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玉娥的头像

刘玉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6/22
分享

记忆中的校园

从肃北出发的时候淫雨霏霏,乘上高铁夏季空调让人有几丝凉意,到达张掖晴空万里,出租车司机说着我曾熟悉的方言介绍张掖名胜景点,久违的乡音让人倍感亲切。

岁月如梭。那年我十五岁我的理想是考上酒泉师范将来当一名老师,可惜缘分不及读了张掖农校。一晃眼人到中年,有缘的是如今我的同事中学历背景多是师范类专业,大多都有过教师经历,而我的张掖农校学历背景似乎和外行相联,有时显得底气不足。来到张掖,我就能理直气壮说出我曾是张掖农校的学生。

QQ图片20210622071717.jpg

1995年毕业至今我到过张掖三次,每次都会去学校走马观花,和老同学见面叙旧,总是感叹岁月匆匆。尤其进入新纪元,张掖农校并入河西学院,我们无母校可寻更是感慨岁月流金。但是张掖农校旧址还在,我想独自进校园感受一番书香,回味从前的学生时代。

我来到河西学院门前,校门左边汉语拼音拼写的河西学院横向排列,右边行草体书写的烫金大字河西学院竖向排列,此门原是张掖师专的校门,曾经的张掖师专和张掖农校等中职学校随着教育改革大潮汇入了河西学院。虽然河西学院得名不过二十余载,但是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广博的学术涵养使这所高等学府面向全国乃至国外招生。

曾经张掖农校和张掖师专仅有一墙之隔,我们却要绕过苞米地、甜菜地等弓形乡村土路转上一个大圈,耗时约40分钟才能走进令我们羡慕不已的张掖师专。如今不仅撤除了围墙,打通师专和农校的“壁垒”,而且畅通了大中专学生梦想的通道。

我走进校园,左侧是大幅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展板“为师生办实事”的公示栏目,校道正中耸立着理想和信念相融合的学校校标,两名身着毕业礼服的女孩子在校标前摆拍,又到了毕业季,不免让人感怀。底座正面刻有“文理兼修、德才兼备”,背面刻有“明德尚美、求真笃行”的办学理念。六月的校园干净整洁、碧草如茵、杨柳依依、青松如膏沐、胡杨自信仰天,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花草树木,真是一处最富氧的知识世界。我穿过原张掖师专校址径直向原张掖农校方向走去。

QQ图片20210622071742.jpg 

      约十分钟我便到了张掖农校原址,若不是那所让我记忆犹新的古色古香白塔寺亭静静矗立,居然没能一眼认出当年的“白塔校园”正门位置。记得当年校门左右两侧连片的枣红色鸡冠花、桔红色的唐菖蒲争奇斗艳,校门正中是清代修建的白塔寺亭,亭子四周植有百年杨树、桑树、丁香树等相拥而成的自然凉棚,曾是我们诉说青春故事的佳地,亭前摆置一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宣传铁牌……而今白塔寺亭和四周的树木栉风沐雨仍然保持原来的风貌。

如今白塔寺亭的长条椅上有同学默默背书、有同学说说笑笑、有同学卿卿我我,桑树下有同学跳着蹦子采摘熟透的桑椹。这些似曾相识的画面勾起了我的记忆,当年我和同学们在白塔寺亭也是这般情景,我忘了我是否采过桑椹,但对学友小芸学小猴爬树为校园里玩耍的小朋友采桑椹的画面印象深刻。

QQ图片20210622071834.jpg

      白塔寺亭右侧约十米远的那栋楼是我们当年的教学楼,修饰墙体的翠绿色瓷砖脱落的不美观了,外观色泽陈旧有了沧桑感。我想寻找当年我们班教室的痕迹,一口气上了三楼,拐角处悬挂“农业与生态工程学院”和“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绿色招牌,名称取得不仅科学广博与时代相宜,较我们当时所学专业“园艺、植保、农学”可就洋气地多了。曾经我们班的教室已装修为新式的教师办公室,我站在空无一人的楼道,思绪万千,回想起了班主任张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想起了张老师的爱人,被她常常称为“我们家小赵”的赵老师。赵老师书法才艺出重,为人谦和,他总是亲力亲为布置我们班教室文化墙,书写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教室里一挂四年,我们都挺喜欢赵老师。

站在教学楼口驻足观望如今花园式的校园,那时我们从宿舍到教室到食堂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逢上雨天小青蛙在大水泡里跳来跳去,我上中专前几乎没见过青蛙见了就特怕,雨天我总徘徊在楼前不敢回宿舍。

虽然如何的校园绿化的郁郁葱葱与从前的简约无以比拟,但是从教室到宿舍的直线距离没有改变,只是我们当年的宿舍楼经修缮但仍能看出它旧时的模样。楼门安装着严密的门禁系统,进入需身份验证。遇见两位小女生我自报家门是这学校的校友,希望进宿舍楼一观,可她俩非此楼住宿生,我只能年年它的外表了。那时我们女生住三楼,男生住二楼,一楼新生男女生混住,记忆最深的就是一年四季楼道下水不畅黑水横流,不知是我们求识欲太强,还是其他什么我们竟然都能忽略不计。

       绕着校园走走停停,高高的水塔还在原位,我们曾经的洗浴的室门前挂上了开水房招牌;相连的小超市足以满足学生们的各种生活需要,理发店里年轻帅气的小伙为学生们修剪个性发式;而那时我们饿了只顾着吃发酵粉馒头,我都从进校的45公斤吃成60公斤的胖妞。校门口仅有的两家小商店也是乌漆嘛黑的选择性极为稀少,吸引我们的大概就是二毛五一条的大麻花吧。

在白塔寺亭左侧是我们当年的实验楼,外观看似变化不大,我想不起做实验的课程了,只记得我们辨识杂草的实践课,考试时一百种杂草摆在实验室桌面让我们辨识,那时我还能识得七八十种草呢,如今走上田间地头却识不过十种草了。

走过体育场,如今无论从场地还是建设规模都与从前都不能同日而语。虽然我们那时体育场条件简陋,但是我在这个场地上学会了打排球、篮球和乒乓球,也在这个场地上学会了跳华尔兹,还留下了许许多多青春的记忆。

QQ图片20210622071717.jpg

不知不觉走出了校园,一路上芳草青青,绿荫如盖,看着来来往往怀揣梦想的学子,不由得羡慕他们可以生长在新时代如此美好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尽管我们曾在白塔校园度过了最美的年华,可惜那时我们不懂韶华易逝,当顿悟世事的时候已是人到中年,也许青春留有缺憾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