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永生(修黎)的头像

李永生(修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10
分享

范师子亮


理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里必有一门《高等数学》,从入学开始一般要学两年。一二年级开的全部都是基础课,而其中高等数学的地位最为重要,是基础的基础,占的学分也最多。这样一来高数的老师不仅成了学生入学后最初结识的几位老师之一也是本科四年中授课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了。

我的高数老师叫范子亮,是一位面孔阳刚、身材挺拔、声音浑厚、气质不凡的北方汉子。

那是一个峨眉为数不多的好天气,晨辉灿烂、翠鸟啁啾。同学们早早就坐满了电机馆的阶梯教室,大家都期待着这入学后的第一讲高数课。七点五十分范老师踩着上课铃声健步走上讲台,做了自我介绍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坐在第一排的两名辅导教师。范老师说:“按理第一讲课对学生要有一次点名,我们是五个班一百六十多人的大课,就不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好在高数课要讲两年,你们电机系后续的《复变函数》课也会由我来讲,来日方长我和大家慢慢就熟悉了。”接下来又讲了些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必要重要性以及对同学们的希望和要求后,《高等数学》课就正式开讲了。范老师说在课程正式开讲前要送给大家一句话与同学们共勉,于是他回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大字:“请用今天的努力让明天没有遗憾。”讲台下的同学们无不被震撼和折服,范老师那一手流畅飘逸有如行云流水般的板书简直堪称书法,那句话更是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很多同学课堂笔记的扉页上。教室里一时鸦雀无声,同学们都神色凝重,大家深知黑板上这句话的的份量。随后不知是哪个同学带的头,课堂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课后同学们很快把范老师摸了个底透:五九年考入的数学系、毕业留校的高材生、基础课部的骨干教师、教我们的同时还教着数学师资班的课......于是同学们都为能遇到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而感到庆幸。

接下来的课程果然证实了同学们的判断:范老师课讲得非常出色,深入浅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遵循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那些严谨但刻板的数学表述难免枯燥,所以他也会不时找机会幽默一下,以调节课堂气氛。他可以面向同学一边逐字逐句地做准确的数学表述一边反手在黑板上把微积分的公式写的横平竖直,这种特技绝活儿令下面的同学们惊叹不已。他还经常会挥手依次滑过黑板上写好的公式定理,在一遍重复重点之后侧脸冲同学们问上一句:“那么何以见得呢?”于是接下来是一套完整又严谨的推导过程。许多年之后同学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说起范老师,都会说到他那个令人难忘的“范氏之问”。

然而同学中很少有人知道,交大差一点儿就没有范子亮这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了,因为大二的时候范老师竟曾经提出过要申请退学!这是一个说起来即让人伤感也满是温馨的故事。

巴彦淖尔蒙语的意思是富饶的湖泊,一个美丽富饶令人向往的地方。天空辽阔高远、草原广袤无垠,众多的湖泊犹如王母娘娘从天上散落的诸多宝石玉佩星罗棋布地镶嵌在这片水草丰美的大地上。在这片拥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河套地区中有一个叫临河的小城就是范子亮老师的家乡。

对于一个热血青年,有什么东西会强过理想的力量呢?草原的辽阔让他拥有了广博的胸襟、骏马的刚烈给了他驰骋的激情。前途是那样的明晰,蓝天下的诗意和远方、阳光里的生活和未来,更有欣欣向荣的祖国和意气风发的时代......然而就在马上要参加高考展开人生的宏图画卷时,家里却发生了一场变故,一九五七年父亲突患急病去世。父亲的猝然离去改变了范老师的人生轨迹,面对一个突然失去了经济来源的家庭他不得不早早承担起这副家庭的重担。

当力工、干装卸、割牛草、还去正在建设中的包兰铁路工地当过一段临时工。两年下来范老师凭着日夜劳累和一身力气讨来了未来几年的生活,也如愿以偿地考进了唐院这所被誉为东方康奈尔的著名学府。

理想此刻不再是一叶风雨飘摇的小船,航帆已经升起,青春的力量正鼓动着扬帆远行。

然而平静的学习生活还没满两年,打击却再次来袭:家中的母亲病危,于是范老师向系里提出要求退学以便回去照看生病的母亲。老师黄克欧教授听了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可以这样?”

“母亲病重我必须得回去照顾。书可以不念,但娘不能没有人管!”

“糊涂!母亲要管,书也要念!退什么学呀,你可以请假回家,伺候好母亲回来再接着读嘛!你写个请假报告,系里的事情我帮你办。以后不可以轻言退学,那即是你个人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急切之中黄教授的江浙口音更显浓重。

就这样范老师请假回到内蒙照顾生病的母亲,屋里屋外、熬汤煎药、端水喂饭......也许是儿子的孝心感动了上帝,四个月后曾一度病危的母亲竟然神奇般地痊愈了。半年后为母亲尽足了孝道的范老师重返校园,再度成为了学习的佼佼者,毕业分配时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得以留校任教。为此范老师一辈子都在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恩师、感恩母校、感恩国家、感恩这个充满温情的社会和时代。

懂得感恩的人心底一定会充满善意与深情。在范老师身边久了这种想法会体会的尤其深刻。

当时学校给每门课程都配备了一到两名辅导教师负责课下答疑,我们的高数课就有两名答疑老师,都是刚刚留校不久的助教。不过有趣的是每逢课下答疑,范老师必是每每到场。

有一次晚场答疑课范老师在阶梯教室门前碰到了正在散步的电机系朱老师。

朱老师问:“怎么晚上还来呀?”

范老师回答:“有一节课后答疑。”

朱老师说:“答疑课还要你亲自来?不是有辅导教师吗?让他们去弄嘛。”

范老师笑了笑:“没事的,反正晚上闲着也是闲着。”

一句“闲着也是闲着”说的是那样轻描淡写,可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段时间范老师的爱人一直在家里生病卧床。

因为历史的原因七七、七八级的两届同学中年龄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稍微大一些的同学都明白范老师此举的良苦用心。在默默领受的同时感激之情会在心中油然而生。联想到在教师和学生中流传的那些范老师在文革中凭着勇气和机智变着方式保护系里的老教授、以开门办学的名义给请不下假来的老师创造与亲人见面的机会,以及对数学师资班里经济困难同学的一次次解囊相助......林林总总的故事都在诠释与印证着范老师善良的心地和诚挚的为人。这些无疑都对同学们的心灵产生过巨大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知晓什么是做事的意义、什么是做人的准则。

二年级下学期临近期末时我因为阑尾炎住进了校医院。症状很典型:右下腹反跳痛、恶心、呕吐、高烧不退。医生要给我开刀,我则坚决不同意要求用消炎退烧药物保守治疗。我之所以不同意开刀手术一是因为从做外科医生的父亲口里听说过这样的先例,而最重要的是如果手术就不能参加期末考试了,开学补考的话假期会过得很不爽,况且自己还从来没有过补考的经历。

主治医生拗不过我就勉强同意让我保守治疗,但前提是一旦症状加重发生穿孔就必须无条件手术。

带病参加完各科考试总觉得考的不够理想,尤其是课程收官的高数也不知道能否及格,于是就在考试后的第二天晚上约上我的班长和另外两个同学去了范老师家。

我们去时汗流浃背的范老师酒喝微醺红光满面,餐桌上一大盘红烧猪蹄、一碗水汆菜头、还有蒜瓣和白酒。师母没在家,我们范老师正在就着猪蹄大蒜自斟自酌。

我说明来意后,范老师非常肯定的说你没问题,得的是七十六分,但确实是你所有高数考试里的最低分数了。卷子是卢老师他们判的,下午他们给成绩单上分时我注意到了你。当时我还在想怎么搞的这收官之战打的也不够漂亮啊,原来是带病上阵。那已经不错了!

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我的眼睛开始流连于范老师的餐桌,那暗红色油汪汪香喷喷的猪蹄看样子一定很黏糯,还露着透明的蹄筋。于是我忍着嘴里的口水连连把目光移向别处。但是禁不住诱惑还会不时向餐桌瞟上一眼。要知道因为这该死的盲肠炎我已经有十几天不进油水了!

从范老师家出来,我说起了刚才那盘红烧猪蹄对我的诱惑,还说猪蹄就大蒜的味道一定会堪称一绝,把同行的同学笑得前仰后合。班长笑过接着调侃:“要么我再回去给你要一只来?”我笑着推了他一把:“去你的!”

星期六上早课的时候,班长告诉我接范老师通知要我们晚上到他家去吃饭,具体说就是吃红烧猪蹄。我吃了一惊,怎么会这样?原来班长路上偶遇范老师,一路聊天时就讲起了我那天晚上的馋相。本来是当笑料讲的,谁知范老师笑过之后说:馋猪蹄了那还不容易,周六晚上你们几个都来我家,别的不说,猪蹄管够!

范老师的家在一座教工宿舍楼的一楼,窗外还有一个不太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几棵果树,还种着西红柿、辣椒、茄子之类的蔬菜和一些不知名的花卉,可见主人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我们到的早了些,大锅里的猪蹄还没炖好,琥珀色的汤汁在袅袅的蒸汽中翻着雪浪,不过空气里已经弥漫了浓浓的肉香。范老师扎着个围裙正在厨房里忙碌,见我们来了挥手冲大家说:“大家随便坐啊,不要拘束,我的家向你们开放。”

班长撸胳膊挽袖子地说:“范老师要我们干点什么?”

“不用不用,这里你们插不上手,你们随便玩儿就好。”

于是我们就在范老师家里四下参观。

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之家,简约、朴素、却是书香味十足。书房不大,书架书桌和墙边的角落里都堆满了书籍。我在书桌前的藤椅上坐下来,拍拍藤椅的扶手,想感受一下主人每天坐在这里读书写字的感觉,抬头时在墙上看到了一张范老师和黄克欧教授的合影照。照片中黄教授着深色制服、浅色西裤,手里依旧握着他那根标志性的花梨手杖,扶着黄教授胳膊的范老师没有面对镜头眼睛看着他的老师笑得喜气洋洋,脸上满是孩子般的烂漫之光。这个瞬间实在是令人感动至极。那时候既没有相机更没有手机,不过感动在这一刻按下了青春的快门这张照片就成了我心底永久的珍藏......

“来吧同学们!咱们猪蹄宴开动!”应着范老师的召唤我们跑出书房,只见餐桌上已摆了丰盛的一桌,中间是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红烧猪蹄!

大家谢过范老师就不客气地动手了,尤其是我显得更是有些迫不及待。

从小不吃猪蹄的我那次开了戒,居然一口气吃下了三只!

青春的味蕾里从来不乏满足感,何况吃的是如此香喷喷的美味。我吸吮着被蹄筋弄得黏糊糊的手指大呼真是人间美味啊!看我们无拘无束地大快朵颐,范老师微笑着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白酒,目光在他的学生中间留连。那一刻我吃惊地发现这张线条十足满是阳刚之气的脸上竟然挂着千般温柔。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要起身告辞了,范老师把一个牛皮纸口袋塞到我手里笑着说了一句:“你这个病号前一段亏空太大,所以允许搞一点‘多吃多占’!”我有点难为情:“这怎么还又吃又拿的!”

口袋里的猪蹄后来被我吃了独食,这是我第一次没把好吃的东西与同学们分享。凉掉的猪蹄没了粘糯却多了劲道,越嚼越有嚼头......

我说过我从前是不吃猪蹄的,不过却从那时开始变成了猪蹄爱好者,那暗红的颜色粘糯的口感是口中十足的美味更是心底永远的记忆。走遍了东南西北国内国外、尝遍了各方菜系中餐西餐,最让我心仪的美食就是红烧猪蹄了。有朋友为此笑我太土,我只能一笑了之或是回上一句:“你不懂。”

岁月的脚步悠悠走过。毕业二十年返校参加校庆活动的时候,一帮同学们组团去看望范子亮老师。那时他经过几年的超期服役后刚刚从交大出版社社长的位置上退下来。

见到我们范老师格外高兴,让我们意外的是二十年后他居然能叫出我们大部分人的名字。

“你长胖了了不少。

”你这头发少的快了点儿,不过读书时就不多!“

“听说你干的不错!还要继续努力啊!“

“你看上去还是那么结实,还经常长跑吗?”

看范老师留在一个个同学们身上的目光,仿佛我们都成了他的家藏珍宝。

听说范老师退下来之前是学校出版社的社长,有同学问:“老师不是一直在搞教学吗?怎么又去做起了出版?”

范老师说:“其实也很正常,工作需要那你就去做嘛。我在学校的工作已经变动过很多次了,每次都是新的内容。这也挺好,不断接受新的挑战这样人就不会懈怠。大到国家小到咱们学校或者一个什么部门其实都是一部机器,你是那个核心部件也好、你是一个执行机构也好,哪怕你是一枚螺钉也一样都有各自的作用。一个有机整体中的任何东西都是不可或缺的,无论你属于哪个环节都有存在的意义。中国有句老话说‘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然而并非人人都会拥有涌泉或成为涌泉,况且在国家和人民那里我们受到的又岂止是点水之恩,所以回报无论大小,尽心尽意竭尽所能就好。你们都成才了,有的还当了领导独撑一方局面,这方面应该比我懂的多啦。”

范老师说话的那一刻大家又变得异常安静,这是我们二十年后的再一次侧耳聆听。

大家聊天时说起了成都的生活还聊起了宽窄巷子的美食。我说我最想念的美食就是范老师做的红烧猪蹄啦。范老师听过拍了我一掌哈哈大笑:“你还一直记着!”

屈指而数母校主体离开峨眉落户成都已经三十多年了。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在怀念峨眉的同时都在讨论峨眉精神。那么峨眉精神是什么呢?为此我还和范老师在电话里认真讨论过。电话那边的范老师沉吟片刻说出了他心中的峨眉精神:“无惧困难、坚韧顽强、胸怀理想、拥抱世界”。我相信这是一个用生命历程对峨眉精神做出的高度概括。

记得范老师属虎是一九三八年生人,今年应该虚龄八十有五了。同学间相聚的时候向留校的同学问起范老师,都说老爷子非常健康,有的说常看见他老人家晨练,有的说经常能看见他骑着单车在校园里逍遥。说起范老师同学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孩子般的烂漫之光。这由衷的喜形于色,让我想起了范老师与他的老师黄克欧教授的那张合影。师生情谊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被代代传承。

漫漫红尘之旅,经历的人和事如过往云烟。不过总有一些人和故事是难忘的,会被深铭肺腑,不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溜出记忆之门,也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烟消云散。

很久以来就一直想写一点关于范老师的东西,在这个大雪纷飞、街面上不见车辆和行人寂静得几乎可以听见落雪声的寒冷冬夜终于得以如愿。

此刻窗外寒风凛冽,然而心中热情洋溢。

文章就写到这儿了,想了想题目就叫《范师子亮》吧。

范师子亮:德之楷模、师之典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