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师范学院肖体仁老师的诗,无论旧体还是新诗,我是真心喜欢。它的题材家常、语言家常、情感家常、飘浮着一种音乐感的萦回,淌出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余味悠长。
此外,肖老师还是诗歌理论及诗歌美学方面的专家,曾出版学术专著《诗歌形式美学》。我一普通文学爱好者,就凭我那点“三脚猫”功夫,是断然不敢对老师诗歌创作技巧进行妄评的,如此,我只能避开技巧,从诗句的字里行间,去触摸作者生活中滋心养眼的莫名感动、生活至理和淳朴洁净的灵魂。
首次读到肖老师的诗歌是2年前,篇名叫《磨镰曲》,一首农村题材诗:“山村四月麦香飘,社员月下磨镰刀。要问哪把钢锋好,麦浪淬火见低高。”这首诗歌原刊载于1978年2、3期合刊的《沱江文艺》,1949-1979年内江地区建国三十周年《文学作品选》又将其精选入,我是从建国三十周年内江《文选作品选》一书中读到的,此书是我在甘泉寺旧书摊花20元淘得,书里还选载了茅盾文学奖作品——周克芹的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始发初稿。《磨镰曲》创作背景是70年代末,尽管过去了40多年,但阅读此诗,依然让我深切地感受到,那时人民劳动的高昂激情、干劲冲天、积极向上,以及整个社会精神焕发的面貌,也许是我经历过那样的历史际遇,所以特有共鸣。此诗简洁朴实、透明直白,没有脂粉,没有卖弄,普通得就像家门口那条潺潺的小溪,但作者巧妙为我们捕捉到了丰收喜悦、劳动本美、生活本美,还有诗歌本身蕴含的“家常本真本味”。肖老师这样的田园诗歌,接着我又有幸读到了两首,一首《挖秧田》:“风萧萧兮春水寒/为温饱兮挖秧田/受过寒兮方知暖/吃得苦兮才懂甜”,另一首《油菜花开》:“昨夜春风过/金黄洒满坡/菜花千万朵/没有汗珠多”,这些如山泉般清澈的诗句,总会蕴藏一点点人间烟火气的生活哲理,这些充满至诚情感、接地气的世俗哲理,因语言本真、于平淡中又各有闪光之处,不经意间,已厚植于读者心中,或照亮其前行的人生之路。
好的文学作品,必定来源于生活,肖老师的每一首诗,都是生活的剪影,没有假大空,没有无病呻吟,更没有故作高深,他往往于“凡人小事小景”中,巧妙地把自己所亲身经历,觉得有趣、有美、有爱、有悟的,羽化为诗,不管是有意的,无意的,以此来记录生活、抒发情感、反映当下现实。前不久,肖老师跟一群驴友去内江资中春游,写了一首《船游资中杨柳滩》,并配图发文:“春水船行杨柳滩/桃花红艳菜花妍/追花村女满芳甸/不知哪朵最喜欢”,诗词融图、画染诗歌,风趣极致,这是我对此诗最深的感触。作品中 “水”“船”“滩”“桃花”“菜花”“村女”,个个争春撩人,有温度、有色彩、有气息、有笑声、有嬉皮,更有作者及画中人物对生活、对大自然之敬宠和满满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在她们如花的笑容中,如明净溪水缓缓流淌,与大自然天然成趣,个性鲜明,朴实而“绿色”,我最在意的是诗歌中最调侃的那句“不知哪朵最喜欢”,读着读着,我的情感温度陡然冲高,说真的,要我来回答的如此问题,那请原谅我不厚道地告知:“我心大心野,朵朵我都喜欢,谁叫她们天生丽质,养眼撩心,尤其绽放在这春心萌动、暖意融融的春天。”肖老师的诗,就是这么质朴,这么勾心,总能撩起我内心那份不安分的冲动和惊喜,原来,唐朝老李(李白)《将敬酒·君不见》中的 “人生得意须尽欢”,早早融入了我人生的血液。
阳春三月,肖老师赠我诗集《鹤鸣流韵》,我很是欣喜,在书中,他的作品依然闲适本味,耐读回甘,其中《春雨》写道:“春雨浸软了三月/思恋抽出新芽/它悄悄拱破故土/寻找那道篱笆/我家的瓜藤/常去她家串门/她家的桃枝/最爱探望我家/我常为她/送去她家的蜜桃/她常给我/捧来我家丝瓜/雨线拉长了思恋/攀过那道篱笆/想看看那株桃树/是否已经开花”这首诗打趣、平常,全文没有一个美字,但邻里间和睦相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和人性至美,在读来超强的乐律感中舞蹈纸间。
在《断墙上的一只猫》一诗中,写道:“路边的一处断墙上/有一只慵懒的小猫/在阳光下旁若无人地睡觉/任人怎么呼唤他/他也不理不睬 不动不叫/偶尔翻过身 伸个懒腰/倒下去 继续睡/梦回外婆桥/天有多蓝 云有多高/通通不想知道/自由自在的感觉/嘿 真好”如此逍遥自在,如此平淡静好,这些诗画意境,肖老师信手拈来,却透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它体现出的,也是诗人的某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情致,宋代诗人程颢《秋日》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确,也如著名散文家汪曾祺老先生所说:“惟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不妨,我们也静下心来,学会咀嚼生活的平凡与本味。
世界万物皆有情,难得最是心从容,家常琐事、一株小草、一朵云、一只鸟……如此平淡琐细,作者都会巧取独到的视角、用轻盈的文字串气起生活的音符,自酿出一杯欢喜,冲淡尘世的苦意,让我们看到作者“诗意的活着”和恬淡的人生,还有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观察。透过诗行,我仿佛又看见作者那副令人羡慕的悠然:“静笃在自己一生时光的馨香里,把心舒展在明媚的阳光下,仰着脖子,把歌声送上去,俯下身子,把诗行固定在纸笺上,养一抹馨香来供养清凉的灵魂。”在《甜城谣》中,也会读出那异曲同工的意境和惊喜:“依青山/偎碧江/楼台接苍茫/春雨满城杨柳绿/秋风两岸桂花香/大千故里如画廊/美同山水长/通四海/达三江/大路正朝阳/西林古渡长虹起/大洲歌舞夜未央/甜城自古产蜜糖/如今更芬芳”。
诗人有小爱,也不乏大爱,他的《思恋台湾》,情感笃厚,字字温暖,读来无不令人动容,更于平淡中意蕴出了作者浓浓的民族大爱:“在台湾/最难舍那片湛蓝/它深不可测/它高不可攀/那是浩瀚的大海/那是辽阔的蓝天/在台湾/最留恋那方温暖/它薄如丝绸/它轻如梦幻/那是宝岛的阳光/那是台胞的语言”。
读完肖老师创作、刊发的100余首诗,尽管从时间上跨越40多年,但肖老师诗歌,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从肌理到质地,自始至终,都一脉相承,秉持了他骨子里的诗歌理念——用陈酿多年的至真情感,在时光的岁月中,录真情景、记真性情 ,达真思想,为我们慢煮出一份份原汁原味、清香可口的“家常素餐”,营养读者,引领读者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自然纯美、生活纯美、人性纯美,这正是诗人的性格和人生的从容所致。如此创作,肖老师自己在诗歌理论中曾坦言:“诗人用形象和图画说话。我一直信守这一诗学原则,往往触景生情,见图起意,诗意从形象生发,绝不凌空蹈虚。”也正如《毛诗序》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品味肖老师的诗,其实也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积极启发:真正的美,不在远方,也从未远离,就在身边的凡人琐细中,我们应该本真、诗意的活着,热爱生活,善观万物,尤其在纷繁浮躁、快节奏的社会当下,沉下心来,去自然、社会中发现可贵的温暖和静美,让灵魂在诗歌里舞蹈,为自己的精神找到一个意蕴非凡的归宿。
行文至此,我想起了前不久阅读的《白洋淀之曲》后记,其中,著名作家孙犁坦承,好诗应该有力量:“号召的力量,感动的力量,启发的力量,或是陶冶的力量。”肖老师的这些“家常”诗歌,何尝不是如此,真是“诗歌至味乃 ‘家常’,平淡琐细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