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长青
持续太长时间的绵绵阴雨,让人们在早春二月激发起一种对阳光的强烈渴求。
有人说,黄州的这种连阴连雨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而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不免让人想起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的: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黄州虽未曾有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时候,但一个时期以来,日星隐曜却是不争的事实。以至不少人在网上发帖寻找太阳公公,还有人把质问东海龙王的视频发出来,吸引了不少眼球。
周日,趁着太阳羞答答露出脸来,我和妻子临时商议,赶快带小外孙出去晒晒太阳。这一天是小外孙进入五个月的第一天,让宝宝拥抱阳光,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都很有意义。所以,我们的提议,得到了女儿的批准。那去哪儿晒太阳呢?妻说,我们今年还没去看梅花呢。于是,赶紧给宝宝穿戴好,说走就走。
我们到遗爱湖梅园已经快十一点了。原以为这时的游人不会太多。不曾想,此时此刻,还到处都是熙熙攘攘、谈笑风生的人群。随着络绎不绝的人群缓缓前行,一不小心,就碰到好几个熟人。得知我抱的是刚满四个月的外孙,一个个都要好好看一眼,并夸宝宝好可爱。我的小外孙似乎知道这是在夸赞他,竟冲人仰头一笑。看到宝宝的双眼笑得眯成一条缝,看到他的小嘴笑得合不拢,我心里满是自豪和骄傲。放眼望去,到处都有抱着、牵着、和用婴儿车推着孩子的人。这让我倍感亲切,觉得他们构成了一道温馨的风景线,而且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也在这风景线内。
那流动着的五颜六色,那吹着肥皂泡嬉戏追逐的孩子,还有那不时传来的欢声笑语,引得宝宝四处张望。我们根据他的目光所向继续前行。园中的梅花大多还含苞待放,经历了长时间的风吹雨打,仍然坚守在枝头,这份矜持实属高贵。当然,已经绽放的梅花也有不少,这个时节我们也需要一些报春的先行者。在一株株红、白、黄的梅花树旁,同时有几组人在尽情摆弄各种造型,另一些更为热情的人们,在从不同角度为他们拍摄,那娴熟的架势,一点也不亚于专业人士。
我们也要留些影像作为纪念,因为这是小外孙第一次来看梅花。我抱着宝宝,小心翼翼地贴近花朵绽放的枝头,引逗他去触摸。宝宝瞪着明亮的双眼,张着小嘴,那份好奇,那份专注,着实让人疼爱。宝宝头戴长着两只尖尖角的姜黄色绒线帽,身穿湛蓝色连体服,白嘟嘟的小脸与红梅交相辉映。他外婆他妈妈,不失时机地同时抓拍,又轮流跑过来,争相与宝宝合影。为了让宝宝的表情更丰富。我一直在逗他说,宝宝乖、宝宝帅,宝宝是个小可爱。平时在家里,这几句话只需说一两遍,他就会不停地用嗯,啊,甚至仰头一笑来作回应。可今天,任你把这小小儿歌念叨多少遍,他都不作一点反应,既不吭声,也不发笑。我说,哎呀,是不是宝宝不高兴呀?他妈妈说,不是,小伙子是在思考哩。是的,我们的小宝宝一定是在思考。他今天看到的世界,与之前在我们家和我们那个小区看到的太不一样了,他能不思考吗?只是他还不会把这思考表达出来。我在想,当有一天他能够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他一定会不停地问这是什么呀、那是为什么呀。到那时,作为外公外婆,除了有足够的耐心之外,我们还能有让他满意的解答能力吗?这一想,便生出一些恐慌来。他的外婆和妈妈却兴致正浓,毫无忧虑,也不怕打扰宝宝的思考,抢着把他抱过去与梅花合影。宝宝很顺从。只是在一棵树前待久了,他才会把头一仰、身子一挺,提示我们快带他去一个新地方。
我们沿着蜿蜒的石径,向梅林深处走去。行进已经没有预定的路线,仿佛是在跟着感觉走。我们一边走,一边不停地跟宝宝说话,以防他慢慢睡着。来至一个拐弯处,突觉眼前一亮,一位领导正抱一小孩朝这边走来。领导步履轻松,满脸惬意,他的夫人紧跟其后,正是那种形影不离的亲密距离。我从来没有在节假日在遗爱湖公园遇见过领导,更是头一回看见领导抱孩子。我不免有些意外的惊喜。远远就打招呼,上前去询问领导抱的是孙子还是外孙。领导说是外孙,已经两岁多了。我也把小外孙介绍给领导。领导说,你也是带外孙来晒太阳的?我说,是啊。我们驻足路旁,相互欣赏对方的外孙,并由衷赞美两个宝宝。对于这位领导,我平时也不是想见就能见着的,谁曾想今天会在这里、在这种情境下意外相见呢?而且我们拥有同样的身份,正做着同样的事情,这让我感到荣幸。人到我们这种岁数,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恐怕是最最开心的事情。今天,两个开心的外公,竟在无意中走到了一起,好不叫人感慨。人们常说,英雄所见略同,我们这是什么略同呢?我化用了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两句诗:遗爱湖畔春光好,梅花时节喜逢君。以表喜悦之情。对于这次邂逅,两个小宝宝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喜。我那刚满四个月的小外孙,在一个两岁多的北京小男孩面前,显得很不自信,怯生生的。一点也不像先前,只要见到比他大的孩子就两眼放光,就主动示好。他是不是想说,小哥哥,你怎么比我还帅呢?
领导是位在黄州,在整个黄冈都家喻户晓的人。人们平时所见,那绝对是正版的领导形象。何曾见他抱过孩子?更何况是在家人难得相聚的周末,在这平民百姓视为乐园的遗爱湖,他就象平常人家的外公一样,抱着外孙,跟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不露声色地行走、观赏,与民同游,与民同乐。这其实也是一道独特的景观。一个人的地位再高,事业再辉煌,总还是要像平民百姓那样过日子,像他们那样尽情享受人间的温暖与幸福时光。人们看到的是他怀抱外孙,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形象,更看了他的平民心怀,这肯定让人感到可亲可敬。所以,不少人悄悄将手机对着他,看似在若无其事地拍摄园中的景象,实则是在记录这温馨的一幕。
我突然记起不知是哪朝哪代哪位诗人的诗句“偷得浮生半日闲”。用手机一查,原来是唐人李涉在《题鹤林寺僧舍》中所写。它的上一句是“因过竹院逢僧语”,把“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原因交待得清清楚楚。我于是又生出一个悖论。作为主政一方的大忙人,领导是因为有半日之闲,才抱着外孙来遗爱湖,还是因为要抱外孙,才有这难得的半日之闲呢?
分别之后,我对妻子、女儿说:今天这位外公抱着外孙带着家人来遗爱湖赏梅,一下子看到这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也在赏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
妻子、女儿对我视而不答,我的小外孙也只用有些迷糊的小眼看着我。
一个写文章的人少不了要把写出的文章拿出来自我欣赏,那怡然自得的快乐与满足,是他人难以体会的。但写文章的人更希望他的文章得到更多人的欣赏,这欣赏的人越多,写的人就越欣慰,越有成就感。这恐怕是天下做文章之人的最大追求。他也是做文章的人,而且做的是一篇很大的千秋文章。只是他的文章不是写在纸张上,也不是用键盘敲在电脑里。这文章书写在黄州大地之上,这如椽巨笔的书写经历了十二个寒来暑往。文章里有春夏秋冬,风花雪月,也有松竹梅兰。尽管这篇大文章有许多人参与,但他一直是当之无愧的主笔。如今,这篇千秋大作刚刚全面完成,徜徉在鸿篇巨制之中,流连于字里行间之外,与欣赏这篇大文章的无数欣赏者一道欣赏自己擘画的大作,其心情,与我等普通欣赏者无相异乎?
经我这样一说,妻子、女儿都会心一笑,小外孙的小眼也闪亮闪亮了。
(2019年2月25日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