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斌与老同学王万九老师曾经就读于母校龙虎初中,两个人难得有时间了,约好去那里逛逛。
那时候,同学们一边学习一边劳动,用稚嫩的双手硬是将高高的垭口,挖出一个深沟,让后来的学弟学妹们,不再有翻越山坳的痛苦。在这条高达十米的深沟红砂石上,已经镶嵌上了深深的足迹。翻过那座山坳,来到龙虎初中旧址,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了,那一排石头灰瓦房早就坍塌了,只剩下两棵香樟树,还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标志着,这里曾经是书声琅琅的校园。
读书时的王万久,是个学习好、劳动好的学生,由于他的个子比远斌高出一个头,与同学们站在一起有鹤立鸡群的优越。加之,他的身体又很健壮,深得学校老师喜欢。1976年,学校要修一个厕所,改变原来的大茅厕,需要从4公里远的广新场搬运红砖。班主任老师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特别任命身高体壮的王万久为劳动委员。这位平日里吊儿郎当,不被老师看好的王万久得此重任,有了当官的感觉。
于是,就呼风唤雨地号召同学们担砖,劳动委员自然要起到带头作用,于是他的肩上就比远斌多了一倍的重量。当然,汗水也流淌得更多了。走到赵家沟水库大坝时,已经过了一半的路程,王万久号令大家休息,远斌调侃道:“你娃,王万久,硬是能干啊!你比我们都要能干,还当了官,硬是给你妈老汉长脸了。”王万久拍了拍红肿的肩膀,骂骂咧咧地说:“狗日的班主任,整老子的冤枉,看到我调皮,又不好收拾我,就让我当官,没有想到,当了官,就不能梭边边了。你看我的肩膀,都压红肿了。”说完,捡起一块石片,往水库里一甩,蹿起了一串水花,石片一跳一跳地向水库中央飞去,看得大家目瞪口呆,大家不顾疲劳也学着蹿起了水花。可是,没有人能够超过他,最后,王万久露出得意的笑容,担起红砖就往学校方向走去,弱小的远斌跟在后面,只见他的背影越来越小。
远斌与王万久都是学校成绩好的学生,长期霸占一二名的位置。两人当然就是成了好朋友,后来二人考上了可以吃国家粮的中专和师范。很久不见的两位好同学,有说不完的话,闲聊中,王万久讲起了他的人生历程。
初中毕业,王万久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在离龙虎乡二十公里外的竹新乡红观音村小教书。学校工作条件差,教室是以前的红观音庙子改建的,晚上王万九独自和菩萨住在一起,古庙森森,寒气袭人,黑灯瞎火的,煞是吓人。生活条件也很差,要想吃鱼吃肉都很难。
有一天,分配在两河小学的周启聪同学,小名聪娃子,骑行二十几里路,来到红观音小学。怎么招待师范校要好的同学啊?这让王万久纠结了。于是,他想去竹新场街上看看,有没有吃的,两人徒步来到乡场,由于已经是下午了,肉食经营站关门闭户,也没有饭馆子可以吃饭。只好没精打采地往回走,走着走着,来到蜿蜒流淌的蔡家河,聪娃子看到河边有个老农头戴着斗蓬正在钓鱼,走近一看,还钓到一条耳巴子大的鲫鱼。
王万九说:“老乡,把你那条鱼给我要得不?我是红观音村小的王老师!”老乡蔑视他一眼,眼睛死盯着河里钓鱼竿的浮标,说道:“你是王老师不得了啊,我为啥要把辛苦一下午钓到的鱼给你?”
还聪娃子情商高,笑嘻嘻地说道:“老乡,我们给钱买要得不?”
“你给多少钱?”老乡说。
“一角钱,差不多了,鱼好小啊!”王万久说。
“不得行,要一块钱。”老乡嗓门拉高了说。
王万久麻起胆子说:“那我们给你五角钱,总可以了嘛?”
“五角,还是少了点,不过看到你是老师的份上,就卖给你们。”老乡的语气有点缓和了。
五角钱,花了他一天的生活费,当然招待同学也值得。二人满心欢喜,小心翼翼地拿着鲫鱼回到红观音村小。由于学校只有王万九一个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和炊事员都回家种地去了,只好自己来做鱼。聪娃子烧火。王万久摆开架势,开始煮鱼,从来没有做过鱼的王万久,将平时下饭用的猪油刮一瓢,放在柴火锅里,煎熟后,将鱼放入油锅里炸,活蹦乱跳的鱼,拼命地从油锅里蹦了出来,直接一个鱼跃龙门,蹦到灶门前的柴火堆里,不见了。
“快找鲫鱼,找不到只有吃铲铲了。”二人手忙脚乱地赶紧找。
可惜,找了几遍,都没有发现鲫鱼。在几乎绝望的时候,听到谷草里面有东西在动,刨开一看,那条鱼命大,还在扳。终于把鲫鱼找到,用水洗了一下,准备下锅。
聪娃子说:“莫炸了,直接用水煮,不然又跑了,吃个卵啊!”王万九觉得有道理,他将鲫鱼放入锅里,加上一瓢水,用锅盖盖上直接煮鱼。
王万久把老家拿来的生花生抓了一把,倒上二两跟斗酒,围着那个装鱼的不锈钢锅高兴地吃了起来,由于只有一条鱼,二人都相互谦让,王万久按到花生米米拨。后来实在是忍不住了,拿起筷子,给聪娃子夹了一块。聪娃子尖叫了起来,“哎呀,肠子都有,喔嘎咭啊?”原来,王万九不知道做鱼还要破肚子,掏干内脏。好歹也是个教书先生,这下倒了胃口,只有吃花生下酒,喝了一肚子鱼汤。
聪娃子的酒喝通了,跑到学校后面去小便,学校的厕所很远,黑灯瞎火,聪娃子一个跟斗摔在小沟里,直叫唤,王万九跑过去,把他扶起来。后来,二人坐在操坝边的石头上望星星。聪娃子问道:“王万久,未必你要在这里过一辈子啊?你娃接得到婆娘不?”
王万九说:“我认命,当上了教书匠,没有办法,我就不像我们远斌娃那样可以到城里工作,要想接个农村婆娘估计还是得行啊。以后要是能够调回老家龙虎乡的学校,就算满意了。聪娃子,那你又有啥打算,你港一哈?”
“我想当校长,以后到城里工作,接个城里婆娘,生个崽才是城里人啊。”聪娃子望着闪亮的星星充满希望地说。
借着酒劲,二人一觉睡到天亮。第二天一早,聪娃子就走了,他要赶回二十里远的两河小学教书。
王万久心里一直装着欠聪娃子一顿鱼的账。于是就好好学习厨艺,一定要做好鱼,给聪娃子吃一餐美味鱼。可惜,当他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老婆和邻居都说鱼做得好了的时候,却传来了聪娃子被人毒死的消息。
原来,聪娃子已经实现了当校长的愿望,当上了两河小学的校长,原来的老校长,心有不甘,在他的饭盒里投下了鼠药,将他毒死了,后来公安机关破案了,投毒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王万久感慨道:聪娃子,那么聪明的一个人,要是不死,早就是教育局的领导了。可惜啊!我这个没有理想的人还活鲜鲜的,有理想的人早就不在了。
说到这里,王万久的眼眶有点模糊了。
几年后,王万久如愿以偿地调回了地处赵家沟的龙虎小学教书。
王万久回到老家教书,就有了如鱼得水的豪情,性格豪爽的他成了乡亲们眼中的大侠。赵家沟的农户,遇到无法调解的事情,找到王万久,他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很快就处理好了,双方都满意。遇到外地人来赵家沟或者学校找碴,欺负人,他是第一个站出来,打抱不平的。学校周边开始平平安安,没有再发生过偷鸡摸狗的事情,一提到王万久来了,连小孩子,都要打个寒战。哪家有红白喜事,都要请他为座上宾。学校也提拔他为教务副主任,负责学校后勤和安全工作,他又当官了。
在三江县的乡村学校,王万久还是个名人。师范校毕业时在村小教书,由于村里的孩子调皮,不好好读书,在一年级教算术的时候,阿拉伯数字9,学生总是认不到,记不住,分不清。王万久就着急地脱口而出:“9,‘弯九’的九,就是你们妈老汉打‘铐拷’时那个9,9的钩钩向下,6的钩钩向上。记到啊!”
“记到了,9‘弯九’的九。”孩子们大声回应。
农村孩子喜欢看大人打“铐拷”,王万九一下子就把这些孩子的心抓住了,期末考试他这村小还考了全公社第一名。后来由于王老师叫王万久,大家都叫他“弯九”老师,成了乡下名人。由于王万久娶的老婆是学校附近的农村妇女,两口子过着半工半农的生活,要养育儿子,还有双方的父母,日子过得艰辛,所以没钱去县城甚至水龙场买商品房,一直住着学校简陋的房子里。
一次,县教育局陈局长来村小调研,陈局长握着王万久的手,热情地与王万久交谈起来:“老王老师啊,你就是我们县著名的‘弯九’老师,久闻大名,今天终于见到你了,你的教学有特点,让娃娃们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也晓得你这个‘弯九’老师了。”当教师二十几年第一次见到大局长,还是一把手,王万久怯生生地回应道:“陈局长好,感谢您对我们乡下教书匠的关心。我这个弯九老师,都是人家给我取的绰号,陈局长不要笑话我啊!”
陈局长诚恳地说:“说实话,乡下的孩子,不好交啊。你能够想出这样贴近生活的方法,真是一个好教师,要是我来教,也许还当不到你,你是我们乡村教师的杰出代表,我要感谢你啊!”
“哎呀,陈局长,莫说这么多,你要感谢,就来点实在的,把我们的房子解决了,我就说你是好局长。”王万久说话直爽,直接将了陈局长一军,一旁的局办公室主任示意王万久不要给领导出难题。
陈局长向办公室主任挥了一下手,说道:“对了,我今天下来看看,的确,我们就是对你们乡村教师关心不够,你看你在农村教书几十年都没有买不起商品房,住宿条件这么差,还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房子,我们真是对不起你们啊!”说着陈正义的眼眶就湿润了。
“回去后,我们局党委要好好研究一下,一定要解决好乡村教师的住房问题,老王老师啊,你放心,要不了多久,你就会住进县城的房子。”陈局长取下眼镜,用纸巾擦拭一下眼眶,紧握着王万久的手说。
王万久提着县教育局的慰问品包括一袋大米、一桶清油、一床毛巾被,回到讲台,继续教书。后来王万久顶撞陈局长的风言风语传开,王万久又多了一个绰号“王大炮”。这件事,王万久后悔了很久,不过,一年后,他真的住进了县城的平价教师公寓,退休后终于可以进城养老了,乡下老师都夸他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
讲完自己的故事,王万久心情一下子就开朗了。翻过垭口,来到龙虎小学。这是赵家沟唯一的村小了。带远斌在校园逛了一圈,王万久说:“老同学啊,现在农村人都去打工了,学校的这些娃娃,都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带着,很可怜啊!更让人难受的是,现在学生越来越少了,以前我们龙虎学校有1000多学生,近几年每年流失,现在都只有300多了,估计,要不到两年,学校就会关门,我们就要失业了。”
远斌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安慰弯九老师,只有望着高大的教学楼和旗杆上高高飘扬的红旗发呆。最后,王万久说:“对不起,老同学,我不能陪你了,还要去赵家沟家访,有两个学生几天没有来上课了,去看看什么原因。”
说完,王万久转身回宿舍骑上自己的破旧摩托车,一溜烟往赵家沟方向去了。
2024年8月22日于赵家沟竹韵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