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厉彦山的头像

厉彦山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12/06
分享

一街两城、山河壮丽

两城,我是熟悉的,曾经是一座古城,现在是日照市的一个街道,与我居住的五莲县毗邻。刘加云先生我并不熟悉,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他这部小说《一街两城》,此前在有关刊物上发表过节选文章,所以我期待已久,出版后第一时间拜读了这部厚重的作品。小说虽然文字体量较大,但是结构紧凑,围绕两城街姜、王两家的家族恩怨及近现代历史事件来展开,塑造了安雪梅、王在川、王里户、姜有谷和姜邯春等主要人物。在叙事结构上,以安雪梅命运多舛的一生为主线,结合两城出土的高柄镂空蛋壳黑陶杯的曲折保护经历为复线,让小说的故事情节悬念不断、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这些艺术表现手法,让读者在阅读中体验到的是《白鹿原》一样宏大的历史叙事场景,感受到的是《活着》一书中主人公富贵的生命无常,领悟到的是刘加云老师至深的家国情怀和宽广的人生格局。

一、小说的人文历史铺垫与人物塑造

作为一个身居鲁东南沿海的日照市民,我们虽然熟知许多日照的亮丽城市名片,如国家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城市等,这些城市的软实力,确实让我们引以为荣。日照市还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如丹土遗址、尧王城遗址等。这里我要着重说的是两城遗址,也是《一街两城》故事的主要发生地。两城镇遗址最早发现于1934年。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山东大学和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组成的中美联合考古队,经过20余年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初步认为在两城地区发掘的古城遗址,是距今5000-4200年前一个史前国家的遗存。遗址所展示的农业文明、酒文化、陶器制作工艺,都佐证了日照是龙山时代文明程度较高的中心地区之一。

自从我了解两城遗址后,由于爱好使然,就对两城遗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既然这里有这么深厚的人文历史,必然会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人物故事。为什么这么多的文人墨客却着墨较少呢?这个常萦绕心头的疑问终于变成了现实,刘加云先生的《一街两城》,把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两城的远古文化和近现代变迁史跃然于纸上,为读者们了解两城乃至日照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打开了一扇窗,描绘了一幅画。

在小说的写作过程中,人物的塑造在三要素中是重中之重,人物的灵魂也是小说的灵魂,准确地说也是作家思想脉络的“代言人”。一部小说,人物刻画的成功与否也就是代表着小说的成功与否。因此,看一部小说,也就是在看小说里的人物。例如,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塑造了七百多个人物,人人有个性、有灵魂、栩栩如生。刘加云在《一街两城》这部作品中,围绕姜、王两家的矛盾冲突和革命历史人物展开,也塑造了近百个人物,主要人物以姜、王两家为主线,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就是安雪梅,其次是王在川和王里路父子。而且塑造的人物也是泾渭分明,这大致与刘加云先生的丹青爱好有关吧。在小说里,对人物的塑造也是“黑白对照”分明。王家以正面人物为主,以王在川为代表,他有着关公化身的美誉,一把偃月刀让土匪们闻风丧胆。而姜家则以姜有谷为首的家族执政实力,处处与王家为敌,这在艺术上塑造了矛盾的两个对立面,然后穿插着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的共产党人物安哲、安杰、刘鸿仁、张守东、春雷等进行,增强了艺术的渲染力和感染力。

1、正面人物以王在川、安雪梅为代表。特别是安雪梅的一生,成为小说的主线,贯穿小说的始终,让作品非常紧凑。作者将她的善良、机智和以德报怨的人生品德为作品注入了灵魂。她的一生,如余华在《活着》中塑造的“富贵”一样,命运多舛。作品中的王家,可以说是一个革命家庭,王里道、王璐方、王璐圆、程瑞琼,还有在王家当长工的张传根、张守东父子等,他们胸怀天下,坚定信仰,一心为民。但是,哪个林子里也有棵弯弯树,出了王里门父子,给国民党反动政府做事,最后跟着老蒋一起逃到了台湾。

2、再看看姜家,塑造的是反面人物,从姜有观开始,到姜有谷、姜邯冰,他们一直以镇长的身份统治着两城街,处处打压王家、以王家为敌,限制王家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姜邯春(后改名秦邡),不但欺骗王璐圆的感情,生下孩子,还打着革命幌子的当狗汉奸,对革命工作造成不小的损失。但是,姜家也有好人,出了个姜邯牛。解放后,他成了两城的主要负责人,一改过去姜家的家风,为两城的革命工作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3、革命历史人物,最先出场的是安杰,他以教书作掩护,和性格鲁莽的牟百财(后改名春雷)、秦天喜三人一起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唤醒穷苦民众觉悟,发展了张守东、王永臣、尚近影等党员骨干,为两城的革命洒下了火种。

4、考古人员,以秦天喜为代表的中心人物,还有梁思永、丁履堂、美国记者安德森,以及为保护和挖掘两城遗址做出贡献的两城百姓,特别是慧安、王在川和安雪梅,都是为国宝的挖掘和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人,也为高柄镂空蛋壳黑陶杯的重见天日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故事情节的编织和艺术手法的运用

1、故事情节的巧妙编织:作为长篇小说的写作,主要人物的塑造固然重要,但是故事情节失当不但影响艺术的完整性,更严重的是失去了故事的艺术性,导致半途而废的不在少数,这就像建筑施工企业盖楼房,施工图纸是第一关,我们住的高楼大厦都是按图施工。长篇小说的写作对于故事情节的安排如果是随心所欲,不是按照“提纲”来写,也很难写出好作品,在《一街两城》这部作品中,艺术构思是以安雪梅的一生和寻找黑陶杯这两条线,一明一暗,一主一副相互交织,不但主人公安雪梅的命运有着完整的交代,而且黑陶杯也最终面世,给了读者一个交代,把故事的情节推上了高潮。这里面还交织着安雪梅的身世、五莲山暴动、王里路逃婚、刘黑七和朱信斋在两城的活动、支前和干部南下、王里道失忆、土地联产承包、改革开放和共同富裕等,前前后后百年的时间跨度,一桩桩,一件件,悬念迭起,环环相扣。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作者把小人物的命运一一具体化,融入历史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中,来表述着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且这些重要的历史节点都是与中国近现代的重大事件相吻合,不得不说,刘加云先生在实地采风和考据资料时,肯定是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可以说备足了功课。

2、小说作品的语言艺术。品读刘加云先生的作品,不得不说小说的语言功底。阅读起来,如同行云流水一样,有一种美感的享受,人物的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和心里描写都十分的精准和到位,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能做到这一点,完全是作者文学功夫所致,真可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呀!

刘加云先生的语言文字,突出了地地道道的鲁东南口语,如:“杨县长,别涮(shua) 我了,有任务,快说吧,这些日子,可急死闷死我了”。还有,王在田的老婆姜秀莲骂他:“我跟着你倒了八辈子霉了,整日就知道抽烟、赌钱、找娘们儿,我们的死活你不管不顾,……从今日起跟你一刀两断,你找哪个狐狸精去吧,你去抽大烟吧,你去赌钱吧……往后的日子,我们娘们儿可怎么过啊……”这是一个怨妇对男人的抱怨和失望,口语的语言十分妥帖、精炼、传神,短短数语道出了王在田的所作所为和他老婆的无奈。

3、小说对民风民俗的描写: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刘加云先生是地地道道的两城人,自然写起来得心应手。在作品中,有很多的篇章是关于民风民俗的详细叙述,如描写安雪梅出嫁的习俗,“新娘子上床,异姓邻居端来九碗水饺,每碗九个,让新娘新郎吃,俗称上床饭……”这是鲁东南地区新婚吃上床饭的习俗;还有日照地区常见的喝羊肉汤:“大锅里煮着羊肉,锅底的柴火烧得正旺,锅内沸腾,汤白如奶,似趵突泉般喷涌,如逐级跳跃,热气像云海在屋顶漫卷缠绵,……面食是如锅盖般大的大饼,正反面微黄……喝羊汤、吃大饼是特色美食,当然还有一样不能缺的,羊肉汤了必须放点芫荽才出味。”写得具体而生动。在王家招待考古队员时,是这样写的:“菜肴以当地特产为主,首先上的是四珍,松蘑炖鸡、紫丁拌肉丝、松扎炒韭菜、和柞树菇炒青椒……丁履堂笑着说,我特别爱吃松蘑,当地叫黏我子……”还有我们小时候经常见到的保墒耙地的情形,在书中也写得非常的具体:“喊嗓的是张传根,他挽着裤腿挥着牛鞭,拉紧缰绳,站在柳条耙子上,身体后倾,赶着一头黄牛耙地……”,这些民风民俗,仿佛让读者置身其中,产生共鸣效果。

4、小说的心理描写:小说的主人公安雪梅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优秀妇女的代表,她用九十九封信换回来逃婚的夫君,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之所以有如此结局,首先归功的是安雪梅的妇道,其次是她在信中的“钟情”,说到小说的心理描写,唯信莫数,也是最容易描写心里的笔法,因为这样可以自然的由第三人称转换到第一人称,这是安雪梅写给王里路的第一封信的片段 :

“……此时此刻,窗外秋风细雨,梧桐落叶,声声滴滴,滴滴声声,让人心碎,我依然独守空房,个中滋味,问君知否?我曾经无数次想过,你是为追求自己的爱情,还是为了抗拒封建包办婚姻才离家出走的?我理解你作为新青年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可是我想问你,为人子,弃年迈高堂的牵肠挂肚于不顾,你孝道何在?为人夫,你不辞而别,陷我于进退两难之尴尬境地,你良心何在?为人兄,你置姊弟成长于罔闻,你亲情又何在?这应该算不得责怪。我想,这些问题你也许也问过自己,我想知道你的真实答案。里路,你既然有逃婚的勇气,当初就应该有阻止我们这场包办婚姻的责任,不是吗?”

读罢这封信,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主人公安雪梅六问夫君王里路,入情入理,心里直白,感情细腻。试想,还有什么样的铁石心肠不被感化?这是作者心理描写的一段精彩摘录,类似的片段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三、小说作品所折射出的价值观

小说《一街两城》里所描写的时间是近现代史,这自然避不开军阀混战和日军侵华,特别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也是最考验和暴露人性的时期。例如王家,王里户、王里路、王里道、程瑞琼,还有妹妹王璐方、王璐圆等,都战斗在抗日战场上,勇敢地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挺身而出。而姜家则是当走狗当汉奸,欺压和剥削老百姓,与人民为敌。用一门三义士与一门三汉奸形成了鲜明的艺术对比。还有作品中的抵制日货,老百姓坚决不做亡国奴,不卖日本的东西,把日货点上火付之一炬,这无一不打上民族救亡的印痕。特别让人感动的是王在田,虽然他前半生并不光彩,吃喝嫖赌全占着,连田产都输光了,但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在民族大义面前却是铮铮铁骨,身为学校的校长,坚决不接受日本教材的奴化教育,他把日本课本泼上洋油一把火烧了。王在田的义举,正如武工队的领导所评价的:“王在田是爱国进步人士,他教的学生不全是富家子弟,还有贫困孩子,单从他烧日本课本这件事上,就应该值得称赞和肯定,这是民族大义。”这是作者对“民族大义”内涵的理解,更是“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

从小说中还可以看出,作家所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其沿袭了中国老百姓喜欢的“大团圆”结局,在《一街两城》中,突出了作者“善始善终”的艺术思想境界。主人公安雪梅行善,最终得善缘。她是安老太爷与丫鬟秦翠翠的私生女,自小就与王在川的儿子王里路订下了娃娃亲,她因美生祸,遭到了姜邯春和姜邯冰兄弟的垂涎三尺,并险遭失身。之后,姜邯春一直对她进行无所不用其极的迫害和打压,导致她在王里路发配青海后,被迫和病汉李有俊组合。但是,无论命运是多么的不公,无论恶人是多么的险恶,她都未改其骨子里的“善”心,无私的放走被关押的共产党员,暗中支持小叔子和小姑子参加共产党闹革命。她不但心地善良,还机智果敢,在刘黑七“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公公王在川听了她的建议,唱了一出现代版的“空城计”,让杀人不眨眼的土匪刘黑七乖乖退兵,可以说,在王家,她是顶梁柱。她不但人美而且心善,还以德报怨,收养坏人姜邯春和小姑子的私生子王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王满开工厂拖欠工人的工资,他知道后,不但用拄杖在王满的头上打出了一个血泡,还亲自帮着凑钱把工人的工资还上。当然,她的最大贡献是,帮着公公王在川完成了慧安师傅的遗愿,把黑陶杯完好无损的捐献给国家,为文物保护做出了很大贡献。可以说,作者把安雪梅塑造成一个非常完美的中国妇女形象。

读罢《一街两城》,让我充分地感受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应该说,这是一部描写日照地区不可多得的影视剧本,也是一部格局高远、艺术成熟的长篇小说。所以说,小说《一街两城》虽然写的是两城街,其实是鲁东南沿海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放眼全国,也是我国百年来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小说传递给读者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敢顽强的奋斗精神,特别共产党人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甘愿牺牲自我的家国情怀,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当下的我们更加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制度的自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