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军老师散文集《一抔乡土》读后感
早闻新军老师大名,知他是位舞文弄墨的大才子,又连续三届入选“甘肃小说八骏”,我心里暗暗崇拜。偶从《酒泉当代文学作品选》中读到新军老师的《进城钓鱼》《狼梯》等文章,被他独特的行文风格所吸引,几经网购他的著作却未能实现心愿。好友梅琦与新军老师相识,见我“一片痴心”便讲,新军老师文如其人,还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发展了许多文学爱好者;不仅如此,新军老师相貌堂堂,梅琦还用了“浓眉大眼”一词,这更加深了我对新军老师的崇拜之情,不仅想拜读他的大作,继而还想一睹大才子的风采。
也许有缘就能相见。2016年12月26日,肃北县文联召开第四届代表大会,新军老师应邀出席了会议。经梅琦引荐我有幸认识了“心仪”已久的新军老师。
果然,新军老师如我所愿,平易近人,温文尔雅,我激动地说不出一句溢美之词,就获得了新军老师亲笔签名的新书《一抔乡土》。我如获至宝,满怀欣喜拜读学习。
翻开书页,由新军老师手绘的一组铁锹、耙等农具系列简笔画引领我走进了多年前的玉门西沟一队,顺着“家在疏勒河边”,记忆一点点延伸进水磨沟那片土地,并将那片土地上的人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一幕幕场景,通过新军老师发黄的记忆胶片细腻地一一放大又缓缓重现。
隐约看见四五十户人家围着一座隆隆转动的水磨,小孩子们疑惑 “水磨没有手”是一种怎样强大的力量把麦子磨成白面?大人们梦想着热气腾腾的好日子;秋收了,酒坊里熊熊大火燃起来,纯纯的粮食美酒酿出来了,美好的生活即将唱响了。
一座具有历史痕迹的雄伟“大仓库”,曾经堆积着人们无尽的希冀,沉淀着无数的岁月,展望着无限的未来,却无情地被摧毁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新军老师惋惜之余又怕久而久之,会从“村庄的记忆”中渐渐消失。
钻进“九棵柳”“大槽子”“柳窝湖”等等,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一花一果都回响着那片乡土上孩童们无忧无虑的玩耍戏闹和欢歌笑语。
有乡土的地方就有家,有父母的地方定是家。新军老师用最质朴的语言,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位“思考型的农民”父亲的形象,父亲用生活中的点滴哲理言传身教儿女“笨鸟先飞”;同时,还是一位号称“羊把式”的技术型父亲,在人们有双袜子穿都奢侈的年代,全家人却拥有父亲编织的“温暖牌”羊毛袜子,温暖了双脚也温暖了整个冬季。
农村里会杀羊的人不稀奇,而会劁猪的人却凤毛麟角。劁猪是一项非常精细又专业的技术,现今都是由兽医来操作,一般人做不来。那时老父亲却是劁猪的“土专家”,不仅技术好,而且为村民劁猪从来都是“净手就走”,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位农民在生活困难时期践行助人为乐、行侠仗义的美好品质。
扶起“老犁头”便能想起“二牛抬杠”的农耕时代,人们制作“土尿素”时“收尿”的喊叫声由近及远,“饲养院”里发出各种牲畜受拘束的嘶喊声渐行渐远……
无论天气怎样变幻,夕阳西下的“两棵树”依旧淡定从容,新军老师带着对家乡那片土地的眷恋,对父母深深的思念,回想很多年前母亲用心拨出“一筐麦子”播种的希望,一步一步走进春天。
生活好了,“吃货”也行遍天下。新军老师用细致入微的手法,不仅品味着甜蜜温馨,而且为读者展示了西北农村传统特色饮食习惯,从馍馍、烧壳子、拉面、酸菜到羊头煮麦子等详尽的制作工艺描述,以致吃过每一道美味都能使人“热汗顺勾子直淌”。请读者不要眼馋,切仔细品读“卷二,吃吃喝喝”,基本就是一个特色美食教程,保准一学就会。
人们习惯吃饱喝足出去走走,跟着新军老师的脚步“东奔西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探究悠久灿烂的大敦煌文化,传承多元的黄河文化,走过春夏秋冬,走过严寒酷暑,无论走多远行多久,身心依然牵挂那片乡土,依恋那片乡土,如同嗅到“妈妈的味道”,让人永远难以割舍,爱恋至生命始末。
我与新军老师同属一个时代,对《一抔乡土》中呈现的各种生产生活场景,我都非常熟悉且倍感亲切,同时被新军老师内心深处对乡土的那份执着、持久的深情厚意所感动。非常感谢老师让我又一次深刻体味了父辈们艰辛生活的那个峥嵘岁月。
社会变迁,时代发展,物质生活相当丰富了,但是那“一缸酸菜”还是让人垂涎欲滴又回味无穷,我也不例外,始终把酸菜作为桌上“珍品”,有时感冒喝上几口酸菜水汁就觉得感冒好了。羊头煮麦子前些日子我还吃过,特别喜欢细细咀嚼被羊头肉浓汤熬入味的麦粒,堪称世间一道美味。
其实,原汁原味的生活才是我们追求返璞归真的根本。
感谢新军老师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最正宗淳朴的方言,最朴素大方的心情,最接地气的口吻,以及最幸福的回忆,深情书就《一抔乡土》,其中有他对那片乡土的久久依恋,更为我们广大读者呈现了那片热土上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风土人情。
一股久违了的温馨舒适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我相信新军老师的《一抔乡土》不仅打动了读者的心,更打动了那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们。
《一抔乡土》带着厚重的乡情,浓郁的土味,深沉地为那片土地留下了纯真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