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元兵
仲夏时节,我与文友时隔十五年后再次登上了望江楼。
十几年前,我离开了从小就向往,后来通过二十年拼命打拼才进入的大城市——成都。因为儿子读书逃学,学校老师把我们夫妻俩叫去说,只有转学,将儿子与那些行为习惯不好的同学分开,才能将儿子纠正过来。为了儿子的未来,妻子也同意将儿子转到郊县去,一家人暂住郊县。离开时,我开车载着妻子和儿子,经过望江公园,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从反光进里面看到那巍峨耸立在锦江边上的望江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崇丽阁,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我的车后,我这个中年男人的心突然酸楚起来,心中感叹,什么时候才能再进望江公园,再登崇丽阁,再望江水南流,再回到这座城市......
十几年过去了,儿子努力学习,从国外毕业过来,顺利找到了工作,我也有心思做点自己喜爱的事情了,那就是与文友们一起研讨文学,搞点文学创作,不时来点文学沙龙,让我这颗即将进入甲子的心又荡漾起来了。三年前我的第一本书《邮仔乡愁》出版,近年来,自己努力创作,新书《驿站》也即将问世,心情特爽。
昨夜的一场暴雨,将有点雾霾的城市洗涤得干干净净。大地一遍湿润,树叶带着雨珠,空气格外清新。江山文学网的编辑叶华君先生约我在望江公园与成都几个文化人小聚,举办一场小型书会。说起在望江公园见面,我的心还是按奈不住的激动起来。我邀约几位市作协会员一大早就出发,8点过点就到了成都。来到久别的公园,已经有市民背包打伞,三三两两进入公园。我按照地址用手机导航顺着蜿蜒的石板路,穿过一丛丛竹林,来到碧鸡坊,已经有两位文友到了。虽不认识,只见他们拿出书,并摆好座椅,我就感觉应该是余老师和徐老师,我与文质彬彬,面容和善的二位老师有点一见如故的感觉,以前在网上我们也聊过,并品读过他们的文章。
我们正在交谈之间,从竹林背后向我们走来一对男女,男的背包,女的打伞,手牵着手,脸上洋溢着幸福。定睛一看原来叶华君夫妇,这对夫妇有着传奇的爱情故事。妻子小孙是安徽安庆人,比华君小,两人都是江山文学网的编辑,因为文学相识、相知、相爱,成就千里姻缘,如今两夫妇非常幸福,相互激励,在文学道路上不断出彩,在网络时代是一个传奇的姻缘。“刘老师,你还差我一篇文章啊!”华君一见到我就用这样奇特的方式和我这个老朋友打招呼。我曾经允诺过要写一下他们的爱情故事,文章名字就叫“江山之恋”,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兑现承诺。我握着华君的手说:“我一定要完成欠你的文章。”华君妻子从华君的背包里拿出他们自己出版的书,送给我,这是他们爱情的结晶。我手捧着浸散着油墨书香的书,翻阅起来。等了一会,各位嘉宾陆续到齐,大家自我介绍后,余懋勋老师拿出自己才出版的新书《春华秋实》向大家赠书,然后给大家讲解本书出版的过程。然后大家发表意见。我也把我的旧作《邮仔乡愁》赠送给来市文联、武侯、金牛作协的各位老师。赠书结束后。大家一起交流,畅谈文学。
午餐后,我来到望江公园北区,这里是要收费进入的。交过20元门票后,我的脚就踏入了公园主景区。雨后的公园,游人交织,更多的是身着婚纱的新人在摄影师的指挥下做出各做妩媚的动作,敬业的摄影师认真抓拍着各种经典画面。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薛涛纪念馆,景仰薛涛这位锦官城的女诗人。一行的王勇老师一直研究红楼梦,很喜爱历史文化,他对我说:“一定要带女儿来学习学习!”
我来到标志性建筑——崇丽阁,再看看记忆中已经很模糊的崇丽阁介绍。崇丽阁,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当年,四川总督刘秉璋,约集蜀中士绅筹集资金在原回澜塔旧址上修建。取左思《蜀都赋》中“既丽且崇,实号成都”之意,故名。因楼身位于锦江边,故又名“望江楼”。沿四周参观,随楼梯登上四楼,就可以看见蜿蜒的锦江。四层楼的崇丽阁,外观十分精美、壮观,突突立于江边,望江水千古流逝,看西北雪山雄姿。建于锦江边的崇丽阁与江水浑然一体,整幅图面刚柔相济,雄浑与灵性合二为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时隔十几年再次登上崇丽阁,我就想起了第一次见到望江楼的情景。1979年9月,我考入了四川省邮电学校,从新南门长途汽车站登上校车后,我这个连县城都没有去过的农村娃,一路望着窗外这座陌生的城市,充满着好奇。车过九眼桥,学校老师说,对面是望江公园,那楼是望江楼,是成都的标志。我在心中想着,一定要登上去看看。开学后的第一个国庆节,我约了两个同学从沙河堡走了十里路,来到望江公园,凭着胸口闪亮的校徽,花了半价,进入望江公园。
公园好大啊,腿肚子都走痛了。我来到崇丽阁也就是百姓叫的望江楼,步步登高,直到顶处,一眼望去沿江景色美不胜收。锦江涛涛地向南流去,对岸的建筑基本都是小青瓦房,很少有三层以上的楼房。站在高高的崇丽阁,我暗自下决心,努力学习,将来留在这座城市工作。后来毕业后,我像邮包一样被一辆邮车拉回了自己的家乡,在一个镇上的邮电支局工作。自己通过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到了市局工作,回到了这座城市,并在与望江公园相隔2里远的地方安顿下来。这样,我经常进入望江公园锻炼喝茶,登崇丽阁,望远赏景。可惜,后来又惜别离望江公园,惜别这座城市,心有不甘啊!
再登崇丽阁,思绪万千。品爵着公园的千古奇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眼前的景色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锦江两岸,高楼林立,道路宽阔,车水马龙,一派繁华。对面的一栋玻璃幕墙高楼,已经远远高过望江楼了。人生几十载,就像涛涛锦江水一样,悄然流逝。那真是,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二〇二一年七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