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赖秀球的头像

赖秀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22
分享

家乡二十四节气纪事·小雪

今日小雪。

南粤大地的小雪节气是不会有雪的,就算我的家乡粤北,小雪节气的白天,也是一片冬日暖阳。

在我少时,小雪节气的家乡,一切都是那样的祥和美好。一年中的主粮即水稻的种植、收割已经收官,追赶农时的农活告了一大段落。这一时节,割冬禾后晾晒在稻田里的禾秆已陆续晒干,大人们正有滋有味地忙着编秆毡、打秆棚、犁霜田、拔木薯、挖迟红薯等农活。

编秆毡,目的是用来铺床防寒。我少时,新中国成立才十几年,虽然民众的生活比新中国成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物质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为了节约,家家户户都用编扎好的干稻草作床垫挡风御寒。记得当年割冬禾时,每家每户的女主人就会选择长度适中、金黄发亮的禾秆挑回家门口,并挂在柴堆上晾晒,待禾秆晒干后就会及时编扎秆毡铺床。那时,虽实行生产队集体耕作,但家家户户挑禾秆铺床,也不会受到限制,要铺多少就挑多少,当然,也没有人会去浪费禾秆。编扎秆毡虽然简单,用不着什么技巧,但也得认真对待,不能马虎,不然秆毡就会松松垮垮、容易掉秆。少时见伯母、母亲和婶婶她们编扎秆毡时,先会把靠近头部的禾叶剥去,然后再一小撮一小撮禾秆编扎。乡亲们勤劳聪慧,除了初始编扎时,应另外拿来十几根禾秆作带子绑禾秆外,其余都接续着从刚编扎好的禾秆中扯一些出来充实到绑带中,使之形成一种接力,直至将一块秆毡编扎好。将一张床铺好,需有两块秆毡,禾秆的头部,即禾秆前端铺在睡床的左右两边,而两块秆毡平铺一起,就接近一张床的宽度。有时候为了美观,女主人们还会再费上一些心机,另外编扎看不见禾秆头的秆帘铺在床沿上,以增添秆毡美感。用秆毡铺床,虽是因陋就简,但非常暖和,而且稻草香味的亲和力还能让人安然入睡,待来年入夏热起来后,再将秆毡烧掉,让其化作有机肥料。

当年打秆棚,就是为耕牛储备粮食。在我的家乡,冬季野草枯萎,作为百草之王的禾秆便成了耕牛度冬的好饲料。晒干后的禾秆如果仍堆在田里,任其日晒雨淋,就会很快腐烂,因此得收纳起来。家乡人收纳储藏禾秆有两个办法,一是在牛栏存放,二是打秆棚存放。家乡分布在两个地方的七间连体牛栏,虽然只用泥砖加木头建成,但非常坚固,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生产队建造的。每间牛栏都有两层,首层近三米高,用于关牛,以及积聚牛粪;第二层矮了一半,用于存放冬禾秆。而不到两米高的牛栏二层,容量毕竟有限,不足以存放所有禾秆,由此就需要打秆棚。储藏冬禾秆时,先将禾秆挑到牛栏,塞满牛栏第二层的空间后,再将稻田里的其他禾秆挑到秆棚边。

家乡每个秆棚都选用四根两米多长的大杉木,作四个角的柱子,柱子上面也用杉木搭架扎棚,在棚架中间则立上一根好几米高的杉木柱子作为中心点,以便均匀往秆棚放置禾秆,以及便于在打好秆棚时在顶端处进行绑扎。在我少时,生产队每年都会打六个秆棚,其中村民聚居点后面设置四个,地名为大段和半径的稻田边各设置一个。在村民聚居点后面打秆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家乡是典型的山区,连一排排住房都呈阶梯式布局,一排房屋比一排房屋高出一大截,而设置在最后一排房屋后面的秆棚,其的后面又是一片高出秆棚地面两米多的空地,非常方便站在高处将禾秆甩到秆棚里。大段田边的秆棚,侧旁是高出近丈高的稻田,由此也为打秆棚提供了便利。

打秆棚时,几乎是男女劳力齐齐出动,女劳力负责将田间里的禾秆挑回来,男劳力则负责将禾秆铺到秆棚上。将禾秆铺在秆棚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说它是体力活,是因为将成捆的禾秆甩上秆棚需要一定力气;说它是技术活,是因为围绕中心木柱一层层铺禾秆,得讲究一定技巧,不然往秆棚放置的禾秆就会东倒西歪,甚至会倾斜塌秆。一边铺秆棚,秆棚就一边呈圆锥式上升,而且面积也在不断缩小。当铺到将近三米高时,就只能容纳一个人铺秆,同时也不能大捆大捆往秆棚抛禾秆了,只好一小捆一小捆将禾秆拋给铺秆人。当铺到最尖顶时,铺秆人会用一小捆禾秆套在木柱上并用篾条牢牢扎紧,以避免下雨时雨水从秆棚中间点的柱子周围渗下秆棚,这就恰如雨伞顶端的制作原理。少时听长辈们说,禾秆有滑水作用,只要把秆棚顶端的禾秆固定严实,下雨时里层的禾秆就不会受到影响。事实确如长辈所说,当年每次用有丫的竹撑去秆棚取秆喂牛时,发现除表层的禾秆在日晒雨淋中变成了浅灰色外,里层的禾秆仍像刚晒干的禾秆一样,黄澄澄的。把秆棚打好后,铺秆人还是像上秆棚一样,借助木质日字长梯一步步下来。

当年打秆棚时,大人们在忙,小孩子们也在“忙”。除了到近处去帮忙挑禾秆回来,还会在禾秆堆里翻跟斗、捉迷藏,甚至会到高出秆棚地面两米多的空地往下跳。当然,这样跳也不会摔伤,因为地面堆满了禾秆。

对打来的秆棚,生产队会分配给耕牛饲养户作相对固定的耕牛饲料,其中饲养了两头耕牛的分一个,只饲养一头耕牛的则两户人家共用一个,或三户人家共用两个。分好秆棚后,乡亲们还善于将秆棚下两米多高,好几平方米宽的空间利用起来,用于存放柴草等物品。

位于半径的秆棚设置较远,则拿来公用。当年家乡之所以要设置这个秆棚,主要是半径田段离居屋较远,挑禾秆回去居屋附近打秆棚,较为耗时耗力。而在半径设置秆棚,无意中为乡亲们在这一田段劳作时避雨提供了方便。自雨水节气开始,至白露节气到来前,家乡的天气很不稳定,乡亲们在这秆棚周边劳作未带上雨具,但又突遇下大雨时,就会跑到这秆棚下避雨。由此,乡亲们到这一田段劳作,顺便取秆棚里的禾秆回去时,都会留上一些禾秆遮挡秆棚,以方便大家避雨。

打好秆棚后,男劳力便开始犁霜田、女劳力则忙于到木薯岭里将木薯拔回来。

犁霜田,家乡人称为犁冬。这一农活不仅可以暴晒和霜冻水稻根部潜伏的病虫害,从源头上消灭水稻病虫,而且能将田土表层割冬禾时留下的禾秆头埋到泥土深层腐化,增加稻田有机肥,同时还可以起到松土作用,预防田土板结。犁霜田,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从哪处开犁,从哪处收犁,都得根据田块实际,按顺序进行。家乡人犁霜田,通常采用“开八字”犁法。就是在距离田块入口处两米左右的田土里开犁,随之沿着田塍走向开一条犁路,接着再反方向沿着这条犁路,把另一边的田土翻过来。然后,又用同样的方法,在稻田中间与之前所开的犁路相距两米左右的土块上,犁出若干平行的八字犁路。犁出这些犁路后,又按八字走向来回犁土,最后再将稻田四周的田土翻犁过来。家乡的稻田全是梯田,而且非常小块,稻田间还有不少错落无序的石头,这给犁霜田增加了难度,一天下来,人和耕牛都会疲惫不堪,但相比开春和大暑天犁田耙田插秧要轻松许多。

拔木薯和挖红薯的女劳力们也不轻松,尤其是拔木薯。家乡的木薯都种植在山地,木薯山虽算不上很崎岖,但站在斜坡地里拔木薯得先要扎稳脚跟。拔木薯时如果一下子过于用力,就会把木薯弄断,因此得先用暗力将木薯往上拔松一点后,再轻微抖动几下木薯梗,将薯块周边的泥土摇松后,才有利于将整株木薯连着拔起来。如果不小心将木薯拔断,就得用锄头挖没有拔起来的木薯。拔木薯时,先要斩去薯梗,下镰位置通常离地面二十来公分,以便有足够的残留薯梗,让拔薯人双手一上一下合力拔木薯。木薯用薯梗种植,所以家乡人还会挑选粗壮、节密、无病虫害的薯梗作为薯种,并斩成十几公分一截后,在当阳背风的地方挖窖藏着。藏木薯梗前,乡亲们善于在窖壁和窖底铺上干燥的禾秆,恰巧有锯板的木糠时,就会挑来适量木糠洒在窖底里,以起到保暖作用。在一层层往窖里放置木薯梗时,还会将芽苞向上竖着放,便于让木薯梗在来年开春时顺利发芽。放置好木薯梗后,又会在表层铺上一层禾秆接着再填土封窖。

木薯淀粉含量较高,因此鲜木薯不耐储藏,将木薯拔回来后,就得及时加工处理,不然薯肉会很快发霉变质。生产队时期,拔木薯期间的每天傍晚收工后,生产队会按照人口兼顾年龄段分木薯,每家每户将分得的木薯挑回家后,都会及时用比较锋利的竹片将木薯皮刮净后,用特制的家乡人称作“刷”的切刀将木薯切片,随之再挑到田间石头晾晒。小雪节气风高物燥、天气仍较稳定,晒上四五天,木薯片就能脱水干透。晒来的木薯片除留存少部分作粮食外,对其余的木薯干片,则会挑去圩镇收购站卖钱。

拔木薯时,家乡人还会物尽其用,将木薯结实部位的薯茎挑回家作柴火用,有时也会把它们斩成一片片晒干像卖木薯干片一样,卖给收购站。少时听长辈们说,收购站收购的木薯干片用于制作生粉,而木薯茎片则用来酿酒。

拔完木薯后,女劳力又转向挖迟红薯。家乡的迟红薯呈长条状,比较硕大的红薯直径有六七公分,长度接近半尺,是立秋节气拔花生后,在花生地种植的。迟红薯香甜可口,因为自进入寒露节气后,昼夜温差加大,晚间比较寒冷,有利于红薯内部淀粉积聚和转化为糖。把迟红薯挖出来挑回家放置十来天,待它蒸发了部分水分后,再洗来煮则更加香甜。而待红薯脱去部分水分后,家乡人还喜欢做红薯糯米糍粑煎来吃。当年,家乡每家每户都能从生产队里分来许多迟红薯,加之家庭自身又在自留地里种植了一定的数量,因此从挖迟红薯开始,持续到来年春末,家家户户每天早上都会煮一大锅红薯,早餐吃剩后就会用来喂猪。

在我少时,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家乡生产队每年都得缴纳一定的公购粮,因此木薯、红薯等杂粮有效补充了家乡主粮的不足。木薯虽有小毒,但经过煮开再用清水浸泡一个晚上后,就能炒来吃。无论是鲜煮木薯,还是用干片煮,都别有一番风味。各户人家有时还会用木薯干片泡水脱毒后,又再晾干加工成粉末做糍吃。虽然用木薯干粉做出的糍粑不如糯米或粘米做的好吃,但也增加了木薯食用花样。

生产队时期的许多年份,进入小雪节气后,家乡人还会选择适量光照和土质较好的稻田连片进行冬种,品种主要有小麦和本地黄花油菜。同时,也会播洒种植紫云英、苕子等绿肥作物,以改良土壤。“稻、稻、小麦”“稻、稻、油菜”“稻、稻、绿肥”这些一年三熟的耕作模式,充分利用了稻田,为丰富家乡粮油食品发挥了积极作用。分田到户承包经营后,家乡的年轻人大多外出经商打工,就没有再继续种植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对紫云英、苕子这两种绿肥作物,也由于缺乏留种技术,种源短缺而停止了种植。

如今几十年一晃而过,忆想过往经历,当年家乡小雪节气的光景依旧让我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