭建菜园围墙、打扫卫生、清理庭院、讲解政策……

自从启动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以来,柏林乡推动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健全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推行村民小组党支部领导的“一事一议”民主协商。受乡党委影响,老克田村党支部也有了定期召开会议的习惯。“一约四会”的研究制定,把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作为村庄治理的基本遵循。把人居环境、秸秆焚烧、农药农膜、鸡要关狗必拴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村内事务管理。

活动室门口张贴了“红黑榜”。村民告诉我,“红黑榜”每月评比一次,做得好的人家写在“红榜”上通报表扬,做得差的人家写在“黑榜”上实实在在的羞一羞。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结合当地实际,乡党委将发源于西畴的“5分钱工程”治理经验进行“升级换代”,在全县率先开展农村垃圾清运制度改革,由党组织推动,党员带头,实行每户每年自筹100元的“5分钱工程”2.0版治理模式,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保公司分别签订垃圾处理、收集和转运协议,以“村收集、乡转运、集中处理”的方式实现农村垃圾“日产日清”,以村民自治引领全域整治,成效显著。

柏林乡实行党员包片,群众包段管理,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带头领着村民开展清河行动、村容村貌整治、巡山巡河等工作,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乡村振兴我要干”的思想自觉。现在的老百姓都说村子干净、舒服。

在乡党委的引领下,老克田村的党员群众在荒山上种植八角树170亩、林下种植砂仁220亩、甘蔗160亩。仅八角、砂仁产业收入就达到280多万元,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真正地把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又变成了“金山银山”,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直线飙升。

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发挥得好,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坚持“美在环境、富在产业、根在文化、要在治理”的理念,把为群众谋幸福作为出发点,通过典型示范实现了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促一方发展的乡村振兴目标。

绿美乡村也好,乡村振兴也罢,离不开党的领导。

柏林乡以党建为引领,党建品牌提升迅猛,建成了以老克田为代表的绿美乡村示范点,1个红色阵地文化广场实训基地,全面对外开放,完成了49个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带动2000余名党员干部到柏林乡参观学习。

党建品牌成功地“走了出去”,柏林乡实现了“美在深山有远亲”。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有人曾这样比喻柏林乡的街道。

从前柏林乡工作人员要备好“三件套”:水鞋、充电宝和手电筒。由于柏林基础设施差,每逢街天,从农村来赶集的群众增多,脚上带来的泥土便让街道泥泞不堪,加之街道狭窄拥堵,山高坡陡时常遇上断电,想要正常开展工作,这三样装备必备不少。

历届党委、政府都致力于柏林乡的基础设施和街道整治工作。为了规范集市功能区,完善各种配套设施,解决每逢赶集日,群众抢占摊位、以路代市、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乡党委直面现实,创新方式方法,出“重拳”、花“力气”开展综合治理整顿。

在前期工作推进过程中,乡党委碰了不少壁。一时间,调解成了大事,党员干部经常出现在调解的街头巷尾,今天说政策明天讲法制,长话说自觉短话劝拆除。

乡党委坚持建设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协调争取到沪滇项目资金32.5万元,建设柏林乡“食之源”农特产品摊点,建成交易摊位70余个,对历史遗留的40余个摊位进行规划。为了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乡党委书记和乡长等人多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理清问题根源。针对前期掌握的情况,科学研究分析,提出治理方案,向上级报告,合理调配人员,明确整治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整治过程顺民心、合民意、便民利。

明确整治重点以后,面对各种问题,乡党委协调县、乡、村三级力量,联合县级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聚齐党员、干部和群众,对集镇街道乱停乱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发放告知书,耐心解释沟通规劝引流。执法人员着力整治乱摆乱放、乱抢乱占、乱搭乱建的“六乱”问题,依法收回乱抢乱占公共资产,重点整治屡教不改、不服从市场综合管理现象。

乡党委以此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的柏林新模式。

坚持“党建+人居环境”,走好工作的“实路子”。结合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乡党委聚焦集镇街道和农贸市场存在的“症结”,补齐基础短板。把建“机制”和搭“平台”抓实抓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争取项目,投资800余万元对柏林街进行沥青铺设。顺利启动了集镇智能化管控系统项目,安装电子监控设备14套。建成社会综合治理指挥中心,开发运用柏林知声APP、接诉即办平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现10年无命案发生。还在柏林街建设了1个智慧停车场、1个群众休闲公园、2座智慧公厕、安置7个垃圾分类点、安装59个太阳能节能路灯并配备高清探头。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户厕改造255座,公厕改造27座,圈舍改造282座,拆除乱搭乱建小耳房、违规建筑20间,43个村小组顺利通过洁净村庄考核验收。深入开展“裸墙全消除、集镇‘穿花衣’、通道建花带”行动,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快速撕掉柏林“脏乱差”的标签。实现了小乡大治,柏林平安和谐的美好愿景。

“以群众为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加强法治建设”是乡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活动场所“五有”“七有”规范化建设标准,对全乡3个行政村及49个党支部活动场所进行摸底排查,对标准执行不严、设施配备不齐全的情况进行全面整改。全乡清理规范过时过旧标语8条,更新公开公示栏展板3块,清除公示栏过时信息23条,更换活动广场国旗4次,62个村小组活动场所问题全面清零,全部悬挂五星红旗、完成制度上墙,清除私人借住活动室2个,实现活动场所“建管用”规范化一体运作。

历经300余天的整治、改造和新建,柏林乡集镇面貌和农村环境焕然一新,老百姓纷纷对乡党委竖起了大拇指。

围绕“党建+产业链”的模式,乡党委把党支部建在了产业链上,让党员连在线上,深入推进“党民合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产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有着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石大元说:“在惯的偏坡不嫌陡,谁都朝着好地方去,条件差一点的地方总要有人来做工作的嘛!”自1995年参加工作至今,他一直都在柏林乡基层一线工作。他是乡党委选优配强“两新”的党组织书记,全面负责抓实党建促产业发展工作。为了让党组织的力量强起来,党的壁垒坚实起来,乡党委还指派了35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对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指导。

农业兴百业旺,农民富经济强。

柏林种植基础好,八角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乡党委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还草机遇,把发展八角产业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八角样板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扩大八角种植,在管护好已有的八角产业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增强群众科学种管意识,推进产品集散包装、代加工,实现产业原料向产业产品转变,提高八角的效益,切实促进群众增收,在全乡兴起广种八角的新高潮。

景德寨村的支书邬再明刚从地里回来,一身的灰和一脸的汗。见到我们,他笑着邀请我们到家里坐,笑容很有感染力。一进门,他为我们沏上热茶,茶香四溢,屋子一下暖了起来。

“他们都说景德寨村做得好,我们来看看。”我先开口说到。

“都是依靠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我一个人也做不出来。”邬再明说。

过去景德寨村曾经穷过,后来随着全国脱贫攻坚的火热开展,村子发生了大变化。乡党委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政策,进行生态林补偿,还为贫困户办理小额扶贫信贷。

八角是景德寨的传统产业,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乡党委带领老百姓把一棵棵八角树种在山坡上。近年来由于八角树龄长,采摘时容易发生意外,且产量较低,老百姓一度失去管理信心。乡党委在了解情况以后,经过多方协调,从外地邀请农业专家对村民进行授课和实操训练,手把手地指导农户如何种植管理八角。如今,封尖的八角枝繁叶茂,长不高,更易采摘,产量提高了不少,解决农户采摘危险和低产量的后顾之忧。

2011年11月,在乡党委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西畴县柏林雾乡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从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树立农特产业品牌,为群众提供服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合作社注册资金由成立时的45万元增资到200万元,社员也由成立时的5人发展到了208人,涵盖全乡80%的油茶种植户。

十多年来,乡党委领导合作社助推当地老百姓走上发家致富的“快车道”。合作社通过农户自愿加入的形式,以油茶基地入股,合作社提供技术扶持,争取相关资金来对全乡油茶进行管理。聘请有关专家给社员讲授种植、管理、采摘油茶果等技术。做到统一培训学习,社员们掌握油茶种植管理技术,增强了致富信心。

怎样才能促使油茶增收提产,乡党委想了很多办法。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经过反复实践试验,综合各种方式方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把树林的杂草清除掉;二是要求种植一些矮科作物,增加油茶施肥的效应;三是要求修剪病枝枯枝和寄生枝;四是要求每株按0.5-0.7公斤进行施肥。通过实施几项措施,全乡的油茶产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50%-80%的产量,每亩为群众增加收入1000-1500元。

收油茶果的时候,乡党委最关心的是老百姓的油茶果有没有及时收回来。柏林乡的油茶出油高,品质好。油茶挂果以后,打出油来,多的人家有七八百斤,少的人家也有两三百斤。每斤以五十元的价格出售,光卖油就有几万元的收入。

柏林因生态环境优良,出产的油茶品质优良,但限制于销售、种植技术等问题,油茶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乡党委大刀阔斧抓改革,全心全意谋发展,下了决心大力扶持油茶产业。为解决农户发展能力弱、资金不足、经验不足等问题,按照“以强带弱、抱团发展”思路,以“党员+农户”模式推动结成产业帮扶对子,带动柏林乡的油茶规模种植发展。

好的政策加上好的种植管理,群众增收有望,提高了大家种植积极性。

依托柏林雾乡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社民合一”。合作社按不低于市场的价格对油茶进行收购,如果是合作社的社员,还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再上浮10%进行收购,保障油茶种植农户的信心和决心。这种模式促进全乡的老油茶得到明显的提质增效,从原来单产不足500斤,提高到现在的2000斤左右。

乡长邓玉权介绍,去年柏林乡新植油茶760亩,完成油茶提质改造750亩,打造景德寨片区油茶示范基地350亩。下一步,计划对现有的3000多亩老油茶进行提质改造,计划新发展油茶2000亩左右,预计到2025年,全乡油茶的总面积将发展到10000亩左右,让柏林乡成为远近闻名的“油茶之乡”。

产业发展汇聚了“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强大合力。柏林乡也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5.2%;八角产业成为“绿色银行”发展面积达到11000余亩;草果产业种植农户覆盖村达到2200亩,为每户群众经济创收8000余元;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200余亩,创收带动312户致富增收;甘蔗产业种植面积1200余亩,发展从无到有。

党建引领,党员、干部和群众群策群力,将绿美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建成10公里的产业示范、花带2.3公里。在绿野舒青的大山深处,乡党委对产业发展的美好愿景更加具体细致。

车停在马蹄寨村委会门口,雾雨渐渐地飘散,落在我们身上。

下午的天气有些冷,体型略显粗实的万富心书记接待我们。一见面,他搓着双手,脸庞圆润,眉眼间漾着喜气,和颜悦色。

全乡3个村级党组织书记实现了人才素质队伍年轻化,万富心便是其中的一员。1995年出生的他已经在村委会工作了将近五年,说起马蹄寨村党总支,他一脸自豪。

柏林乡坚持加强对全乡人才工作的指导,形成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抓,党委副书记直接抓的工作格局。2019年大学毕业的万富心,在乡党委的人才回引和感召下来到马蹄寨村委会任职。三年的锻炼他积累了很多经验,由于工作出色,去年开始担任马蹄寨村委会书记一职。

一个支部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个堡垒。以前的马蹄寨村组织纪律涣散,工作推进缓慢、邻里关系矛盾突出、污水遍地横流、卫生脏乱差严重。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乡党委敢啃“硬骨头”,通过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排查整顿,对所属党支部全覆盖“过筛子”,采取村党委(总支)排查上报,乡党委会分析研判后分类定级。紧盯党组织最末端的“关键少数”,以先进带后进,整顿软弱涣散的党组织。2022年,马蹄寨村党支部一改往日面貌,借助绿美乡村建设的春风,主动求变,以党员出得来,干部下得去,群众动起来,在带动群众发展方面更是实现了从“喊不醒”到“睡不着”的华丽转变。

我们绕行村子,一块坡地上的篮球场引起我的注意。在这样一个边远的小村寨,居然有如此漂亮且规范的篮球场,真是出乎意料之外。

马蹄寨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刘克平告诉我,以前这里原本就是一块篮球场,过年时周边许多村寨的村民会自发组成球队聚到这里,为大家带来一场篮球盛宴。受疫情影响,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开展篮球比赛。篮球场也由于长时间无人管理,破败不堪,旁边的空地更是杂草丛生,杂乱无章。

乡党委首先提出规划建设球场及周边闲娱乐的散步小道。想法一出,刘克平全力支持,他负责向挂钩单位州医院争取资金,村委会负责找空地的主人商量。经过商议主人家自愿捐出空地给村里做集体公益用地建设。

就这样乡党委做了规划设计,村委会找来施工队种上树木草坪,摆上石桌石椅,还用石块修了一条弯曲的健身步道,对破烂不堪的篮球场进行升级改造。今年新春伊始,这块崭新的篮球场迎来了七支篮球队伍,马蹄寨村又热闹起来了。

“以前的马蹄寨村乱糟糟的,看着就心烦。刚到马蹄寨的时候,一到傍晚时分,村子里就是有四五条狗,七八只鸡,三两个老人和我,大家都不愿出来。现在好多了,活动场地有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每天吃过晚饭,出来活动的人明显多了起来,热闹得很。”对于马蹄寨村的变化,刘队深有感触。

在党建的引领下,村寨有了大变化,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乡党委坚持理论武装头脑,各党支部以“三会一课”落实“第一议题”24次,把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领导班子深入挂联党支部讲授党课20余次,帮助解决1至2个群众身边突出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21件。加强党建引领出实效,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乡党委还建立了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和乡土人才库,培养村级后备干部7名,培养“五类”专业型人才40余人,3名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26名村党支部书记、组长“两副担子一肩挑”。建成了乡党校示范基地1个,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训基地6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党群活动服务中心3个、青年之家3个、妇女之家3个、儿童之家6个。

2022年全年共发展党员10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8名,储备积极分子30名,全面提升党员发展年轻化。抓班子带队伍实现从“量”到“质”的“升华”,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是得到充分彰显。

1997年出生的张丽娜是砚山嫁依人,2020年9月她以三支一扶的身份来到柏林乡工作。丽娜告诉我,她不是柏林人,但已把柏林当成自己的家。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说的是从砚山到柏林,现在我说的是从砚山回柏林,从‘到’与‘回’的改变,感觉自己都已经变成柏林人了。”丽娜笑着说。

刚开始,丽娜负责党建中心宣传工作。她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宣传报道与专业南辕北辙。接手党建工作的第一天,很多工作不熟悉,学习材料和上级文件堆成了“小山”,第一天下来,她累到不想说话。

领导对丽娜说,党建工作资料多,加班是常事,希望她做好心理准备。

听领导这样说,丽娜像泄气的皮球,十分沮丧。加班是小事,要是工作一直干不好可就是大事了。转念一想,干劲涌上来,心里反倒踏实了许多。

从那天起,办公室相当于丽娜的半个家,很多个夜晚,她都在办公室熬夜写材料,加班读文件。不懂就问,她积极主动向老前辈取经,花时间用心学,逼着自己干。白天干不完就晚上找时间干,尽量不把事情拖到第二天,毕竟第二天又有新的工作要处理。

年轻人的激情很快就点燃起来,慢慢地丽娜的工作变得顺畅起来。

丽娜告诉我,柏林的街道曾经泥泞不堪,第一天上班她就穿了水鞋,默默地将平时最喜欢的小白鞋收了起来。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乡党委下了大力气,真抓实干地建设基础实施。

工作近三年来,丽娜切身实际地感受到了柏林乡的变化。2021年“七一”建党节,柏林乡党委、政府举办了一个大型文艺汇演,演出结束,她采访了很多群众,让他们说说对柏林乡党委、政府的认识。老百姓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党和政府。这句话,让丽娜感动了好久。

丽娜告诉我,老百姓之所以懂得感恩,其实是一个互相的关系。这几年来,柏林乡党委、政府帮助老百姓解决了很多问题,让柏林乡从内到外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用谁来说、谁来喊,老百姓都看着见、摸得着,都记在心里。

“我来柏林工作的时候,刚好遇上柏林正在转变的节骨眼上,当时脱贫攻坚已经结束,柏林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很多。我也很喜欢写文章,有机会想写一篇《柏林乡的变化》。”丽娜自豪地说。

站起来倒水的丽娜穿着一双洁白色的鞋子,亮得格外醒目。

丽娜前脚刚出门,雷群焕就走进来,她顺势坐到我的旁边。雷群焕是文山市小街人,在新马街乡人民政府工作了五年,去年十一月份调到柏林乡任组织委员,虽然还不到半年,但是她适应能力强,已经完全融入到柏林乡的集体之中。

雷群焕很健谈,她在云南农业大学读书的时候,学的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学习完农业理论知识以后,老师经常带着她们班的同学到各个地方的农村去实地考察学习,经常与老百姓打交道。

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雷群焕喜欢经常往村上跑。“我们地方小,可以经常到村上与老百姓交流,要尽量地去接触群众,多下村走走看看,要让村干部和群众都认识你,这样才好开展工作。”雷群焕说。

有一次她下村听到一位村干部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爱下乡,经常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我们,虽然他们能把工作干了,可是不深入农村,不来实地了解老百姓,他不知道我们需要什么,你都不来和我们面对面交流,我们凭什么要支持你的工作。这位村干部的话触动了雷群焕,更加坚定了要经常下乡的意志。

基层工作走的就是群众路线,工作是靠交流出来的。这点,雷群焕做得很到位。

雷群焕说:“记得我刚到柏林时,很多工作还不熟悉。领导经常和大家坐在一起交流、讨论、研究。很庆幸,能够遇到柏林这个宽容谦和、团结奋进的集体。”

说完,雷群焕眼里泛出了泪花。

党建引领,凝聚人心。正是有了这么多的基层干部在苦中作乐,他们有的为了大家,舍了小家;有的把一篇篇论文,写进乡村大地;有的不为名利,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乡党委不畏艰险、敢为人先、凝心聚力,无私奉献。2022年,柏林乡被评选为“云南省卫生乡镇”;柏林村通过省级文明村复核;老克田村党支部被云南省委组织部命名为“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全乡五星级党支部创建实现零突破;乡党委被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记集体二等功……柏林乡的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党建品牌、绿美乡村建设等典型经验被各大媒体报道推广,喜获丰收。

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我们在崇山峻岭中穿梭,在柏林乡党委的带领下,一个个小村庄,一户户小家庭,正一天天变得兴旺富裕美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