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厉彦山的头像

厉彦山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9/15
分享

风雨李崮寨

风雨李崮寨

厉彦山

上世纪六十年代,李崮寨在鲁东南地区可以说是声名远播,刘太臻和他所缔造的李崮寨,成了当时那代人膜拜的理想圣地。风风雨雨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刘太臻和李崮寨的名字已经成为了这代人的记忆,除了那不变的巍巍青山和残存的建筑,还依旧在诉说着当年的风光,其他则淹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了。

我作为一个60后,也被刘太臻同志“感党恩、跟党走、矢志不渝干革命”的信念所感染,通过查阅各类社会报道和历史资料,更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位“党的九大”和“全国四届人大”双代表的认识,被他那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所感动、所震撼,作为一个“不应忘却的记忆”,再学李崮寨精神,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段光辉的历史。

刘太臻同志是五莲县石场公社船舫大队李崮寨生产队的队长兼教师,他的文化底子就是会写十二户的人名和10个数,有时候连6和9都分不清,但是他却克服了重重困难,不认识字就边学边教,即“现蒸现卖”。他以半工半读、生产学习两不误的教学方式,让昔日的文盲村,一跃变成了当地的文化村,全村的68口人之中有47口人上学,写信记账都已经不成问题。他还带领全村人,背诵《毛泽东选集》、《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著作。其中,村里有个三岁的小春荣,能熟练地背诵和唱出《为人民服务》等几十条毛主席语录,而且能在45分钟内不重复。刘太臻同志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深山沟里闹文化革命》的办学经验,得到山东省教育厅的肯定和推广,这种教学模式给当时扫盲工作闯出了一条可以借鉴的教学之路,于是,国内许多报纸迅速进行了刊发。下面,我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摘抄罗列一下省级以上报刊的宣传情况:

1965年9月15日至30日,刘太臻在山东省半工半读教育经验交流会上作交流发言;同年9月15日《光明日报》刊发了刘太臻的《深山沟里闹文化革命》;同年11月15日《大众日报》刊发了刘太臻的《深山沟里闹文化革命》;同年11月18日《解放日报》刊发刘太臻的《深山沟里闹文化革命》。

1966年2月6日,《大众日报》第四版整版刊发连环画《为革命办学的刘太臻》;同年《山东教育》第一期刊载刘太臻《为革命办学、为革命教学》的有关文章;同年2月9 日《大众日报》开辟《向刘太臻学习、为革命办学》的专栏;同年8月7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李崮寨青年段德育介绍刘太臻事迹的文章——《毛主席啊!千山万水隔不断您的声音》。

1968年2月26日,《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由30余位资深记者、编辑撰编的《公字沟——把毛泽东思想化为灵魂的李崮寨人》;同年10月23日《大众日报》用二、三版整版刊发《迈向共产主义思想境界的李崮寨人》;同年11月2日在《大众日报》上刊登《农村教师的道路》。

最后一次采访报导的是2000年1月23日,由许家强老师采访,刊登在《日照日报》上的《李崮寨今昔》。

从以上报刊的层次和密集程度可以看出,当时的刘太臻和李崮寨是怎样的出名,这种关于李崮寨和刘太臻自上而下地毯式的报导,在社会上迅速掀起一股学习李崮寨的热潮。于是,在国外,有阿尔巴尼亚和新西兰友人来了,在国内,有江苏、河南、贵州的来访者,特别是在省内,各地市的学习者络绎不绝。而在五莲县域内就更不用说了,除了政府组织的学习活动外,有的农民还自备干粮,放下农活前来接受教育。参观学习的人中,有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中小学生。当年,在这个只有12户人家的山沟里,到处都挤满了前来参观的人流,介绍事迹的讲台附近更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来参观的人员就达60多万次之多,一天最多的时候都接待7000多人,鉴于这种情况,五莲县委不得不抽调专门人员负责接待工作。在这接待工作持续了两年多时间里,光县里派来参加接待工作的人员,先后就达20多人之多。李崮寨这个山峦叠翠,沟壑纵横的小山村,简直就成了当时人们顶礼膜拜的共产主义圣地了。

在李崮寨,最让我们不可思议的就是那种的“大公无私”和“忠心向党”的纯粹精神。1968年的2月26日,《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公字沟——把毛泽东思想化为灵魂的李崮寨人》,并破例配发社论《突出“忠”字,大立“公”字—向李崮寨贫农社员学习》。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已经达不到形容李崮寨人的精神高度了,“公”字和“忠“字精神深深的烙在他们的脑海里,最好例证就是李崮寨办的“无人商店”:

由于李崮寨的所在地理位置极其偏远、闭塞,社员买东西需要到30里以外的三庄集去购买。为了方便群众生活,在1963年,刘太臻安排社员段德育办“无人商店”。于是,她就从三十里外的三庄镇供销社进货,回来再按批发价零售,她将各类商品整齐的摆放在货架上,并仔细地标上商品价格,然后再去生产队干农活,经营期间,店门一直是敞开的,而且钱箱上也不上锁。社员们就按照货物标注的价格付款、找零后,买走所购商品。就这样,段德育在每天收工后,回来盘点商品和货款,多数时候是分文不差,有的时候还会多出一二分钱。在这个金钱奇缺,粮食断顿,物资匮乏的年代,每个劳动力的工日值只有两三毛钱,无人商店能如此开张,毋庸置疑,李崮寨人已经把共产主义信仰发挥到了极致,就连生产队的仓库也是这样,没有专人保管,钥匙就挂在生产队的办公室里,照样不丢一粒米,一根草。

在“忠”字和“公”字当头的同时,李崮寨人狠批一个“私”字。在李崮寨,即使是在家里,也不藏私,他们不论是兄弟姐妹,还是亲爹亲娘,只要是违背了毛泽东思想,就要坚持进行批判,寸步不让,针锋相对。有一个例子是发生在村民厉太聚家里,因为儿子在代销点里抢购了10盒火柴,被家里人发现,便在家里就进行了一场斗私批修会,首先是一起学习《为人民服务》,然后对照找出错误,进行检讨,直到改正错误,最后把火柴送回代销点。试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忠诚”、又是怎样的一种“无私”。

李崮寨创造的无人商店,在现在人看来是极不可能的事情,在那个年代却成为现实。从李崮寨的典型个例来看,人类思想的可塑性是极强的。从路不拾遗,到夜不闭户,到商品放在那里,竟然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正常交易,这可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真实存在。不可否认,李崮寨的这68口人真的是收敛了自己的私心杂念,真地 是公而忘私。经过无人商店的检验,可以说整个村子都是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这种纯粹和高尚,简直让人们怀疑管子所说的“仓廪实而后知礼节”的话。如果说大人能够做到如此的节制和自律,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孩子们又是怎么做到的,难道孩子们不喜欢吃糖吗?还是没有吃过糖不知为何物?可见,对“忠诚”和“无私”的教育已近渗透到每个人的骨子里,才会出现这种“绝对“的社会现象。

刘太臻出名后,成为我地鲜有的“全国党的九大”和“全国四届人大”两个代表。这与山西大寨的领头人陈永贵的人生轨迹如出一辙。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山西的大寨现在还是依旧风光,紧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步伐。迅速转型,而山东的李崮寨却销声匿迹,失去了昔日的光环而风光不再,在鲁东南一隅默默无闻了。

我之所以大写特写刘太臻和李崮寨,是从心底里被这种“精神力量”所感染,当我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在困难面前,创造了“躺平”这两个字时,深深觉得精神支柱的重要性,就越发觉得“精神力量”的教育意义。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了电视剧《特赦》中,国民党战犯黄维和王耀武的一段对白,当缺吃少穿的志愿军把装备精良的美国王牌军队打退到“三八线”时,这位国民党的高级军官大惑不解,王耀武说共产党人是用“精神力量”在打仗,黄维反问“精神”也能打仗?但这又何尝不是呢?抗美援朝时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缺吃少穿,光潜伏冻成冰雕的连就有三个,其中长津湖战役的冰雕连就有125人,战士们个个手握钢枪,一个姿势朝上战斗的方向,在零下50多度的环境里被活活的被冻成冰雕,这又是何等的“精神力量”,他们也是娘生爷养有血有肉的人呀,他们的意志力却坚如磐石,支撑着战士们的信念是什么?难道不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力量”吗?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精神力量”不是神话。而是一种令人崛起和奋进的力量。在我们对此感慨万千之际,又让我想到了另一个典型人物——朱彦夫,他14岁从军、保家卫国、血洒疆场,在抗美援朝时,他双腿膝盖以下、双手手腕以上截肢,失去左眼,成了一级伤残军人。朱彦夫从部队回到家乡后,于1957年担任张家泉村支部书记。张家泉村三面是山,自然条件恶劣,朱彦夫带领村民,先后将荒地"赶牛沟"、"舍地沟"和"腊条沟"变为沃土,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1982年,他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历时七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写书名并题词:"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试想,一位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没上过学,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用超人的毅力,向自己挑战,向人生挑战,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力量”呢?所以,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也足见“精神支柱”的重要性。

掩卷而思,时光飞逝,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当时的一切存在都具有必然性,这当然也包括错误的东西。从刘太臻和所缔造的李崮寨这个典型,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这个时代的张力,这种张力可以创造性的改变自然、改造思想和灵魂,有着无穷大的精神力量,无处不显示着《愚公移山》精神的光芒,充满了人生的正能量。

在历史的沉淀中,总会埋藏珍珠,也会掩埋污垢,就让我们去挖掘埋藏在历史长河中的珍珠吧!让它重放光芒,激励我们克服困难继续前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