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厉彦山的头像

厉彦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14
分享

恬恬古诗浓浓的秋

凡尘身外事,诗词润心际。读之神自静,蹁跹三万里。

读诗感受颇深,写诗一首,来表达对诗词歌赋的热爱。这不,徐再思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还萦绕耳畔,时令已经是温庭筠的“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了。”

喔!秋雨连绵不晴天的日子真地来了。

初秋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天也渐渐的就变凉了,秋雨丝丝,连绵不断,她像个彳亍的老妪,慢慢腾腾的下着,不慌不忙,十天八日的都不晴天;农民伯伯的大豆在这弥漫的秋雨中,都生出了黄黄的嫩芽,土地里遗落的花生,白白胖胖的布满沟垄,有的已经绿芽青青;本已在夏天就喝饱了水的小河,这时也涨满了肚皮,在漫水桥上流淌出哗啦哗啦的水声;河岸婆娑的柳枝,在这暗无天地的日子里纹丝不动,像妩媚女人柔顺而滑腻的头发,任凭秋雨的洗礼;不时的,远处还会传来几声水鸟啾---啾的叫声,与雨声交织在一起,顿时划破寂静的天空。要是有了兴致,你在秋雨中远瞧去,已是水雾弥漫,水天一色了。嗨!这秋天的雨,还真是蛮横的不得了。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一首《中秋》,把中秋明月那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写尽了,似乎是在说,中秋节的月亮就要又明又亮嘛,若是没有月亮,这一年的秋天就好像形同虚度一般。仔细品读,我亦同感:要是初秋无雨,中秋节无月,那就会老觉得有些遗憾。其实,相比于初秋,我觉得中秋最大的看点当数秋收的景象,苏东坡有诗为证:“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老夫子说一年的好时候是在橙黄橘绿的秋天。细思之,也的确是这样,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稻谷金灿,瓜果飘香,农人们心怀丰收的喜悦,匆匆忙忙的收获着庄稼,又没了酷暑和蚊叮虫咬的摧残,真的劳累并快乐着。

“轻飘梧叶坠,暗度桂花香。月下生林籁,天边展雁行。”明代诗人朱高炽的秋天已经是深秋时节。秋风日复一日的强劲,刮落了凋敝的梧桐树叶,那株老桂树开满了簇簇米黄色的小花儿,桂花的香,跳出了院落,跑的很远,暗香浸淫了庭院和街衢,人们陶醉在桂花的清香里;再过些日子,南归的大雁摆开“人字”形鸥呀前行,范公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应正也是这个季节的真实写照吧;当然,九月的菊花也不甘落后,香味虽然有些逊色,但是以“我花开尽百花杀”的霸气和豪横,使劲地开着大花头,和桂花较着劲,姹紫嫣红的娆娆无限;在深秋里,最大的庆祝节日,当数“九九重阳节了”,除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以外,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再来就菊花”也备受人们推崇,农人为了庆祝一年的好收成,把秋日的丰收喜悦推上了高潮。

说起深秋的最美,那一定忘不了火红的枫叶了。“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宋朝诗人程颢的这首《秋月》,尤其令人难忘,。循着“白云红叶两悠悠”的这诗句的意境,仰望那湛蓝的天空,都分辨不出是蓝天还是碧海,看着看着都眩晕了,朵朵白云悠然的在山巅漂荡,和着清风摇曳的枫叶漫山红透、火红一片,白云和红枫组就成了和谐统一的图画,这图画极具夸张的远离了人间三十里的喧嚣,衬托出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宁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有什么画面能比这更美更好的吗?倘若是在金秋的下午,挽着夕阳,再俯瞰一下河边的一株株老柳,摇头散发的飘零着金黄色的叶子,把甬道铺成黄叶巷,早已经是“糁径金叶铺黄毡”了。金黄金黄的柳叶,如同一叶扁舟、在秋天的海洋里随风漂泊,如同一条小鱼,在秋海里游弋,好像要把这秋天的黄色涂满山岗、布满河流 ——哦!我终于明白了秋天的树叶、小草和土地的颜色为什么这样的黄,原来是秋风把柳叶的金黄撒满了大地和山岗呀!

不知怎的,古之文人总是悲秋。先是欧阳修的《秋声赋》,写尽了秋天的萧杀: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又是马致远的《天净沙》,写尽了秋天的悲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难道秋天就是“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的萧杀和“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悲凉吗?我不停地在这诗词的长河里徜徉、寻觅,还是终于记起来毛泽东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豪迈,可一平我的悲秋之情,也让我想起了郁达夫眼中《故都的秋》中的秋天美好,他则更喜欢北方故都的秋天,愿意用三分之二的生命来换取北国故都的秋。这也可谓是仁者见仁吧。

秋天竟然如此的唯美!我愿意在诗意的秋天里,品读着恬恬的古诗,体味着浓浓的秋意,一起来分享着这秋天里的美好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