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离家在外工作生活的我,回乡过年,亲朋团聚,舌尖啜饮,心境悠然,让一切都觉的亲近鲜活,和谐温馨。尤其是村里举办的新春舞“香火龙”活动,更是让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就像那心中装着久远尘封的美丽“月光宝盒”,一下子就被这乡情故物牵引着,把远去的时光之门嘎然洞开,瞬间将岁月之舟回溯……
是啊!中国人爱龙,研读龙,惊叹龙,赞美龙,景仰龙,崇拜龙,敬畏龙。因龙是中国人的崇信神物,几千年来一直被朝野士庶尊为万灵之长,不仅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而且还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海内外的中国人都称之为“龙的传人”。所以,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和崇拜;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物质。在我国有关龙的起源,就有多种之说,有神异动物、图腾合并、天象树种、恐龙遗记之说等。而在民间也有龙凤呈祥之说。每当我想到、说到、听到、看到有关龙的事和物,就会让我想起客家人喜闻乐见,乡村的香火缭绕“香火龙”。
故乡的“香火龙”,就是乡村里的民间艺人们用稻草、竹篾、藤条、树叶等编扎成龙的骨架。由龙头、龙身、龙尾组成,造型与传说的龙那样,并在龙的身上插满已点燃的香火,由舞龙者在夜间挥舞奔走,使密集的香火在龙身上呈现红色火光而闪烁变幻,故名为“香火龙”。在民间,“香火龙”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几千年前由于瘟疫流行,为送走瘟神,村民们把香插在稻草龙上舞之驱恶避邪。另一说是在唐朝宝应年间,朱吡谋反,唐德宗命李晟退敌。一天夜里,李晟的大队人马在江边停滞不前。李将军急问何故,众军士跪而拜曰:“对面鬼哭狼嚎,夜行可能不吉利,望将军待以天明再以前行。”听了士兵的回话,李将军即时心生一计,命道:“请军士将随行所带的香枝与火把拿来,并用稻草扎成一条条稻草龙,插上点着了的香枝,由15人组成一组,鸣锣开道,摇滚向前。”于是,李晟的大队人马组成千条火龙,浩浩荡荡,滚滚向前,士气大振。朱吡的军队以为是千军万马奔来讨伐,急而退兵,李将军不战而捷。后李晟被封为平西王,并任命李晟的第十个儿子任江西观察使,并举家迁入江西。为纪念先人功德,后人每逢春节、元宵便舞起“香火龙”为之庆祝。历史上客家人曾历经五次战乱的大迁移,百姓迫迁各地居住,随之香火龙也得以流传各地。所以说,客家地区舞稻草龙的民俗由来已久,并有详细记载: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云:“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火万盏,看之宛延如火龙之状。”清代同治年间赣南《会昌县志》载道:“或疫病大作,束草为龙,遍体插火香,鸣锣击鼓,沿家旋舞,以逐病鬼,祛除不祥。”还有一说是客家“稻草龙”始于汉代,原为驱除虫害,祈求神灵保佑平安、丰收的祭祀活动。“香火龙”是客家人原创性的舞龙民俗,客家舞龙俗称“打龙灯”、“游龙灯”。客家龙的种类非常繁多,有火龙、草龙、人龙、布龙、纸龙、竹龙、花龙、筐龙、秆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板桥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香火龙、焰火龙、水龙等近百种之多。所以龙是客家人吉祥、尊贵、勇猛、力量、财富的象征。因此,在喜庆日子里,客家人总是喜爱用舞龙来祈祷和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舞动的“龙灯”之龙,其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而以节日巡游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板凳龙、板桥龙,更多的可至二百三十六节,长达一千二百余米。但在不同客家地区,龙的称谓却是多种多样,舞龙的形式也各有不同。赣南地区客家称之为“秆龙”、“秆龙灯”;三明地区客家称作“稻草龙”、“草龙”;台湾苗栗县三义乡客家则称之为“云火龙”;其他客家地区则还有“线香龙”、“香龙”等称谓。
“香火龙”因龙而意味着吉祥,因火而昭示着兴旺,而成为客家人祈盼兴旺昌盛和美好吉祥愿望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而在我的家乡南粤地区则主要有布龙、香火龙、大黄龙、竹节龙等。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风俗习惯的差异,舞龙也很自然地带上了区域的地方色彩。其中,河源的东源、和平、连平、龙川等县区的“香火龙”就是别具特色的一项民俗活动。“香火龙”的龙身是用稻草扎制而成,表演时全身插满香火,在夜间,全身上下都是香火的草龙在乡间舞动,火龙奔腾跳跃,姿态变化多端,景象甚为壮观。且是乡村普遍具有驱除瘴气、避除灾难的寓意。至今我还记得,家乡九连山腹地的客家乡村蟹形围就有舞“香火龙”习俗,据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每到一年一度春节、元宵都要举行舞“香火龙”活动,以祈盼年年吉祥、幸福安康。
故乡的“香火龙”是就地取材用稻草杆编扎而成的,其制作工艺可繁可简。材料主要是稻秸,简单得就像姑娘们织麻花辫,循环交叉捆绑。复杂的会采用到编、织、插、嵌、镶、绕、缠、悬、挂、空、别、剔、镂、透等十多种工艺技巧。据说如要制作一条长 28 米,龙身直径 0.38 米的草龙,要用约 8 万根稻草。所以香火龙制作,其制作材料、制作工艺、工艺流程可简单,也可复杂、可简洁,也可精细,可简易,也可繁杂。只要造型威武、气势恢宏,展演程序清晰、香火明丽、气氛热烈、场景壮观、群众参与性强就行。香火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一般是九节(也有11节,甚至更多。每节长约1米、直径约30-40厘米、每节重约5公斤),用稻秸编成粗绳联结为一体,每节间有一根直径约0.6厘米、长约1.5米的木(竹)棍支撑,龙身上(正式飞舞)时插满燃烧着的香枝,龙头装有两支手电筒作为龙的眼睛。舞香火龙时,通常是根据“香火龙”的节数(一节一人)由青壮男子挥舞,另有一个单独挥舞“龙珠”,指挥或引导开路前行,贯穿舞“香火龙”的整个巡游过程,并有锣、鼓、钹、唢呐等敲击乐器伴奏。偶尔也由舞龙手们在高举或挥舞“香火龙”时,齐声喊着““嗬嗨、翻江!”,“嗬嗨、腾海!”等激昂雄壮的号子,顺着挥舞时的力量,把“香火龙”左腾右挪,上奔下窜,穿梭回逸,健步如飞……香火龙在挥舞的过程中,可见龙呈现星星点点的火龙舞动腾跃,姿态万千,宛如一条活灵活现的长龙在腾云驾雾,威武壮观,蜿蜒腾飞,栩栩如生。正因为香火龙是一种造型威武、结构精美、技艺精湛、场景壮观、气氛热烈、独具特色的民俗综合表演艺术活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香火龙”的艺术特色就在于其边走边舞,期间不时地掺入许多技艺性的表演,动作逼真,起伏跌宕,变幻万千。尤其是“香火龙”在表演中,始终把“火”贯穿了精致和细腻,灵动与轻捷,雄伟与壮观于一体,变化有致,让人无不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舞龙是一项体力加智力的较量,舞龙手为了让龙舞出神韵,凸显龙的精神境界,需要龙头、龙尾和各节龙身之间配合默契,技巧灵活才能达到,更需要表演者在长时间的演练、磨合,才能在挥舞的过程中真正做到“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让龙在舞的时刻完全处在潜跃翻滚、蜿蜒游动,浑然一体之中。舞龙时,举龙头和摆龙尾的人是关键,一般均由具有较强灵活性、耐力及柔韧性的精悍男子汉担当,谁举龙头谁摆龙尾有着明确的分工,并以此保证龙头、龙尾和各节龙身之间默契配合,最终舞出龙的神韵和龙的精神。由于这项活动体力消耗非常大,大多的舞龙者都有多套人马轮流举舞。
客家地区乡村的“香火龙”大都在春节、元宵进行,一般都由乡村围屋姓氏宗亲为主联办,活动在春节前开始协商筹备,分派专人负责各项事务分工负责加工稻杆,结扎“火龙”;推选和培训舞龙手;策划活动内容、路线等。到春节正月初的一日或正月十五晚上约8时许正式开始,开舞龙前,人们在稻草扎制的龙身上插满点燃的香火,装扮龙身,巧妙地构架突出龙头。表演时,先由一人掌“龙珠”快步圆场一周,为巡场,并逗引双龙入场。双龙入场套路为“火龙拜门”,两龙分别从东西两侧小跑入场,随着鼓点,以弓箭步向前移动,舞动火龙,上下翻滚数圈后,向东、南、西、北“四门”参拜,此时四周观众会呐喊、鼓掌回应,火龙拜门后,持珠者站在双龙中间戏耍,表演各种挑逗动作,激发龙的野性,舞龙者随着鼓点乐曲脚站高马步,舞动龙左右摆动上下翻滚,龙围珠舞,珠引龙转。如果是双龙,其龙头始终向着龙珠,双龙动作协调一致,引人入胜。接着,双龙龙头频频昂然傲起,龙身左右上下舞动,用碎步旋转一周,意为“双龙出海”;火龙脱离大海,即将出龙门,双龙此时排成一字形,龙头分别向外,舞龙者行横踏步运用耸立手法上下舞动,两龙尾向内对接,名为“龙尾对舞”;双龙尾巴的对靠,激发火龙的腾挪、跳跃的热情,只见此时两条火龙在夜空中飞舞翻滚,互相追逐,舞姿矫健,气势磅礴,金光闪闪,呈现出流光溢彩的动态美。接着,龙头向左右缓缓靠动,舞龙者以碎步向前,龙身弯曲起,舞龙者行转身跳跃步依次跳跃而过,意为“跳跃龙门”。跳过龙门后,双龙突然变阵,由双龙变为单龙,形成一条长长的火焰,舞动着快步绕场四周,意为“云游四海”。在舞龙时,随着锣、鼓、钹等敲击乐器的伴奏而开场。因场面大,人员多,敲击乐器的力度要大,以确保乐声音响覆盖全场,使龙舞更具现场视觉感和冲击力。在配合上,根据舞动需要而定,走步和舞动时一般用慢调、快板舞动造型高峰时,常用快板高调。通常舞香火龙有四个程序:即游龙、舞龙、送龙、化龙。游龙时,通常由舞珠者高举龙珠引香火龙成一行便步或小跑步行进。走街穿巷行至宽阔广场时,逆时针方向绕场成大圈,走或跑数圈。舞龙时,通常由滚珠是按逆时针方向走数圈,或由是舞珠者引香火龙交替做“龙摆尾”,按逆时针方向走数圈。在宽阔的地方如地坪、禾坪、门坪、广场等挥舞时,可将上述多种舞法根据需要依次或任意交替反复进行。舞龙的套路主要有五式,五式之中可以自由变化。首先是“龙拜四方”,祝愿福到四方,四季平安;随即是“雪花盖顶”;接着是“团龙献花”、“黄龙缠柱”、“龙跳五门”等。送龙时,“香火龙”经朝拜天地仪式,然后入前门,进大堂、走正屋、游侧屋,然后挨户巡游,绕过田间,穿过村庄,带着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愿再回到祠堂,龙首居中,盘成三圈,村民“扯香”后,将龙灯焚烧,送龙上天。化龙时,将龙灰倒入溪(河)流,寓意“龙归大海”。
在我的家乡九连山腹地青州小镇,就有一座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客家民居蟹型围屋,占地面积1980平方米,拥有“一进三厅两厢三围”的主体结构。中间是祠堂,采用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青砖灰瓦,门柱、横梁、屋檐雕龙画凤,进入大门内有上中下三个大厅,屋顶上的栋梁呈半月形,图纹精雕细刻。左右分两厢的正屋,并在正屋左右两边筑起三层的围形屋,把正屋紧紧地包裹起来,既错落有致,又环环相连。屋门前有一座大禾坪,还有大小不一的五口池塘,其中围屋正门口的大池塘两内侧有两眼大水井,形似两只蟹眼,整个建筑形似一只完整的蟹形结构。围屋整体以东西方向为中轴,南北方向相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浑然一体,是一座颇具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就是在这里,家乡的人们都要在每年年初二的夜晚开展舞“香火龙”盛大活动,人们称为“闹春”。当天晚上,一条全身插满香火、金火流星的“火龙”在夜幕下翩翩起舞,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飞舞翻滚,一会进入祠堂,一会穿过小巷,一会来到住户门前,香火龙形态逼真,变化迅捷,灵动异常,在夜幕下只见香火不见人,场面蔚为壮观。而“香火龙”巡游到或离开村落围屋、住户、商铺时,每家每户都会点燃蜡烛、燃放鞭炮烟花,以示迎接龙的到来,或欢送龙的离去。此时的村落是鞭炮声、锣鼓声、欢呼声响成一片,许多人为一睹“火龙”风采,争先恐后,场面热烈,宛如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村民吃过晚饭后,都聚集到围屋大门前的大禾坪上,时间一到,“香火龙”便由村里青壮男子汉在鞭炮声中,伴着锣鼓唢呐声从宗祠门前,开始挥舞插满全身香枝的“香火龙”,这时,“香火龙”散发出“星火”光芒,随着疾奔、腾跃、翻滚、盘回、穿插、耸立等动作,时而如流星坠落,时而如“火龙”翻跃奔腾。接着拜门进入宗族祠堂,拜宗族牌位、大堂、游正屋、巡侧屋,挨家挨户巡游。巡游中,随着锣鼓唢呐的节奏,香火龙上下左右翻腾、穿梭、嬉戏。在巡游的路上,并随着锣鼓唢呐乐队吹打曲牌的转板,“香火龙”反复来回穿梭,直至游完整个围屋,方才告一段落。每当“香火龙”舞到大户人家时,热情的住家会邀请舞龙手们吃些早已准备好的酒菜点心,并稍作短暂休息,待火龙添加香火后,继续挥舞、巡游。一般“香火龙”在巡游游完一个村落后都会作短暂休息,一为舞龙手要休息恢复体力,或被东道主请去吃些酒菜和点心。二是“香火龙”身上的插香经过挥舞已消耗,需要补充香火。这时,火龙身上的每柱香都会被东道主的大人小孩争先恐后地拔去部分,然后再增插上新点燃的香。而东道主人会把刚从龙身上拔下来的香,分别插在自家的厅堂大门、谷仓门上、猪牛圈和鸡圈里,以期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其中,龙头的香火是最受欢迎的,因为,龙头香火最吉祥。“香火龙”一般可舞1-7天不等,舞龙巡游结束时,村民们无论老少都会纷纷涌向“香火龙”,摸龙身、取香火,沾福气、讨吉祥……然后举行欢送“火龙”飞腾升天(焚化“火龙”)简洁仪式,以祈求“火龙”在天显灵,保佑乡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最后才把龙送至河(溪)边,焚烧后让它顺着河道漂流远方,谓之“飞龙升天”。
乡村香火缭绕的“香火龙”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习俗,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把优秀的中原文化艺术、人情风俗与当地原著风情文化不断交融,形成了一支由中原文化艺术元素为基础,并发展变化而来,形成具有独特民族文化心理、审美标准的艺术形式,不仅充满了浓厚的客家乡土气息,表达了客家人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本质,而且还充分地体现了客家人团结奋进、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与美好生活的追求愿望,是客家人逢年过节喜闻乐见、代代流传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之一。现在随着国家大力抢救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香火龙’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舞“香火龙”活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以保护和发展,有的地方还专门举办“香火龙节”活动,以“香火龙节”为龙头与当地的民俗、美食文化及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有意识地进行组织、打造、包装“香火龙节”这一文化品牌。人们相信这一具有地方独特的“狂欢”特性,人们的内心得到淋漓尽致的悠然愉悦和满足,尤其是其鲜明的体育文化特征及深厚的社会功能,得到了现代人的追捧和选择,将会得到更深入广泛的认识、开发和发扬光大。
啊!香火缭绕的“香火龙”,绵长起伏,翻跃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