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柳长青的头像

柳长青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1/26
分享

楚豫抓周记

柳长青

 

己亥年九月十五日,一场期盼已久的秋雨,在洗落满天的尘霾之后,恰到好处地停止了。万里晴空艳阳高照,秋风和煦。城里的桂花绽放出满树金黄,阵阵蜜糖般的甜香弥漫在湿润的空气中,沁人心脾。

这一天我们迎来了外孙陈楚豫的一岁生日。

一年来,活泼可爱的小外孙给我们带来了无数欢乐。我们理应在热闹、庄重而又不失节俭的气氛中,庆贺快乐小天使的第一个生日。

还在几个月前,我就在跟妻商量,要按照家乡的习俗,给可爱的外孙抓周。作为外婆,她提前了解到,在外孙的老家根本就没有小孩抓周这一说。因此,对我的提议并不热心,觉得把外孙远在河南的奶奶一家人,还有我们自家的亲戚请来,办几桌酒席意思一下就行了。这一年来,妻为外孙付出的辛劳比我们所有人都多得多,是她的精心呵护和无微不至的关爱,才使得外孙在健康和快乐中茁壮成长。应该说以什么方式庆贺外孙的生日,她是最有发言权和决定权的。可我仍然坚持,一定要在外孙满周岁的这一天让他抓周。说来惭愧,几十年过去了,几个兄弟抓周的情形尚依稀可忆,而女儿抓周时是怎样一种情形,我却一点印象也没有。我甚至怀疑有没有给女儿抓过周。妻坚定的说,女儿是抓过周的。言之凿凿,让我不可不信。当我要她说说女儿先抓了什么后抓了什么时,她也说不上来,还一脸茫然。这更加坚定了我要给外孙抓周的决心。

在我们老家,一个小孩出生之后,有几个特别的日子是不能马虎并且是一定要有某种仪式的。小孩出生的第九天,要行九朝礼。满月要办酒宴,周岁的时候要抓周,十岁的时候,也要办酒庆贺。这些都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约定俗成,已经成为惯例。过去条件不好,有一些酒席可以从简。但是,小孩在周岁时抓周,一般来说是不可从简的。记得小时候,家乡的人们,对个别顽皮、毛手毛脚,爱翻动别人东西的小孩,会说“你冇抓周撒?”不给小孩抓周的家庭和没有抓过周的小孩,都会被人看不起。一些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抓周的人,成年以后,还会被人嘲笑冇抓周。这是一句不是骂人,又胜是骂人的话。再有血性的人,听到这句话,都会偃旗息鼓,低头不语。这也许是未抓周给幼小心灵留下阴影的缘故。我说,不能让别人说我们的外孙没有抓过周,不能因此留下遗憾,而在将来有愧。

妻说,你也信抓周撒?我说抓周不是迷信,不是占卜未来,它只是一个仪式,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一个小生命美好未来的祝愿和期盼。我说人生太需要仪式了。我们就是要给外孙一个仪式。儿时,我们总是盼望塆里有小孩抓周、做十岁。因为这时候,他们家的亲戚会送来一些自己蒸的发糕、馍,油炸的翻饺、麻花,条件好的还会有糖果、饼干和芝麻饼。主人家会把这些分发给塆里的每一户人家。那时我们惦记的是这些好吃的东西。长大后,才知这不仅是一种分享,更是一种宣告。这是在以挨家挨户上门的形式宣告,他们家的孩子抓周或者做过十岁了。从此,塆里人就会对这孩子高看一眼,厚爱一层。我还说连《红楼梦》里也有贾宝玉抓周的描写,只不过贾宝玉第一下就抓起了脂粉钗环,惹得贾政老爷很不高兴而已。我们不必在意外孙会抓些什么,就当是一场娱乐,一场游戏吧。

说得妻同意之后,我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说抓周要由外婆来主持。外孙抓周抓什么物件,完全是无意而为,只是能说会道的外婆接过来说个四言八句,才赋予这一抓某种特别的意义。正因为这样,这抓周才特别有意思。我说这是做外婆的荣耀,也是对外婆的一种褒奖。妻一向低调,不爱张扬,对这份荣耀,坚辞不受。一付重担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我的肩上。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毕竟是在古城黄州给外孙抓周,黄州的这个习俗与我们家乡会有哪些不同呢?我特地走访了几位在黄州生长生活的老人,又仔细回忆当年我看到外婆给几个兄弟抓周的情景。两相对比,感觉抓周要用的物件大同小异,无非是笔墨纸砚书、算盘剪刀秤、钱尺饼子葱等东西,女孩抓周还要增加一些针线脂粉。老人们说,抓周摆上去的物件不能少于十样,我想这大概是要取十全十美之意吧。

在老家,抓周时还得有农村人家盛米的升子。就是《增广贤文》中“命中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的那个“升”。我家曾经有过一个升子,木制,漆纹斑驳,略显陈旧,其开口朝上,上宽下窄,都是正方形,四面则是等腰的倒梯形。少年时期,我经常受母亲之命,拿着这升子去张大姆妈、李大姆妈家借个一升两升米应急。母亲总是平着借,堆着还。即便这样,找人借东西,还是少不了要看人家的脸色。我们兄弟长大以后,各自成家立业,父母也随我们进城居住,这承载着我们家许多辛酸记忆的升子,却不知去向何方。过去,乡下的老人最希望他们孙辈抓周时,无论先抓后抓,都一定要抓到这个升子。好像抓到这个升子,将来吃饭才不成问题。这可能是那个饥饿的年代,人们最现实的考量。只是这过去家家都有的盛米容器,如今却成了稀罕之物。我托人寻找多时,竟然难觅踪影。

而一些黄州老人的说法里,没有升子,却有泥土。我问其详,他们也不知所以然,只说反正是上辈人留传下来的。还说这土要用布袋,或是瓶子、盒子装着,至于这土取自何方,倒是没什么讲究,只要它干净就行。尽管是第一次听闻此说,我立马就领会到其中的用意。我想这大概是要表达农耕时代人们对土地的崇拜,意在教人莫忘故土。这一想,就更觉意味深长。不忘故土应该是专门针对那些离开家乡在外干事创业、功成名就的人说的,这不就蕴含着对一个人远大前程的殷殷期望么?这真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传承。

无论是在我的家乡,还是在黄州,抓周是一定要让小孩坐在大桌子上的。这所谓的大桌子是农村人家吃年饭、办酒席时使用的八仙桌。这张桌子,平时不仅不能坐在上面,就是把脚翘上去,也会被认为是大不敬。只有抓周这一天,无论男孩女孩,才可以大大方方地坐在上面。当然,并不是直接坐在桌面上,而是要在桌上放一张圆圆的簸箕,在簸箕上要铺一条新的或者是洗得干干净净的、色彩鲜艳的床单或被面,再摆放抓周的物件,才把小孩抱上去坐着。簸箕用竹篾编成,有大有小,平时用来晒东西,扬弃瘪谷和米糠。抓周时会尽量选用大的簸箕。在四四方方的桌上放置圆圆的簸箕,意味着随方就圆。抓周过程中,还要按顺时针方向将簸箕转动一周,意在随风转舵,顺风顺水,圆圆满满。所以,抓周是有程序,有讲究,有文化内涵的。

在黄州,抓周是由奶奶来主持的,而我记忆中的抓周却都是由外婆主持的。仔细一想就明白了,这抓周理应由奶奶来主持,我看到兄弟们抓周由外婆主持,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没有奶奶,父亲年幼时就没有妈妈,母亲一嫁过来就没有婆婆。

无论由谁主持,抓周的物件终归是要人准备的。尽管订酒席时店家说他们会提供,但我还是特地去作了采买。我想,凡是外孙抓过的东西,只要能够长久保存,我们都应该保留到他长大之后留作纪念。这就必须保证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的。同时,我还要预防店家的承诺兑不了现。果然,到外孙抓周的那一天,店家拿出来的只有三五样陈旧的东西。幸亏我提前作了准备。妻也在为庆贺外孙的生日作精心准备。她花了很长时间,这里比那里看,终于为外孙买了一套大红缎面上绣着金龙和金福,滚着金黄色镶边的服装鞋帽,而且大小合适,一如量身定做。当把这套让外孙试穿过的精美服装,重新折得抻抻敨敨时,她不无炫耀地对我说,怎么样,陈宝宝的这套行头还过得去吧?我说,过去外孙抓周穿的那都是外婆亲手缝制的。一句话引起她接连反击:那是什么年代?现在是什么年代?现在还有谁自己做衣裳?这番话倒让我一时无语。是的,过去哪有这样考究的红衣红裤红帽红鞋呢?那时兄弟们抓周穿的,不过是外婆用几尺“洋布”做的一件新衣而已。除了为外孙准备好服装,妻还做了许多别人无法替代的工作。在外孙抓周那天,她一大早就去买回一把新鲜的小葱,为了让这把葱吸引外孙的目光,也为了让他抓取方便,她用红丝带将其捆扎成把。她亲自给外孙沐浴更衣,穿戴好红红的鞋帽,还在他的眉心点上一颗红痣。就等着各位贵客大驾光临。

感谢天公作美,给了我们的外孙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他的奶奶、大妈和一个小哥哥从河南来了,我们家在武汉、鄂州、黄州、红安的亲戚也从四面八方来到了。

酒店只有圆桌,而且他们提供的簸箕也实在太小,我们只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了。大家心情好,什么都能将就。我们选用了一张餐桌,撤下转盘,将一块红绒布平铺在桌上,再将小小的簸箕放在正中,然后将我们特意从家里带来的一条大红的床单对折成四方形铺在簸箕上。让其红成一片,浑然一体。

穿戴一新的陈楚豫乖巧地坐在外婆身上,许多人想抱抱他,他却往外婆身上靠得更紧。他以这种方式婉拒暂时还是陌生人的好意,就是相对有些脸熟的人来抱,他也一概拒绝,好像他也懂得要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一样。大家都围过来哄他逗他,犹如众星拱月。

等待过程中,陈楚豫的两个才上二年级的小舅舅、两个小表哥、两个小表姐,闹进闹出好不热闹。楚豫正在蹒跚学步,特别好动。平时在家,他会要人提携着他,或是弯腰面对面用双手牵着他跌跌撞撞地行走。扶着沙发和积木桌行走的日子刚刚到来就已经过去,渴望走得更远的陈楚豫竟会自己推着积木椅、玩具箱和他的小推车满屋晃悠,跶倒了,自己悄无声息地爬起来。稍不留神,他就爬上楼梯了。好不容易把他哄进用围栏与沙发包围起来的爬行垫,他又会在沙发上翻上翻下,让人难有片刻安宁。此时这般安静,真是超好的表现。是喜庆热闹的氛围影响了他,还是外婆不厌其烦的絮叨让他知道了,今天所有人都在看他的表现?其实,楚豫并没闲着,他的双眼闪着明亮,跟着跑进跑出、打打闹闹、有唱有跳的小朋友左右转动,不时抬起小手东指西指,口里不断发出呜、啊的声响。这声音,只有他外婆才能听懂。他每呜啊一声,外婆就翻译说,喔,陈楚豫在说高国库哥哥好会跑呀,沈心瑶姐姐好会跳舞呀,两个小舅舅别打架哈。我想,陈楚豫一定是想说,今天这么多人要干什么呀?此时,他一定不知道即将举行的仪式对于他多么重要,而他所看到的这些熟悉和陌生的人对这个仪式又是多么的重视。

时间已至11点58分。

我说把陈宝宝抱上来吧!楚豫的奶奶,还有他的大妈和哥哥走到了近前。被楚豫叫做姨婆姨爹、舅爹舅婆、外公外婆的人围了过来,楚豫叫舅舅舅妈和小姨的人都准备好了手机,他的表哥表姐们则钻进了最里层。楚豫是第一次坐簸箕,显然不太适应,但他感到十分新奇,因而一点也不紧张。只是见这么多人围着,又见眼前摆着许多他未曾见过的东西,他才显得有些茫然,不知大家要他干什么。有些小孩,一放进簸箕就害怕,就哭闹,怎么也不肯坐在上面。相比之下,楚豫就顺从多了,勇敢多了。他这里看那里望,一看到外婆守在面前就淡定了。

我说陈楚豫陈宝宝开始抓周啰!满屋的人都跟着欢呼起来。哦声耶声未落,楚豫的五外婆突然将两张红通通的大票子扔到了他的当面,楚豫顺手捡起一张,嗯啊的叫着,径直递向我,这是他对一件东西不感兴趣的通常反应。他看我一眼,还呵呵地叫着,小手胡乱一指,他这是在向我告状。我顺着他意思说,你们不要影响陈宝宝自己抓东西啊!楚豫还不会说话,却能听得懂外公外婆说的话。顺着他的意思去说、去做,对于稳定他的情绪很重要。否则,他就会不配合,就会撒娇耍小脾气。他还听得懂对他的夸赞,这人从小到老,都是喜欢听好话,听赞扬话的。

我连哄带引导:楚豫真棒,把你最喜欢的东西,拿起来给外公好不好?他的两个小舅舅、三个小哥哥、两个小姐姐,围在圆桌旁,用手指着他们心仪的物件,一个比一个更加高声地叫喊抓这个抓这个。楚豫显然受到了干扰,叫声此起彼伏,让他东张西望,显得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突然他把目光投向外婆,然后,把小手指向一把小算盘,又嗷、哦起来。这是他对想要什么的表达方式,他是要外婆把这小算盘拿给他。平时在家里,如果你对他的手之所指和连声喊叫没作反应,他会抓起你的手往他要的东西上放。有时,东西隔得远或是放得高,他会要你抱着并指引你走过去,直到把想要的东西拿到手才罢休。做外婆的自然懂得他的心思,但她却说宝宝自己拿起来。这陈楚豫很是果断地把算盘给抓了起来,口里呜的啊的叫着,手却在高高举起。我赶紧伸手去接,否则他会把举起的算盘重重地摔下来。平时,他爱将玩具、苹果、橘子抓在手中,高高举起又用力扔在地上,然后再捡起来,又照样往地上扔,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我的手一伸过去,他就放手了。平时,当我们故意找他讨要手中的玩具时,他会试着把手伸给你,看你真的把手伸出来,他立即就把手宿了回去。然后,再把手伸给你,又再把手宿回去。每一次,他都会嘿嘿地笑。我们也乐意陪他这样玩,直到他心甘情愿地把手中的东西给你为止。今天这般爽快真是难得。我接过算盘说,楚豫能打会算,将来为国理财啊!大姨婆在一旁说,这才巧哈,这多东西,他第一下就抓个算盘。看吧,这伢的数学将来一定好。这大姨婆阅人无数,善于通过细微末节预测未来。但愿她的未卜先知准确无误。还有人在说,算盘一响,黄金万两。今天,所有人说的吉利话,恭维话,我们都会满怀感激地听取。

在大家的赞叹声中,楚豫紧接着抓起了一副小巧的圆形砚盒。只见他小嘴微张,两眼直视,目不转睛。这一如他往日看到一件新的玩具,要端在手中久久打量一样。他喃喃自语,旁若无人,把砚盒翻过来倒过去,不知怎么就将盒盖打开了。突然怯声怯气地呵了一声,抬起头看着我,脸上露出近似自责的神情。这是他觉得做错事时的特有表现。平时在家里,他爱摔东西,为了阻止他,外婆故意板着脸说,唷,摔坏了,怎么办?打屁屁。他就会静静地望着外婆,一声也不做。他的小小头脑中已经有了做了错事要受处罚的朦胧意识。我说,宝宝好能干呀,自己把砚盒打开了。砚台磨墨香,宝宝写文章啊!楚豫又兴高采烈起来,一手端着砚台,一手抓着盒盖,很有节奏地上下挥舞,小脸上满是得意。他一定是明白过来了,他不仅没有做错什么,还得到了外公的表扬。看到陈楚豫将砚盒把玩在手,我突然想起了李白的诗句:一方在手转乾坤。因而感到他的这一抓很有意义,砚台虽小,自能包藏乾坤。但愿他长大以后,心中有乾坤,做一个大格局的人。可拿得起,还要放得下呀,我哄他把砚台和盒盖给我,顺手放到簸箕外,鼓励他再抓。

楚豫这回把最右边的一袋港饼抓了起来。这是不久前,他的二姨订婚时送来的礼品。他的小姐姐沈心瑶说,哈哈,陈楚豫是个小吃货。说得满屋人哄堂大笑。我说楚豫不是小吃货,这是表示他将来有吃的。旁边有人说,饼子圆、饼子甜,楚豫将来赚大钱。

楚豫似乎不满意沈心瑶姐姐的说法,趁大家都没注意,一伸手就将一只崭新的毛笔抓起来径直递向我。我接过毛笔,心情真如黄梅戏《女驸马》中冯素珍所唱“手提羊毫喜洋洋”。因为楚豫这回没要任何提示,也没等人催促。那连抓带送的动作十分敏捷,完全是一气呵成。我提着毛笔说,陈宝宝将来提笔就能写,写天下锦绣文章。二姨婆一边说陈楚豫真棒,点赞!一边朝他树起了大拇指。陈楚豫见状竟自己鼓起掌来。几个月前他就知道以这种方式肯定自己了。当他将彩蛋投进鸭鸭背后的圆孔时,他给自己鼓掌;当他将羽毛球和挂图上的羽毛球对比上去时,他给自己鼓掌;当他将台塆鲁班塔叠上去,他给自己鼓掌;当他不按顺序胡乱把彩虹圈套进去时,他也会给自己鼓掌。大家见陈楚豫自己给自己鼓掌,也笑着给他鼓起掌来。气氛一时热烈起来。

我把簸箕转动了一周,将剩下的东西互换了位置,让他再抓。陈楚豫却有些沉静,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小脸上呈现出几分严肃的神情,目光在看着什么。现场也安静下来,大家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接下来会抓什么,就静静地看着他。突然,他身往前倾,手往外指,嗯的啊的叫起来,声音有些粗鲁,像是从一个莽汉从喉咙深处发出的声响。原来,他发现戴眼镜的小舅舅正在玩他抓过的砚盒。他这是在告诉我,有人把他的东西拿去了。楚豫有些小气。当我们将他抱到小区的球场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他喜爱的玩具一般是不肯轻易让给别人玩的。只有当他去玩别人的玩具时,他才不管谁把他的玩具拿走。现在,有人不经他同意,就拿他的东西,他当然会有意见。这也说明,他对这个小小的圆砚盒,情有独钟。我说,哦,小舅舅帮楚豫把东西拿好哈,别让别人拿去了啊!他这才重新回到今天的正题上来。

大家这才明白楚豫的心思,不约而同地哦了一声,又一齐鼓励他:再来、再抓,我们跟你把东西看着。楚豫不负众望,把手伸向了那把小葱。今天供他抓取的所有物品中,只有这把葱是他外婆采买的。尽管他并不知道,但他的这一抓却在无意之中给外婆大大长脸了。外婆高兴地说,哎呀,我宝宝好聪明呀!一直默默站在楚豫身后的奶奶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小宝宝的聪明是她们两亲家母的最大心愿。我知道妻之所言是一语双关。她既是在借用谐音说聪明,又是在说外孙于十几件物品中将她采买的独一件物品抓起来聪明。那意思是说,还是宝宝跟她亲,她不需要去哄、去诱导,宝宝也能晓得哪是外婆买的东西。我从陈楚豫手里接过捆扎着红丝带的青葱,说这葱一清二白,陈楚豫将来做人做事都清清白白。

又是五外婆,突然将手机丢在楚豫面前。楚豫对手机并不陌生,当他外公手机中的闹钟铃声《北京喜讯到边寨》骤然响起时,他会跟着挥动双手,摇头晃脑。当我们把存在手机中的照片翻给他看时,他会用小手在屏幕上划动,刚开始还是一下一下地划,过不了一会,他就一气乱划起来。他甚至把能够拿到的手机,往他的防滑垫上扔,或者故意让手机从手中滑落。面对突如其来的手机,楚豫二话没说抓起来就递给他外婆。外婆鼓励说宝宝真棒,再抓。这次楚豫将目光投向了那本双色图文的《论语》,我示意大家安静,看他如何动作。楚豫依然坐在原地,但身往前倾,双手翻起书来。平时他妈妈和外婆引导他看布袋书、硬纸板的手翻书,和他的影集,让他学会了翻页。他翻动了几页,小手抬起来准备再翻时,书就自动合上了。他干脆把书端起来,往怀里抱。书斜横着,书背朝上。他最小的舅舅直喊,拿倒了,拿倒了。楚豫根本不理会,继续翻书。他不是从左到右,也不是从右到左翻,而是在从后往前,从下向上翻。这真是一种特别的看书方式。人家是倒背如流,他竟是倒着看书。我伸手去接,他却没有松手。我把书给托着,他的一双小手竟在书上拍打起来。楚豫对这本书似乎有很兴趣,我只好帮他把书端正。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将书翻开又合上,合上又翻开,还嗯啊啊的叫出声来。难道这就是他发出的近似天籁般的读书声?我说,宝宝爱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将来做个状元郎!我许下一个心愿,等他能够识文断字之时,我一定要把这本拿出来让他认认真真地读了又读。

接下来再怎么引导,楚豫对剩下的物品都不肯再抓了。他这是有取有舍啊!他今天既抓取了精神层面的东西,也抓取了物质层面的东西,他的表现已经够可以了,再不能为难他了。再说,平日里上午他都是要小睡一会的,可今天他一直兴奋着,一点睡眠时间也没有。不能让他太累了,但又要象征性地让他将剩余的东西都抓一抓,至少是要让他的小手把它们碰一碰。我将那杆由酒店提供的小秤递给他,他接过去就一阵胡乱挥舞,我说秤称金银人称心,楚豫将来最公平。我又将一把透明的塑料尺递给他,说楚豫将来做人做事都有尺度,还能丈量天下。还有一块徽墨、一叠宣纸、一把小剪刀和用红绸捆扎的100张一元纸币,楚豫都不肯再碰了。在小舅舅小哥哥小姐姐我要我要的喊声中,楚豫朝外婆伸出双手、张开怀抱了。

外婆疼爱地将陈楚豫抱了起来,一个劲地夸他,宝宝好棒!宝宝真棒!簸箕撤下去了,生日蛋糕端了上来,大家一齐帮着吹灭蜡烛,几个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唱起了生日快乐歌,陈楚豫条件反射似地跟着节拍,挥舞双手,摇晃起来。

 

(2019年10月27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