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佾生的头像

陈佾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01
分享

情洒彩云之南——读杨亮散文集《跟着彩云走》

情洒彩云之南

——读杨亮散文集《跟着彩云走》

陈佾生

“他的文字柔软,却携带了穿石的情感力量”,这是著名作家潘灵在《跟着彩云走》一书序言中对杨亮兄散文的评价。所谓一语中的,“穿石的情感力量”正是《跟着彩云走》一书的最大特色,也是本书吸引我的最显著地方。

亲情、同学情、爱情、友情、乡情……淳朴真挚的情感,贯穿全篇,像涓涓清泉浸润书页,像一坛云南老酒,酒香氤氲于字里行间。

《妈妈的手艺》、《赡养的内涵与外延》、《黄花粑粑》、《父爱如书,终生品读》四个篇章,集中抒写了杨亮对母亲、奶奶和父亲的亲情,对他们养育之恩的感念。《妈妈的手艺》用饱含深情的墨汁书写妈妈为乡邻、为家人绘画围腰、裁剪衣服、纳制千层底布鞋等生活画面。昏黄的煤油灯下,一笔一划,一针一线,妈妈挥洒的不仅仅是她的手艺,更是她的青春,她对邻里乡亲的无私奉献,对杨亮的深沉母爱。这种爱是一堆不灭的煹火,不仅温暖了乡人,更是照亮了作者的人生,“最终也演化成了一种精神传承”,让杨亮的人生路“走的每一步都安心”。《父爱如书,终生品读》一文给读者展现了一位老实巴交却勤劳而有担当的父亲形象。因所卖的猪只被认为欠缺斤两遭食品站拒收,“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一句话也不说,额上冒着细细的汗”;为儿子读书找人帮忙调整志愿而吃闭门羹,父亲因此“几分钟后才回过神来”,这些细节描写让人看到一位底层农民在复杂冰冷的人际关系面前的无力和辛酸,看到一位父亲对家庭和子女的担当与爱意,仿佛让人听到艰苦岁月中一个贫弱者在生活重压下的喘息声。当年被冷落和拒绝,不但不记仇,多年以后在对方有需要的时候还希望儿子“帮助他一下”,“要体谅人家的难处”,笔墨细腻处,一位有胸怀,“不纠缠于世俗恩怨”的人物形象突凸于纸上,镌刻成一本厚实的人生书卷,让作者“终生品读”,不断从中汲取力量,获得光明与温暖。

杨亮虽然是一位散文作家,但文集中很多篇章都具有浓郁的小说味道,或者说,作者写散文,却有意运用小说笔法,使他的故事充满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曲致之美。这一特点在《酒瓶上的脱贫密码》、《甩在青春时光的锅》、《爱情与亲情的角色归位》三篇文章中表现尤为突出。

《酒瓶上的脱贫密码》一文完全可以当作小说来阅读。无论是人物描写方法,还是情节结构安排都具有鲜明的小说特色。故事写省彩票中心派驻鹰窝山村第一书记李雷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经过。鹰窝山村最后一位脱贫钉子户王小二不但懒,而且嗜酒成性,对李雷书记发动他脱贫采取抗拒和逃避的态度。一次酒后为逃避老婆责骂,王小二蹩进村里张二嫂开的彩票店,在众人的挑逗和煽动下买了彩票。王小二买彩票和最后中奖、领奖的情节充满戏剧性,他用酒瓶背面条形码上的数字编成二组号码购买二张彩票,偏偏张二嫂在打印第二张彩票时被卡了一下,最后一个数字边上被磨而模糊。正是这张彩票,疑似中奖——前面的数字与彩票中心公布的获奖号码一致,唯有最后一个数字不符,公布的号码是“8”,王小二彩票上最后数字因模糊疑似是“3”。本以为中奖无望,不料转机随之而来,李雷书记利用自己的身份到上面“活动”,为王小二争取来一笔31200元的“获奖”资金。领到资金后,李书记为王小二办理存折的时候,在编制密码上做手脚,让王小二事后想取钱却取不到,夫妻俩只有干着急,利用这笔“横财”买酒买新衣的如意算盘落空,最后只好听从李书记的安排,在李书记和村里十多名青壮年党员的帮助下整修田地,搭建大棚,种上黄精苗。脱贫攻坚最后一座堡垒被攻破,党旗飘扬处,鹰窝山村的酒鬼懒汉王小二完成了脱胎换骨,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故事一波三折:山重水复处,让人感叹脱贫攻坚“战役”的艰难;柳暗花明时,让人看到乡村振兴的希望——这就是情节曲径通幽之美,作者匠心独运之妙!文章中为乡村脱贫致富宵衣肝食的李雷书记,好逸恶劳的酒鬼王小二,势利的张二嫂,闲人顾大爹……一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基层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事业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作者对这种精神以及在这种精神引领下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讴歌之情,在曲折的情节营造中得到张扬。

《甩在青春时光的锅》写作者的中学生活故事。一位姓唐的同学,入学成绩不达快班分数线,却在神通广大的爷爷操作下挤入本来只有五十位学生名额的班级之中,位列班里第五十一人,因此获得“唐五一”的绰号。巧的是,这位同学不但与杨亮同宿舍,还睡在他的下铺,故事从此开始。唐五一是个爱耍小聪明,喜欢恶作剧的学生。他编造谎言捉弄杨亮,让他受到处分;藏匿女团支书自行车以赚取骑车送其回家机会,赢得短暂“爱情”;出鬼点子,用酒灌醉食堂管理员,乘机偷得食堂钥匙,用胶泥印钥匙模子,做钥匙并会同室友偷走食堂剩饭剩菜填肚子,事情败露后主动站出来把所有责任包揽在自己身上,被学校开除……他给别人甩“黑锅”,又主动替别人背“黑锅”,在紧急关头让本已被逮到的杨亮开脱,事后若无其事与同学们一一道别,从此消失在同学们的视线之外。故事曲折生动,读后让人忍俊不禁又颇多感慨,一位狡黠却又充满义气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对这样一位同学,作者未作过多的议论评价,一句“唐五一,你现在还好吗”,充满浓浓的牵挂之情。

同样充满小说韵味,结局大反转的还有《爱情与亲情的角色归位》。这是集子中作者写得最浓墨重彩的倾情之作,可见这段经历在他心中是多么刻骨铭心,难以释怀。作者年轻时曾是一位小学教师,就教于轿子雪山旁的咕噜小学。同事中有一位美丽善良,单纯而充满灵性的年轻女代课老师,名叫白雪。这个本来闭塞寒冷而又贫穷落后的地方却让杨亮感到温暖,因为“我们身边充满了爱”。这些“爱”有同事之间的互助之爱,有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更有白雪对杨亮的恋爱。长期的相处和共事,白雪对年轻帅气、学识丰富的杨亮产生仰慕和尊重,进而演进为爱意。一个周末,白雪的表舅为她送来一袋苦荞籽,麻烦杨亮帮忙与白雪一起送回家去。这件看似很平常的事,事实上是白雪及其表舅已“设计”好的“阳谋”——目的是为“赚取”杨亮到白雪家里让家人“考察”,意欲择其为婿。但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在杨亮看来,白雪的苦心和痴情,只是白雪“一个人的爱情”,结局可想而知。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兜兜转转,两人的关系最后竟成了表叔与侄媳之亲。原来白雪后来到惠州打工,成了她所在的家具厂台湾老板的妻子,而台湾老板是杨亮失散几十年,解放前随国民党军队到台湾的表舅的孙子。大团圆的结局是美好的,也是出人意料的。造化弄人,其间的辛酸苦楚让人唏嘘不已。杨亮虽然不爱白雪,但他欣赏她的善良温柔,感激她对自己的款款深情;对她的坎坷经历充满同情,对自己有负白雪之爱始终歉疚萦怀。正如杨亮所说,他与白雪的相遇,“虽然没有邂逅成一段缘,却邂逅成了一段美”,这种美不是爱情之美,而是人情纯真之美,是骨肉团聚之美,却带着时代和人生的辛酸与苦涩,读来无不让人凄然!

一个人的“爱情”无疾而终,二个人的爱情让人肝肠寸断。在《酸酸的西双版纳》中,杨亮给我们叙述了他与另一位白雪的爱情故事。大学期间,系学生会主席的杨亮与系团委书记的白雪是一对恋人。美丽的西双版纳姑娘白雪热情大方,杨亮喜欢她,她也对杨亮敞开怀抱,毕业了,主动邀请杨亮“回西双版纳,一块儿安排工作”。开始是美好的,可惜结局却是酸楚的,就如那一碗酸笋小米辣煮罗非鱼,那一盘青芒果蘸辣椒面。由于白雪父母的反对,杨亮没能抱得美人归,爱情于他俩而言,就像一颗未成熟的青芒果,酸涩多于甜蜜。

杨亮是一位酒文化学者,他与人交往,很多时候因酒结缘,因酒生情,因此他的友情也漂荡着浓郁的酒香。透过《一杯老酒慰深情》、《江城的年酒》、《思念随着酒香飘》等篇章,读者看到杨亮与朋友交往的真挚,感受到友情似陈年老酒般淳厚,也体会到人间真情的可贵和美好。

杨亮是一位在滇池边上成长并走出来的作家,对滇池边上的乡邻故人,村镇风光无不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并让之流泻笔端,汇成一条浩渺壮阔的大河,在彩云之南焕发滟滟波光。《母校的钟声》对当年教育和引领他成长的老师甚至门口卖酸腌菜老奶奶,《酸甜的元江小城》对元江“青翠欲滴的绿”,《古村诺邓的夜色》对“像慈眉善目的老妪,静静地躺卧在群山环抱之中”的老四合院,《独克宗的月光》对“澄澈如水且有情怀”充满禅意的月光,《勇闯独龙江》对绚丽多彩的独龙江水……都倾注了浓厚的怀念之情,感恩和赞美之情,无不表达作者深沉的乡愁乡恋。

《跟着彩云走》一书没有高深新奇的技法,没有炫目华丽的语言,却不失为一本好书,因为迟子建说过,“朴素的情感,朴素的语言,都是好语言、好作品生成的最基础条件”。朴素的情感,朴素的语言正是这本书所不缺的,这就够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