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陕西作家白来勤老师著作《乡愁扯不断》,初看书名,一种淡淡的乡愁涌上心头。素雅的封面上,“地球村”之上,一只风筝飘荡在空中,别有一番寓意。就像是游子,无论走得再远,无论飞得再高,总有种难舍难分的情愫,与故乡紧密相连。
何为乡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无论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论是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还是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无论是余光中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还是席慕蓉的“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故土和乡愁,永远是游子绕不开的话题。对于多年工作在外的游子本书作者来说,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人一事,无时无刻不萦绕在心头。离家越久,年龄越长,这种影像更清晰,记忆越醇厚,思念越浓郁。于是,万千情丝化作扯不断的乡愁,凝结成《乡愁扯不断》这本散文随笔集中饱含深情的文字。
本书就是作者童年、少年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也是最刻骨铭心的往事,从中可以看到其故乡的原生态,风物和人情,是他对家乡一次深情回望。读《乡愁扯不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情真意浓、文朴意丰、富有特色。下面就从朴实性、文化味、画面感三个方面,剖析一下《乡愁扯不断》的艺术特色。
未施粉黛的朴实性。阅读《乡愁扯不断》,最大的感受就是作品语言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正如有评论指出,白来勤散文的最大特色在于“四朴”,即朴实的土韵乡情、质朴的人情世故、淳朴的民俗俚语、朴实的行文风格。写作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有人崇尚华丽,有人崇尚朴实,但作为一种写作境界来说,朴实无华而又有一定功力,是远远胜过语言浮华而内容乏味的文章的。语言朴实的作品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种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作品,常常饱含真挚纯洁的情感,常常是真挚深厚的思想感情在自由奔泻涌动。《乡愁扯不断》不论是写亲人亲情还是写村人村事,不论是写乡村美食还是写风土人情,作者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毫无造作之感。那血浓于水的亲情,那难以忘怀的恩情,那萦绕于胸的友情,流淌在字里行间,也流淌在我的心头,我几乎是流着泪读完的。这就是朴实的力量,这就是真情的感染。
耐人咀嚼的文化味。《乡愁扯不断》是一本关于乡愁的散文随笔,注定其怀旧的底色,少不了书写故乡地域特点与人文历史。读白来勤的作品,我深深感受到浓重文化特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美食是乡愁的符号,也是解开乡愁的密码。在“乡村美食”一章中,作者带领我们走进灞桥美食的历史长廊,对灞桥地区近代社会发展和美食图景进行了多维度释读。比如《灞桥臊子面的前世今生》,考据历史文献典故,并将其融入文字,不仅有厚重的美食文化,还有做法、吃法,通过美食这一独特视角去感受陕西传统文化,既享受了一次视觉、味觉的双重盛宴。方言是地域文化之根,解读民俗文化之钥,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属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方言民谣”一章中,作者聊“吃”说“怂”趣谈方言,用乡音唤醒乡愁。“红白喜事”一章中,作者通过婚丧嫁娶,串联起人的一生中重要的时间节点,让我们展现了一幅灞桥地区的民俗画卷,让我们对西安和陕西关中地区的地域文化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这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自信。
色彩斑斓的画面感。在影视作品中,创作者常常运用各种拍摄手法来增强作品带给观众的画面感,例如构图中对于光影、色彩、长短镜头的不同组合和画面的切换。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小说作品中,作者同样注重作品中画面感的构建。具有画面感的语言可以使作文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将读者带入文中所描写的情景或所表达的情感中,从而产生共鸣。《乡愁扯不断》中的大部分篇章,都具有画面感。“神州屐痕”篇章中《壶关:一道靓丽的文化褶皱》,开篇写太行山“她巨龙般的身躯在华夏大地上弯曲腾跃、蜿蜒起伏至山西省壶关县东南端时陡然止步,化为罕见的峡谷地带”,如闻其声、如见其形。《黄河入海流》一文中,写黄河越过沙岗、融入大海的壮美:“在河海交汇处是一道亮丽的、绝美的风景线——黄蓝分明、交相辉映的水位线:海的一边,碧波荡漾,蔚蓝澄澈;河的一边,波涛翻滚,昏黄浑浊。它们相互紧贴着、相互拥抱着、相互亲吻着但又相互拒绝着、相互排斥着,为守护各自的领地和尊严,相互进行着激烈的抗争。在洪水季节和落潮时分,浊黄的河水依靠身后的强大势力,直插入海,在交汇的界面形成黄色的舌尖状图案,向海的一方弯曲;涨潮时分,海水倚仗自己的巨大潮力,涌入河口,形成蓝色的舌尖状图案,两水的界面向河口方向弯曲。”把黄河口特有的“水舌景观”写得气势磅礴、荡气回肠。凡此种种,在摹写村人村事中,在美食制作工艺中,在回忆儿时的游戏中,画面感扑面而来,不再一一举例。白来勤老师用文字刻画出一种画面,再现一个场景,使“文中有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大脑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幅幅画面,从而在欣赏山河美景的愉悦享受中对故乡故土留下更生动、更形象、更清晰的印象。
总体来说,《乡愁扯不断》每一篇篇幅都不是很长,但富有特色,韵味无穷。于怀人叙事写景中,将乡村乡情乡人乡事化作笔下绵绵不断的乡愁。文短情长,言简义丰,就像是一叠叠小菜、一杯杯香茗,久吃不厌,久喝不腻,引发出情感共鸣,让人读完之后禁不住生发思乡的幽情。是啊,望不尽的故乡,扯不断的乡愁,忆不完的往事,抒不完的真情。
《乡愁扯不断》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行文风格感染着读者,弘扬着人文精神,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诠释着作家对生命的敬畏和理解、对生活的热爱和祝福、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行文风格震撼、感染着读者,弘扬着人文精神、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因而一经问世,先后被包括《文化艺术报》《三秦都市报》《陕西工人报》《群众新闻网》《中国金融文化》《西北信息报》《城市金融报》《视界观》数十家主流媒体报道和评介,在散文创作界、民俗研究界、旅游文化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良好反响,对于推进西安周边尤其是灞桥区、浐灞国际港的旅游业和文化寻根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被文学界文化图誉为“古丝绸之路起点上淳厚质朴的风情,新浐灞渭河交汇处绵甜劲爽的世相,十三朝古都近畿区历久弥香的老酒,十四运盛会举办地沁人心脾的新酿”,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映西省图书馆主办的第十届陕西阅读文化节作为“名家笔下的陕西旅游佳作名篇”展示,以“一曲奉献给三秦大地的”为题向读者推介,2023年3月在由《海外文摘》《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主办的“2022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上荣获“十佳散文集奖”,可谓实至名归。