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时节,回故乡小住,昨夜枕上听雨,辗转未寐,今晨一早推窗,雨却停了。放眼望去,窗外轻风吹拂,细雨洒落,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青黛色的雾霭,千杨万柳尽催绿。天空飞翔的燕子,不时的一声“唧唧”,由这边的田园一下疾飞到了那边的杨柳之下。禾坪边那几棵伸展的油桐树冠也被染得浓荫如把墨伞似的,虽然少许朦胧,仍可清晰地看到树枝那一串串带雨珠的小花朵,宛如是一群小女孩围在一起玩“过家家”,给雨后的清晨,增添了好些生气,也让我骤然想起了明代诗人高启的“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诗句来。
普遍分布栽培于我国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的油桐树,又称桐子树、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为大戟科油桐属植物,是落叶小乔木,高达10余米,分枝伸展成扁平的树冠。树皮平滑,灰色,小枝粗壮,幼枝稍具长毛。冬芽顶生,延长,鳞片多数,外具油脂。单叶互生,具长柄,初被毛,后渐脱落,叶片卵形至心形。春季先叶开白而略红色的花,为顶生聚伞花序,花单性,雌雄同株。核果近球形,顶端有尖头,光滑无毛。种子具厚壳状种皮。油桐以根、叶、花、果壳、种子油入药。
人们喜爱油桐的极强生命力。油桐树不论土壤贫瘠肥沃,也不论干燥润湿,随处而长。无论是在房前屋后,还是坡野地头,随处都有油桐树的身影;不管是在山间輋地,还是路旁溪边,到处都有油桐树的踪迹。油桐总是婆婆娑娑,团团簇簇,绵绵不息,挥洒在山野地间,年复一年,开花、结果,结果、开花……
人们喜爱油桐的惠实桐油果。在乡村,许多人家都有种上几棵油桐树的习惯,正如乡下俗语所言“家里有油桐,子孙不会穷”。油桐树每到秋季,那满树一串串卵形油桐果挂满了枝丫,尤其秋末冬初,那一串串饱满成熟,即将开裂的油桐果,在那树上棵棵躬着背,枝枝弯着腰,棵棵笑着脸,等待着人们来采摘。成熟的种子采收后,当人们把摘下来的经过集中堆放沤制开裂后,用特制的一种小铁钩子把桐子一个个抠出来晒干,去除果皮和种皮,用压榨的方法榨油,剩余的桐麸还可以进一步用溶剂萃取。
人们喜爱油桐植物油的广泛用途。油桐属大戟科油桐属,原产于我栽培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即有记载。元代经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介绍而逐渐远传海外。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用途极为广泛。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于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渔具、电器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并可制作油布、油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油桐种子含油率一般在35%以上,其中种仁含油率60%左右。通过压榨得来的生桐油外观淡黄、暗红或暗黑色,分别称为白、红、黑桐油。桐油又分生桐油和熟桐油两种,生桐油用于医药和化工;熟桐油由生桐油加工而成,可代替清漆和油漆等涂料,直接用于机器保养,室内木地板,木制天花板,桑拿板,木制阳台扶手等;室外木地板,花架,木屋,凉亭,围栏,木桥,船只,坐椅等。从直观上判断,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由生桐油加工而成的熟桐油又称光油,是一种典型的干性油,结膜后有较好的硬度和光泽。我是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对家乡的油桐树并不陌生,尤其对油桐饱蘸着一片深深地情思。因为我父亲就是一位闻名于乡村土木建筑师,常年奔走在镇街和四乡八里,建围屋,制作门窗、家具等,就常常使用各种油漆涂料,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桐油。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父亲加工炼制熟桐油的情景,其传统炼制方法是在室外砌一只炉缸,炉上置一只大铁锅,用木柴烧火;先将铁锅烧热后,倒入生桐油。随着温度的升高,使桐油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并能看到锅中的桐油起油花,继续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约260℃左右),即加入土参(或用黄丹粉),使之与桐油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当桐油面上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并冒出很浓的黄烟时,即刻用木棒不停地进行搅拌,确保土参泡沫迅速与桐油密合。当烟色由黄转黑时,锅中桐油的温度略有降低,就可取出一些熟桐油,反复放在铁皮或瓦砾片上冷却,并用食指蘸一点桐油与拇指接触再张开,这时桐油就被拉成丝状,能拉至长2厘米上下时,则说明桐油已经炼制好了,必须迅速将锅从炉上移开,经自然冷却后就成了可使用的熟桐油了。桐油的传统炼制方法,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艰苦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经验。但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植物油料的成份含量各有不同,因而桐油的炼制方法经验丰富多彩,有着相同,也有不一。
人们喜爱油桐花开“五月雪”的静美如画。正如清诗人蒋溥的《桐花歌》所写:春招细雨落千家, 推窗只见满桐花。桐花枝头香飘远, 香雾飘渺伴月牙。新居始成桐院月, 一院桐花和月华。油桐树的开花时期,约在晚春时(节气谷雨前后),春季先叶开白而略红色的花,为顶生聚伞花序,花单性,雌雄同株。一簇簇雪白花朵布满山林枝头,眺望宛如冬之薄雪,纯白的花朵在盛开之际缤纷落入大地,铺满地表,形成另类雪景,桐花之美名“五月雪”就是由此而来。当人们追寻著桐花在山峦地角起伏间的雪白踪迹。一丛丛的绽放著,每当风儿一吹过,白色的花瓣便翩翩如花雨般落下,形成了油桐花大花毯,为山野地头妆扮绮丽的梦幻色彩。但人们羡慕油桐在大自然的植物王国里,在那油桐密匝的枝头上花开雪纷飞时刻,却不知油桐花昨天还在为花蕊遮风挡雨,把自己短暂有艳丽容貌,芬芳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而今天,当它看见新的生命已初长时,为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份,自己却对枝头的豪华舒适毫不留恋,对自己过往的功绩毫不炫耀,静静地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而去。你看,那一片片脆弱的枯叶和花瓣静躺在地上,宛如还在翘首枝头,静观那萌生的果实替代了自己原有的位置,却依然显示着绚丽生命的美好,一身释然,完全放下心儿,落而无憾了,把自己的归宿悠然的随那风而去,与和朴实的大地融为一体,静寂地准备滋养大地和花果了。这不就是龚定庵的一首诗所说的“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吗!难道这远古诗人的心也与这落花镜像息息相通?难怪人们常说:开花结果,花开花落。殊不知,花开了,才能结成果实。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是啊!“行踏空林落叶声”,油桐把枯叶落花赠给了大地,每一片枯叶落花把对春夏的情感,书写成了相思的诗篇;在生命的轮回里,那花叶恬静的生,悄然的走,静美的去,与世无争,留下淡泊与宁静,恬静与静美。此刻,在油桐树间的幽静里,从炫舞的枯叶落花里让人读到了生命的真谛,向世人展示了不是生命的忧伤,而是“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水之静美”的风采。我在想啊,其实,我们人生的旅程也犹如飘泊的花叶片儿,都会有茂盛和辉煌的瞬间。生命的华丽正在于时光冲刷和岁月磨蚀后的倾力舞蹈,而生命本应像枯叶落花般诠释着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这样一个完美的历程。当人们踏着生活的行板,行走在这厚重的大自然里,在满树花叶的簇拥下,聆听着花叶心律的跳动节奏,人们的心也会注满了温馨与感动,醉在这花纷叶落的世界里……
是啊,油桐树!虽然高大憨厚,舒展挺拔,却朴实无华,满树碧绿,一身柔情,满腔赤诚的爱心,让人们欢欣、景仰和爱恋,爱得热情风火,恋得一往情深。也正是这油桐,在时尚的现实生活里,即使自己是平凡的,也要拥有自己的一份纯真;即便自己是普通的,也要拥有自己的一份美丽。以真真切切,厚厚实实、洁洁净净的民生植物,在民间的烟火中萦绕,在人们的生活里繁衍生息。难怪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黑客,敬仰和传颂油桐的素幽和风格,宋代诗人李商隐的“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方回的“怅惜年光怨子规,王孙见事一何迟。等閒春过三分二,凭伏桐花报与知”;唐朝诗人元稹的“夜深闲到戟门边,却绕行廊又独眠。明月满庭池水渌,桐花垂在翠帘前”;宋代诗人胡仲弓的“桃李竞随春脚去,仅留遗爱在桐花”;梅尧臣的“桐花正美矞雪乱,家庭玉树须来仪”元代诗人倪瓒的“池水云笼芳草气,井床露净碧桐花”;明代诗人高启的“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宋代诗人元稹“去日桐花半桐叶,别来桐树老桐孙”;宋代曹邍“午窗破梦角巾斜,自涤铜铛煮茗芽。满院绿苔春色静,冥冥细雨落桐花”;宋代程时登的“满目夕阳凝睇久,桐花飞落钓鱼舟”;高翥的“人缘白石溯清溪,手剥苍苔认旧题。春色满山归不去,柝桐花裹画眉啼。”杨冠卿的“黄帽青鞋归去来,桐花落地无人扫。”杨万里的“剌桐花发梅花落,安得乘风去一观。”
当我还沉浸在桐花的唐诗宋词的韵律中时,突然一阵风儿吹来,籁籁的油桐树叶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花飘洒而落,这不禁让我又想起“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的诗句,难道这多情的桐花辞树缓缓而落,是在委托油桐树上的鸟儿嘱咐着什么?我想,如果是这样,那我就委托这乖巧伶俐的小鸟儿,告诉我喜爱的油桐树,待到明年一树桐花开的季节时,我再来推窗叩见满树飘雪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