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元兵的头像

刘元兵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2/08
分享

五凤溪之夜

五凤溪之夜

/刘元兵

天府边城五凤溪,一座山水相拥的小镇,有着悠久的文化,有着古朴的民风。爬坡上坎,曲径通幽,小桥流水,歌声飘逸。到过五凤溪的游客,都有着这样的感受,那就是这个古镇与其它古镇的有着不同的风韵,不同的特质。而五凤溪的夜晚才更是风情万种,让你沉迷在这静谧的山水之间。

去年深秋时节的一个黄昏,我与妻子来到五凤溪。白昼里的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场景已经散去,小镇热情地接待了一天的客人也有些疲倦,开始打烊,点点灯火的光亮将街道和建筑照亮。游人已经很少,但是,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这里曾经的喧嚣。“五凤溪欢迎您”几个大字依然透出热情。站在西箩塘边,凉风习习,灯火倒映在静静的湖面。“一汪清水堪山边,古木怪石满塘沿。茅屋轩榭映清波,肩踏瀑水伴绿岸。红锦群群浅底欢,诗情画意若涌泉。”这首由五凤溪著名文化人、乡贤李德富老师创作的诗就是西箩塘的真实写照。

闻着花香,穿过石板路,来到教堂前,宏伟的建筑在夜里更显风姿。这座由美国“美以美”教会的一个刘姓牧师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教堂里,已经空无一人,教堂的灯火依然不灭,还飘扬着轻轻的音乐。站在教堂中央,可以听得见讲堂里传教士那低沉浑厚的声音和那悠扬的钟声。仿佛进入到了自己心灵另一片的天地。妻子靠在我的肩上,闭上眼睛,享受着教堂婚礼的幸福。妻说:“我们金婚时一定来此办一次教堂婚礼。”我欣然允诺。

漫步在半边街上,偶遇几个游人和几个担着空空箩筐急匆匆地往家里赶的农人。热情的商家依然将店铺的灯火点亮,各种小吃,各种特产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中。五百年“老强鸭”香味扑鼻,我们停下了脚步。买来一份,我与妻子边走边吃,满口流油,很有点初恋时的情调,我们就像孩子一样,追忆着逝去的青春岁月。石板路,木板门,夜游的散客,成了这条街的夜景。这条街曾经是古镇通往成都最重要的道路,挑夫们将从上海、重庆船运上来的食盐、布匹等生活物质,辛劳的送往成都,汗水滴满的石板上,可以看见挑夫们踏石有痕的身影。从半边街分岔的一条条幽静的小巷就像一页页古老的志书,述说古镇的沧桑。

百年的关圣宫、禹王宫很有特色,馆中套馆,宫中套宫,陕西会馆与湖广会馆相融一体,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里和谐相处。会馆里也很静,只有那香火在燃烧。参天的古榕树,就像卫士一样,守护着这神圣的宫殿。高高的戏台上也是空无一人,站在宫的中央,仿佛听得到白天的锣鼓声和悠扬的川剧。仿佛看得到白日里信众虔诚的身影。那些堆满香炉的灰烬和燃烧过的红蜡烛,彰显着信众如织的场景。

宽阔的广场上,情侣们依偎在石凳上,谈情说爱。有几对老者手牵手漫步在暮色中,留恋着那美好的时光。小摊贩还在兜售着五凤溪的皮蛋、水果、红苕等土特产。黄水河的廊桥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几个年轻人手拿吉他,弹奏着青春的旋律,飞扬着青春的歌谣。来此夜游的人们饶有情趣,一起飞歌。妻子来了兴趣与我对唱“亲密的爱人”。几首歌下来,步入天命之年的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站在沱江码头,举目远眺,涛涛的沱江在五凤溪温顺地流过,河风拂面,荡涤了我们一身的疲惫。从那留下深深绳痕的栓船石上,可以感受到千年古渡上曾经的繁华,可以听得到那浑厚的沱江号子。

穿过几个小巷,沿石阶而上,步步登高,就到了小镇的高处。放眼望去,小镇美景尽收眼底。灯火将古镇点亮,小镇的街道、建筑在白日的喧嚣声中开始打烊,逐渐睡去。

在那时花开的客栈,我们停了下来。叫上两杯茶,斜躺在椅子上,悠然地感受着这个山地古镇的静美。时光无情,那时花开,我们曾经激情荡漾,曾经风花雪夜。老了就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我手捧着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五凤溪贺麟先生著的《哲学与人生》静静地阅读起来。人生如梦,也如哲学,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青春岁月,再慢慢变老,一路上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失败都饱含哲理。

热情老板娘给我们准备好了房间,我们就此安顿下来。,听着虫鸣,闻着花香,望着窗外的星星和点点灯火,一颗疲惫的心随古镇进入梦乡。偶尔穿镇而过的火车汽笛,惊醒着沉睡的山水之城。五凤溪的山如同母亲的怀抱,拥着到这儿来的每一个人,五凤溪的水潺潺流动,似是唱着一支摇篮曲。在这样的夜里,宁静心安,连梦都带着鸟语花香。

第二天一大早,天空中就飘起了绵绵细雨。撑起一把雨伞,妻子拥着我,走青石板的街巷,与小镇的古树、老井、廊桥、小巷惜别,与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古意盎然的古镇惜别

五凤溪之夜,将我的心情淘洗得豁然开朗忽然觉得,古是一位兼具了所有妇性魅力的姑娘,虽然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短短邂逅,却已把她属于母亲的、情人的、妻子的、朋友的款款深情,抒写在心灵中最纯洁的一页纸上,在偶尔闲暇时,细细回味那一份让人怦然心动的印记

 

二〇一九年二月六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