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李山
柳长青
五一小长假,我和家人到蕲春县大同镇李山村走了一趟。
车驶入大同镇区,一座俊秀的大坝就迎面扑来,车愈抵近,就愈觉它巍峨雄伟。爬上一道长长的斜坡,就进入了大同库区。沿着右侧公路前行,就能到达李山。一路上车来车往,却不见尘土飞扬。当年,我们租用的农用车,在蜿蜒曲折的库边沙石路上“突突突”地冒着黑烟,一路扬起的尘土,几乎到了遮天蔽日的地步。如今一色的水泥路面,洁净平坦,虽然还是那样弯弯曲曲,还是那么上下起伏,但两车相会,已不再像当年那样避让半天才能通过。一到岔路口,我就要求减速缓行,以便让我辨认是不是从这里进入李山。其实只要打开导航系统,就用不着这么费力,但我总想在这反复的辩认中重拾尘封多年的记忆。我要凭记忆,自己找到李山去。
一处崖壁上有块浮雕,上书“全国文明村”五个隶体大字。从这里左拐进来,便有一座气派的牌楼矗立眼前。牌楼正中“李山村”三个镏金大字,给我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当年我和学生们就是从这里走进李山的。我们打着团旗,扛着各种器材,背着捐赠的书本,在这条弯弯的山路上走过多个来回。曾经,这是进出李山的唯一通道。而今,在李山的西面,新修了一条十公里长的“四好”公路,直达蕲北重镇张榜。这样,东西两个方向就都有了进出李山的通道。我依稀记得曾经走过的那条路,它七弯八拐,上山下坡,最终伸展到李山中心地带。只是今天的路更宽、更平坦,过去只能供手扶拖拉机行驶的沙石路面已经铺上了高等级的柏油。那时徒步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如今车行只需十来分钟。
挂着外地牌照的小汽车接二连三驶来,车上下来的都是城里来客。他们为一睹李山的茶园风光,为品尝“驹龙园”茶的清香,纷至沓来,似乎不曾经过组织和动员。而我们当年到李山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形。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黄冈团地委在李山驻点,便要求我们到集老区、山区、库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蕲春县大同镇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我当时正在一所高校做共青团工作,为了完成上级团组织布置的任务,便组织一支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大同。从1987年到1994年,我们将大同镇的27个村都走了个遍,唯独李山是我们年年都要去的地方。多年来,我一直牵挂着李山,这也是我这次特意带着家人前来的缘由。
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李山游。此时天清气爽,艳阳高照。上到油铺山,登临观湖亭,大同水库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这座鄂东第二大水库,此时还处于较低水位。但见青山葳蕤,水波不兴。在苍翠与碧绿之间,有一道米黄色的水淹线,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条曾经蜿蜒在水边的沙石路,又宛如一条迤逦的玉带把远山近峦串联在一起。呈半岛状的大小山体,屹立在碧绿的水中,如同星罗棋布。给人一种远山含水,水在山间,山在水中,山水交融之感。站在这里,我仿佛又看到,当年载着我们师生的柴油机木船,在碧波万顷的水面上犁出了一道道洁白的浪花。
这座始建于1958年的特大型水库,以灌溉为主,兼具发电和养殖。为建水库,数以千计的村民搬离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大片田地却永远淹没在水底。这里原本也不富裕,但衣食自足却不成问题。作为苏区的一部分,这里的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了无数宝贵的生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又牺牲了自己的家园和田地,这种牺牲换来了一座特大型水库。山区变成库区之后,这里的村民一下子就变成了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贷款的贫困人口。而下游的百万亩良田的灌溉得到了保障,水库的发电也照亮了百万人口的生活。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如果没有库区的人民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会有今天的秀美风光吗?
为了让人记住这段历史,李山人特地在北门山脚下,新建了再现当年修建大同水库场景的陈列馆、体验馆。这几间用黄泥粉刷墙壁的茅草屋,格外引人注目的。因为在今天的李山,不仅没有茅草屋,就连砖瓦结构的平房,也难见踪影。第二天早晨,我们一家人特地沿着一条名为“传承”的线路走了一个来回。山坡和道路两旁栽种的桃树已经挂果,可以想象,在桃花盛开的时候,这里会有多么灿烂。竖立在沿途的照片牌、黑板报、标语口号,与桃花交相辉映,再现着当年水库工地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庙外河的潺潺流水,淙淙有声,就像是当年的劳动号子还在久久回响。修建水库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具,一部分陈列于馆内,一部分公开展示在游人密集的场所,许多物件为今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别出心裁的推独轮车、挑箢箕、抬石块、打夯比赛,让游客在妙趣横生的竞技中,体验当年肩挑背扛的艰辛。
从晃晃悠悠的“驹龙”吊桥上走过,但见村头的文化墙前人头攒动。墙上图文并茂,从容诠释着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有李山人敬仰的“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98”抗洪精神。这道长长的革命精神文化墙,体现了李山人的追求和胸襟。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李山人的精神追求,不仅书写在墙壁之上,更镌刻在他们的心头,体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行动中。他们不仅用这些革命精神来武装自己,还总结提炼出自己的精神。李山人以共同的精神追求为纽带,紧紧团结在一起。一些地方、单位和个人,可曾有自己的精神?城里的来客流连于此,定会生出万千感慨。
跟随熙熙攘攘、谈笑风生的人群,我们踏上了一条名为“茶园牧歌”的旅游观光通道。一堵别具一格的墙壁吸引了游人的目光。墙体用块石砌成等高的基座,再在上面堆砌着如今难得一见的青砖、青瓦,红砖、红瓦,各种大小不一、色泽不同的磨盘,各式各样陶制的缸、罐、坛,和众多大大小小的石磙、石槽、石板。此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虚实相间,造型奇特,匠心独运,极富艺术气质。它既是遮挡山体的防护墙,又是让人见识农耕文化的民俗墙。尽管墙上没有一个字,但人们在它面前不仅读出了文化,还勾起无尽乡愁。
再往前行,一道再现采茶制茶全过程的浮雕墙,让人驻足良久。人们先在这里了解制茶的大致过程,然后再去亲身体验。跃跃欲试的人们,为了一显身手,争先恐后,显得不亦乐乎。这正是李山吸引众多游客前来的奥妙所在。茶叶的制作至少要经过七八道程序,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喜茶爱茶,开门七件事,茶亦在其中,文人墨客对茶更是赞誉有加。可种茶制茶的艰辛又有几人得知?当年,为了让茶叶下大田上山岭,村干部们想尽千方百计,费尽千言万语,可就是说服不了群众。一些人拍桌打椅,情绪对立。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一村老小总不能不吃饭,光靠喝茶过日子吧?在此情形下,村支书田祥森带头调出自家八亩口粮田,卖掉一头牛两头猪,取出仅有的2000元存款,又动员老伴卖掉出嫁时戴过来的一对祖传的耳环。不仅如此,田祥森还发动村干部和党员集资,最终筹集到12万元启动资金,购回了优质的福鼎大白茶苗。就这样,田祥森硬是带领村民开辟出800亩茶园,这对只有近千亩耕地的李山来说委实不易。从上世纪70年代的50亩坡岗地开始,到如今的800亩有机茶园,李山人奔了四十多年。这个过程有些漫长,但其心之恒久,可昭日月。
一处荷塘内,一头水牛,盘卧水边。一个光着上身的小小牧童坐在牛背上,横吹短笛,显得顽皮可爱。这是一尊仿铜雕塑,整个形象栩栩如生。原来,这是一名“儿童团”,正在以特殊的方式为红军放哨。一旦发现敌情,他就吹响短笛,让山上的红军战士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这牧童没有姓名,但我们知道,当年在苏区,像他这样以种种特殊方式为革命做出贡献的“儿童团”比比皆是。今天的幸福,正是那个年代的“儿童团”和他们的父兄流血牺牲换来的。今人可不能忘记啊!前方不远处,有一座“红星乐园”,这是今天李山孩子嬉戏玩耍的地方,也是外来少年儿童在参观途中小憩的场所。园内有十二生肖的雕塑,景观石上刻着励志的诗词名句,孩子们在天真浪漫中享受快乐的时光,这不就是牧童当年的期盼么?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条巨幅标语似乎在作出某种回答。这标语字体中正厚实,笔画之间色彩斑斓。近前一看,才发现这一笔一画都是由一张张照片构成。这是李山158户650人的笑脸。张张笑脸都灿烂无比。这道别具一格的笑脸墙,是李山人精神面貌和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在李山全村经济总量达到l.6亿元,人均纯收入1.6万元,户均存款20万元,村集体年纯收入58万元,固定资产总额4212万元。农户家前有花园,屋后有果园,全村已有72户人家有了自己的小汽车。生活如此甜蜜,又坚信未来更加美丽,怎能叫人不欢笑啊?
一棵千年古枫下,一匹形似铜铸的骏马正昂首奋蹄,象征着李山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一马当先。前方叫做对面铺的山岭上,一把硕大的紫砂壶在蓝天白云下,高耸在郁郁葱葱的茶叶之上,与一只巨大的紫砂茶杯相映成趣。李山的有机生态茶园,不仅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成为吸引八方游客的靓丽风景。年十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让48户人家开办的农家乐红红火火。真可谓“千秋伟业一壶茶”。其实,李山走上茶叶致富的道路,也经历过艰辛的探索。为摆脱贫困,他们养过羊,种过龙须草,还赶着黄牛奔过小康,又种过苎麻,但这些尝试都因未见到成效而黯然收场。不甘失败的李山人又把目标定在青白两条龙上。白龙,就是种桑养蚕;青龙,就是种茶制茶。李山人指望的那条白龙,终因技术不过关,而没有腾飞起来。只有号称青龙的茶叶产业,在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坚守中,一步步渐成气候、渐入佳境,终于扶摇直上,腾飞于世。螺丝冲里命名为“驹龙腾飞”巨型雕塑,正象征着李山的茶叶已走出湖北,走向了全国。
在一处竹制长廊前,我停留了很久。这里用漫画图解的方式诠释着田祥森工作法。田祥森是我熟悉的老朋友。当年,他主动放弃在镇民政办的“铁饭碗”,回村担任村干部,为的就是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去到李山的头两年,经常听群众揶揄,村里墙上有部电话机,桌上有个订书机,路上有台上坡就熄火的手扶拖拉机,看你们干部丢机不丢机。等我们下一年再去李山时,村里已经有了六台制茶机和一部神牛拖拉机。田祥森说,只要苦干实干,我们不丢机,我们只会有更多的这机和那机。田祥森铿锵有力,底气十足的话语,至今犹在耳边。经过多年的苦干实干和巧干,李山终于脱胎换骨,浴火重生。昔日的李山对内是个空壳子,对外是个债砣子,380多万元的负债压得村干部抬不起头来,到镇里开会灰溜溜地坐在最角落,没有话语权。如今的李山已连续15年在全镇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连续十年成为蕲春县的“十强村”。不仅如此,李山还一跃成为“全国文明村”。今日的李山已是鹞子翻身,今非昔比了。但田祥森没有被功成名就所羁绊,他又在带领村民朝着人人都有好事做、家家都有好收入、处处都有好环境、个个都有好身体、天天都有好心情的“五好”目标进发。
看完图解,当年情景又跃然脑中。在和同学们座谈发展思路时,田祥森说李山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赶,一定要走跨越发展的路子。有同学以为他在夸夸其谈,竟毫不客气地质问,什么是跨越发展?面对咄咄逼人的提问,田祥森不慌不忙地说,从茅草屋到砖瓦房再到楼房这就是按部就班的发展。我们现在要从茅草屋直接过度到楼房,这就是跨越发展。当时,就是在鄂东的沿江平原地区,楼房也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一个库区村、山区村、穷困村,竟想一步登天是很难叫人信服的。所以又有同学追问他将如何改变李山贫穷落后的面貌,言外之意是提醒他别忘了李山还是一个贫困村。田祥森说一手抓读书,一手抓种茶。他解释说,考出一个大学生就能带活一个家庭,种茶就能获得比种水稻和土豆更高的收益。尽管他说得头头是道,但同学们还是将信将疑,又问他怎样保证适龄儿童不辍学。田祥森说村里有规定,凡是该上学不上学的就按人头分水利任务。在农特两税和“三提五统”存在的年代,这一招的厉害程度是不言而喻的。这看似蛮不讲理的土政策,却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一场“舌战群儒”的好戏,终以同学们的心悦诚服而告落幕。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李山走出去的本科生有36人、专科生有61人、中专生40人。事实证明,这些家庭很快就改变了贫困面貌,如今都已过上了较为宽裕的小康生活。今天的李山除了刻意新建的几间形式上的茅草屋外,已经再也找不到砖瓦结构的平房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一排排高大的白墙红瓦的楼房。田祥森实现了他的跨越。
前面山坡上一面巨型的党旗正高高飘扬,沿着它指引的方向,我们终于登上了李山海拔最高的九龙寨。
寨顶有座摄影台,这是为方便人们拍摄李山全貌而专门修建的。随着旋转步梯,上到三层高的台顶,我们又看到了已改名仙人湖的大同水库。这里的视野更开阔,我们看到的几乎是一幅山环水抱的库区全景图,就连水库大坝也在朦胧中显露出它高大巍峨的身影来。这是在当今中国绝无仅有的一座大坝,它的核心墙以木板构成。类似的木板核心墙大坝仅在前苏联的伏尔加河上还有一座。转身西望,李山风光,一览无余。山山岭岭,苍翠葱郁,绿意盎然。通组公路依山就势,蜿蜒曲折。节能路灯,林立两旁。散落于七沟八梁十面坡上的白墙红瓦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
从九龙寨下来,我执意要去寻访当年的村小学。这地方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当年我们到李山,除了访贫问苦、参加劳动、培训师资、辅导学生之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文艺演出。可到了晚上八九点钟,村小学的操场上还空空荡荡。夜幕笼罩着整个山村,四处静悄悄的,大家坐立不安,不知演出还有没有人来观看。突然有一只火把出现在黑夜里,接着就在不同的方向出现了第二只第三只火把。不一会,几个不同方向的火把逐渐汇聚成一条条火龙,正朝学校操场这个方向汇集而来。群众打着火把来看演出,还有什么能比这场景更让人感动啊!操场上有我们带来的几盏碘钨灯,在照亮演出场地的同时,也把山野的趋光昆虫吸引而至。为了演出,师生们顾不上驱赶,任由它们在脸上撞来撞去。预订的节目都演完了,可观众还不想离开,于是加演一个又一个节目,直到每位师生都发挥到极致,直到夜静更深。有一回,从部队回来当村主任的田飞龙,突发奇想,把从扩音机上接出的引线直接挂在村里的广播线上,对我们的演出来了一个现场直播,让现场的歌声和乐声,在空旷寂静的山野回响。许多年后,当参加过演出的师生再次聚在一起时,还念念不忘那记忆犹新的现场直播,一经提及,大家都激动不已。在李山连续多年的演出中,也有遇到停电的时候。我们带来的碘钨灯和高音喇叭派不上用场,可演出还得照常进行。照明就用火把,扩音就用装配干电池的收录机和无线话筒来进行。就是这样的演出,村民们也看得津津有味,鼓起掌来更是热情有加。如今,李山建成了860平米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新建了茶博馆和文化休闲广场。逢年过节,村里就把专业剧团请来演出,每月雷打不动都有一场免费电影,大妈大嫂们跳广场舞已成天天进行时。当年我们送来的那些演出,可还保留在他们的记忆里?
我们一家人在李山的游览结束了。我忍不住在朋友圈中发了一组照片,不多时就收获了一大片热情的点赞。有朋友说这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当年到过这地方的学生问这真是李山吗?是啊,这是李山吗?如果不是亲临其境,恐怕我也难以相信那些美图就是今日李山的化身。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