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学民的头像

李学民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9/08
分享

月圆中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月圆中秋。

中秋佳节,一轮明月,伫立窗前,藉月远眺,无不顿生思牵之心:或为故土,或为故人,或为一段挥洒不去的往事……仰望一天长月,既可寄情于怀,又可生发妙想,在久远的聚欢离愁别绪中,你在天这头,我在天那头,同瞻苍穹一月盈盈清辉。

古往今来,大凡羁旅之人,无不都与明月魂魄牵系、相生相伴,无论其大富大贵,抑或穷困潦倒,一望明月思乡之情顿生,再望明月则发思乡之作,因而就有了李太白床前的那一缕清辉,有了苏东坡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之叹,也有了无数游子心头的无限怅然:梦中无岁月,月下思故亲。

“月是故乡明”,这是中国人独有的乡土情结,只要血脉中流淌着炎黄人的血液,这种情结就无可替代,永难磨灭。

在外国,特别是在西方国家,这种情况却大为不同:欧美人故土观念不深,居所迁徙,新旧分手,挥挥手而过,与平时也没有多大的区别,从骨子里面尚未生成这种情怀,只是偶然借此良宵美景,情人们花前月下散散步,彼此倾吐一下相互爱慕之意罢了。至于吉普赛人,更是流浪天涯,四海为家,一辆“大篷车”拉上全家就走,在他们的意识里很少有家的概念,甚或连国家的概念也不曾存在。月光再好,景色再美丽,那也无非是一个自然景色,与几无大涉,最多不过借机成为他们弹唱欢悦的陪衬而已。

我们中国人不同,中国人将祖国、故土看作母亲,无论置身天涯海角、无论何时何地,故土给予中华子孙的那份山岳重、大海深的情思,斩不断、理还乱,刻心蚀骨,生死不渝。这种心绪,年少流落到台湾的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其《从母亲到外遇》一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不但是那片后土,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早歇下的所有的龙族。还有几千年下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赤子情怀!

我们中国人将故土的千里河山,家乡的亲朋好友,甚或自己读过的诗文字画,经历过的历历往事,统统都会装入银盘似的皎皎月宫:或把酒寄心怀于苍天,或置一缕乡思系明月,或独自散步于寂寂小径,吟唱怀想,泪洒衣襟。这就是中西文化背景及地域民情的迥异。明月对东方人来说,多迷惘,多怀想,多愁绪;而对西方人来说,则更多的是欢乐。

那就让我们中华民族,这份独有的绵长情怀亘古下去吧!持一壶老酒,掬一抔相思,对一江明月,遥祝祖国故土亲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