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梧雪的头像

刘梧雪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8/24
分享

《细民盛宴》:藏在盛宴里的世态炎凉和慈悲为怀

有这么一本书,故事始于一场细民的盛宴,始于一个年轻人的内心世界。

那个世界充满了复杂的家庭纠葛和个人情感的挣扎。从葬礼开始,她和文字带领你我目送家族团结和哀悼的时刻成为转折,把生活被卷入心酸和复杂的家庭关系网。

“细民”与“盛宴”本就是强烈的对比,它将平凡的小市民生活与盛大的宴会相联系,暗示普通人也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和故事。海派世情写作区别于传统层面,会充分展现一种有分寸感的写作风格,加之对沪上方言有节制的经营,为此更添一段风情。张怡微老师通过袁佳乔的视角,展现了家庭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细节和日常琐事中透露出的真实情感,以及那些在表面的团圆和欢乐下隐藏的痛苦和裂痕。

她这么写:“可惜的是,中国工人的自觉始终是不够的,更不用说我这样的年轻人对他们人生的把握。我对他们充满了同情,因为他们受了很多苦,表面上这一生走过了无穷无尽的善恶冲突、善善冲突,裹挟无穷尽的遗憾、心酸、无奈,但好像就是没有“自觉”。我离他们太近了,血肉相连,实际上对于写作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个女孩如何在家族的期望和社会的压力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她没有直接告诉你。旅程是痛苦的,但也是启示性的,因为它揭示了家庭的意义,展示了家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重组家庭的挑战。这不仅仅只是血缘关系,也是在困难时刻给予支持和理解的人,所拥有的精神寄托。

什么是从一桌家宴看世态炎凉?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容易耍无赖。吵不散的人,才更娴熟于辜负。盛宴,是对家庭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个人成长和自我认知的探索。它让我们思考什么是家庭,什么是归属,以及在变化不居的世界中如何保持自我。

张怡微老师总共写了单亲少女袁佳乔参与的大大小小八次“家宴”。不管是家常饭局,还是正式筵席,袁佳乔坚持将每次家庭聚餐都称为“盛宴”。

为什么?是仪式感吗?不对!是一次次如临大敌的心理负重。少女和“集体主义”场面格格不入的骄矜、家人的种种可笑,被她鄙夷为“细民”的精怪愚蠢,耻与为伍。但上海偏偏最不缺的就是市井细民。细枝末节其实是对中国当代家庭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一次深入探讨。它值得每一个读者细细品味,因为它触及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某些真实和共鸣。

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里,我被袁佳乔的故事深深吸引,她的经历让我反思自己的家庭关系和个人成长。走过青春的岁月,我也遇到过校园霸凌,家长的不理解,和孤独的生活。这篇小说答非所问,还是成了当代年轻人的镜子,让照镜子的人看到了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位置。

《细民盛宴》的叙事通过家族的故事与中国社会的变迁相交织进行讲述,袁佳乔的经历从个人的成长史,化作了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缩影。笔下的生活越是平淡琐屑,所有的波澜就越是向内翻涌,正如一次又一次的“大团圆”,从来都比表面的太平世相芜杂百倍。小说中的家族试验,反映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传统家庭结构的解构与重建。

张怡微老师不仅在讲述家庭的故事,她其实还在探讨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袁佳乔的家庭是一个微观的社会模型,其中的每个成员都代表了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和阶层,而我们通过这个家庭的故事看到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适应与抗争。

袁佳乔与继父、继母、继母之子、公婆等家庭成员的关系,展现了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仅是家庭聚会的场景,也是个体在社会中寻求认同和归属的象征,袁佳乔在家族盛宴中的孤独和迷茫就是现代人在寻找个人身份和家庭归属时的困惑。她的故事是关于自我认同的探索,以及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寻找归属感的过程。

张怡微老师通过袁佳乔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痛苦和欢乐,以及他们如何在困境中寻求和解和团结。小说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挑战,他们的互动构成了一个复杂但真实的家庭画面。这些角色的互动和冲突,则揭示了家庭关系的脆弱性和强大力量。

“其实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与我相似的情感和经历。”袁佳乔告诉我。很多时候,与其说是对人性的探索,不如说是对生活的庆祝。后来的后来,直到读完过去很多日子,我才彻底明白。为人处世,不要怕!在最破碎的时刻,要相信家庭和爱能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力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