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刘加云先生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兵支书》,是在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倾力创作的一部反映退役军人回乡创业、带领全体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文学作品。
作品成功塑造了退伍军人赵丰年这个主要人物形象。
赵丰年义务兵退役后回到生养自己的山河镇龙山村,后来通过打拼在城里有了一番事业,当上了恒发祥房地产公司的副总经理。由于这位“兵哥哥”性格耿直、爱管闲事,深受公司员工们的喜爱,但却受到了公司总经理王亚这位昔日情敌的排挤和打压,种种原因导致赵丰年愤然辞职回乡创业。
辞职后的赵丰年,满怀憧憬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准备为开发山泉水项目大干一场,可是,村支书张玉匣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将原先达成的开发龙山村山泉水的意向单方撤销,致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开发山泉水无望的情况下,家人和朋友都劝他向公司董事长也就是他的岳父认错再回公司上班,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之后,妻子徐雯雯也和他协议离婚。在面临失业、毁约和离婚的三重打击下,他毅然地拿出自己的积蓄150余万元,与退伍兵张玉振、张兴海一起投资创办无公害蔬菜合作社,注册登记了“龙山振兴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入股发家致富。在此基础上,他还开发龙山村的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民俗项目,这一系列增收致富的的民字头项目,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发家致富,为此也获得了群众们的认可和信任,在换届选举时他以全票当选龙山村支部书记。
上任后的赵丰年,牢记山河镇党委书记辛瑞民的嘱托,把稳固基层政权、修复绿水青山和带领村民致富视为新时期的“三大战役”,他秉承果断坚决的军人风格,大刀阔斧地进行村庄治理,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领头人。然后,又拿出为女儿上学用的150万元钱,建立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区、建设山泉水厂等项目,并带头清理村里应收的承包费和清除违章建设的别墅群,为此他也得罪了以蔡三九、张传刚为首的涉黑分子,险遭这些违法犯罪分子的暗算。在农村治理方面,他提议建立“十好家庭”评比、邻长制、互助养老制等一系列农村治理体系。在赵丰年这位兵支书的领导下,村民们都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生活,使龙山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村。
而恒发祥房地产公司在市场环境和经营等方面的影响下,企业经营陷入了困境,董事长徐大营被总经理王亚和他两个人的共用情妇孙媛媛设计害死,案发后王亚和孙媛媛去了他们该去的地方。而蔡三九和张传刚这两个黑社会成员,分别被判无期徒刑和十三年有期徒刑。最后的大结局虽然没有说明赵丰年和徐雯雯复婚,但他们为了共同目标走在一起了,意味深长。
这部《兵支书》最大的看点是不回避社会矛盾,敢于直面社会现实,作品中痛陈房地产行业的诟病,有蔡三九、张传刚之流雇凶涉黑拆迁;有恒发祥公司的总经理王亚和计划财务副总经理孙媛媛之流带头炒楼花哄抬房价;有城管干部之流粗暴执法,像“躲猫猫”般围追堵截强抓菜农;又有不作为的龙山村支部书记张传匣之流,大念“懒政”经,不体恤老百姓的贫困,大肆公款吃喝中饱私囊,并与村霸张传刚沆瀣一气,欺软怕硬欺压群众,不顾村民贫困谎报瞒报,编造虚假政绩骗取“市级文明村”;还有山河镇政府充当保护伞贾镇长、派出所的区所长之流,时时处处和这些不作为干部为伍,颠倒黑白谎报瞒报事实,还勾连涉黑人员为违法违纪人员提供庇护。这些罗列的事例可以说都是农村常见的社会乱象。另外,还有土地流转、土地撂荒、留守老人、农村宅基地和农村养老等问题,也都大胆的进行了直面的描述。我想,只有这种不回避矛盾的作品,才是找出治理农村症结的好作品,才能对症下药,消除这些农村的隐患。
当然,《兵支书》一书最大的看点应是,赵丰年这位退伍军人在乡村振兴中领办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说起我们的乡村,现在唱衰的作品很多,面对断壁残垣和老人的乡村,特别是我们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些伤感,生养我们的乡村人气不旺、青壮劳力多数外出打工、土地撂荒、学校停办、孩子们都去了城里上学了,这让我想起了女作家梁鸿的《出梁庄记》一书,对河南的乡村的也有不少类似的描述,令人感触很深。这种悄无声息而又死气沉沉的乡村,确实呼唤一位有担当有作为的像赵丰年一样的“英雄人物”来振兴我们的乡村。细思之,不管是古往今来,凡是要打破旧秩序的,也确实需要赵丰年这样的兵支书,敢于面对矛盾、敢于解决矛盾、敢于牺牲自我,敢于为村民请命、敢于带领群众致富的好支书,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乡村的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兵支书》在艺术性上的看点,我读过刘加云主席的《一街两城》《兵支书》两部长篇小说,他都善于在结构式进行精心的设计,善于设计悬念引人入胜,《兵支书》这部小说的结构设计精巧,主要人物非常集中,在小说细部处理上,人物的语言都是当下人们常见的家长里短,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在作品的环境上就是实实在在的描写我们生养的乡村,手法堪称写实,读起来就像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这大概得益于作家对生活对家乡都真实体验;在感情戏方面,特别是把主人公的“感情戏”挖掘的非常到位,徐雯雯、林芷芗、李梦好三个女人一台戏,为推动故事的发展和故事的耐读增分不少,可谓是锦上添花。作家也非常擅于刻画人物,像小说中的懒汉林多余、猥琐男小六、泼妇秦秀琴、刀子嘴林芷秋、愣头青干部李昭村、欠钱不还的无赖严百顺等,都塑造得非常成功,人物性格也切合农村实际,可以说是在言语行为的把握上都非常的精准到位。
从作品中可见描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分量,在最后几章,大篇幅的去构想了新农村建设的未来,这就像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兼政治家托马斯•摩尔虚构奇乡异国“乌托邦”一样: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这在过去世人认为“不可能”和“空想”的情况下。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却实现了“乌托邦”的要素。这可以从作家们的文学作品中窥见一斑,例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柳青的《创业史》、赵德发的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还有去年乔叶获得矛盾文学奖的《宝水》等,这些作品都在围绕土地和农村的变迁,笔触细腻的描写了我国农村的变化,探索着农村的治理结构,寻找着农民发家致富的路径。
在国家的层面,一年一度的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对“三农”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政策性指导。就在今年刚刚闭幕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也鲜明地提出了缩小城乡差距、振兴农村,富农、惠农、强农的发展目标,在乡村治理上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的问题。长篇小说《兵支书》的出版,是在乡村振兴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全面展示了我国几十年来乡村建设的发展成果,也正契合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
我读《兵支书》,虽然知道这是一部虚构文学,却被作家带入了写实文学的境界,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村支书曾经是我没走出农村之前见过的最具权威的“大官”。后来,我兄弟六人中有两个哥哥当过兵,还有一个哥哥也当过村支书。当作家刘加云把“兵”和“村支书”结合在一起,组成“兵支书”这个词汇时,我的脑海里就霎时显现出兵支书的良好形象。在我心中一直认为,在一个村庄少不了一个为村民当家做主的村支书,这也足见村支书在我心中的重要位置。
作家塑造了赵丰年这样一位有担当有作为的兵支书,也算契合了我的认知。另外,在文学理论上也常讲文学即是人学,塑造的人物是作家向读者传递思想的途径,在《兵支书》这部作品中,可谓准确的传递了作家的思想,譬如,书中描写了一个拾荒的蔡大娘,靠捡破烂攒了3000元钱,她捐资助学不留名,这是作家在倡导慈善助学的理念;书中拆除违章建设时,赵丰年拍板区别对待地保留了蔡五月的民俗馆,这是作家向读者传递记住乡愁,以保留我们精神家园的传统理念;书中还塑造了林芷秋、林小骄大力发展民俗住宿和餐饮业,搞活农村经济和家庭收入的做法,这是在告诉读者,引领村民致富要立足农村实地,不盲干不蛮干的观点。还有,书中提及建立邻长制和“十好”家庭挂牌,以及吸引年轻人李梦好、张明明、赵甜、张保等回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做法,这都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作家刘加云自己本身也是一位退伍军人,又是在农村长大,这些生活经历的积淀,让他在写作《兵支书》时显得游刃有余。身为一个业余作家,他著述颇丰,曾经出版《一街两城》《保险丽人》《办公室的那些事》《汉王剑》(电子版)等长篇,还荣获第六届新浪大赛铜奖、搜狐原创大赛优秀奖、山东省“五一文化奖”三等奖、山东省青年作家作品一等奖、日照市第六届“日照市文艺奖”等一系列奖,是一位创作成就颇丰的作家。当然,我们更期待刘加云先生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