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赖秀球的头像

赖秀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0/07
分享

家乡二十四节气纪事·寒露

今日寒露,夹杂着几分寒意的阵风送来了深秋的节令

家乡在以耕种水稻为主业时,乡亲们不仅把寒露节气作为转寒变冷的标志,还把它作为水稻生长期中的关键点加以重视。少时常听长辈们说人怕老来穷,禾怕寒露风。而地处高寒山区的家乡,不可避免地经常受到寒露风的入侵。假如晚稻在抽穗扬花期中遇到冷空气入侵而显著降温,就会增加稻谷空壳或瘪粒,进而导致减产甚至失收。

为减轻寒露风对晚稻的影响,在夏收夏种时,乡亲们便会掐指计算立秋节气到来的日子,并朝着立秋节气到来前把晚稻插到田间的目标抢赶农时,让晚造水稻在寒露风入侵前就已抽穗扬花,并转入灌浆结实阶段,躲过寒露风的危害。

古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而从一粒粟到万颗子之间,得要经历许许多多的农事环节。比如耕种水稻,要让一粒稻种变成许多粒稻谷,就要经过大大小小几十个农事环节。避过了寒露风影响的稻穗,虽然不会有大的变数,但还不能说已丰收在望。加强日常的田间管理,对稻田施以浅水勤灌,让稻田以湿为主、干湿相宜,这是寒露节气应注意的事项。要保持稻田合适水份,农田看水员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年生产队集体耕作时,家乡队里专门安排了一名有种田打土经验、熟悉本队各处农田水系的老农负责看水。看水活儿看似轻松,实则一点都不轻松,并且还是一项技术活,调度灌溉用水、塞缺堵漏、引水灌田、排水晒田等等,一点都马虎不得,遇上大旱或大涝情形时,所需的劳作量和技术含量更大。在我少时,家乡负责生产队看田水的阿汉叔公身体虽算不上硬朗,但做事干活勤恳利索,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田间地头都有他扛着锄头在巡查看水和辛勤忙活的身影。

在我少时的寒露节气间,男劳力依然以山工活为主,女劳力主要是延续秋分节气时采挖早红薯的劳作,以及剥蔗壳等。当看到一些稻田的田埂草又长高了时,也会及时把这些稻田的田埂草割除干净,以减少老鼠对稻穗的危害。当年,生产队在许多年份饲养有生猪,挖红薯时割下来的薯藤便成了猪的好饲料,猪只短时间消耗不了割下的薯藤时,生产队的饲养员会将薯藤斩碎晒干作备用猪粮。在生产队没有饲养生猪的年份,队里便会将薯藤分给各家各户喂猪。

家乡人说的剥蔗壳,就是剥除已干枯的甘蔗苞叶。当年家乡生产队种植的甘蔗是春种糖蔗,而不论什么品种的甘蔗,它们的苞叶干枯后都不会自然脱落,得依靠人工剥除。种下去的甘蔗分蘖后,随着植株的不断伸长,苞叶也会从头部开始不断老化干枯。当累积有四五片枯叶时,就必须将枯叶剥去,以保持甘蔗林的通透性,进而利于甘蔗产生光合作用,提升甜度。同时,及时剥除干枯的甘蔗苞叶,还能从源头上消除病虫害的隐藏点,减少甘蔗病虫害的发生。少时在为生产队和自己家的甘蔗剥枯叶时,就经常看到枯叶里层包裹着许多蚂蚁或其他虫害。因此,在甘蔗长高期和成熟期中,除了要进行至少两次的除草培土和施肥外,剥蔗壳是必不可少,而且是经常性的甘蔗田间管理环节。寒露节气到来后,已生长了一定时间的甘蔗便开始积累糖,进入成熟期,及时剥除甘蔗枯叶,也能为增加甘蔗成熟节数长度,以及提升甘蔗甜度作最后冲刺。

    通常情况下,寒露近重阳,或者说重阳近寒露。在多个传统节日中,重阳节还算是乡亲们较为重视的节日。少时,我和同伴们专门罗列过家乡人的农历节日。在罗列统计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农历里的每一个月份都有家乡人过的节日。根据家乡人对每个节日的重视程度,重阳节排在第位,前面有春节、中秋、端午、中元、冬至、春分。每到重阳节,家家户户都会做糯米菜糍,有的家庭用芥菜作馅、有的家庭用莲藕作馅,更多的家庭在用葛薯作馅。家乡人说的葛薯,学名叫豆薯。它清甜爽脆,并且还能润燥降火,既可以作为蔬菜切片或切丝炒熟来吃,又可以当作水果剥皮洗干净后直接生吃,深受家乡人喜爱。只是由于从种植到采收得经历四五个月的时间,葛薯采挖期到来后又必须及时采挖以避免薯块老化起渣,而采挖回来后的葛薯保期又很短等一连串原因,使得各家各户都种得不多。葛薯是家乡秋分和寒露节气间的时令食材,在我少时的很多年份,各家各户都会在秋分节气到来时及时把种植在旱地里或菜园里的葛薯采挖回来,然后陆陆续续炒来做菜吃,或用来做糯米糍。葛薯可以生吃,而且又容易剥除外皮的特点方便了随挖随吃,各家各户采挖葛薯时,无论谁从旁边路过,挖葛薯者都会大大方方叫路过的人们拿来吃。葛薯属于豆科植物,它除能润燥降火外,还具有补脾益肺、止咳祛痰等功效,可谓益处多多,而它的种子葛豆,非但不能吃,甚至还有毒。家乡的长辈们有着很强的饮食安全意识,哪些东西可以生吃,哪些东西要煮熟才能吃;哪些东西生熟都不能吃,都能口口相传,一代告知一代。记得少时对于同样是豆类的花生可以生吃,黄豆、扁豆、豆角等就要煮熟才能吃,葛豆煮熟都不能吃好生奇怪,问长辈们原因,他们也讲不出缘由。又比如薯类,葛薯、红薯可以生吃,木薯非但不能生吃,煮熟后还得用清水浸泡好几个小时后再次煮熟才能吃。当年家乡人热衷种植的蓖麻,可以说是近在眼前的有毒植物。我就读小学二三年级时,家乡小学在勤工俭学中种植了甘蔗和蓖麻。随后,小山村家家户户又从学校拿来种子在房前屋后种植,摘来蓖麻子后便拿去交售给公社收购站。那时,常常听老师和长辈们说,从蓖麻子中榨取的油可以用作飞机的润滑油,因此摘蓖麻子时想到手中的果实能够成为飞机的机械用油飞上天空,就有一种自豪感。蓖麻容易种植,春天将种子种下后,当年秋天就有收成,即使冬季被霜雪打坏枝叶,来年春天一到,顽强的蓖麻树又会开新枝绽新叶。蓖麻子成熟一茬采摘一茬,寒露节气是蓖麻子的大熟阶段,霜降节气到来时树上的蓖麻子便基本摘完。为预防小孩子误食蓖麻子,从学校到家庭都会反复告诉小孩子们蓖麻子有毒不能吃。

    寒露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已经进入深秋。在这一节气里,家乡的气温一日比一日下降得非常明显,小山村还流传着“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的农时谚语。意思是说,进入寒露节气三天之后,天气就会寒凉,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可以光着脚板趟水过河或下水田

在天气由凉转寒中,家乡菜园边的丛丛蕉芋依然非常旺盛地长着,一棵棵已长得高过人头的植株还吐火喷红,绽开美丽别至的花束,向人们传递温暖的色调。蕉芋,家乡人称之为番鬼芋。家乡对植物的称呼中,带有“番”字的植物除了番鬼芋外,还有多个品种,比如把花生称作番豆,把红薯称作番薯,把木薯称作番鬼薯,把南瓜称作番瓜,把西红柿称作番茄等等。长辈们说,带“番”字的植物都是外面来的物种,是一些人“过番”谋生回乡时带回种子种植传播的。家乡人说的“过番”,是指漂洋过海下南洋。蕉芋虽说不上好吃,但具有清热利湿等功效,并且种下去后用不着管理都能有久远的收益。在我少时,它那长圆型的叶片常常被家乡人摘来洗干净后垫蒸具蒸糍,或者用来包裹带去探亲的食品。小孩子们则最喜欢它的花朵,只要看见蕉芋花,就会下手采摘,然后乐悠悠地吸吮那甜津津的花蜜。当年,家乡聚居点屋角旁边的菜园入口就长有一大丛蕉芋,在蕉芋的整个花期里,我们一群同伴常会专门走去蕉芋地折花吸蜜。

寒露节气到来后,山乡的秋风明显加大,深山里熟透了的蝉梨随着飒飒作响的秋风纷纷从树上掉落。夜间风势较大,经过一整晚的风吹树摇,蝉梨树下到处都是掉落的蝉梨。因此每年寒露时节,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增添了捡蝉梨的干劲,许多人远未到天亮时刻就深一脚浅一脚摸黑着往山里赶,通常是走到山脚将要进山时,才能看得清路底。寒露节气,露水明显加重,山路两旁许多长得探出头来的水蔗草、网草等各种杂草布满,不可避免地把乡亲们的腿弄得湿又冷,但捡上一趟夜间掉下来的蝉梨,就能增加好些经济收益,因此乡亲们无惧清晨露水的湿冷,在蝉梨大熟期的整个阶段,日日如此,天未亮就朝各个山头的蝉梨树下赶去。

一直以来,寒露节气还是家乡秋豆角闪亮登场的时节。豆角适应性强,容易种植,而且豆角豆叶都是家乡人喜欢吃的时令蔬菜,从我能够记事至今,家乡人都保持一年种植两茬豆角的习惯,虽然秋豆角的种植量明显少于春豆角,倒也为乡亲们的餐桌增添了清新的色彩。家乡人种植的紫红色的秋豆角属于半蔓型品种,豆香浓郁,豆藤长到一米左右时,便停止伸长。接着,整根藤蔓的叶片间就会长出枝,顶端的芽叶还会绽出花芽,过不了多久,整丛豆角就会繁花如锦。无论是主株还是枝,它们的藤蔓都不会伸得很长,因此无需扎豆架插豆篱让它们攀爬,乡亲们在田园旁菜地边随便找个能容纳一丛秋豆角的地方就能种植。半蔓型秋豆角生长期较短,因此结荚较早,结荚期也较为集中,立秋前夕挖豆穴播下豆种后,寒露节气就能收获。由于家乡种植的秋豆角在寒露节气间成熟,因此家乡人称之为冷露豆。秋豆角结荚期集中,成熟期也就相对集中,乡亲们摘来豆角一下子吃不完时,就会掐头去尾洗干净拗成寸段并用滚开的水焯过一遍后,晒干储备起来作为应急菜,在有亲友回乡小住准备返城时,也会拿来馈赠亲友,让出门在外的亲友也能分享这乡间的经典美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