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郎咸勇的头像

郎咸勇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807/23
分享

攻其一点  兼及其余


攻其一点  兼及其余

——汪曾祺《侯银匠》赏析

《侯银匠》读完了,沉吟之余,我颇感醇香满口,余韵袅袅。在短短一篇小说中,作者信手拈来日常事,略加点缀便成篇,结构简易而不简单,文笔平实而自有情致。汪曾祺,可谓写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圣手高人啊。

有人说,汪曾祺是一壶极品工夫茶,须慢慢斟酌,悠悠品咂,方能体味出其中滋味,信夫。

《侯银匠》是从一首儿歌入手的——

白果子树,开白花,

南面来了小亲家。

亲家亲家你请坐,

你家女儿不成个货。

叫你家女儿开开门,

指着大门骂门神。

叫你家女儿扫扫地,

拿着笤帚舞把戏。

儿歌即是民谣,从儿歌写起,别有一番风味,其作用当然首先在于“起兴”,“起兴”者,乃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里是用儿歌引出了侯家故事,对侯菊的出场起到了呼唤作用;而儿歌中的女儿粗野颟顸,狂放不羁,难比侯菊之精明能干,出类拔萃,这里就对侯菊起了反衬作用,可谓一石三鸟啊。

侯银匠实在是位能干的工匠啊,他“一天就这样丁丁笃笃地敲,戴着一副老花镜”,不仅如此,他还很有经济头脑,颇善算计,“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他把自己的这一基因优势,遗传给了女儿,这就为后文侯菊巧手绘轿子,带着花轿出嫁,从而在经济上不输于两位嫂子,先暗伏了一笔。

侯银匠早年丧妻,实乃人生之不幸,但这又为侯菊之早熟,小小年纪,就扫地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支撑家庭,创设了一个背景,于是正面描写了侯菊之早熟能干。

同时,作者还侧面描写了侯菊一笔——“街坊四邻都很羡慕侯银匠有这么个好女儿,有的女孩子躲懒贪玩,妈妈就会骂一句:‘你看人家侯菊!’”,就以女孩子的躲懒贪玩侧面映衬了侯菊之能干。

说到谈婚论嫁,侯菊更是胸有丘壑,满腹韬略啊。

当她知道自己的未婚夫是陆家粮行老三时,心里很乐意,嘴上却不说乐意,而是说“爹作主”,作者笔端一抖,就以这个细节描写,使得笔下侯菊,如浮雕般凸现,这写尽一个女孩子又高兴又羞怯的神态啊。

在对待嫁妆上,她更是毫不含糊,要知道,自己老子就是个银匠啊,可她对银饰却“连正眼都不看”,她有自己的微妙想法,她对爹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都是有钱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不说自己喜欢金饰,却说这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这侯银匠只得“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是啊,《春秋》有微词,史家多曲笔,苦什么,甜什么,只有这侯银匠心里明白啊,于是,作者神余言外,笔端狡狯地为我们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任尔驰骋,任尔领悟,从而增加了文章的容量。

甜什么呢,侯银匠当然为有这么个能干懂事的女儿而高兴;或许他还想到了以后的日子里,小两口恩恩爱爱,甜甜蜜蜜,小日子越过越好;或许还为自己的晚年能托上女儿的福,成为“啃嫩”一族而高兴;苦什么呢,首先就是,自己自鸣得意、终生仰仗的手艺,女儿竟不喜欢,这颇有点让人有点失落啊;其次由女儿之出嫁,自然回想到了和妻子那曾经的甜美,而今斯人已邈,随风而逝,能不让人满腹怅惘么;第三,他还可能想到女儿的精明巧言,机杼在胸,女大外向,胳膊肘子向外翻,并由此而联想到自己从此孤身一人,晚景悲凉,不禁悲从中来,呜呼,苦啊。

闲话少叙,再说侯菊。

侯菊确实是个能干的姑娘,也是个手巧的姑娘啊,这表现在她改妆花轿上,你看她一天到晚,飞针走线,绣了丹风朝阳,绣了流苏走水,绣了八仙庆寿,还做了两条金龙,眼睛乌黑闪亮,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这为她再次赢得了街坊邻居的一致口碑和不胜钦敬,这是写尽侯菊之巧,当然也是侧面映衬侯银匠之巧了,就让读者就想到了前面写侯银匠之能干、侯菊之能干;另外,也为侯菊出嫁后之能干,做了必要的铺垫,“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软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各人吃菜爱咸爱淡也都不同。侯菊竟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一个盘子里炒出不同味道的菜”。

几处文字,正如草中之蛇,于彼见头,于此见尾;又如空中之龙,彼处见首,此处见爪,均是遥遥照应啊。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坐着自己手制的花轿出嫁了,鞭炮一响,老银匠倏然泪下,这里写尽人生晚境之悲凉,并再次设置空白,点燃读者再创造的干薪,使得作品内涵得到大大扩展和延伸,呜呼,侯银匠从此空巢独守,孑然一身矣。

侯菊走了,带走了侯银匠的所有欢乐和人生希望,他就像掉了魂,有时他以为女儿还在身边,就大声喊菊子,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这是无奈的笑,辛酸的笑,是比哭都难受的笑。女儿有时也回来看看他,但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走了,是啊,陆家一天也离不开她啊,侯菊之能干,让侯银匠又是骄傲,又是心酸,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啊,这是好事呢,还是坏事,世上的事情就这么让人难以说的清,道的明。

侯菊乘坐的轿子,就留在了侯家,这就照应了前文侯菊之巧手绘轿,同时这轿子让她月月有进项,还有她的金首饰,均不输与两位嫂子,可见侯菊之精明,这均是作者用心处。

侯菊从小训练有素,出嫁后更是出类拔萃、矫矫不群,两位嫂子自然难与比肩,于是她当之无愧的赢得了公婆的赏识与信赖,于是钥匙在手,唾手荣登当家少奶奶之尊位。

小说对侯菊的两位嫂子,只作简单一笔——“大嫂子、二嫂子好吃懒做,饭摆上桌,拿碗盛了就吃,连洗菜剥葱,涮锅、刷碗都不管”,这假对侯菊起了反衬之用,每看到此,我常作如下设想,不知两位大嫂子,该如何面对这位人中之凤的小妯娌呢,是羡慕嫉妒恨呢,还是自卑无奈,甘拜下风呢,窃以为,当一个人遇到了禀赋过人的对手时,如果你觉得不能战胜他,最好是与人为善,方能免遭攻击,两位嫂子,我说对不对啊。

情节渐近结尾,小说峰回路转,天外兀然飞来奇笔,作者用了两句唐诗作结束,“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捉摸、文不对题,作者自己也是这么说的。

然而,窃以为这才是真正的圣手妙文,它让人感到是那么的恰如其分,绝非溢美之词。你想啊,侯银匠是一个工匠,不识字无学问,这文不对题,就正契合了他的文化档次;其次,这两句唐诗氤氲着一层空荡荡、湿漉漉的莫名哀愁,正是侯菊出嫁后侯银匠空家独守的落寞感受啊,这里作者不求形似,唯求神似,乃是极天才的一笔;第三,小说以儿歌开始,以诗句结尾,在结构上也达到了前后呼应,遥相呼应啊。

呜呼,这真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瞬点睛,精神全出,这句不恰当的诗句堪称是斫丑石为美玉,化腐朽为神奇,汪曾祺,高人也,你不服么。

另外,这篇小说题目为《侯银匠》,而小说的内容多写侯菊,谁是主要人物呢,这让人有些费解啊。

对此,我想到了很多。

我首先想起了《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中所写甄士隐嫡妻封氏,曹雪芹赋予她“情性贤淑,深明大义”的性格,脂砚斋点评是“八字正是写日后之香菱,见其根源不凡”,而写到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脂砚斋再次点批“总写香菱根基,原与十二钗无异”。

这里写甄士隐夫妇,乃是为写日后之香菱,是对香菱的侧面映衬,预先铺垫啊。

其次我想起了《左忠毅公逸事》,题目曰《左忠毅公逸事》,而文章仅前半部写左光斗,后半部则写史可法。

窃以为,写史可法,是从侧面映衬左光斗,因为是左光斗教育了史可法,因而写史可法可丰满左光斗的形象,续写左光斗的功业,史可法正是左公辉煌伟大人格的长长影子啊。

《侯银匠》之写侯菊,也是为了写侯银匠,从血缘上看,侯菊是侯银匠生命之延续,从人格上看,侯菊为人深受乃父之影响,写侯菊正是对侯银匠的侧面映衬,是为了丰满侯银匠的形象。

总之,《侯银匠》没有重彩浓墨,没有隽言妙语,不耍花枪,不尚修饰,通篇无惊人之举,无骇人之言,其耐人寻味处,全在于一个自然,正所谓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语言变瑰奇,又如吴敬梓之写周进——“直书其事,不加论断,而是非立见”,正是同一机杼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