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午端阳,家家户户插艾忙。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艾草和草香的清香早己弥漫了晴朗的天空里,而满巷子和超市的棕子甜糯的棕子随处可见,这些都是唤醒我童年回忆的弦音。
端午节有着美好的历史记忆。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炫彩浓情的五月,迎来了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四大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旧时川西民间拜师学艺的徒弟,一年中有四个节点是必须准备好礼信(礼物)到师傅家去孝敬师傅和师娘的。俗称“拜年”送“三节”。这其中一“节”就包括“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正是端午节。因此,“端午节”也称作“端五”。在古汉语中,“端”有“开头”和“初始”的意思,因此又把“端午”称作“初五”。“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组合推算,五月正好是“午”月。又因为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而五月五日,月和日都是“五”,故又把“端午”称作“重五”和“重午”。史料记载,端午节除了又叫端阳节外,还别称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不过,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我们当地都把“端午节”称作“端阳节”,过“端午”叫作过“端阳”,似乎很少有人叫别的说法。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记载,能够断定端午节最初的形成时间是战国时期。其原由是上古时代人们从对龙的崇拜,到祭“龙”而演变过来,这在《易经、乾卦》里是有明确记载的。
当然,端午节来源的传说,时至今日,至少是有四、五种说法的。但迄今为止,影响最广,最深得民心的端午节起源观点是纪念屈原投江而形成的节日。
战国时期,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的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内主举贤任能,外主联齐抗秦。因遭倿臣排挤诽谤,被楚王流放外地,郁郁不得志。当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灭国后,空有才华和远大抱负的屈原自感人生无望,悲愤交加,据传就在五月初五日,自沉于秭归汩罗江,以身殉楚国。
传说屈原投江后,当地老百姓哀伤其死,争先恐后奋力驾舟营救,故形成竞舟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物到水中祭祀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大约是托梦之类的交相口传)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用彩丝带缠绕,做成后来粽子样的饭包。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这一天,约定俗成为端午节。
其实,这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说法,因为早在屈原投江前,端午节就已存在了一段不短的历史。把屈原和端午节联系在一起始于南朝文献,最早就是流传于荆楚地区的传说。所以说,端午节并不是因屈原而产生的。只不过,屈原的高尚情操和忠贞爱国的形象,在历代文人的不间断叙述和颂扬中,越发高大,深入人心。因了人们情感的寄托,端午节便逐渐演化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同时,也为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赋予了深厚的人文和家国内涵。
因为纪念屈原,所以形成了端午节特有的风俗。吃粽子,便是端午节习俗独有的特色。
我小时候是见过奶奶包粽子的。把浸泡好的糯米混合红枣、绿豆、肉之类的食材,用小勺子舀在洗干净的粽叶上,折叠成三角形、漏斗形或四角形状,用细麻绳捆扎好,然后放到高压锅里煮上个把小时,捞出冷却后,剪开包裹粽子的粽叶,把粽子粘上些白糖或红糖吃,甜甜糯糯的味道混合着粽叶的清香味儿,味道好极了。当年物资不像现在这般丰富,粽味的种类也没有现在这么多,一般都是素粽,荤粽是比较少的。当然,还有咸鸭蛋之类平时难得吃到的美食,这天是会吃到的。不过,包粽子却是个技术活儿,不是人人都会干的。我现在也会了。
按《礼记·月今》的说法,五(午)月为恶月,是驱邪避祸时节。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到街市上购些菖蒲、陈艾之类的植物挂在门前,以迎吉化凶。菖蒲叶似剑,驱妖魔鬼怪。陈艾叶是药,去病。平常不起眼的藤藤草草,端午节这天居然金贵起来。我记得我小时候,妈妈就用陈艾叶给我熬过药水洗澡,至于起没起到什么效果,已记不得了。
这天人们为了驱除妖气,还要饮用雄黄酒。据说,喝了雄黄酒,一年都不会晦气中邪了,牛鬼蛇神更不能近身。
丢香包也是端午节一种习俗。
小时候我见大人用布条做过三角形、菱形等形状的大小香包,里面装上些香草之类的内容物,缝好,带到河边玩耍。末了,将香包丢弃河中,大意是丢弃灾祸迎来福报。至于现在还有没有这种习俗,我却不清楚了。
早先过端午节的时候,父母还要给自家小孩子手腕上系上五颜六色的彩线,以驱邪避凶。尤其是身体不太好的小娃儿,两只手都要戴上,据说如此这般后,身体就会健壮起来。
端午节最重要的风俗活动,大概就是赛龙舟了。
宽阔的河道上数条独木舟一字排开,每艘舟上坐着数个身着古代勇士服,牛高马大的壮汉或女汉子,一人站在船头战鼓旁负责擂鼓号令,其余手握船桨负责划船。只听一声“开始”令下,独木舟在战鼓声中,众人挥桨,似箭一般朝河中心划去。一时鼓声、“加油”呐喊助威声、桨拍流水声不绝于耳。最先冲过终点线的舟队,全体队员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仍英雄般地向观众挥手致意,并接受观众祝贺的掌声。
那时,小时候的我们也在一旁助力。尽管这些划龙船的欢乐情景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了,但是时时刻刻的热闹气氛常常在我的脑海中回想,激昂人心的锣鼓回荡在耳边,拼博进取的精神依然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