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次走进炼钢车间的时候,杨金安一下子 “懵”了!与其说是对炼钢知识的懵懂,不如说是被眼前的场景吓懵了。
那是1984年9月的一天。17岁的高中毕业生杨金安前往洛阳矿山厂(中信重工前身)铸锻分厂冶炼车间报到。还未走近车间,他就听见车间内机器轰鸣,有如打雷一般,一声接着一声。及至走进车间,放眼望去,昏暗的光线中,烟尘漂浮,钢花飞溅。酷热难耐的车间内,弥漫着一股煤气、重油和灰尘混合而成的味道,刺鼻难闻。杨金安和工人师傅们打招呼,即使两人面对面交流,也要扯着嗓子、连比带画才能听清楚。
这一刻,青春少年杨金安对于从书本、影视剧里得到的关于钢铁工人的所有美好想象,顷刻间轰然崩塌。
中午,在职工食堂吃饭,杨金安滴水未进。满脑子回旋着炼钢车间的恶劣环境,他实在难以下咽。
下午上班,他咬着牙、皱着眉,强忍着度过了几个小时的时光——对他来说,何尝不是漫长而痛苦的煎熬啊。下班时间一到,他飞也似地“逃”回到家中。
“爸,我不想干了!炼钢车间的环境我接受不了!”杨金安对父亲说,声音虽然不大,但语气透着决绝。
父亲也是矿山厂职工,一名老劳模。他并没有责怪杨金安,而是用商量的口吻说:“毕竟这是第一天去。要不,咱再适应适应再说?到时候实在不愿意干了,爸也不强求。”
父亲有父亲的考虑。洛阳矿山机器厂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项目之一,即将迎来建厂30年,正处于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何况,八十年代,“工人老大哥”的身份还备受社会尊崇。能够进入洛矿这样的“大厂”,端上“铁饭碗”,多少人求之不得。如果杨金安进厂,他也就不用为儿子的将来发愁了。
听了父亲的话,杨金安没再说什么。家中兄妹四人,他是老大,母亲身体又不好,不能再让父亲因为他的事操心、难过了!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杨金安从小就有一种男子汉的气概。
晚饭杨金安依旧一口未吃,早早就躺下了。思绪如麻,毫无睡意,想陌生的工作,想恶劣的环境,想迷茫的青春,想未来的人生……
一夜无眠。
第二天早上5点多一点,杨金安就早早起床了。简单吃过早餐,6点来钟就来到了车间。闲来无事,杨金安就整理整理工具箱,打扫打扫卫生,又帮助工人师傅们打好水。眼里有活儿,这是杨金安从小做家务养成的习惯。
看到干净整洁的环境、杯子里冒着热气的开水,师傅们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这小伙儿,不错!
作为新人,杨金安被安排上长白班。穿上白色的帆布工作服,扣上鸭舌帽,戴上护目镜,杨金安正式成了一名炼钢工人。
虽说看上去像模像样,但杨金安的内心还是抗拒的。那时候还是平炉炼钢,煤气、重油是主要燃料。一到炼钢时间,炉子轰鸣,烟雾升腾,杨金安就躲得远远的,毫无跟师傅学习的愿望。
一名老师傅看出他的心思,冲他招招手:“来,我考考你,这炉钢现在碳含量多少?”
见杨金安低头不语,呆若木鸡,老师傅不说话,抓起一柄3米长的铁勺,从炼钢炉里舀一勺钢水,泼在地上,钢花四溅。老师傅看了看钢花溅起的角度和形状,随口说出了碳含量的数值。“看见没?这就是功夫。”老师傅说,“炼钢学问大着呢!要想炼好钢,不钻是不行的。年轻人,要沉下心,耐住性子,好好学吧。”
杨金安口头应着,心里却不服气:你就吹吧你。
老师傅走后,杨金安偷偷取了样,拿到化验室。从口袋里摸出两毛五分钱一盒的“花城”牌香烟,抽出一支递给做化验的王师傅,请他化验化验碳的含量。虽然对新来的小伙子的行为不解,王师傅还是为他做了化验。结果显示,碳含量数值与老师傅说的数值基本接近。
真是火眼金睛?还是纯属巧合?杨金安有点疑惑。回到车间后,杨金安又找到老师傅,故作虚心地向他请教:如何凭肉眼判断钢水的碱度——这是评价钢水质量优劣的另一项重要指标。
看来这小子开窍了?老师傅冲杨金安笑笑,用样勺取了一勺渣样,打眼一看,又随口说出了碱度的数值。一番“恭维”之后,杨金安又偷偷把钢渣送到了化验室。化验结果显示,碱度与老师傅说的数值又是神接近。
这下,杨金安不得不服了!之前,他一直以为,炼钢就是抡大锹、出大力、流大汗的。这一点,从厂里发的粮票就有所体现——炼钢工人每月55斤,其他岗位工人每月只有33斤。
杨金安真切认识到,炼钢不单单是体力活儿,还真是技术活儿。到底有那些技术呢?从小就有着强烈好奇心的杨金安,一下子被炼钢吸引住了。“但那时也仅仅是好奇,还谈不上热爱。”回忆起曾经的心路历程,杨金安说。
二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杨金安不再从心理上对炼钢抗拒,尝试着去了解它、探究它。他开始有意识地跟着师傅们学习起来。
杨金安将近一米八的个头,年轻力壮,不怕吃苦。每天早早来到车间,打扫卫生、端茶倒水、整理工具不说,有什么体力活儿,也总是抢着干。平炉炼钢补炉需要一种叫白云石的材料,每天两三吨的量,要一铲一铲送进炼钢炉。即使几个人换班,一天下来也是累的腰酸背疼。许多老师傅和杨金安父亲年龄差不多,还要一起干着繁重的体力活,杨金安于心不忍,每次他一个人都会完成一吨半左右的量,让老师傅们少干点儿。
好学、勤快、脑子灵,各个班组的师傅们也都喜欢他,愿意把自己的平生积累和“绝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一天,师傅对杨金安讲解了热工操作方法要领。可是,到使用的时候,杨金安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不得不重新去请教师傅。他想起上学时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次,杨金安特意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师傅讲的时候,他就一字一句记录下来。
杨金安发现这一招很实用。此后,无论走到哪里,他口袋里总会随手装着一个巴掌大的笔记本。遇到炼钢流程、工艺要点、注意事项等关键操作内容,他都一一记录下来。这一习惯到现在也没有间断过。日积月累,他的操作方法和心得体会记满了60多本笔记本,累计30多万字,被年轻炼钢工人奉为学习“宝典”。
炼钢,主要原理就是控制钢水中碳、锰、硅、硫、磷5大元素的配比。不同类型的钢,几大元素的比例是不同的。每天和这些元素打交道,高中化学课本上那些看似枯燥的化学元素符号,一个个在这里充满了灵性。杨金安越学越觉得有意思,越钻越觉得有劲头。不知不觉中,杨金安已经喜欢上了炼钢,无形之中忘记了当初“不想干”这回事儿了。
在师傅们的精心指导下,杨金安炼钢技术进步很快。短短两年时间,已经熟悉了热工操作、炼钢、控制室设备操作的整个流程,并能独立操作。而这些本事,没有五到八年实践历练是不可能的。
杨金安很快从同批进厂的50多人中脱颖而出,1988年被提拔为副班长。这年,他21岁,是整个铸锻分厂所有班组长里面最年轻的。
那时,厂里为了提高炼钢质量,开展“50炉无事故”劳动竞赛活动,杨金安带着班组十几个风风火火的年轻人,冲着“奖金”发起了狠劲。一年12个月,他们8个月都拿了大奖。惹得几个老师傅都冲他们直竖大拇指:“牛!”
就在这一年,杨金安结了婚。新婚燕尔,别人巴不得早早回去享受幸福甜蜜时光,而杨金安还是一如既往。工友们深夜12点下二班就回家了,他常常到凌晨两三点才到家。受到冷落的新媳妇不止一次质问:“下班之后就干啥去了?!”撂出狠话:“再晚干脆就别回来了!抱着钢铁疙瘩睡去吧!”
杨金安还真没去干别的事,而是一直呆在车间,跟踪记录每炉钢水能耗和铁合金回收率。哪一种钢用哪一种操作方法最快、最节能、最能保证产品质量?炼钢工艺是否需要改进?他都在认真分析,潜心总结规律。
这时候的杨金安已经有了责任自觉。他知道,公司出产的重型装备以“大”著称,一些零部件动辄数百吨。大块头的零部件用料多,能耗也多,冶炼车间的设备每运转1分钟就要耗电400度。效率提高了,回收率提高了,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金安慢慢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掌握了“看大样”绝活:取一勺钢水,泼在地上,通过看碳花的发叉量,判断钢水的碳含量;通过看渣样,判断炉内渣子的碱度和温度,并判断出钢水的温度。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化验和冶炼时间,提高炼钢效率,有效减少冶炼中的能耗,仅此一项,一年可为企业节约上百万元的能耗。
三
自走上炼钢工岗位,整整20年间,杨金安和工友们一直从事着平炉炼钢——这也是中国最后一台平炉。而兄弟企业已经迈入电炉时代。不少年轻工友忍受不了热、脏、累的环境,想方设法调走了,离开了。
由好奇而探索,由喜欢而入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杨金安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烈火熊熊的炼钢炉淬炼了钢铁的纯度与品质,也淬炼了杨金安的信念与意志。他把青春理想与炼钢事业融为一体,立志当最好的炼钢工人,炼出世界上最好的钢。
杨金安一直梦想着用上电炉炼钢。2004年,就在杨金安参加工作第二十个年头,梦想终于照进现实。浴火重生的中信重工,通过大型技术改造将50吨平炉升级为50吨电炉,从硬件上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已担任16年班长、晋升高级技师的杨金安,众望所归转任50吨电炉班长。
一个炼钢的新时代开启了!杨金安满怀豪情,决定大展手脚。
但是,生产方式的转变,让杨金安和工友面临转变操作方式的难题。科技发展,时代进步,咱们产业工人决不能落后,一个字,学!从设备安装开始,一直到设备调试结束,杨金安就全程跟踪,了解设备结构与性能,熟悉控制与操作,仅调试笔记就记录了10多万字。凭着一股韧劲与钻劲,杨金安带领团队很快玩转了新设备,并在新设备配套操作方法上不断获得突破。
挑战,伴随企业跨越发展的宏伟战略迎面而来。
众所周知,我国是锻造大国,但却不是锻造强国,高端铸锻件更不产自中国。作为“中国工业的脊梁,重大装备的摇篮”,中信重工责无旁贷扛起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的使命担当,致力于打破国外垄断,突破中国工业发展的瓶颈。
一项名为“新重机”工程宏伟计划出炉了。中信重工要构建一个高端重型装备制造工艺体系。其核心装备,是世界最大、最先进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
18500吨油压机上横梁、下横梁、移动横梁、立柱、托架等十大关键部件,动辄数百吨。别说国内,就是放眼世界,也没有先例。就是有,别人也不会给你制造!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一切只能靠自己!
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上横梁成品重达520吨,是最大最重的部件。要攻克的第一个部件,就是它了!根据设计,上横梁需要冶炼10炉6包总重量达829.5吨的钢水进行合浇才能实现。工艺之复杂,合浇之困难,对庞大的系统设施、设备可靠性要求之严,对系统团队的协同配合要求之紧密,在中国铸造史上绝无仅有。
10炉钢水除了材质一模一样,温度差异也要微乎其微。也就是说,从第一炉钢水开始,到最后一炉钢水结束,直至完成合浇,在20多个小时连续不断的时间内,每包钢水的温度还要保持一致。
难度可想而知!风险不可预料!
合浇的日子定在了2008年5月22日。杨金安既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又因为责任重大倍感压力。
从接到炼钢任务起,杨金安多次和团队召开策划会。冶炼前,他精心排兵布阵,修整炉子,检查工序,分派任务,备足炉料……一连三天,杨金安一遍一遍检查,不忽视每一个环节,不放过每一处细节。
合浇的日子到了。第一炉钢水冶炼正式拉开序幕。整个车间内弥漫着大战来临的紧张氛围,只见人影晃动,但忙而不乱。
再看杨金安,他站在1600多度的炼钢炉前,神情凝重,目不转睛地盯着炉口,时时关注炉子里钢水的变化,不时指挥大家按需添加炉料。火光投映在他古铜色的脸庞上,忽明忽暗,闪现出一尊刚毅的雕像。
钢水一炉接着一炉冶炼。一炉、两炉、三炉……
一切有条不紊!
最后一炉钢水开始冶炼!
合浇进入2小时倒计时!
突然,意外出现了!
其中一包钢水,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钢包被烧穿了。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现场所有人的心骤然提到嗓门!
合浇还能按期进行吗?
这次浇注的上横梁,是当时世界上一次组织钢水最多、浇铸吨位最重的特大型铸钢件。对于中国铸造行业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盛事,中国铸造协会、中国锻压协会等行业领导、专家,以及广大客户,已经赶到中信重工。100多位嘉宾正翘首以待见证奇迹。
中央电视台、中国工业报、省市电视台等众多媒体记者,早早架好了摄像机,期待记录这一历史性时刻。
怎么办?!怎么办?!
关键时刻,公司领导果断决策:重新冶炼一包钢水!
这就意味着,两个小时之内必须炼出一包同样材质、同样重量的钢水。
毫无疑问,炼钢的任务又落在了杨金安肩头。所有人又将目光投向杨金安。目光里,有信任,有疑惑,有担心,大家都捏了一把汗。
“那时候,头上像顶着3块砖一样,压力大啊!”说到压力时,杨金安喜欢用头顶几块砖来形容。这次是他说的砖块数量最多的一次。
从前期准备,到开始冶炼第一炉钢水,再到现在,杨金安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此时的他眼睛布满了血丝,显得疲惫不堪。迎着大家的目光,杨金安用沙哑的声音说:拼了!
又有两台炼钢炉同时开启了。杨金安既是一名将领,随时摆兵布阵,又是一名战士,处处冲锋一线。他在两台炼钢炉之间来回奔走。从热工配置到装料,从调配成分到温度监控,每一个环节,杨金安都亲自操作。汗水湿透了衣背,钢花溅到身上,他浑然不知。眼前只有沸腾的钢水,满脑子只有各种元素和温度的数值变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1小时20分钟后,两炉合格钢水如期冶炼完成,旋即加入胜利的大会师中。
随着指挥长哨声鸣响,炽热的钢水喷涌而出,直入砂模浇口。车间内红光普照、热浪滚滚。十分钟后,世界最大且唯一的,并且是最先进的自由锻造设备18500吨油压机核心部件上横梁顺利浇注成功!中信重工创造出中国乃至世界铸造史上的奇迹!
整个厂房内顿时一片欢腾。如潮的掌声中,杨金安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众人散去,清理完现场,杨金安长长舒了口气,拖着一身疲惫来到街边饭店。他已经一天没吃一口饭了。要了一碗烩面,又特意要了一瓶啤酒、一盘小菜,算给自己庆祝。吃着吃着,又想起这些天来发生的一幕幕,这位身经百战的钢铁战士,心头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眼里泛起点点泪花。真的是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
经此大战大考,杨金安和他的团队更加沉稳、更加成熟了。接下来九大部件,也都相继成功浇注,为18500吨油压机的制造创造了条件。
四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杨金安怀揣匠心,砥砺前行。2013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杨金安大工匠工作室”挂牌成立。从此,“实业报国、匠心筑梦”的理想追求,在他心中愈发清晰、愈发坚定。
工作室刚刚成立一个月,杨金安就迎来了新的挑战,研发全新的钢种——石化加氢用钢。
石化加氢用钢具有高附加值,国内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且质量不稳定,国家每年都要花大量外汇进口。杨金安一直渴望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
机会终于来了。中信重工首次进入大型加氢锻件市场,一举拿下中海油加氢项目中海油项目20支大型加氢钢锭的订单。
干好这一单,中信重工不仅筑牢大国重器的地位,还将打开一片全新的市场天地。干不好,中信重工再想进入这一市场领域就更难了。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杨金安带领工作室9名成员,马不停蹄投入攻坚战中。从12月初开始到2014年2月底结束,整整三个月时间,杨金安不分白天黑夜地“泡”在了生产现场。不仅跟踪每一炉钢水从上料到冶炼、精炼、真空脱气、浇铸成型的钢水冶炼全过程,还跟踪了加氢锻件的锻造成型、热处理、机加工直到最后一道工序质检、探伤。他追着每一个相关人员要反馈数据,把每一个可能引起变化的技术数据,都记录在册。
就连7天春节假期,甚至是大年初一,杨金安也不顾老婆孩子“闹意见”,一个人带着饺子跑到了生产现场。正在读大学的儿子放假在家,不无揶揄地说:“老爹,你比总理都忙。想见你一面真不容易啊!”是啊,自出生以来,儿子很少像别的小朋友那样享受父亲的陪伴。即使春节,杨金安在家过年也不超过三个。
埋怨归埋怨,牢骚归牢骚。老婆孩子还是理解杨金安,理解他与炼钢的感情,这辈子是不可能分开了,就像碳元素熔铸于钢铁之中。埋怨两句之后,还是默默地照顾他、支持他。
最终,首批加氢钢锭就一次交检合格。杨金安和他的创客团队再次创造了特种钢冶炼史上的“奇迹”。
通过全程跟踪所有20支加氢钢锭、3580吨钢水的冶炼,杨金安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形成了一套典型工艺,该工艺效率高、质量稳定,后来又成功锻造出世界最大的加氢钢筒体,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因市场前景广泛,已先后实现销售收入10多亿元。
善于啃硬骨头,不服输,想干的事必定要干成。这是杨金安的秉性,也是杨金安的倔劲。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故事。
当初中信重工要进军核电领域,前提是取得相关资质。而要取得资质,先要拿业绩说话!先干出核电模拟试验件再说。
行业某老大哥企业干核电产品多年,中信重工派出团队前去学习取经,杨金安是其中一员。没想到,对方不热不冷,更不用说让看核心产品和技术了。对方一位领导甚至用轻蔑的口吻说:中信重工要想干成核电产品,至少得学四年,至于学费那就多了去了!
听了这话,杨金安很不是滋味,他憋着一股劲:我就是要证明给你们看,你们能做到的,我们中信重工人照样能做到!
忍着屈辱,杨金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核电钢的冶炼上。最终,粗炼出的钢,标准要求磷含量0.002%以内,杨金安控制在了0.0005%以内。精炼钢水要求磷含量0.004%以内,杨金安硬是控制在了0.0025%以内。这,已经是同一产品领域所能达到的极限!
核电模拟件一次实验成功,不但证明了中信重工干核电产品的实力,也标志中信重工炼钢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大藤峡水利枢纽是我国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枢纽船闸大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闸门,有着“天下第一门”美誉。对闸门底枢蘑菇头来说,要承受1295吨的闸门压力。更苛刻的是,如果50年内磨损超过4.7mm,就意味着闸门无法开合,这就要求钢的硬度、韧度、耐磨度达到极致。
“蘑菇头”直径1.2米,是三峡闸门的1.2倍,为世界之最,选用高碳高铬不锈钢材质铸锻,在国内乃至国际也是首次。由于材料特殊、尺寸大且无成功经验借鉴,设备制造难度极高。2018年3月至10月,大藤峡公司曾委托铸锻经验较为丰富的厂家连续两次进行制造,均以失败告终。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大藤峡公司把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委托给中信重工。杨金安知道大藤峡工程的重要意义和底枢蘑菇头制造对工程工期的重要性,接到任务后彻夜研究技术文件,针对技术难题提出科学解决方案。
通过试验分析,杨金安采用电渣重溶技术、大吨位压力机快速锻压技术及合并铸锻新技术,有效解决了毛坯内部组织疏松和单个“蘑菇头”铸锻细长比不够的技术难题,同时巧妙保证了锻造材质最优部分分布于“蘑菇头”主要受力部位,为国内乃至国际提供了“中信重工方案”。
五
在杨金安看来,“炼钢如打仗,单枪匹马势必敌不过千军万马,团队协作尤为重要。”杨金安经常和团队成员一起探讨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固化每一个特钢项目的冶炼方法,鼓励徒弟们成为“战无不胜的钢铁战士”。
为了更好地传承技艺、培养新人,杨金安通过大工匠工作室和公司举办的“工匠大讲堂”、开展的创客群活动,给职工讲工匠精神、讲先进操作法,开展技能培训活动200多次,培训3000多人次,完成创新课题24项,推广应用一批先进操作法,提出合理化建议20余项,创新创效价值达9200余万元。更重要的是,锤炼了一支活跃在生产一线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的技术工人队伍。
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制造强国的实践,杨金安带领团队炼出了航空航天钢、军工钢、核电钢、石化加氢钢等一系列“高精尖”钢种,成功应用在神舟系列飞船、国产航母、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上。
烈火丹心,匠心筑梦。37年来,杨金安从一名普通炼钢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成就出彩人生。先后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首届“中原大工匠”、大国工匠2019年度十大人物等,光荣当选河南省人大代表、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
2020年7月31日河南“最美职工”评选结果揭晓,杨金安成功入选。对杨金安的颁奖词这样写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最清楚!三十七年烈焰,练就了你的火眼金睛;三十七年的坚守,不是谁都经得起这样的锤炼!一炉钢,一路刚,你有钢的意志,更为我们国家炼出了世界一等的钢!”
恰如颁奖词,精炼的语言,正是杨金安“精炼”人生的写照。他炼出一炉又一炉最好的钢,也把自己“炼”成了一块“好钢”,在建功国家重大工程中支撑着制造强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