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厢房,西厢房,灶台天井瓦水缸,爷爷在东边的水井房,青石的门槛悠长的巷。”
在我故乡的记忆里,岭南古村落像是一幅模糊了的时光画卷,隐隐地浮现在高低起伏的岭南岭岗尽头,带着那一缕熟悉的炊烟袅袅。夜暮下的葱茏里,老奶奶的归家叫唤徜徉在夕阳下的村头巷口,鸡牛归笼在岭南的黄昏院落,饭火的醇香缭绕在炊烟下的灶火台。四合院围成的老屋天井里,老去了的石磨坊,就孤零零地躺放在一旁的门角落边上。
母亲依然每天早早地起来,习惯的生火做饭,灶塘里的灶火温暖驱赶着拂晓前的夜色阑珊。睡梦中的我们被院子外的一阵阵熟悉的问语声惊醒时,井绳的落水响正敲打在无边的黎明里。忽远忽近的鸡鸣阑珊从四面八方的巷子口边次第传来,一遍遍地撕裂着黎明前的夜,踏着朦胧的晨色,父亲的吆喝出现在了村口的清晨里。
我们家厢房的窗台后边,是一片稀疏的灌木林。月儿升起了的夜里,月光便透过树隙的疏影斑斓地洒照在窗台边上,清风拂过时,树影的婆娑摇曳在月光影里,涌动着漏洒在厢房的空地上,随影婆娑。祥洁的月光里带着几分母性般的柔和,我从小便喜欢趴在窗台边上,看着那一满天的星辉斑斓。哥哥们也翻开了书本,在父亲的指引下,伏读在皎洁的月光底下: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哥哥们读着书本时,母亲便坐到窗台边的月光底下缝补起衣服来。我独自一人心无旁骛地坐在天地下,头顶上顶着明月浩空,心境竟无比地宽大起来,仿佛这时的天地只属于我一个人似的,父亲母亲与哥哥们,那只不过是点缀在我童年画卷里的几个星点罢了。
很快地,月儿便逃离了我的旧窗台,徐徐地爬上了更为浩瀚的天井上空,仿佛是从我的一个世界里逃脱到了另一个的世界里,带走了我正做着的梦。
无事的夜晚,父亲喜欢把我扛在他那宽大的肩膀上,驮着我,一路地来到了学校汉轩老师的家里,顺手一置,便把我搁在了当年那个灯火烛烛下的高阁台。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汉轩老师的书桌上永远放着两本的宋词,是父亲年轻时的常读,于我隐隐的记忆里,我的启蒙便是从那盏烛黄的煤油灯火下开始了。
不惦念着我们读书的那些日子里,父亲把我们兄弟几带到了原野上,垌野上的荠菜花儿盛开了,开在了春水泛漫过的田间小路旁。耕垄在水天一色的岭南垌野尽头,回望着来时村口,远远地布谷鸟鸣啼在了开春的枝头。
开田的那些日子里,父亲每天都回来得很晚。有时母亲把碗里的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当我们都已躺入了梦乡里时,父亲的吆喝才在雨水淅淅沥沥的夜色中迟迟归来。
母亲取出了旧簸箕,趁着下雨的功夫,坐在自家门前的门石上剥起了花生种豆来,春社节的节日灶火就跳闪在那年冰冷的灶火台。濛濛的雨影正淅淅沥沥地滋润着远方大地,时令的耕种与岁月的收成在年复一年地更替着。
“原野上的布谷鸟鸣叫嘤嘤
轻飞的柳絮映入了
三月的杏花烟雨
扛起犁锄
远方的田野
在不远的远方
牵着老黄牛
父亲在泥泞的乡间小路
归耕
远处
夜色葱茏
荠菜花开在春雨田头
我还是那个当初的孩童
母亲正剥着花生种豆
灶炉升起了炊烟
灯火在初夜里招摇
听惯了鸡牛归笼
篝火晒场
也听岁月的心跳
记忆
停在了岭南的那个晴暖响午
跟着伙伴们
消失在了童年的青石巷口
梦回岁月
我仍是那个当年在岭南原野上
一起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梁子里《忆春》
惊蛰节的雨水过后,万物复苏了,天气也渐渐地朗润了起来。爷爷从瓮瓦下搬出了去年秋天里收成回来的豆子,放锅里煮熟,日光晾干,掺入面粉、酵母搓揉成团,盖在篓箕底里,搁在床底下发酵着。等攒够了时日,再搁在屋瓦顶上爆晒,往晒干后的豆团里铺上一层的盐开水,装入瓮子里,便静候着岁月了。
做好的豆瓣酱散发着浓浓的醇香,过上些时日,拌上爷爷从河里捞取上来的小虾米,蒸煮在岭南的灶火台,灶台上的浓香弥漫了整个庭院的下午。
刚插完了田,忙完了六月,村子里便响起了征收公粮的广播,一年一度的交公粮季节又到了。
父亲起了个大早,还特意地带上了我,来到村公所时,队伍前已经排起了长龙。
父亲把头春(头春米不好吃)田里抢收回来的稻子出了仓,装入了收公粮的棉花袋里,末了,父亲还多交了一部分的购粮(卖给国家的粮食)。
从村公所里出来,父亲的牛车跑得飞快,经过路边的猪肉摊口时,父亲停了下来。
赶到家里时,正好碰上母亲要去赶集,由于没能带上我,于是便跟着母亲闹起了别扭来。
在八五年的那一个风清朗日的秋日,我入了学,正襟地坐在了书声的课桌前。
拿起了课本时(这些课本我读过),一种久违了的熟悉感顿时涌上了心头:
“泉水泉水你要到哪里去?
我要流进小溪里。
溪水溪水你要到哪里去?
我要流进江河里。
江水河水你们要到哪里去?
我们要流进大海里……”
从学校里放学回来时,看见母亲正把岭上刚收摘回来的高粱杆子和黄豆剥壳出来,装进了簸箕里,搁置在低矮的巷屋顶上,岭南一年一度的晒秋到来了。
村子里来了放电影的,场地固定选在了学校里,家里的大人们忙,于是父亲派我先到学校的操场上定好了位置。电影机旁的大喇叭也忙碌了起来,对于村里的人来说,那是个稀罕物,有事没事时就拿起喇叭“喂喂喂。。。”的找起了人来,然后是村委们说些感谢大家之类的话。放映前的十来分钟,放映员把放映灯投到了屏幕上,我们便在屏幕前做起了各种模仿动物的手势来。往往电影结束散场时我也基本的睡得天昏地暗的了,被兴奋的母亲弄醒,站起来时觉得天璇地转的,已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秋天过后,天气渐渐地凉爽了起来,身上穿着的衣服也变得单薄起来。半夜里,睡在梦中的我们被床头突然掀起的帐帷风惊醒,紧着风吹动了屋瓦上的幡帷,“哐啷哐啷”的一路乒乓响回响在了空荡荡的夜空下。紧接着呼啸而来的寒风充斥满天地之间,树枝的咔嚓落地响掺杂在呼呼的北风里,岭南一夜之间入冬了。
母亲从柜子里翻出了去年冬天的旧棉絮,紧紧地套在了我们的身上,而后,又搬来了一捆捆干净的稻草杆,层层的铺叠在了我们的木板床上。
竖日,早上起来时天空中又飘起了牛毛细雨,淅淅沥沥地。那一个午后,奶奶荷着锄头,携着我,耕作在东园边的家门口前。
“公鸡低沉的啼鸣
独行在
昏昏的午后岭南
我与母亲的别扭
留在了
冬日冷冷的记忆里
曾经
子夜深巷里的一两声黄狗叫
带着多事农耕
回到
遂古之初
三十年前的黄昏和初夜
水井屋旁
我与祖父的三十年之约
祖父抚然而笑
那时候
城市很远
繁星很近
我们在遥远的山村
和古朴的年岁里
过着晨耕暮炊的生别乡愁
那时候
亲情很暖
农耕很慢
我们在年少时光里
和父母身旁
曾有着最好的一段流光
约一个细雨的黄昏
伴着炊烟
跟着祖母
荷锄东园
一任蓑衣
选一个暖暖的响午
故地归来
祖父的期约不至
岁月
把我遗忘在了冰冷的角落里
找一个路口
驻足
等一下那些匆匆而过的流年……”梁子里《入冬》
爷爷正蹲坐在水井屋的沟渠边上,编织着鸡笼,雨水送走了黄昏,也迎来了初夜。
年轻时的父亲喝过几年的墨水,是村子里为数不多的读过一些书的人。闲下来的时候,我便问起父亲来:“山的那一头是什么?”
父亲没有立时回答我,翻出了旧唐诗,吹起了一段的笛子来。
“黄河远上白云间……”
父亲读着,我跟着念着,
“一片孤城万仞山……”
父亲读着读着时,眼神里带着满满的憧憬。
跟父亲在一起读书的日子是快乐的,但更多的时候,我会屁颠屁颠地跟着在我那慈爱的母亲身后。
“我打哪儿来的?我没出生时谁是我?”“为什么月儿有时会在窗台里,有时会挂在天井上?”一连串的问题压得母亲喘不过气来,没有答案的母亲无法回应我,只是俯下了身子来在我稚嫩的脸庞上轻轻地吻了一下。
很快地新的一年开学又到来了,父亲为我买回了我心心念念着的背书包,母亲亲自在我的书包背上缝上了一颗大大的红五角星。出门的那一刻,我忽然地回过了头来,问着母亲,我读书了,你会不会很快地老去?
这一回头,便定格在了我的学前岁月里,那个晨曦初起的岭南清晨。
母亲心里咯噔了一下,泪水从眼角边里冒了出来,然后俯下身子,抱紧了我,说有我阿明(我)在,自己就永远不会老去。
几十年一过去,食言的父母亲也双双地离开了我们。而今,回想起父母时,便想起了那个曾有过的岭南岁月来。仿佛人的这一辈子,都是因机缘巧合下与自己的父母相伴半生,在一起度过的岁月里,偶尔落在了烟火人间。
故乡的记忆渐淡,思亲的思绪渐浓,掏出了笔,写下了一首小诗,描出了一幅画中的天地来:
“画一个黄昏装进夕阳
画一幅炊烟泊在老房
画一路哒哒的驻拐声停在祖父回家的路上
画一扇儿时的窗台
载入满天的星辉
我在月儿弯弯里
母亲缝补着夜灯下的梦
画一个春色的原野
涂上孩时的笑语
散落了一路的青涩
我就在归来的牛背上
画一个梦的岁月长廊
恕我
从没进入过你的梦
那就让我等在你的门前吧
等你
轻声地唤我……”梁子里《画》
岁月悠悠,前事悠悠,离开了那个曾熟悉的故乡后,我竟是不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