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多少人潜藏于心底的愿望。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受家庭、工作等种种因素所累,大多数人并不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虽说我们的双脚不能抵达,不能亲眼看一看锦绣河山,但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弥补人们的缺憾,将精彩的世界、秀美的风光呈现在世人面前。
赵克红《炊烟,是盛开的花朵》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这本散文集,共分为五辑,“怀念月光”“高原读云”“仰望星空”“诗人与酒”“春天写意”,有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思索,有对日常生活片段的感悟和感受,更有游历山水的真实足迹。赵克红就像一名出色的导游,带领我们游览山水名胜,为我们绘声绘色讲述沿途所见所闻所感。在他笔下,风景就像艺术大师精心描绘的经典画廊,多姿多彩、美不胜收,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用心品读如诗语言,用心欣赏旖旎风光,用心抵达“诗和远方”,我于山水之间依稀听到作者“行走”与“回归”的足音。是的,行走与回归,诗意的行走,心灵的回归。
行走,既是身体上的行走,又是精神和灵魂上的行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中国文人推崇的理想。作为文人,赵克红也不例外。他对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也是情有独钟,不止一次表达着“倾慕”“向往”之情。在他看来,“文人对山水情有独钟,山水对文人也有着难解的情结”。这些年,赵克红怀着对大美祖国的热爱,奔赴一场场山水之约。跟随赵克红的脚步,我们看到:钱塘江气势磅礴的大潮,陶渊明笔下令人心驰神往的桃花源,千年古城丽江的迷人风韵,黄果树气壮山河的瀑布,青藏高原异彩纷呈的云,阴山脚下广袤的草原,亚洲第一大湿地静谧的根河湿地……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从大漠边关到江南水乡,从自然景区到文化遗址,赵克红行走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在追逐文学梦想的道路上,一路追寻着“诗和远方”,一路留下文采斐然的名篇佳作。正如他所说,心灵的归属,不是寻一处地理意义的武陵源,而是找一处托付灵魂的美景。他在寄情山水中寻找精神的自由解脱,让被尘世俗务缠身的心灵暂得休憩,乐享宁静与恬然,体悟自然与本真。这些作品是身体行走的记录和见证,也是精神行走的求索与结晶。
回归,既是文化的叩问,又是心灵的叩问。赵克红的双脚行走在辽阔无边的中华大地,探访地理意义上的地标,也触摸文化意义上的精神坐标,从来路中找寻未来的出路。他游历山水,不仅仅是用生花妙笔描绘无限风光,更重要的是要感悟中国文化的精神密码。他笔下的风景名胜不仅各具特色,而且散发着历史的温度,氤氲着人文的气息。在千唐志斋,在石碑上凸凹的字里行间,赵克红“触摸到了先人的风骨和血脉,触摸到了唐代社会发展的形态,触摸到了古代文化与文明的底蕴与走向。”回眸汉魏故城,赵克红“以一个苍茫历史中过客的身份感悟汉魏故城曾经的辉煌,在残存的轮廓中窥探、守望”。在龙门石窟,“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精湛,同时也感到龙门石窟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精神”。在滕王阁,赵克红感叹“许多故事已被掩埋在历史的泥沙里,而永远不息的是中华民族高昂的魂魄”。在桃花源,作者感悟到:“无论怎样,你心中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桃花源——其实,心里藏着幸福,何处不是桃花源!”在眉山三苏祠,品读苏轼达观的人生态度、厚重的人格魅力。每到一处,赵克红感悟此地此景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感悟中国文人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与现实旅行相对应的是人生之旅。在人生之旅中,赵克红的心灵也是一次次回望,回望故乡故人故事。中秋夜的月光,童年时的村庄,袅袅升起的炊烟,沉入记忆深处的露天电影,如今都成了美好的怀念。时间越久,走得越远,怀念越深,对生命的感悟和体察也越来越深。“童年时的故乡景象,总能让我的心灵渐归安宁,那些被我存储在记忆深处的麦浪、稻穗、石磨,以及月光下的游戏,浸透了我的思念,蕴含着默默的温情”。他对幸福、宽容、感恩、舍得、孤独等的见解深刻而睿智,温暖而有力。
赵克红曾为本地一作者散文集《行走》作序《在行走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他写道,“尘世的浮华,内心的不安,或许需要一段旅程来调剂或安抚一下,以致不会沉沦在漫天盖地袭来的浮躁与虚无中”。这本散文集《炊烟,是盛开的花朵》,何尝不是作者在行走中给心灵找寻一个栖息的处所?让自己在喧嚣浮躁的尘世中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整部书中的作品是其个体心灵多年来漂泊的记录,更多的是对生命在与自然万物的观照中沉积下来的精神历史的挖掘与阐释。”有评论者如是认为,“于我心有戚戚焉”。
赵克红不止一次深情表白,“文学是我一生的情人”,“无论文学创作中有多少艰难,因为挚爱,每次回首,都是美好和幸福的”。不论是漫漫人生路,还是追梦文学路,赵克红已经走出半生。但是,走的再远,也没有忘记来时的路,没有忘记为什么出发,依然保持着敬畏之心、纯粹之情。他一边诗意地行走,一边深情地回望,在行走与回望之间,向着文学高地执着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