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郎咸勇的头像

郎咸勇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8/09
分享

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桃花源记》

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桃花源记》

 

汪曾祺先生将其散文直接名之曰《桃花源记》,这就与陶渊明那篇千古名作眉目传情,遥以心照,就沾名人之光,在题目上先胜出一分。

文章开门见山,径直而言“汽车开进桃花源”,此言也,就紧紧回扣了题目。

人们坐在车中,“一眼看见一棵桃树上还开着花”呢,随后,作者使用特写镜头,异常精细地描写了树上的桃花。

是的,不多,“只有一枝,四五朵”,然而窃以为,这是恰到好处,多则俗也,正如《登徒子好色赋》所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也。

接着,作者使用比喻手法描摹其颜色道“通红的,如同胭脂”,这就描写了桃花数朵,漫披春风,色彩艳丽,光泽撩人也,遂而触及游客灵魂,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心情为之一振。

尽管眼下已是“十一月天气”了,然而这里竟然“还开桃花”,对于此,作者使用拟人手法描述道“这四五朵红花似乎想努力地证明:这里确实是桃花源”,此言也,就导出了下文也。

不是么,就有这么一位“原来也想和我们一同来看看桃花源的同志,听说这个桃花源是假的,就没有多大兴趣,不来了”。

对于此人之举,作者直抒胸臆,善意戏谑道“这位同志真是太天真了”。

是啊,“桃花源怎么可能是真的呢”,因为“《桃花源记》是一篇寓言”也,至于“中国有几处桃花源,都是后人根据《桃花源诗并记》附会出来的”,是“先有《桃花源记》”,然后才有桃花源也。

作者在否定了桃花源的真实性后,为之郑重投票道“不过如果要在中国选举出一个桃花源,这一个应该有优先权”也。

其理由如下。

第一,“这个桃花源在湖南桃源县,桃源旧属武陵”,这就占尽地理优势也。

第二,“这里有一条小溪,直通沅江”,而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是这样说的么:‘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则占尽文学优势也。

既到目的地,人们“刚放下旅行包,文化局的同志就来招呼去吃擂茶”。

此言也,就导出了下面关于“擂茶”的文字。

作者首先虚言描述道“闻擂茶之名久矣”,然后又直言不讳道“此来一半为擂茶”,特别是“没想到下车后第一个节目便是吃擂茶,当然很高兴”了,如此一来,作者那酷爱美食的情绪,倏然之间就升起来了,而文章气氛也瞬间高涨也。

接着,作者描述了“擂茶”,将“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

“吃擂茶时还要摆出十几个碟子,里面装的是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炒花生、砂炒红薯片、油炸锅巴、泡菜、酸辣藠头……”,须“边喝边吃”。

对于此也,作者直抒胸臆,赞美不已,“擂茶别具风味,连喝几碗,浑身舒服”,而“佐茶的茶食也都很好吃,藠头尤其好”。

随后,作者说道“我吃过的藠头多矣,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但都不如这里的又酸又甜又辣,桃源藠头滋味之浓,实为天下冠”。

这里,作者乃是使用了正侧面描写手法展示了藠头味道之美。

读文至此,我想起了朱自清的《绿》。

是的,为了突出“梅雨潭的绿”,作者连续列举道“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

这里也是使用了侧面描写手法,映衬了“梅雨潭的绿”。

二人描写的事物各异,而其手法则相同也。

随后,作者又言道“桃源人都爱喝擂茶”,如此一来,这就把“桃源”与“擂茶”两组元素合二为一,就突出了“桃源”的地方个性特色。

“擂茶”有多重要呢,“有的农民家,夏天中午不吃饭,就是喝一顿擂茶”,怎么样,饭可以不吃,擂茶不可以不喝,就这么重要。

随后,作者远足漫游,虚笔描述了“擂茶的来历”。

作者首先虚笔描述了一则传说。

据说,诸葛亮带兵到此,“士兵得了瘟疫,遍请名医,医治无效”,有一个老婆婆毛遂自荐,“熬了几大锅擂茶”,“士兵喝了擂茶,都好了”。

对于这则传说是真是假,作者客观评点道“这种说法当然也只好姑妄听之”,因为“诸葛亮有没有带兵到过桃源,无可稽考”,特别是“根据印象,这一带在三国时应是吴国的地方,若说是鲁肃或周瑜的兵,还差不多”。

如此一来,作者就委婉否定了这种传说。

作者之所以否定这种传说,是因为他对此持有自己的见解。

作者认为“我总怀疑,这种喝茶法是宋代传下来的”,随后,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旁征博引的考证。

第一,“《都城纪胜》中‘茶坊’载:‘冬天兼卖擂茶’”。

第二,“《梦梁录》‘茶肆’条载:‘冬月添卖七宝擂茶’”。

第三,“有一本书载:‘杭州人一天吃三十丈木头’”,作者对此解释道“指的是每天消耗的‘擂槌’的表层木质。‘擂槌’大概就是桃源人所说的擂棒。‘一天吃三十丈木头’,形容杭州人口之多”也。

不仅如此,作者继续延伸文笔,远足漫游,琢磨研究了“擂”字。

第一,“擂槌可以擂别的东西,当然也可以擂茶”。

第二,“擂”字是从宋代沿用下来的。

第三,“擂”字意思是“擂而细之”,并对比而道“跟擂鼓的擂不是一个意思”。

不仅如此,作者继续文笔延伸,远足漫游,琢磨研究了“茶里放姜”。

他引经据典道“茶里放姜,见于《水浒传》,王婆家就有这种茶卖,《水浒传》第二十四回写道:‘便浓浓的点两盏姜茶,将来放在桌子上。’”

接着,他又仔细琢磨道“从字面看,这种茶里有茶叶,有姜,至于还放不放别的什么,只好阙闻了”,随之补充道“反正,王婆所卖之茶与桃源擂茶有某种渊源,是可以肯定的”。

读着这些文字,我觉得作者就像一个老学究,在手拿放大镜,皱着眉头,口中念念有词地琢磨着一篇十分费解的古文,那认真的样子可爱极了。

随后,作者再次文笔延伸,远足漫游,研究琢磨了“芝麻豆子茶”。

作者认为“湖南省不少地方喝‘芝麻豆子茶’”。

所谓“芝麻豆子茶”,就是“在茶里放入炒熟且碾碎的芝麻、黄豆、花生,也有放姜的,好像不加盐”,其与“擂茶”不同的是,“茶叶则是整的,并不擂细,而且喝干了茶水还把叶子捞出来放进嘴里嚼嚼吃了”,作者认为二者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并将其比喻为“擂茶的嫡堂兄弟”。

作者文笔继续延伸着,虚笔回顾了“湖南人爱吃姜”。

十多年前,作者“在醴陵、浏阳一带旅行”,“公共汽车一到站,就有人托了一个磁盘,里面装的是插在牙签上的切得薄薄的姜片,一根牙签上插五六片,卖与过客”,而“本地人掏出角把钱,买得几串,就坐在车里吃起来,像吃水果似的”。

对于此也,作者解释道,“大概楚地卑湿,故湘人保存了不撤姜食的习惯”,且“生姜、茶叶可以治疗某些外感,是一般的本草书上都讲过的”,尤其是“北方的农村也有把茶叶、芝麻一同放在嘴里生嚼用来发汗的偏方”,于是作者认为,“说擂茶最初起于医治兵士的时症,不为无因”,此言也,就呼应了诸葛亮带兵到桃源的传说。

喝了擂茶,他们又到“山上桃花观里看了看”。

桃花观“进门是一正殿,往后高处是‘古隐君子之堂’”。

而其“两侧各有一座楼”,“一名‘蹑风’,用陶渊明‘愿言蹑轻风’诗意”;一名‘玩月’,用刘禹锡故实”;且“楼皆三面开窗,后为墙壁,颇小巧,不俗气”。

观里的建筑特点是“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作者对此直抒胸臆道“虽为道观,却无甚道士气”,因为这里“既没有一气三清的坐像,也没有伸着手掌放掌心雷降妖的张天师”。

而楹联倒是颇多,然“联语多隐括《桃花源记》词句,也与道教无关”,作者对此补充解释道“这些联匾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一看山的老人摘下藏了起来,没有交给破四旧的红卫兵,故能完整地重新挂出来,也算万幸了”。

上午看了桃花观,他们“下午下山,去钻了‘秦人洞’”。

作者紧扣《桃花源记》里的描述,认为“洞口倒是有点像《桃花源记》所写的那样,‘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

“洞里有小小流水,深不过人脚面,然而源源不竭,蜿蜒流至山下”

虽然“走了十几步,豁然开朗了”,但并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而其“后面有一点平地,也有一块稻田,田中插一木牌,写着:‘千丘田’,实际上只有两间房子那样大,是特意开出来种了稻子应景的”。

另外,还有“两个水池子”,而“山上有一个擂茶馆”,“再后就又是山了”,对于此也,作者淡淡言道“如此而已”,言辞之间,尽显失落之情也。

对于上面的景点,作者言道“不少人来看了,都觉得失望,说是‘不像’”,作者对此评点曰“这些同志也真是天真”,并紧扣了《桃花源记》的内容,进一步戏谑道“他们大概还想遇见几个避乱的秦人,请到家里,设酒杀鸡来招待他一番,这才满意”。

这就再次呼应了前文那位“听说这个桃花源是假的,就没有多大兴趣,不来了”的同志。

“看了秦人洞”后,他们“便扶向路下山”了。

“便扶向路”者,语出《桃花源记》,可见作者这篇散文与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血缘亲情也。

随后,作者描述了方竹亭。

“山下有方竹亭,亭极古拙”,如何“古拙”,“四面有门而无窗,墙甚厚,拱顶,无梁柱”,有人说是“明时所筑”,作者以为“似可信”。

既然是“方竹亭”,则必有方竹也,作者虚笔描述道“亭后旧有方竹,为国民党的兵砍尽”。

说到竹子,作者文笔延伸描述道“竹子这个东西,每隔三年,须删砍一次,不则挤死;然亦不能砍尽,砍尽则不复长”矣。

真是闻所未闻也,由此可见作者阅历之丰富,学养之深厚,就为我们增补了关于竹子的知识,而其言辞之间,亦委婉展示了对于国民党兵伐竹之举的不满,且隐讽了战争之责也。

现在呢,“方竹亭后仍有一丛细竹”,作者引用“导游的说明牌上”的说明道“这种竹子看起来是圆的,摸起来是方的”。

作者随之“摸了摸,似乎有点楞”,接着又摇首否定道“一切竹竿似皆不尽浑圆”也。

对于此,作者委婉调谑道“这一丛细竹是补种来应景的”,接着又使用对比手法而言“和我在成都薛涛井旁所见方竹不同”,因为薛涛井旁的方竹“是真正‘的角四方’”也。

说了竹子,作者又描述道“方竹亭前原来有很多碑”,而文革期间“都被红卫兵椎碎了”,如今只“剩下一些石头乌龟昂着头空空地坐在那里”

“昂着头”者,就十分逼真地描写了乌龟的形貌特点,而“空空地”也,就赋予了乌龟以寂寞无聊的情感,这里均使用了细节描写,暗暗指斥了文革罪责也。

行文至此,作者文笔进一步延伸虚写道“据说有一块明朝的碑,字写得很好,不知还能不能找到拓本”。

“旧的碑毁掉了”,而今“新的碑正在造出来”,作者随后描写了几个石工斲治石碑的场面。

作者特意描写了一位斲碑的小伙子,但见他“在一块桃源石的巨碑上浇了水,用一块油石在慢慢地磨着”,因为“桃源石很硬,磨起来很不容易”,于是就问他“磨这样一块碑得用多少工”,小伙子说“好多工啊?那晓得呢!反正磨光了算”,作者对其言其行评点道“这回答真有点无怀氏之民的风度”。

“无怀氏”者,上古帝王也,传说在其治理下,民风淳朴,而陶渊明曾以“无怀氏之民”自比,表明了自己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渴望恬静、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

如此一来,就暗暗紧扣了《桃花源记》也。

既到“桃花源”,先吃了擂茶,又参观了桃花观,钻了“秦人洞”,还观赏了方竹亭,见识了斲治场面,文章就为该结束而做总结了。

于是,晚饭后,“管理处的同志摆出了纸墨笔砚,请求写几个字”,作者就把上午吃擂茶时想出的诗写给了他们。

诗歌是这样的“红桃曾照秦时月,黄菊重开陶令花。大乱十年成一梦,与君安坐吃擂茶”。

窃以为,这首诗歌该做如下理解。

诗歌第一、二两句意思是说,那艳红的桃花曾为秦时明月照耀过,而那金黄的菊花再次开放,在昔日这曾是陶令喜欢的花。

此二言也,均是古今相连,虚实结合也。

诗歌第三、四两句意思是说,文革大乱之十年也,倏然而过,犹如一场大梦,如今我与你们安坐于此,欣然享用擂茶。

诗歌第三句之“大乱十年”者,使用虚写手法,展示了作者对于文革的否定;诗歌第四句则是使用了实写手法;如此一来就再次使用了虚实结合手法也。

随后,作者又描写了小招待所的栏杆外面,“竹树萧然,极为幽静”,此言者,颇含桃源风韵也。

对于这些竹子,作者评点道“桃花源虽无真正的方竹,但别的竹子都可看”,这里的“竹子都长得很高,节子也长,竹叶细碎,姗姗可爱,真是所谓修竹”也。

这里的“树都不粗壮,而都甚高”,对于此,作者使用拟人手法解释道“大概树都是从谷底长上来的,为了够得着日光,就把自己拉长了”。

“竹叶间有小鸟穿来穿去”,其色也,作者比喻道“绿如竹叶”,身形“才一寸多长”,小得让人心疼,尤为可爱。

于是,作者不禁吟诗赞曰:“修竹姗姗节子长,山中高树已经霜。经霜竹树皆无语,小鸟啾啾为底忙?”

窃以为,这首诗歌在结构上颇具特色也。

诗歌第一、二句意思是说,修竹姗姗可爱,竹节修长;那山中高树已是身经秋霜。此二言也,分别描述了修竹和高树也。

诗歌第三句意思是说,身经秋霜的修竹和高树皆默默无语。

此言也,使用了拟人手法,如此一来,就总述整合了诗歌前二言也。

于是,诗歌前三句在结构上就构成了“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而在内容上则是描写了山中植物也。

诗歌第四句意思是说,小鸟啾啾鸣叫着,倏来倏往,到底为什么而忙忙碌碌呢?此言也,亦是使用了拟人手法。

读文至此,我蓦然想起了钱选《春暮》“独挥羽扇成何事,更叹芒鞋为底忙”的诗句。

一夜无话,第二天晨起,“至桃花观门外闲眺,下起了小雨”。

作者再次赋诗道:“山下鸡鸣相应答,林间鸟语自高低。芭蕉叶响知来雨,已觉清流涨小溪。”

这首诗歌,可如下解读。

诗歌第一、二句意思是说,山下鸡鸣,相互应答,而林间鸟语,时高时低。

窃以为,诗歌第一句暗暗应和了《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之言也。

诗歌第三、四句意思是说,听到芭蕉叶的沙沙声响,知道下起了雨,回首之间,顿感小溪猛涨,但见波浪翻腾,洪涛倾泻。

俯首暗思,诗中的“小溪”也,也应该是暗暗应和了《桃花源记》里的“缘溪行”吧,窃以为作者不无此意。

行文最后,作者说“做了一日武陵人”,此言也,就契合了“桃花源记”也,而临去之时,“看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这就照应了文章内容,而“门口的桃花还在开着”,这就照应了文首,构成了首尾呼应也。

如此一来,作者就在结尾的尺寸之间,又一次展示了其左右钩连、前后构架的笔下功夫也,让人佩服。

 

附:

 

桃花源记

 

汽车开进桃花源,车中一眼看见一棵桃树上还开着花。只有一枝,四五朵,通红的,如同胭脂。十一月天气,还开桃花!这四五朵红花似乎想努力地证明:这里确实是桃花源。

有一位原来也想和我们一同来看看桃花源的同志,听说这个桃花源是假的,就没有多大兴趣,不来了。这位同志真是太天真了。桃花源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桃花源记》是一篇寓言。中国有几处桃花源,都是后人根据《桃花源诗并记》附会出来的。先有《桃花源记》,然后有桃花源。不过如果要在中国选举出一个桃花源,这一个应该有优先权。这个桃花源在湖南桃源县,桃源旧属武陵。而且这里有一条小溪,直通沅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是这样说的么:“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刚放下旅行包,文化局的同志就来招呼去吃擂茶。闻擂茶之名久矣,此来一半为擂茶,没想到下车后第一个节目便是吃擂茶,当然很高兴。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吃擂茶时还要摆出十几个碟子,里面装的是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炒花生、砂炒红薯片、油炸锅巴、泡菜、酸辣藠头……边喝边吃。擂茶别具风味,连喝几碗,浑身舒服。佐茶的茶食也都很好吃,藠头尤其好。我吃过的藠头多矣,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但都不如这里的又酸又甜又辣,桃源藠头滋味之浓,实为天下冠。桃源人都爱喝擂茶。有的农民家,夏天中午不吃饭,就是喝一顿擂茶。问起擂茶的来历,说是:诸葛亮带兵到这里,士兵得了瘟疫,遍请名医,医治无效,有一个老婆婆说:“我会治!”她熬了几大锅擂茶,说:“喝吧!”士兵喝了擂茶,都好了。这种说法当然也只好姑妄听之。诸葛亮有没有带兵到过桃源,无可稽考。根据印象,这一带在三国时应是吴国的地方,若说是鲁肃或周瑜的兵,还差不多。我总怀疑,这种喝茶法是宋代传下来的。《都城纪胜》中“茶坊”载:“冬天兼卖擂茶”。《梦梁录》“茶肆”条载:“冬月添卖七宝擂茶”。有一本书载:“杭州人一天吃三十丈木头”。指的是每天消耗的“擂槌”的表层木质。“擂槌”大概就是桃源人所说的擂棒。“一天吃三十丈木头”,形容杭州人口之多。

擂槌可以擂别的东西,当然也可以擂茶。“擂”这个字是从宋代沿用下来的。“擂”者,擂而细之之谓也,跟擂鼓的擂不是一个意思。茶里放姜,见于《水浒传》,王婆家就有这种茶卖,《水浒传》第二十四回写道:“便浓浓的点两盏姜茶,将来放在桌子上。”从字面看,这种茶里有茶叶,有姜,至于还放不放别的什么,只好阙闻了。反正,王婆所卖之茶与桃源擂茶有某种渊源,是可以肯定的。湖南省不少地方喝“芝麻豆子茶”,即在茶里放入炒熟且碾碎的芝麻、黄豆、花生,也有放姜的,好像不加盐,茶叶则是整的,并不擂细,而且喝干了茶水还把叶子捞出来放进嘴里嚼嚼吃了,这可以说是擂茶的嫡堂兄弟。湖南人爱吃姜。十多年前在醴陵、浏阳一带旅行,公共汽车一到站,就有人托了一个磁盘,里面装的是插在牙签上的切得薄薄的姜片,一根牙签上插五六片,卖与过客。本地人掏出角把钱,买得几串,就坐在车里吃起来,像吃水果似的。大概楚地卑湿,故湘人保存了不撤姜食的习惯。生姜、茶叶可以治疗某些外感,是一般的本草书上都讲过的。北方的农村也有把茶叶、芝麻一同放在嘴里生嚼用来发汗的偏方。因此,说擂茶最初起于医治兵士的时症,不为无因。

上午在山上桃花观里看了看。进门是一正殿,往后高处是“古隐君子之堂”。两侧各有一座楼,一名“蹑风”,用陶渊明“愿言蹑轻风”诗意;一名“玩月”,用刘禹锡故实。楼皆三面开窗,后为墙壁,颇小巧,不俗气。观里的建筑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虽为道观,却无甚道士气,既没有一气三清的坐像,也没有伸着手掌放掌心雷降妖的张天师。楹联颇多,联语多隐括《桃花源记》词句,也与道教无关。这些联匾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一看山的老人摘下藏了起来,没有交给破四旧的红卫兵,故能完整地重新挂出来,也算万幸了。

下午下山,去钻了“秦人洞”。洞口倒是有点像《桃花源记》所写的那样,“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洞里有小小流水,深不过人脚面,然而源源不竭,蜿蜒流至山下。走了十几步,豁然开朗了,但并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后面有一点平地,也有一块稻田,田中插一木牌,写着:“千丘田”,实际上只有两间房子那样大,是特意开出来种了稻子应景的。有两个水池子,山上有一个擂茶馆,再后就又是山了。如此而已。因此不少人来看了,都觉得失望,说是“不像”。这些同志也真是天真。他们大概还想遇见几个避乱的秦人,请到家里,设酒杀鸡来招待他一番,这才满意。

看了秦人洞,便扶向路下山。山下有方竹亭,亭极古拙,四面有门而无窗,墙甚厚,拱顶,无梁柱,云是明时所筑,似可信。亭后旧有方竹,为国民党的兵砍尽。竹子这个东西,每隔三年,须删砍一次,不则挤死;然亦不能砍尽,砍尽则不复长。现在方竹亭后仍有一丛细竹,导游的说明牌上说:这种竹子看起来是圆的,摸起来是方的。摸了摸,似乎有点楞。但一切竹竿似皆不尽浑圆,这一丛细竹是补种来应景的,和我在成都薛涛井旁所见方竹不同,——那是真正“的角四方”的。方竹亭前原来有很多碑,文化大革命中都被红卫兵椎碎了,剩下一些石头乌龟昂着头空空地坐在那里。据说有一块明朝的碑,字写得很好,不知还能不能找到拓本。

旧的碑毁掉了,新的碑正在造出来。就在碎碑残骸不远处,有几个石工正在丁丁地亚斤治。一个小伙子在一块桃源石的巨碑上浇了水,用一块油石在慢慢地磨着。碑石绿如艾叶,很好看。桃源石很硬,磨起来很不容易。问:“磨这样一块碑得用多少工?”——“好多工啊?那晓得呢!反正磨光了算!”这回答真有点无怀氏之民的风度。

晚饭后,管理处的同志摆出了纸墨笔砚,请求写几个字,把上午吃擂茶时想出的四句诗写给了他们:

红桃曾照秦时月,

黄菊重开陶令花。

大乱十年成一梦,

与君安坐吃擂茶。

晚宿观旁的小招待所,栏杆外面,竹树萧然,极为幽静。桃花源虽无真正的方竹,但别的竹子都可看。竹子都长得很高,节子也长,竹叶细碎,姗姗可爱,真是所谓修竹。树都不粗壮,而都甚高。大概树都是从谷底长上来的,为了够得着日光,就把自己拉长了。竹叶间有小鸟穿来穿去,绿如竹叶,才一寸多长。

修竹姗姗节子长,

山中高树已经霜。

经霜竹树皆无语,

小鸟啾啾为底忙?

晨起,至桃花观门外闲眺,下起了小雨。

山下鸡鸣相应答,

林间鸟语自高低。

芭蕉叶响知来雨,

已觉清流涨小溪。

做了一日武陵人,临去,看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门口的桃花还在开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