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开在心灵的荞麦花》
《开在心灵的荞麦花》这篇小小说,展示了“我”这位“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命运沉重打击下的情绪变化过程,从烦乱、失魂落魄到微醉、心酸,最后到感动、激动万分,真可谓波澜滔滔,跌宕起伏啊。
在小说中,使用了写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使用了以景衬人手法,可谓烘托出灵性,映衬见真情;其中还使用了抑扬结合手法、卒章显志手法和象征手法,这些都使得这篇小小说颇具教学价值,实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教学佳作啊。
下面,就让我们来鉴赏这篇小小说。
这篇小小说开篇就使用了环境描写,但见“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而在“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
就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之中,人物依依出场了,只见“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
文章开篇描写了故事发生的自然背景,既是写实,也极力渲染了天气之炎热,烘托了“我”在高考落榜后烦躁、郁闷的心情。
而“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一言,也是既有写实之用,也暗暗象征了“我”这个“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之前途黯淡无光啊。
随后,作者把“七月的天空”比喻成“大火炉”,并形象描述了它“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这里就以“村夫般的沧桑”反衬了“我十七岁的青春”,并再次把“我的心情”比喻为“这暴热的天气”,展示了其暴怒无常。
因为“我”名落孙山了,今后“要像个农夫一样在农田里拼命劳作”,而“在生命之初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一言,就以严峻的笔调暗暗呼唤了后文中母亲的激励。
于是,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自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
这里,就使用语言描写冷峻切直地展示了“我”名落孙山时的烦躁心情。
上面一段文字使用了抑笔也,就让文章处于下落之势。
而母亲则直起腰,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浪费了这片地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等冬天给你做饴铬面吃哈。
母亲的语言,显然是对凄苦生活的超越,从中,我们可以读出她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对前途仍充满了无限希望,同时,在其语言中,不也暗含寓意么,那就是借此教育儿子,不要失望,不要烦躁,要有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就这样,文章就把“我”的烦躁不已和母亲之信心满满进行了对比描写。
是啊,“在那个贫穷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于是,母亲的话语打动了“我”,让我的情绪慢慢有了回升,不是么,你看,“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荞麦花开,在微风中荡漾,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继续劳作”,同时,这里就以“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荞麦花开”正衬了我情绪的回升。
这里使用了扬笔,使得文章处于慢慢上升之态。
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都种完了,虽然“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随后,文章转换着视角,描写了“母亲欣慰地笑了”,而“我”则是“狼狈的我”,这就再次使用了对比手法也。
上面一段文字,描述了“母亲补种荞麦”,具有一语双关之用,既指母亲补种的荞麦开花了,又暗示了“我”在母亲的激励下,走出高考落榜的阴影,重新振作起来。
于是,母亲借机从农民的角度教育“我”,“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了,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
而“我”却摇摇头表示“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母亲则继续“絮絮叨叨说了农村的苦和盼望我能有出息的决心”,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
随后行文叙述道“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此言也,乃是叙述语也,使得文章惜墨如金,疏疏朗朗,空间极大。
而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
这里连续描述了“我的心里也长了草”、“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则是使用了比喻手法,描述了“我”心有杂念,荒芜不堪。
同时,这里再次使用了抑笔也,使得文章处于继续下落之势。
这天傍晚,我“回家后发现母亲没回来”,于是,“我”趁着月色,来到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
但见“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同时“我”也“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
这段文字既正面描写了月色如水,荞麦如雪,并以古人之诗侧面虚写了这美好的月夜,可谓文笔精粹,境界俊美,纸光如雪,墨气如兰啊。
随后又直抒胸臆道“真的好美啊”。
接着,又描写了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
就这样,文章以如诗如画的美景正衬了母亲的高贵和耐劳;同时,也使用了扬笔,使得文章再次处于上升之态也。
面对此情此景,“我”的心里波澜起伏,于是“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落泪,母亲为了这点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饴铬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
读文至此,我一下想起了白居易《与元九书》中之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此言也,可谓深得个中三昧。
而母亲也发现了我,只见她“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此段文字,既照应了上文,也展示了母亲心有阳光,满怀希冀,充满了人生进取向上的满满的正能量。
于是,“母亲的自信”感化了我,而“我”也终于打开了心窍——
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
此段文字也,既使用了直抒胸臆手法,也使用了对比手法。
就这样,“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了,这让母亲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而母亲的话也鼓励了我,“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发奋读书”,于是“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满足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不仅如此,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和在荞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这里就使用了虚写,并再次以美景正衬了母亲之精神高昂。
行文最后,文章使用卒章显志手法,展示了主旨,可谓是高论突兀,器宇轩昂,横空出世,妙笔生辉,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也——
那一片带着清香的荞麦花,把坚定的信念深植于我的心田,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生跌入低谷时,要想让曾经荒芜的田地有生机和希望,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把希望的种子植入心田,然后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定的信念,浇开生命的花朵。
此段文字也,以熠熠的诗性光辉,托载着思想洞见、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净化了灵魂、生发了智慧、提振了人心,给人以脱胎换骨、神清气朗、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之感也。
另外,文章以《开在心灵的荞麦花》为题,概括了“母亲补种荞麦”这一中心事件,既指母亲补种的荞麦开花了,也暗示了“我”在母亲的激励下,走出高考落榜的阴影,重新振作起来,可谓一语双关,颇含妙处啊。
附:
开在心灵的荞麦花
①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
②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我的心情就像这暴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请原谅一个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却要像个农夫一样在农田里拼命劳作。
③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自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
④母亲直起腰,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浪费了这片地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等冬天给你做饴铬面吃哈。
⑤在那个贫穷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荞麦花开,在微风中荡漾。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继续劳作。
⑥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都种完了,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但我却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下山的路上,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了,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
⑦我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农村的苦,和盼望我能有出息的决心。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
⑧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
⑨一天傍晚,回家后发现母亲没回来。趁着月色,我在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我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
⑩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看着辛苦的母亲,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落泪,母亲为了这点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饴铬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
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
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竟然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发奋读书。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满足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和在荞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
那一片带着清香的荞麦花,把坚定的信念深植于我的心田,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生跌入低谷时,要想让曾经荒芜的田地有生机和希望,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把希望的种子植入心田,然后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定的信念,浇开生命的花朵。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